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聯姻

婚姻在政治中,其他因素總是會排在最後一位的。

而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劉備在徐州的位置越發穩固,而想要在揚州穩固地位,和孫家聯姻,同樣也是一個好方法,至少可以讓孫策的舊部們迅速的穩定情緒--兩家成了一家人,那他們之前幫孫策和劉備對抗,也就不成爲什麼黑點了。

要知道,之前在江東,孫策雖然沒有完全的平定江東,也是當地最大的一股勢力,而且是具備壓倒性優勢的那種,治下雖然不穩,可是已經糾合了一大批英雄豪傑,與當地的勢力,這些勢力和孫策的勢力,已經很大程度結合在一起了,孫策如果歸降劉備,那麼這些人的位置其實是很尷尬的。

解決這種尷尬,最好的辦法,那當然就是聯姻。

兩家變成一家,至少在表面上,就不分彼此了。

正是因爲考慮到這一點,王易就給劉備去了一封信,問自己應該怎麼做,劉備回得也很簡單:汝自決便可。

你自己看着辦,不用問我,你年紀也大了,自己做主就行。

不過劉備還附了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孫堅當時在虎牢關下的英姿,爲父是很欣賞的,現在他英年早逝,如果你能夠娶孫家的女兒,也算是一個好事。

所以實際上,劉備的意思是贊同的。

當然,現在孫策還要隱瞞身份,在丹陽等地更好的清洗一下,丹陽山越爲害最深,大族也鬧得最兇,找機會讓他去鎮壓一下,總是好的。

而且還能夠成爲解決廬江劉勳的一個好機會--劉勳以爲王易和孫策兩邊是對立的,然後發現自己纔是唯一那個對立的,表情一定會很精彩。

所以,孫策爲了表明自己其實沒什麼異心,雖然帶走了孫權等弟弟,卻將母親吳氏與孫尚香留了下來,表示此去丹陽,是四戰之地,讓老母幼妹跟着,自然不太合適,除了吳老夫人和孫尚香之外,幼弟孫匡和孫堅庶子孫朗也都留了下來。

對這個幼弟,孫策可是很疼愛的,甚至在自己繼承了烏程侯的爵位之後,他主動把這個爵位讓給了孫匡,就是爲了讓他這一系能夠過得更好一些。

孫策這樣的做法,當然顯得很有誠意,卻也讓王易,背上了不小的麻煩。

從會稽離開之後,王易並沒有回到吳郡,吳郡現在有關羽和陳登鎮守,足夠了,只要毗陵典農校尉之地能夠建立起來,那麼吳郡將會成爲劉備軍糧食最大的來源,畢竟這裡的土地之肥沃,甚至還要超過徐州的東海、廣陵,以及整個淮南之地。

和淮南還有徐州比起來,吳郡最大的好處就是徹底的在後方,到處都處於保護之下,可以加大投入來發展,有了足夠的糧食,才能養活足夠的人,現在王易已經考慮宣佈增加人口的舉措了,不過去年淮南大旱,糧食還是略有不足,今年的夏糧豐收,糧食堆積如山,正是宣佈這個政策的時候。

和劉備商量了之後,很快的,劉備現在治下的東海、下邳、廣陵、淮南、丹陽北、吳郡和會稽北,就開始宣佈了一條新的政策。

普通的自耕農,原本是隻需要交兩成租子的,如果家裡有三個孩子,那麼就只需要交一成的租子。

屯田兵--這纔是大頭,畢竟現在劉備治下,絕大部分土地,都是屯田兵在耕種,自耕農本就不算很多。

屯田兵本來是和官府合作,官府出種子和農具耕牛,屯田兵耕種,產出五五分賬,這其實已經算是很重的稅賦了,當然對於屯田兵們來說,在亂世,哪怕是這樣的稅賦,也算是相當不錯了,畢竟他們都是已經失去了生產資料的可憐人。

而現在,劉備宣佈,如果屯田兵一戶的未成年孩子達到三個,那麼就減租一成,如果達到五個,那就減租兩成--有本事你有十個未成年的孩子,那麼你的租子,就和普通自耕農一樣,只有兩成,同時田地歸你!

