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秦王叵測心

雖然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對三晉發動了多次戰爭,讓秦國看上去成爲了三晉的仇敵。其實從三家分晉時起,三晉最大的敵人都是彼此。

魏、韓、趙都想繼承晉國全部“遺產”,自立國時起就彼此征戰不休。但他們又出身自同一國的貴族,彼此已經聯姻很多代。所以他們在彼此征伐的時候又彼此留有餘地,本可以吞併對方又因爲各種原因退兵。

這種拉拉扯扯,很多士人認爲三國國君對敵人留有餘地,很有貴族風範。但對於三晉交匯之地的民衆而言,就是巨大的災難和痛苦嗎,就像是不斷拉鋸的刀刃中的肉。

長平是幾條河流交匯之處,在山谷間有大量沖積平原。衆所周知,沖積平原都能產生繁盛的經濟。後世這些地方也是重要的產糧地。因爲戰亂,這裡幾乎成了一片荒野。

當長平之戰結束之後,因爲秦國居然放過了幾十萬的趙兵,讓魏國和韓國以爲秦國遊刃有餘,不敢打秦國的主意,默認了秦國對上黨高地的控制。

原本歷史中,白起殺俘不僅讓飽經戰亂趨近麻木的趙國民衆,第一次生出了對某一國深刻的仇恨,也讓他國看到了秦軍處於強弩之末。

誰都知道,秦軍雖然會殺俘,但以欺騙的方式殺已經投降的兵卒,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秦國不僅養不起這麼多青壯力,兵力也無法控制這麼多青壯力。

春秋戰國戰火綿延數百年,天下人口銳減,各國都缺勞動力,秦國更是厚顏無恥經常去三晉之地“偷人”。

秦國能將多少戰俘轉化成自己的勞動力,就能看出秦國現在的力量如何。

所以白起殺俘之後,請求立刻進攻邯鄲。他知道不可能滅了趙國,但他攻下趙國邯鄲之後,秦國就能與趙國簽訂合約,更加削弱趙國,補強秦國,也能讓其他國家錯估秦國的戰力,不敢輕舉妄動。

長平之戰,其實秦國和趙國幾乎是兩敗俱傷。白起不能讓其他國家趁機攻打秦國。

不過白起雖然沒能讓秦王攻打邯鄲,其他國家的國君也沒有白起想象中的那麼聰明,居然一直慫着不敢出手,讓白起很是鬆了一口氣。

如果秦國休養生息,好好經營上黨高地,就能將上黨高地化爲己有,他的擔憂就不會實現。

誰知道秦王卻突然犯蠢,心血來潮攻打趙國了,並且死咬這場必輸的仗。其他國君再蠢,也會抓住這個機會。

邯鄲之戰之後,秦國把佔了多年的三晉之地全丟了,被人打到了函谷關。秦昭襄王從一介雄主變成了笑話。

現在秦國大大方方放走趙國戰俘,甚至都沒有把戰俘留下來當開墾的奴隸。如此反常的姿態,讓魏國和韓國都嚇得寢食難安。就是兩國國內真正有才華的賢臣,也都請求國君收縮防線。

秦國此次戰役沒有任何戰略和政策上的失誤,延續了秦國不可戰勝的神話,魏國和趙國都不敢對上黨動手,所以長平郡得到了一個安穩的發展環境。

有了安穩的環境,再加上朱襄的“慷慨”,只一次大豐收,長平就呈現出欣欣向榮,彷彿有成爲大城池的跡象。

伯夫介紹長平的時候表情十分自豪,顯然已經將長平當做自己第二個家鄉。

廉頗逛長平的時候,有不少將領都向廉頗行禮。

廉頗一個都不認識——他不會認識無名小卒。但從那些人的態度和口音,他就知道這些人恐怕都是曾經趙國的長平守軍。

趙國戰俘中有許多人留在了長平,在白起的擔保下,秦王給了他們信任,讓他們成了長平的守軍,留在長平繼續開墾。

廉頗看見幾個暫時休假的秦軍勾肩搭背的模樣,表情古怪道:“那幾人中有趙人也有秦人吧?”

