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麻雀在後

冀州雖然大,地形複雜,什麼地形都有,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森林,還靠海。可是冀州最重要的一些城市,都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在漳水附近。

漳水,起於幷州,橫跨整個冀州,然後入海,是冀州富饒的保證。

有水才適合築城,畢竟那會取水困難,只有在河水邊築城,這樣的地方,才能夠讓的人生活。

漳水在冀州途經之處,基本都是冀州最重要的城市,鄴城和南皮一西一東,就正好在漳水的兩端。

鄴城挨着漳水,那是天下聞名。當年西門豹治鄴,就是引漳水,修引漳十二渠,讓鄴城附近的平原糧食產量增加了八倍之多,從此鄴城成爲了一個足夠稱霸的基地。

南皮同樣如此,漳水從城邊過,才能夠讓南皮興旺起來。

正是因爲知道這一點,王易才採取了從海上襲擊的方式。

冀州最重要的兩座城池,都可以通過漳水來偷襲,這樣的便宜不佔白不佔。

漳水的吃水也是很深的,王易的海船正好可以從漳水一路往下,就算中間有過不去的地方,從中途下船再發動進攻,也會容易得多。

經過這麼多年的海上航行,劉備治下的海船技術已經極其的成熟了,本身這種海船技術就很先進,用精鐵當龍骨打造的船隻,吃水沒有傳統海船那麼深,同時載貨能力也強了許多,一隻海船能夠運送五千士卒,三十萬士卒,也不過是要用到六十隻海船罷了。

不過實際上,王易這邊出海的,是足足兩百隻大海船。

因爲除了士兵,還有大量的馬匹,也都上了船。

這一路三十萬精兵,可都是上馬能作戰,下馬能攻城的真正精銳!

配合上他們需要的軍械什麼的,兩百隻海船,基本上都是滿負荷的。

而這些海船一旦下錨,在漳水之上,就是一個補給的基地。

這就是這種大海船的戰略意義。

這是現在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航空母艦。

從東萊出發,前往漳水的入海口,距離其實並不遠。

就好比現代從煙臺威海這些地方去天津,走陸路的話可能還有點遠,走海路,那距離就近多了。

以現在劉備海船的速度,今日出發之後,一日一夜,就可以到漳水的入海口。

然後就是順着漳水而上。

袁紹對自己的老家冀州,其實看管得還是很嚴的。

雖然調配了巨量的兵馬去攻打曹操,然而在冀州,他的守軍也是相當不少。

守住冀州門戶青州的,是袁譚麾下那四五萬人。

而在他側翼接應的,則是淳于瓊的那五萬人,這加起來就是十萬大軍。

然後治所鄴城,袁尚審配率領五萬人守着,南皮則是焦觸辛毗率領三萬人守着。

剩下的數萬人馬,則是分散在各地。

有這兩個關鍵的城池不丟,冀州,就沒什麼問題。

袁紹用兵其實還是很穩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並沒有讓自己的後方變得特別空虛,袁譚淳于瓊那一路的抵擋,足夠抵擋住劉備的大軍進攻,然後黃河沿線的鮮于輔田豫朱靈的人馬,也很容易就能夠撤回來回防冀州。

就別說鄴城和南皮把守的兵馬也不少,還都是他信得過的人。

這樣的安排,怎麼看,都是穩如泰山。

然而就像當年的孫策和周瑜一樣,固然智勇雙全,算無遺策,可是面對降維打擊,依舊顯得那麼的脆弱和無助。

大軍從海上來。

這是亙古未有之事。

從來沒有發生過,就沒有人會想到。

孫策周瑜都吃了虧,何況袁紹?

乘着夜色,王易的船隊,進入了漳水,在夜幕之中,如同龐大的洪荒猛獸一般,以極快的速度,在漳水之中前進。

途徑東平、章武、浮陽這些小城市的時候,船隊並沒有停留,一直到了南皮外,纔有數十隻船停了下來。

孫策開始指揮他的大軍下船,其他船隻絲毫不停留地繼續前進。

到了清河之後,關羽率領的數十隻船停了下來。

到了廣宗之後,張飛率領的數十隻船停了下來。

到了魏縣之後,太史慈率領的數十隻船停了下來。

在水面移動,就是比在地面上移動,要快捷得多。

夏侯淵以行軍迅速著稱,號稱是”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可是這五百里的路程,劉備的海船,一夜就可以做到。

