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曹操的煩惱

建安四年,就相對安靜的過去了。

這一年裡,其實天下的大勢力都沒有閒着,袁紹穩固了自己在幽州的統治,同時和黑山賊達成了協議,十萬黑山賊下山,一部分爲民,強壯者爲軍,張燕被袁紹表爲平北將軍,幷州刺史,自此幷州也安定了下來。

曹操則繼續以南陽爲核心,朝着關中不斷的擴展自己的勢力,雖然庸涼還是處於馬騰等人的勢力範圍之下,可是他們至少在表面上,已經表示了對曹操的臣服,鍾繇在經營了一年之後,終於帶兵進駐了長安,自此,關中開始成爲曹操一個穩固的後方。

劉備集團則是穩固了揚州和徐州,同時周瑜魯肅在豫章演練水兵,明顯就是準備衝着荊州而去,荊州上下的氣氛,已經非常的緊張了,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劉備就會率領揚州的大軍,來取荊州!

天下三強,其實都有擴展的地方,比如劉備可以取荊州,也可以南下交州,袁紹可以向北方擴展,現在鮮卑無人爲首,正是一盤散沙的時候,不管是鮮卑還是烏桓,都沒有什麼自我意識,稍微用一些手段,就可以讓這些人成爲袁紹麾下最強悍的騎兵。

沮授對袁紹的提議就是”畜士馬以討不庭”,在北方,積蓄兵馬,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如果不聽從命令,就去打他們,這樣可以不斷的積蓄起強大的騎兵軍團,從北往南而下,無人可擋。

袁紹接受了這樣的提議,畢竟和歷史上不一樣的是,他在南邊有兩個強大的敵人,尤其是劉備,以皇叔和左將軍的名義,已經擁有了皇族的大義,而之前被認爲是小弟的曹操,也擁有了朝廷的大義,三方比起來,反而是他這個大將軍,在政治上處於被動了。

在這個時候,強行從北方出兵的話,曹操和劉備,說不定就馬上聯手起來,袁紹再有自信,也不覺得自己有可能擊敗這兩個人的聯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多積蓄一些實力也好,畢竟討伐公孫瓚,就已經讓冀州的糧草消耗得差不多了,袁紹開始有一部分軍隊採集桑基爲食,地盤上的經濟,已經有些不堪重負了。

士兵沒有糧食,就沒有吃的,就打不了仗。

袁紹就算再從小錦衣玉食,這種事情還是知道的。

所以他聽從了沮授的意見,在冀州恢復生產,在幷州幽州不斷組建騎兵,徵召烏桓鮮卑以及雜胡騎兵,編入自己的部隊,冀州從來都是產糧大州,在他手下那幫內政能力其實一點都不差的文士的治理下,維持龐大的軍隊,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曹操可以擴展勢力的地方也不少,只不過關中才剛剛穩固一點,他現在同樣需要休養生息,現在他周邊也算是安定了,劉備似乎沒有想要和他馬上開戰的想法,在兩者邊疆交界的地方,並沒有什麼摩擦,也讓曹操比較放心。

他真要擴展實力的話,荊州、漢中、庸涼,甚至通過南陽取上庸,然後進軍益州,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曹操現在確實也不敢輕舉妄動。

對於曹操來說,他清楚地知道,現在天下最強大的諸侯,還是袁紹,而最有潛力的諸侯,說不定就是劉備。

而他,和這兩者比起來,反而是比較弱勢的。

袁紹治下已經有七八百萬的人口,而且坐擁冀州這個天下最繁華最強大的州,加上可以威壓北方,用糧食或者拳頭,從北方源源不斷的組建強大的騎兵--這一點很重要,在現在這個冷兵器時代,騎兵,始終是最強大的兵種。

這兩者,則是劉備和曹操都欠缺的。

如果袁紹真的大軍壓境,從北方以泰山壓頂之勢下來,曹操自覺不管是自己,還是劉備,只怕都抵擋不住,倒是兩家聯手,還是有生機的。

而劉備的地盤潛力卻是極大,雖然地廣人稀,可是人口卻相當的不少,地盤上足足七百萬人口,加上整個江東都是他的後院,在內部,劉備可以毫無妨礙地發展,開墾田地,繁衍人口,增加糧草的儲備,隨着這些方面的進步,用不了二十年,劉備地盤上的人口,就足夠翻上一番,到時候一千多萬人的戰爭潛力,將會是極其可怕的。

還好,劉備地盤上,想要組建騎兵,畢竟是很難的一事,在北方爭雄,沒有騎兵,還是很難的。

而曹操呢?他覺得自己和劉備比起來,劣勢就是地盤上人口不夠多,優勢就是好歹能夠從庸涼不斷的補充馬匹來建立一支足夠強大的騎兵,以便與袁紹爭雄。

可是面對袁紹,他就一點把握都沒有了。

ωwш◆ тtkan◆ ℃o

歷史上官渡之戰,袁紹不顧田豐提議的休養兩年,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擊敗曹操的提議,強行出兵攻打曹操,可是就那樣,也差點將曹cao逼進了絕境--明明通過屯田取得大量糧草的曹操,居然在僵持中不如一部分軍隊已經以桑蓮爲食的袁紹軍更能堅持得久,可見當時袁紹的優勢確實很大,甚至不斷地通過騷擾,讓屯田了好幾年的曹操,都接近斷糧了!

