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

說實話,成蟜已經夠聰明瞭。

一百個字!整整一百個字!不僅會念,還會寫!

朱襄看和成蟜緊緊握着毛筆,努力坐直軟趴趴的身體,在紙上書寫着斗大的字,心都要化了。

他不由提起嬴小政小時候的可愛。

“政兒小時候努力攥着筆在木牘上寫字。木牘太窄,政兒手一抖,那張木牘就全毀了。”

“政兒氣性大,總會撅了木牘,在椅子上滾兩下,然後繼續寫。”

“雪常說,政兒吃得多是因爲動得太多,寫字都靜不下來……”

朱襄抵住嬴小政的腦袋,回憶往昔帶外甥日常。

子楚看着鼻子裡都快噴火氣的秦太子,道:“他現在氣性也很大。”

朱襄慈祥道:“氣性大才好。心裡有什麼事就露出來,這樣心情纔會好,壽命才長久。什麼事都憋在心裡容易得病。”

子楚故作嫌棄道:“爲君者就需要喜怒在心。大父就很擅長,活得很長久。”

朱襄一愣,然後把嬴小政的腦袋往旁邊推:“我居然無法反駁!”

子楚大笑。

“舅父!不準再對外人說我小時候的事!”嬴小政生氣道。

朱襄道:“我怎麼會對外人說?這裡沒有外人。”

嬴小政:“……”

藺贄壞笑道:“政兒,我們都是看着你長大,你阻攔什麼?朱襄不說,我們也記得。”

嬴小政:“……”

他默默站直,不再用腦袋撞舅父。

好吧,的確如此。

面前都是看着自己長大的長輩,可惡!

子楚看着不可一世的兒子吃癟,心裡舒坦極了。

嬴小政不想讓子楚舒坦,甕聲甕氣道:“君父,你該放我和舅父回吳郡了。”

子楚沒好氣道:“你這個太子不待在咸陽,若我有個什麼意外,你想帶兵打回咸陽嗎?”

嬴小政毫不猶豫道:“好啊。”

子楚飛起一塊木頭鎮紙朝嬴小政飛去。朱襄立刻伸手接下,把鎮紙放回了子楚面前的桌子上。

“等出孝再去。明年二月出發。”子楚道,“真不知道你爲何喜歡往外跑。”

蔡澤心裡無奈。你不知道政兒爲何喜歡往外跑,爲何還要縱容政兒?

嬴小政道:“端坐宮中所需的那些本事,我不學也會。倒是宮門外的事,若當了國君之後就難以學到了。所以我要趁着君父在,趕緊多看看離咸陽宮最遠的地方是何樣。”

他看了自己舅父一眼。

嬴小政這想法,是跟隨朱襄後逐漸形成的。

朱襄總告訴他,國君高高在上,對庶民而言,就像是天上的仙神。

但這個國家是由庶民撐起基礎,如果國君看不到庶民,這個國家越高大越不穩固。

國君或許會低頭往下看,可他身居高位,庶民離他太遠,他往下看也看不到多少真實的東西。所以早年經歷過苦難,接觸過底層的國君,往往更容易成爲明君賢主。

比如趙武靈王送了兩個被自己國家冷落的悽慘質子回國當王,一個變成了秦昭襄王,一個變成了燕昭王。

而且嬴小政也是個權力慾非常強的人。子楚雖然對他好,但他總覺得束手束腳,不如跟着舅父出去當一郡之首。

一郡之首也是首,離咸陽還那麼遠,與封國無異,他更自在。

子楚經過這段時間和嬴小政的相處,差不多摸清了嬴小政的性格。

以嬴小政骨子裡的霸道,若在自己身邊待久了,就算有朱襄說和,他和嬴小政也會生出矛盾。

一山不容二虎。不如把這隻小虎崽送去另一片廣袤山林,隨他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稱王稱霸。

反正有朱襄在,嬴小政就算再厲害也不會對王位起窺伺之心。

子楚對自己身體很清楚,他不大可能再有其他孩子。就算有,就算將來他年老之後嫉妒嬴小政,但他是秦王,他不會做對秦國不利的事。

只有嬴小政繼位,在最符合秦國的利益。這是從秦昭襄王時就已經決定的繼承人人選。就像是他的君父還是太子的時候,自己已經確定是第三任秦王一樣。

“我和政兒離開之後,你要保重身體。”朱襄囉嗦起來,“不要我前腳一走,你後腳就熬夜……”