樓緩雖然是用很正常的語氣說話,但廉頗總覺得他在陰陽怪氣:“不,他們現在都是秦人。”

廉頗瞪了樓緩一眼,道:“就算都成爲了秦人,他們熟悉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廉頗也俘虜過戰俘,試圖將戰俘轉化成了自己的兵卒。他知道要讓原本是敵人的兵卒和睦相處有多難。

長平之戰十分慘烈,秦軍和趙軍彼此之間有血海深仇。就算兵卒聽將領命令殺敵,雙方隻身爲工具,所以仇恨沒有真正的敵人那麼深。但他們心中的隔閡,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解決?

這麼短時間,秦兵和趙兵形同陌生人,都算是比較剋制了。

廉頗無語:“你這個秦臣究竟瞭解什麼?”

樓緩慢悠悠道:“我都說了,我瞭解趙國。”

媽的!廉頗擼袖子,又生出了打死樓緩這個老賊的心思。

情商很高的伯夫立刻打圓場,替廉頗解惑道:“可能是因爲我們都在朱襄公手下種過地,舉辦過豐收祭典?”

他說出了豐收祭典的事。無論是秦國兵卒還是趙國兵卒,都是第一次舉辦給自己逗樂的慶祝宴會。甚至朱襄公和秦將還親自上臺爲兵卒表演,讓他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激動。

伯夫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道:“說來不好意思,那時我們才感到自己算個人。可能有這樣相同的經歷,所以我們熟悉得很快。”

別說廉頗一臉不解,連對兵卒較爲親近的李牧都困惑不已。

樓緩使勁撓頭,差點把髮髻都撓亂了。

你們剛打過一場生死搏殺的仗,彼此之間都死了很多人。這麼深的仇恨,因爲你們一起開了一場什麼慶典就解決了?是你們有問題,還是我的耳朵出了問題?

廉頗比樓緩好,他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繼續問自己聽得懂的問題,比如秦軍的訓練。

廉頗已經是秦國的將軍,伯夫沒有瞞着秦軍的訓練方式。

秦軍已經有了較爲科學的練兵方式,即站隊,體力訓練,整列,聽口令等。他們每日先跑操,然後練隊列,之後口令訓練,之後纔是搏殺訓練。

他表情雲淡風輕,實際上心裡怪不是滋味。

這並不是秦軍的練兵方式有多麼高明。他自己練兵也差不多。

只是練兵是將領自己的“秘密”,許多將領寧願分享自己的軍法計謀,也不會分享練兵的方式。

爲什麼許多世代爲將的將門?將門中傳的不是什麼兵法,就是練兵的方法。

一個將領只要會練兵,勢均力敵的戰鬥就不會慘敗。要拜將軍,指揮大戰役,自然還需要更多的才能。但一個國家需要多少將軍?會練兵就能吃爲將這碗飯了。

雖然旁觀可以看出一些練兵的門道,但具體怎麼做,其中學問大着。廉頗可以自豪地說,沒有自己手把手的教導幾年,別人肯定學不會。

他現在看着秦軍的訓練方式,雖然他還沒有看完全貌,但也已經覺察,秦軍已經把一套能傳家的練兵方式當做了整個國家的東西,在所有軍隊運用,並且以律令的方式直接固定下來。

這樣一來,或許秦國軍隊遇到他國厲害的將領,戰爭肯定仍舊有勝有負。但每個國家能有多少名將?普通將領之間的碰撞,肯定是秦軍贏。

他終於知道朱襄說的,讓他去了秦國之後可以不打仗,安心去咸陽學宮當老師是什麼意思。

那豎子,難道還想讓自己爲秦國培養將領?

朱襄難道不知道,將領和其他學派的人不一樣,向來不會將自己的家傳絕學傳出來嗎?

好吧,朱襄只是一個庶民,他恐怕真的不知道。

廉頗又扯了幾下自己的鬍子,差點把自己的鬍鬚扯掉幾根。

現在連自己都知道朱襄邀請自己去咸陽學宮講解兵法,咸陽其他人肯定也已經知道。朱襄這樣做,是挖將門立足的根。這有多危險,朱襄不知道,難道其他人不知道嗎?

