第591章 出馬

上海是沿海城市,也是長江入海口的所在地,同樣上海也是中國最大的經濟開放口岸城市,自然也是金融最大的城市,如果上海被攻佔或者被摧毀,那麼對於中國而言那自然是損失慘重。

上海如今雖然沒有被攻克,但是連續的作戰也已經讓上海市中心成爲廢墟,昔日的繁華、車水馬龍的景象已經不在。不少的洋行都是搬離了上海,都已經往廣州或者南京等地搬遷。

上海大戰讓國民政府的直接損失就超過千萬,雖然從三國賠款上彌補了很多,但是要想恢復上海的舊貌,那投入的資金恐怕還要多出幾倍。更何況如今戰爭沒有結束,日本依舊在攻擊着上海。

天空中雖然沒有了之前那樣密集的飛機身影,雖然已經沒有了之前那麼密集轟炸,飛機的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也少了很多,但是畢竟日本戰機依舊光顧着上海的上空,上海依舊遭到了日軍戰機的轟炸。

通往上海的公路上可以看到不少車輛都是拉着高炮往上海開去,更有不少高炮都還是零散,都是打算到上海進行組裝,因爲這便於運輸,鐵路已經不便於運輸,日本戰機重點轟炸的就是鐵路交通,陸上交通雖然也一直如此,相對而言畢竟比鐵路要方便的多。

不少百姓民衆也是自發幫助運輸車隊,他們有的在碰到遇襲轟炸的車隊,他們就自發用木板車幫着被毀車子上搬運着物資以及機器,他們都自發組隊運往前線。老人帶着孩子,他們都是僅僅帶着乾糧就出發。

不少傷員都是被百姓緊急救治,雖然都僅僅是簡單包紮,但是他們都用着自己的能力在支持抗戰,他們都真誠無私的幫助着軍隊,因爲他們都知道這些士兵,都是爲國而戰,都是爲了保護他們的家園而戰。

在蘇州通往上海的主幹道上,可以看到不少別炸燬的車子,這些車子都是徹底被炸燬,剩下的也只是廢鐵,一些百姓正在給死難的士兵以及民衆掩埋屍體,也有一些百姓也正在當地村長的指揮下開始給經過的車隊送水送一些乾糧。

高炮是目前最爲主要的防空力量,在飛機嚴重缺損的情況下,高炮就成了最有效的對付敵機的武器,雖然是被動防禦武器,但是這也是目前爲止,中國國民政府能拿得出來的武器。

雲南兵工廠、廣州兵工廠、武漢兵工廠、太原兵工廠、北平兵工廠、南京兵工廠六大兵工廠都是集中力量生產高炮,雲南飛機制造廠獨立於兵工廠,歸屬軍委會直接領導管理。

很多學生報考空軍,海軍卻人數寥寥,不過第一批前往德國學習海軍的學員們在德國學習非常不錯,平均成績遠遠在及格線之上,雖然還達不到優良,但是在中國,在上學之前這些學子連軍艦什麼樣子都沒有見過,他們德語都不會說,能有如此的成績,已經讓德國教官們大吃一驚。

遠在德國的教官們個個都是腦海裡想到了在中國的同僚們的話語,現在他們都相信這些在中國同僚的評價,這些德國軍校的教官們都提高了對中國學員的重視,改變對中國的觀感,這都是一點點在變化着。

中國產品在德國國內市場上開始不斷出現,雖然都還只是輕工產品,但是價格低廉以及花樣精緻吸引了不少德國民衆購買,也讓不少德國民衆更加對東方的中國產生濃厚的興趣。

不少德國移民前往中國,這些移民更多的還是無業者,他們很多都是軍人,都是單身漢,有的則是地痞流氓,他們都是爲了發財前往中國,而現在這一批德國民衆前往中國,他們則是屬於精英階層,他們有教師學者、有律師也有經營良好的企業家,他們都是想看看中國,看看中國到底是否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遇。

大西洋上前往中國的船隻都非常多,不僅有德國的,也有荷蘭這些歐洲大國,這些國家也是想與中國展開貿易,上海大戰吸引了無數國家的關注,中國的勝利也讓這些國家都刮目相看,都自然而然想去中國,想借此恢復本國的經濟,提高本國的國力,沒有人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排華運動從開始到結束,經歷不到半年,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因爲中國勝利,這個時代興盛的就是強者。

中國在歐洲諸國的心目中已經從八國侵華中的愚昧弱國轉變成爲一個新興的大國,完全可以成爲第二個日本,有些國家都看到了中國遠比日本要廣闊,人口、資源也遠超日本,中國崛起過程中必然有着大把的發財良機,這恰恰就是這些國家所看重的。亞洲里歐洲太遠了。

七天的時間已經足夠改變很多事情,七天對於毛鋒之而言,他身體恢復進一步好轉,他也進一步對於抗戰取得勝利充滿信心,對於薛嶽而言,他即將卸任華東軍區司令員的職務,他即將開赴雲南再次擔任西南軍區司令員的職務;對於吳子玉而言,他將再次上陣,將第一次面對外國強敵,將第一次代表國家而戰。

吳子玉出征前夕,他接到了毛鋒之發來的電報,電報上最讓吳子玉記憶深刻的就是那段話:“沒有直系,奉系之分,只有中國之軍,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侵犯中華之敵,望玉帥能證明自己乃真正中華之戰神!”