子楚捂住耳朵:“行了行了,現在才九月,離你離開還早。”

藺贄不由大笑。蔡澤也不由笑了。

每次看到朱襄唸叨子楚,真是讓他們想把子楚當秦王都難。

說來朱襄在上兩任秦王那裡也是如此唸叨?哦,那沒事了,是朱襄的問題,不是秦王子楚的問題。

……

王翦佔領了直轅三隘之後,沒有繼續進軍,只是不緊不慢地加固關隘,整修城寨。

這種大型關隘都建立了小型城鎮,將士們駐紮時也需要有商業需求。所以在和平的時候,城寨有許多商人經過。

王翦佔領此地之後,立刻開啓了市場,招呼商人繼續行商。

江漢平原被開發得較早,經濟較爲富庶,商人挺多。

秦國的商人也喜歡從漢水南下,在江漢平原上做完生意之後,通過直轅三隘前往楚國。

秦國原本以楚國插手王位爭奪,參與刺殺太子子楚爲由禁止秦國商人與楚國經商。

當子楚看到楚國生亂後,就“施恩天下”,不僅出臺了一系列厚待宗室的政策,安撫因他被刺殺一事而緊張的朝堂,也重新允許秦國和楚國的民間交流。

王翦就守着這三處關隘收過路費,安靜地養起兵來。

給李牧當副將的時候,王翦學了許多李牧屯兵養兵的本事,現在正好用起來。

不然李牧帶兵打仗能自給自足,自己總向秦王要錢要糧,顯得自己很沒有本事。

王翦現在心裡已經與李牧比起來了。

王翦攻佔直轅三隘後,李牧也停止了出兵。

他此戰沒給秦國佔領多少地,只佔領了長江北岸的幾座城池。但天下無人敢說他此戰沒有收穫。

有本事的將領猜出李牧些許意圖,就拍着大腿感慨趙王愚蠢,居然將此將送與秦王;沒本事的人猜不出李牧的意圖,便閉着眼睛吹噓李牧,反正他們都知道李牧出戰必有所圖,吹就是了。

至於王翦那一戰,意圖倒是很明顯,不需要胡吹了。

楚王和景昭二氏的主事者一得到直轅三隘失利的戰報,立刻掛起了免戰牌。

本來他們想再打幾場,勉強分出個勝負後再談判,好決定誰分得更多的利益。現在雙方勢均力敵,若在這個時候談判,那恐怕誰都討不了好。

但情況已經不允許他們慢慢來了。即便楚王還在猶豫是否停手,魏、韓、趙、燕、齊國君都派來了使臣,希望楚國停止內戰。

他們不僅派遣了使臣,還派遣了聯軍駐紮在楚國邊境,大有楚國若繼續,他們就要攻打楚國的架勢。

廉頗也在楚國邊境屯田。

他徹底滅了周王室後,本來準備回咸陽拜見新秦王。但子楚發詔令讓他帶領五萬人繼續在楚國邊境屯田,不需要回來。

廉頗想了想,行吧。反正他也不想回去拜見那個被他揍過的秦王,太尷尬。

子楚在朱襄那裡當賬房先生的時候,常被藺贄和朱襄帶壞,做些讓長輩難以忍受的事。藺相如脾氣好,大部分時候都只是訓斥。廉頗那暴脾氣,上前就是挨個兩腳,把這三個小輩踢得滿地打滾。

廉頗抱着手臂,沉着臉想,自己居然把秦王踢得滿地打滾,同輩哪個將領能做到這一點?

白起都做不到。

“沒比過白起,李牧和王翦又起來了。”廉頗想起李牧和王翦的戰報,不由苦笑,“廉頗老矣,廉頗老矣,唉。”

他身後也已經年老的家丁廉原也跟着苦笑不已。

他也覺得將軍已經老了,該回咸陽養老了。

爲秦國打下韓國多座城池,又滅掉東周國自立的代天子,將軍在秦國也是有不菲的戰功,可以回去安心養老了。

可將軍就是不肯服老,非要繼續待在戰場。

秦王也是,他就不能下詔讓將軍回去嗎?

