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

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

合肥侯國

一個少年將軍,策馬揮槍,虎虎生威。

旁邊的一箇中年武將,則是撫掌稱讚。

“少將軍的槍法,渾然天成,主公若見了,定然也會稱讚。”

少年即是孫堅的長子孫策,雖然只有十七歲,但生得高大健碩,已經不遜於成年人的體格了。

孫堅在討董時,將家眷遷徙到了廬江郡舒縣。

但因爲袁術令孫堅攻打廬江郡,孫堅又提前將家眷遷徙到了合肥侯國。

中年武將是孫堅的家將程普,奉命鎮守合肥侯國。

孫策將長槍一掛,自馬背翻身而下,傲然問道:“父親在洛陽時,曾擊退了董卓的義子呂布。程叔以爲,我跟呂布相比如何?”

程普笑道:“少將軍爲何要跟呂布比?”

孫策擡頭,目光篤信:“呂布是董卓的義子,我是父親的長子,自然得比個高低!”

程普頓時愕然。

那呂布的年齡也不比孫堅小,孫策這話一出,豈不是將呂布視爲了孫堅的子侄輩了?

但轉念一想,這似乎也沒問題,總不能讓孫堅成爲董卓的子侄輩?

輕咳兩聲,程普凝聲道:“少將軍不可自矜。呂布驍勇,當初是主公跟關羽一同擊退的呂布。若是單打獨鬥,主公跟呂布之間勝負未可知。”

孫策不屑道:“那關羽豈能跟父親相比?他日有機會,我一定去向關羽和呂布討教!”

初生牛犢不怕虎,何況有孫堅這個驍勇善戰的父親在前,孫策的目光一向很高。

正談間,人報周瑜到來。

孫策頓時顧不得程普,大步出迎:“阿瑜,你不在舒縣,怎麼跑合肥侯國來了?莫非那陸康要遷怒於你?”

周瑜跟孫策同歲,此時也是個翩翩美少年。

見孫策詢問,周瑜不由笑道:“陸季寧雖然是廬江太守,但他還管不了舒縣周氏。”

說這話的時候,周瑜頗爲自傲。

舒縣周氏,亦是高門望族,地位顯赫。

從章帝晚年周榮開始步入政壇,到桓帝時期周景出任太尉,亦擁立靈帝繼位。

周景子侄都位居高位,中子周忠如今還在長安擔任大司農。

陸康治在皖城,還真管不了舒縣的周氏!

孫策雙手抱着後腦,調侃道:“莫非阿瑜你是在家中待得無聊?”

周瑜故作嘆息:“伯父在揚州處處捱打,愚弟不忍兄長難過,故而冒着風險來助,反被兄長調笑,遇人不淑啊。”

孫策嘿笑一聲:“阿瑜,我雖然讀書少,但也知道遇人不淑出自於詩經。”

“原文是: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

“說的是女子嫁給了一個不好的丈夫。”

周瑜頓時臉色一變,急忙辯解:“我這是隱喻,隱喻伱懂不懂!”

孫策揮了揮手:“懂!懂!懂!阿瑜你最近是看上了哪家的女子了?”

周瑜斂容:“兄長,說正事呢!”

“我得到消息,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河間王劉陔,在涿城稱帝了,還改年號爲建武元年。”

孫策一愣:“長安不是有個天子嗎?怎麼涿城又來個天子?那以後聽誰的?”

周瑜凝聲道:“兩帝相爭,正常來講,是誰贏了聽誰的。只是不知袁將軍如今聽誰的。”

孫策笑道:“原來你是來我這裡打探消息的。但很不湊巧,父親跟黃祖征戰未歸,你想問也問不到。”

周瑜的確是來打探消息的。

周氏雖然是高門望族,但同樣是袁氏的門生故吏。

肅宗時,周榮舉明經,闢司徒袁安府。

袁術要搶揚州,自然沒有忘記廬江周氏這個袁氏的門生故吏。

於是袁術遣人尋周景的從子周尚,希望周尚能率廬江的士族豪強依附。

原本週尚是準備響應的,但因爲雙帝同存的緣故,周尚不清楚袁術會支持誰。

畢竟周忠還在長安,袁術若是支持涿城的劉陔,那周忠就危險了。

周尚又不能直接詢問袁術,於是就讓周瑜來合肥侯國尋昆仲孫策打探消息,順便打探下孫堅的想法。

亂世之中,選擇錯了,就很可能會給家族帶來滅族禍事。

周氏當了百年高門望族,自然不肯因爲一時的錯誤而引火上身。

在合肥侯國住了三天,周瑜見到了一臉怒氣的孫堅。

“袁術豎子!”