當然這有點誇張,不過從海上進入漳水,到這一路運送人馬,王易的大軍,真的就只用了一夜。

天色矇矇亮的時候,王易剩下的船隻,就在鄴城不遠處停了下來。

王易和呂布的大軍,以最快的速度,從海船上下來,到了岸邊。

關羽張飛太史慈各帶走了三萬人馬,孫策帶走了五萬,剩下的十六萬,都在這裡了。

呂布等幷州將領,分成八路,四散在鄴城周邊。

王易與黃忠魏延二將,則是在鄴城附近靜靜地等待着。

早就準備好的數百人,打扮成樵夫的樣子,守在了鄴城的四門,等着天亮開門,就準備奪城。

任何城池,哪怕是在平時,晚上肯定是四門緊閉的,只有白天才會開城門,讓城外的人進來做生意之類的。

畢竟這個時候的城池,並不具備將所有生活物資都可以自給自足的能力,有的時候圍城時間很長,城內就算有糧食,也沒有柴禾生火,就只能拆老百姓的房子,等到仗打完了再說--不過這點在劉備地盤上卻沒什麼問題,他們已經開始大量使用煤炭來做飯了。

所以非戰爭的時候,每天四門肯定是要打開的。

再堅固的城池,一旦城門被攻陷,那距離陷落,也就沒什麼區別了。

鄴城雖然城高牆厚,佔地面積極大,城內城外的駐軍足有五萬之多,然而一旦失去了城門的保護,和野戰,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雖然鄴城現在也算是半個前線,然而畢竟已經打了好幾個月了,這些在後方的二線部隊,難免懈怠。

曠日持久的戰爭,總是會讓很多人都感到疲倦的,而往往這個時候,就是決出勝負的時候。

而王易作爲後面的那隻麻雀,準備和自己老爹一起,把螳螂和蟬,一起給吃了。

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669章可以挾持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179章隔岸觀火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27章贏一場就行第10章忽悠之路從今始第408章暴亂第229章海圖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155章腦子進水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561章重中之重第267章只會守,不會攻第574章來者不拒第534章一大片廢墟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261章騷擾第332章皇上您這是坑人啊第736章不是想要第204章攤牌第422章取捨利弊第510章重新洗牌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268章衝擊的先登營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565章就同意了第176章分析第388章保護董家第161章買馬第282章劉表授權第444章缺時機第444章缺時機第168章不可能第124章活着就行第294章一郡換一州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642章汗瞼城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360章孤城第436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55章腦子進水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481章內心大驚第55章呂布的搖擺第379章投降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697章計劃能夠實行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148章新的獎勵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621章打破平衡第464章根本差別第1章太師不可以第105章一石二鳥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530章不是要誇自己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235章未雨綢繆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139章分兵進攻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684章擴大勢力第553章永遠的神第424章觀點一致第304章水漲船高第727章悄無聲息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194章昏迷第359章情況不妙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224章長沙三傑第162章白袍將第499章暴露本質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635章按照圖紙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132章聯姻第257章舌戰羣儒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39章寒門不易第172章派系下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292章連鎖反應第261章騷擾第624章過於重要第311章心知肚明第338章麻雀在後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
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669章可以挾持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179章隔岸觀火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27章贏一場就行第10章忽悠之路從今始第408章暴亂第229章海圖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155章腦子進水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561章重中之重第267章只會守,不會攻第574章來者不拒第534章一大片廢墟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261章騷擾第332章皇上您這是坑人啊第736章不是想要第204章攤牌第422章取捨利弊第510章重新洗牌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268章衝擊的先登營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565章就同意了第176章分析第388章保護董家第161章買馬第282章劉表授權第444章缺時機第444章缺時機第168章不可能第124章活着就行第294章一郡換一州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642章汗瞼城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360章孤城第436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55章腦子進水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481章內心大驚第55章呂布的搖擺第379章投降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697章計劃能夠實行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148章新的獎勵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621章打破平衡第464章根本差別第1章太師不可以第105章一石二鳥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530章不是要誇自己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235章未雨綢繆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139章分兵進攻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684章擴大勢力第553章永遠的神第424章觀點一致第304章水漲船高第727章悄無聲息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194章昏迷第359章情況不妙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224章長沙三傑第162章白袍將第499章暴露本質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635章按照圖紙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132章聯姻第257章舌戰羣儒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39章寒門不易第172章派系下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292章連鎖反應第261章騷擾第624章過於重要第311章心知肚明第338章麻雀在後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