這是第一次看到別人稱之自己爲戰神,而這個人恰恰就是目前中華第一人,同樣在軍隊有着非同小可影響力的毛鋒之,這被譽爲新一代指揮家的毛鋒之如此稱讚自己,如此對自己報以厚望,吳子玉心中不免會涌現強烈的嗜戰情緒,他渴望戰鬥,渴望用戰鬥來證明自己,來證明自己沒有被看錯,來證明自己不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不堪之人,他更希望自己沒有老朽,自己就是當代廉頗。

出征沒有什麼誓師大會,也沒有什麼人送行,有的就是大雨,吳子玉不在合肥,而是在滁州,這這裡他將親自指揮滁州的這個軍趕赴上海。沒有什麼悲壯,只有情緒高昂的軍隊,只有對勝利渴望,只有對證明自己無比渴望的前直系將士們,他們沒有高唱什麼軍歌,他們有的只是默默踏上了征程。

談不上千裡奔襲,吳子玉率軍一夜趕路,坐着火車就越過南京,根本就沒有與薛嶽交接職務,當從蘇州下了車,吳子玉這纔在蘇州火車站站長辦公室的電話打給了薛嶽,薛嶽這才知道吳子玉已經抵達了蘇州,而吳子玉的先鋒部隊已經越過了蘇州,進入了上海。

第77章 抵達第611章 經費第517章 血戰第143章 行動第499章 出路第465章 決定第202章 拉第225章 心思第567章 戰後第516章 心思第441章 家事第563章 接見第570章 善後第203章 有序第183章 進行第483章 牽制第440章 安撫第369章 無題第44章 定計梅州第184章 應變第477章 解救第68章 衆女相談第475章 謀第58章 所謂的合作第107章 戒嚴第333章 租界第328章 會見第309章 請第59章 所謂的弱點第318章 局勢逆轉第496章 心思第145章 中央監察委員會第590章 說教第524章 戰事之外第144章 整編第153章 瑣事第454章 一年第51章 信心第144章 整編第107章 戒嚴第9章 遇美第572章 追查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81章 定第102章 紛紜第80章 亂起第412章 聚會第252章 人第495章 臨近廣州第63章 來人第326章 陰謀第491章 激戰第17章 偶遇第305章 日本第513章 武力干涉第279章 交易第110章 談第145章 中央監察委員會第246章 又是錢,又是人第530章 訓斥第139章 餘波第399章 綢繆第625章 開始第581章 出山第123章 實力第583章 正酣第621章 安排第423章 異動第633章 計較第71章 梅州第171章 路途第256章 召見第331章 聚會第183章 進行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25章 搞定第608章 會面第398章 行動第436章 演講第149章 抵達第88章 進軍海豐第124章 滾第410章 毛楊聊天第449章 結婚第400章 心思第569章 事後第493章 到訪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521章 閒聊第124章 滾第36章 局面第423章 異動第433章 交代第225章 心思第179章 論第543章 心思第447章 前夕第578章 應對第333章 租界
第77章 抵達第611章 經費第517章 血戰第143章 行動第499章 出路第465章 決定第202章 拉第225章 心思第567章 戰後第516章 心思第441章 家事第563章 接見第570章 善後第203章 有序第183章 進行第483章 牽制第440章 安撫第369章 無題第44章 定計梅州第184章 應變第477章 解救第68章 衆女相談第475章 謀第58章 所謂的合作第107章 戒嚴第333章 租界第328章 會見第309章 請第59章 所謂的弱點第318章 局勢逆轉第496章 心思第145章 中央監察委員會第590章 說教第524章 戰事之外第144章 整編第153章 瑣事第454章 一年第51章 信心第144章 整編第107章 戒嚴第9章 遇美第572章 追查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81章 定第102章 紛紜第80章 亂起第412章 聚會第252章 人第495章 臨近廣州第63章 來人第326章 陰謀第491章 激戰第17章 偶遇第305章 日本第513章 武力干涉第279章 交易第110章 談第145章 中央監察委員會第246章 又是錢,又是人第530章 訓斥第139章 餘波第399章 綢繆第625章 開始第581章 出山第123章 實力第583章 正酣第621章 安排第423章 異動第633章 計較第71章 梅州第171章 路途第256章 召見第331章 聚會第183章 進行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25章 搞定第608章 會面第398章 行動第436章 演講第149章 抵達第88章 進軍海豐第124章 滾第410章 毛楊聊天第449章 結婚第400章 心思第569章 事後第493章 到訪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521章 閒聊第124章 滾第36章 局面第423章 異動第433章 交代第225章 心思第179章 論第543章 心思第447章 前夕第578章 應對第333章 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