廉頗立刻敏銳地發覺,朱襄在秦國恐怕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安全。他聽蔡澤說,政兒很得秦王寵,秦王經常去朱襄家休息,彷彿秦王將朱襄當做親近的晚輩似的。

但明明秦王就算接受了朱襄的獻策,也可以將朱襄從這件事中隱藏,說成是他自己的獨斷。秦王卻毫不顧忌地將朱襄的名字公佈天下,讓朱襄站在所有將門對立面上。

朱襄在庶民中的聲望太高了,高到趙國兵卒會爲朱襄譁變。

秦國的軍隊也是由庶民構成,即使秦王知道朱襄沒有野心,他也會防着朱襄,所以他故意讓朱襄站在將門的對立面上。

朱襄與人爲善。聽蔡澤說,朱襄去咸陽之後甚至不接受實職,除了種田和養政兒,什麼都沒做。他這樣無慾無求的性格,本可以不在秦國樹立任何敵人。

就算朱襄養育政兒,摻和進了王位爭奪中。但有一個過分強勢的秦王,王位爭奪根本爭奪不起來。朱襄本來可以成爲秦國朝堂中寥寥無幾脫離政治鬥爭旋渦的人。

“廉公,你的臉色怎麼這麼難看?”李牧關心道,“要不要先休息?”

他原本以爲自己去咸陽學宮講學,講解的應該是兵法。但只是參觀了秦兵訓練,他就猜到了秦王的心思。

畢竟他是趙國兩朝元老,這點敏銳感還是有的。

那麼他會如秦王的意,去咸陽學宮教授練兵之道嗎?

他拒絕也沒用,因爲整個秦國應該都知道朱襄提出的這個建議。很快,全天下將門都會知道。

廉頗睜着眼睛一夜無眠。

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158章 夜宵粥小菜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49章 果醬千層糕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3章 薺菜瘦肉粥第224章 冰鎮甜豆花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08章 春申君贈禮第163章 衝鋒輕重騎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85章 慶典麥芽糖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92章 破牛陣奪旗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88章 沿江內遷令第133章 老壇泡青菜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255章 秦王繞柱走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13章 新鮮生土豆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253章 秦王政謀劃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221章 諸老將請戰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100章 竹筍乳鴿粥第188章 沿江內遷令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239章 撥雲終見日第186章 已然來不及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84章 軍屯地南瓜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91章 豬油糖炒麪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95章 神靈杯中血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92章 秦舟師樓船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42章 始皇崽圍巾第89章 開山平地雷第183章 浮丘與叛徒第255章 秦王繞柱走第27章 鹽水煮豆子第128章 糖醋鱸魚花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23章 幹鍋土豆片第173章 大哭熊孩子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190章 城牆楚歌聲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73章 大哭熊孩子第215章 殺人者魏王第227章 秦國楚韓爭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220章 將老當益壯第79章 大蔥蘸蒜泥第60章 野菜汁涼麪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67章 燕趙邊軍酒第46章 滷水煮豆子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37章 落雪裹塵泥
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158章 夜宵粥小菜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49章 果醬千層糕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3章 薺菜瘦肉粥第224章 冰鎮甜豆花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08章 春申君贈禮第163章 衝鋒輕重騎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85章 慶典麥芽糖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92章 破牛陣奪旗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88章 沿江內遷令第133章 老壇泡青菜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255章 秦王繞柱走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13章 新鮮生土豆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253章 秦王政謀劃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221章 諸老將請戰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100章 竹筍乳鴿粥第188章 沿江內遷令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239章 撥雲終見日第186章 已然來不及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84章 軍屯地南瓜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91章 豬油糖炒麪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95章 神靈杯中血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92章 秦舟師樓船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42章 始皇崽圍巾第89章 開山平地雷第183章 浮丘與叛徒第255章 秦王繞柱走第27章 鹽水煮豆子第128章 糖醋鱸魚花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23章 幹鍋土豆片第173章 大哭熊孩子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190章 城牆楚歌聲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73章 大哭熊孩子第215章 殺人者魏王第227章 秦國楚韓爭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220章 將老當益壯第79章 大蔥蘸蒜泥第60章 野菜汁涼麪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67章 燕趙邊軍酒第46章 滷水煮豆子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37章 落雪裹塵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