“廉頗雖老,也強六國宵小之輩遠矣。”廉頗感慨完之後,放下手臂道,“哼,居然想嚇唬我,走,跟我去嚇唬回來。”

廉原嘆氣:“唯。”

是年十一月,廉頗星夜出兵,奇襲駐紮在楚國邊境的五國聯軍,俘虜斬首近萬人,迫使五國聯軍營地退卻五百里,不敢再西望秦國邊境。

原本五國聯軍在威懾楚國的時候,也挑釁秦國,故意駐紮在廉頗營地不遠處,時常騷擾廉頗。

魏、齊、韓、燕四國帶兵將領感慨,老將廉頗還是如此勇猛。趙國主將則一直沉默,趙軍的士氣也很低。

廉頗雖然已經離開趙國近十年,趙國庶民可能都換了一代人了,但趙人仍舊口口相傳廉頗的名聲和冤屈。

趙軍中許多年輕兵卒都聽着廉頗的傳說長大,現在他們直面了廉頗,心中滋味難以描述。

趙國的保護神信平君,已經成爲秦國的信平君,快十年了。

廉頗也看到了趙國的旗幟,他心裡唏噓了一會兒,打馬回營地,沒有太多感慨。

“瞅什麼瞅,叫你們瞅!現在看你們該敢不敢瞅。”廉頗嘀咕,“把俘虜都送到南秦種田去。朱襄和政兒又該去南秦了吧?不知道我送給他的工匠,他收到沒有。去南秦好啊,聽說那毒婦當秦王后了?早點去南秦,免得她給朱襄和政兒惹麻煩。”

……

“王后讓朕去見她?”嬴小政放下手中書卷,看着前來傳話的宮人冷笑。

宮人垂首。可能是宮殿裡爐火太旺,他臉上不斷落下豆大的汗珠。

“君父和舅父都再三叮囑朕,不可私下與她見面。”嬴小政慢悠悠起身,捋了捋衣袖。

宮人撲通跪下,臉貼在地上道:“小的這就回稟王后,太子事務繁忙,暫不能去。”

嬴小政揮了揮捋好的衣袖,背手:“不用,帶路。

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268章 番外一第68章 趙王悔恨淚第76章 滋補藥膳湯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4章 清蒸鹽焗雞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85章 慶典麥芽糖第197章 養魚水牛奶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21章 果醬蒸蛋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第34章 老翁唾沫水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87章 油炸南瓜餅第199章 兄友弟也恭第210章 強烈既視感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66章 論跡和論心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123章 幹鍋土豆片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226章 不過多門課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4章 肉醬土豆泥第190章 城牆楚歌聲第41章 乾菜炒臘肉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91章 豬油糖炒麪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72章 韓相國遺願第131章 颱風後淤泥第102章 清炒南瓜尖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98章 肉片澆鍋巴第138章 牆上楚地圖第76章 滋補藥膳湯第111章 糖炒板栗子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50章 太醫安神藥第257章 梓棺費鮑魚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220章 將老當益壯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256章 想聽故事嗎第42章 始皇崽圍巾第28章 肉醬蓋粟飯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117章 糖漬南瓜幹第187章 燕王喜報仇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198章 始皇崽遊記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238章 李牧大危機
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268章 番外一第68章 趙王悔恨淚第76章 滋補藥膳湯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4章 清蒸鹽焗雞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85章 慶典麥芽糖第197章 養魚水牛奶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21章 果醬蒸蛋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第34章 老翁唾沫水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87章 油炸南瓜餅第199章 兄友弟也恭第210章 強烈既視感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66章 論跡和論心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123章 幹鍋土豆片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226章 不過多門課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4章 肉醬土豆泥第190章 城牆楚歌聲第41章 乾菜炒臘肉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91章 豬油糖炒麪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72章 韓相國遺願第131章 颱風後淤泥第102章 清炒南瓜尖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98章 肉片澆鍋巴第138章 牆上楚地圖第76章 滋補藥膳湯第111章 糖炒板栗子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50章 太醫安神藥第257章 梓棺費鮑魚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220章 將老當益壯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256章 想聽故事嗎第42章 始皇崽圍巾第28章 肉醬蓋粟飯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117章 糖漬南瓜幹第187章 燕王喜報仇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198章 始皇崽遊記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238章 李牧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