孫堅沒看到周瑜在場,這謾罵之言脫口而出。

待掃了一眼周瑜後,又將剩下的話給嚥了回去。

孫堅瞪了孫策一眼,責怪孫策竟然不提醒。

周瑜連忙行禮道:“奉叔父之命,特來造訪伯父。”

“伯父?”孫堅狐疑的看向孫策。

孫策連忙解釋道:“在舒縣時,我跟阿瑜已經結義爲昆仲了。”

孫堅這才鬆了一口氣,輕斥道:“爲何不早說?”

孫策頗有些委屈:“父親回了揚州後,不是征戰就是在軍營,要麼就在酣睡,孩兒哪有機會引薦啊。”

孫堅只是覺得掃了顏面,也沒真的想呵斥孫策,於是看向周瑜:“阿瑜來尋本將,是爲何事?”

周瑜看了一眼左右。

孫堅道:“都是親信之人,不妨直言。”

周瑜點頭道:“伯父可知,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河間王劉陔,在涿城稱帝了。”

孫堅訝異道:“這什麼時候的事?”

周瑜凝聲道:“稱帝是在六月初,如今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

孫堅皺眉:“怪不得,袁將軍給本將下了嚴令,讓本將立即放棄攻打黃祖、返回壽春。”

“令叔父是想問,袁將軍會支持哪方的天子?”

周瑜點頭:“袁將軍欲讓叔父出仕,但叔父不知袁將軍會支持誰,故而讓小侄來打探消息。”

孫堅不假思索道:“不用多慮,袁將軍誰也不會支持。”

周瑜目光一凜,很快領會了孫堅的意思:“小侄明白了,這便返回舒縣告知叔父。”

“慢!”孫堅揮手道:“以前在洛陽的時候,就聽大司農提及過阿瑜自幼聰慧,對時勢頗有見解。”

“對於揚州如今的局勢,阿瑜可有想法?”

周瑜見孫堅有考校之意,細思一陣道:“揚州勢力繁雜,郡有太守,縣有縣令,還有豪強建鄔堡自守,彼此之間都不肯聽命。”

“更有山越人盤踞一方,不服政令。”

“然,中原戰亂,亦有不少賢士避難揚州,若有人能結連各縣,結善名仕豪強士族,隨後驅逐揚州如周昕、周昂等禍亂之徒。”

“亦能成就大業。”

“只是。”周瑜觀察孫堅的表情,小心翼翼地道:“伯父若跟着袁將軍,難以成事。”

孫堅內心一震,看向周瑜的眼神多了幾分驚詫和讚賞:“大司農的侄兒,志向見識果然不凡。”

“可如今本將不得不依附袁將軍,聽調聽宣,皆得由袁術之意。阿瑜可有破局之策?”

周瑜不答反問:“方纔聽伯父之言,似乎對袁將軍頗有怨氣?”

孫堅冷哼一聲:“袁術豎子,本將正要擊退黃祖,結果他竟然遣人傳令,說什麼哪怕快砍了黃祖的腦袋了,也得撤兵去壽春。”

孫堅挺鬱悶的。

在洛陽擊敗董卓取得優勢了,袁術喊撤兵回豫州打劉寵。

南陽跟劉表部將打的時候,袁術喊撤兵打曹操。

潁川跟曹操打得正激烈,袁術喊撤兵南下揚州。

揚州跟劉繇打得正激烈,袁術喊撤兵打黃祖。

以至於孫堅不斷的打仗,但偏偏就是很難斬將奪旗。

每次都打到一半的時候,被袁術給強行召回了。

孫堅本想趁機在揚州謀發展,但偏偏袁術要作死北上。

以至於,袁術被迫逃到了淮南,而孫堅謀劃揚州的計劃也因此泡湯了。

周瑜道:“伯父受制於袁將軍,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然,古往今來,這戰場之上,少有能百戰百勝的將軍。”

“倘若沒有目的,如驚弓之鳥一般亂竄,最終也難逃獵人的箭矢。”

“伯父不如遣人暗中給自己射一箭,然後在合肥侯國修養三個月,以靜制動。”

孫堅微微眯眼:“三個月之後,又當如何?”

周瑜笑道:“如今兩帝相爭,三個月的時間,這天下大勢定然劇變。”

“而這揚州的勢力,因爲伯父中箭轉攻爲守,也一定會相互攻殺。”

“伯父以靜制動,後發先至,才能出其不意!”