當然,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屯田軍戶,還是不多的。

這一兩年就要有十個孩子,總不能一胎十寶 ……

這樣的政策,暫時來說,不會有什麼影響,不過長遠看來,必定會刺激到治下民衆的生育率,以劉備現在治下民衆的基數,其實已經很可怕了。

劉備在徐州的時候,治下差不多就是兩百萬人口。

拿下淮南之後,治下人口暴漲到了五百萬--要不是袁術在淮南糟蹋了不少地方,淮南人口還真不止三百萬。

而丹陽北、吳郡和會稽北拿下之後,劉備治下的人口,差不多已經接近八百萬了,同時幾乎每天,都有民衆從廬江、會稽南這些地方投奔過來。

不投奔不行啊,淮南、丹陽、吳郡這些地方的改變,在這幾個月裡,可謂是日新月異,糧食堆積如山,雖然只是糧食罷了,可是在亂世,糧食就是最吸引人的東西啊!

去劉備那裡耕作,比留在廬江這些地方,可要舒服多了啊。

而劉備扼守各地的將領,對這些流民那是來者不拒,來了就發糧食當路費,然後就有各地官府將人領走--現在只愁人不夠,不愁沒有土地。

再說就算沒有土地了,也可以向南開拓--砍掉那些密林,然後將草木燒成灰撒在地裡,引來水源灌溉,過上一兩年,原本的荒地,也就變成肥田了。

在此期間,糧食可以由官府來供應,反正劉備手裡現在就不缺糧食,糧食也不是能夠一直儲存下去的,不消耗掉,過上一兩年,也就黴變了。

各地都有大將鎮守,開發什麼的,也都進行得井井有條,王易當然就沒有在吳郡這些地方繼續待着了,徐州那裡,有老爹和張飛守着,還有劉曄幫着參贊軍機,王易只需要好好的經略他的江東,就可以了。

所以王易回的地方不是別的地兒,而是淮南,壽春。

然後吳夫人、孫尚香、孫匡、孫朗,也就都跟着來了。

王易在壽春安排了一間好的府邸,讓她們住了進去,當然生活什麼的,都安排得好好的,自然不會讓她們覺得有什麼不適應的。

也許正是因爲這樣,在住了幾天之後,原本一直在生悶氣的孫尚香,就開始覺得閒極無聊了。

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293章盟約第61章雷霆萬鈞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38章堅韌不拔第80章新的光彩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第565章就同意了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341章識時務第613章統一想法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404章不合適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347章擒獲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737章戰局情況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618章太開心第667章覺得好欺負第500章實施計劃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727章悄無聲息第462章隱藏的危險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529章招攬人才第578章一點都沒有看出來第141章舒縣城牆第179章隔岸觀火第94章安排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309章郭圖設謀第618章太開心第270章沒法做主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392章留着第219章年輕第671章下馬威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207章準備第84章在下王易第370章逐漸穩定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230章發散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281章閉門謝客第550章傳國玉璽第493章有得有報第102章土雞瓦犬第429章越多越好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16章生子當如劉明世第609章被迫放棄第210章雄兵第691章更深的興趣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398章大傷元氣第305章治蠻第641章罪惡感第338章麻雀在後第230章發散第413章詫異第321章軍校第689章不是一件好事第710章目的地第674章鬥志昂揚第483章授受不親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372章得人心第636章訓練方案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423章耽擱第564章有什麼熱鬧的樣子第362章不能做主第258章聯盟第215章不好說第47章王易的計劃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475章觀賞的玩物一般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184章背叛第81章喬家第299章規律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120章降維打擊第107章周瑜之謀第45章替天行道第25章周倉來了第67章物有所值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
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293章盟約第61章雷霆萬鈞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38章堅韌不拔第80章新的光彩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第565章就同意了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341章識時務第613章統一想法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404章不合適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347章擒獲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737章戰局情況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618章太開心第667章覺得好欺負第500章實施計劃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727章悄無聲息第462章隱藏的危險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529章招攬人才第578章一點都沒有看出來第141章舒縣城牆第179章隔岸觀火第94章安排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309章郭圖設謀第618章太開心第270章沒法做主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392章留着第219章年輕第671章下馬威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207章準備第84章在下王易第370章逐漸穩定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230章發散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281章閉門謝客第550章傳國玉璽第493章有得有報第102章土雞瓦犬第429章越多越好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16章生子當如劉明世第609章被迫放棄第210章雄兵第691章更深的興趣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398章大傷元氣第305章治蠻第641章罪惡感第338章麻雀在後第230章發散第413章詫異第321章軍校第689章不是一件好事第710章目的地第674章鬥志昂揚第483章授受不親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372章得人心第636章訓練方案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423章耽擱第564章有什麼熱鬧的樣子第362章不能做主第258章聯盟第215章不好說第47章王易的計劃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475章觀賞的玩物一般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184章背叛第81章喬家第299章規律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120章降維打擊第107章周瑜之謀第45章替天行道第25章周倉來了第67章物有所值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