“到時候,不論是周昕、周昂還是劉繇等人,都已經征戰疲憊,如何還能抵擋伯父養精蓄銳後的虎豹雄兵?”

孫堅不由稱讚:“阿瑜雖然年幼,但這權謀之術倒是頗爲精通。”

“本將心情煩悶,要去山間打獵,遭遇仇人襲擊,中箭也是正常的。”

“畢竟,本將向來不喜歡帶親衛,袁將軍也是知道的。”

“策兒,明日爲父考校你的箭術,可不要射偏了!”

孫策連連擺手:“這可不行,孩兒怎能箭射父親?”

孫堅輕笑:“別人來射,策兒放心?”

孫策頓時躊躇。

萬一這射箭的有私心,這假裝中計就真成了被刺殺了。

孫策無奈,只能答應了孫堅的要求。

不幾日。

孫堅外出山間打獵,遭到刺客刺殺的消息在揚州流傳。

曲阿。

得到消息的劉繇大喜:“孫堅豎子,輕而無備,竟然差點死於刺客之手,真是令人痛快啊。”

暫在劉繇麾下的太史慈道:“正禮公,既然孫堅重傷,我也該準備回青州了。”

劉繇沉吟道:“子義驍勇,何不留在揚州?待平定揚州之後,我定然會替子義表奏功勞。”

太史慈的驍勇,劉繇已經見識過了。

但因爲劉備生擒劉岱一事,劉繇對劉備心有怨恨,自然不想太史慈再回青州。

太史慈搖頭拒絕了劉繇的好意:“謝正禮公好意,我家眷皆在青州。這次南下本是替劉青州購買戰船,只因正禮公受袁術攻伐,這才留在了揚州。”

“如今孫堅重傷,袁術其餘的部將皆是烏合之衆,正禮公足以應付了。”

見太史慈執意離去,劉繇的眼神漸漸變得陰沉。

待得太史慈退下後,劉繇立即召來張英和樊能。

“劉備擒我兄長,此恨難消。”

“太史慈欲在吳郡購買戰船入青州,若青州有了戰船,劉備就更難對付了。”

“你二人立即傳令吳郡的船塢,若無令,任何船隻不得離開吳郡。”

“倘若太史慈來見我,爾等皆推脫我不在曲阿。”

“劉備,你休想在揚州買到一艘船!”

借廬江太守陸康的名義,太史慈在吳郡原本賒購了五十艘戰船,正要離開吳郡時卻被告知沒有劉繇的命令任何船隻不得離開吳郡。

太史慈一開始沒有多想,於是去尋劉繇,結果被告知劉繇不在。

一連幾日,劉繇都在躲着太史慈。

太史慈也終於覺察到了不對勁:“劉正禮這是故意躲着我?難道是因爲我拒絕了在揚州出仕嗎?”

“劉正禮還在記恨劉使君生擒了劉岱,可劉岱自己犯事妄殺同僚,劉使君按密詔生擒送往宗正府定罪,一切都依照法度而行,並無私怨。”

“袁術進攻揚州,劉使君亦允許我在揚州助陣,劉正禮的胸襟器量,豈能如此狹隘!”

太史慈越想越氣。

以前在青州的時候,還覺得劉繇是個豪傑好漢。

再加上自家母親也出身於東萊劉氏,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血緣的。

結果劉繇卻在這個時候,記恨劉備而不許吳郡豪族賒購的戰船去青州。

見戰船不能出吳郡,太史慈只能獨自返回青州,將劉繇扣押戰船一事告訴鄭平。

“顯謀,我無顏見使君了。”

太史慈忿忿不平,一拳砸在桌子上。

在揚州幫劉繇,劉備二話沒說就同意了,還讓太史慈盡心盡力。

結果劉繇反而扣押了青州賒購的戰船,這讓太史慈感到十分羞愧,羞於見劉備。

“子義兄,這桌子,很貴的。”鄭平輕搖羽扇,靜靜提醒。

太史慈頓時愣住,隨即忿忿道:“顯謀,你這個時候還跟我計較桌子?我們的戰船,五十艘戰船,被扣押了!”

“子義兄,勿急!”鄭平一點不慌:“劉繇想扣押青州的戰船,就是欺負青州離得遠,管不了吳郡。”

“然,青州雖然沒有水軍,但有海賊啊!”

(本章完)

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咳咳,新書發了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
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咳咳,新書發了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