如果不是許攸透露袁紹屯糧的所在(這一點非常重要,糧食的重要性誰都清楚,兩軍對峙的時候,對自己糧倉所在的地方的保密和保護,都是最重要的),加上曹操弄險的戰術成功了,不然曹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而現在,袁紹不倉促出兵,曹操到時候首當其衝,還能有什麼勝利的機會嗎?

幾乎不可能有了啊。

戰爭,打的不光是謀略和勇猛,還有潛力啊,冀州的戰爭潛力實在是太可怕了,何況以袁紹的能力,一定能夠源源不斷地從不斷地從草原上獲得人力的補充呢?

如果不是以白馬將軍的威名,僅僅依靠半個貧瘠的幽州,公孫瓚憑什麼和袁紹相持到這兩年?不就是因爲他總能在草原上獲得馬匹和戰士的補充,除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之外,還能夠減少草原上的威脅嗎?

到時候這樣的袁紹,簡直等於是袁紹和公孫瓚的集合,自己的兗州首當其衝,接下來日子怎麼過啊。

第636章訓練方案第219章年輕第45章替天行道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396章喉部一涼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564章有什麼熱鬧的樣子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103章饒不了你們第653章是出岔子第651章戰鬥方式第247章比刀好第270章沒法做主第204章攤牌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519章考慮事情第80章新的光彩第574章來者不拒第194章昏迷第387章處於劣勢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444章缺時機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436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35章追逐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378章士族第425章慕名而來第726章一股危險的氣息第235章未雨綢繆第221章年輕人們第624章過於重要第403章屯田第400章輪流上場第437章沒有用的取暖之物第327章東萊的準備第356章孤注一擲第332章皇上您這是坑人啊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204章攤牌第227章攻心爲上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493章有得有報第418章王易凱旋而歸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709章辨認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678章信息量大第221章年輕人們第367章膨脹起來第446章御駕親征第693章回復統一的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501章做出來了第561章重中之重第53章求賢令有效果1第75章不丟人第617章越快越好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630章工程量第571章竟然會是這麼一個結果第406章帝國崩盤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59章僵持的大軍第643章尷尬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33章敗家子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554章和誰結盟合作第538章堅韌不拔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154章校場演武第623章緊張第308章田豐定計第420章無比興奮第561章重中之重第454章殺人誅心第453章一切就都好說第603章設下陷阱第216章時代不同了第489章隆重登場亮相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86章狹路相逢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429章越多越好第586章需要考慮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37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170章派系上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166章代表第427章一表人才第674章鬥志昂揚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654章出問題了
第636章訓練方案第219章年輕第45章替天行道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396章喉部一涼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564章有什麼熱鬧的樣子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103章饒不了你們第653章是出岔子第651章戰鬥方式第247章比刀好第270章沒法做主第204章攤牌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519章考慮事情第80章新的光彩第574章來者不拒第194章昏迷第387章處於劣勢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444章缺時機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436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35章追逐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378章士族第425章慕名而來第726章一股危險的氣息第235章未雨綢繆第221章年輕人們第624章過於重要第403章屯田第400章輪流上場第437章沒有用的取暖之物第327章東萊的準備第356章孤注一擲第332章皇上您這是坑人啊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204章攤牌第227章攻心爲上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493章有得有報第418章王易凱旋而歸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709章辨認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678章信息量大第221章年輕人們第367章膨脹起來第446章御駕親征第693章回復統一的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501章做出來了第561章重中之重第53章求賢令有效果1第75章不丟人第617章越快越好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630章工程量第571章竟然會是這麼一個結果第406章帝國崩盤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59章僵持的大軍第643章尷尬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33章敗家子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554章和誰結盟合作第538章堅韌不拔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154章校場演武第623章緊張第308章田豐定計第420章無比興奮第561章重中之重第454章殺人誅心第453章一切就都好說第603章設下陷阱第216章時代不同了第489章隆重登場亮相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86章狹路相逢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429章越多越好第586章需要考慮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37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170章派系上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166章代表第427章一表人才第674章鬥志昂揚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654章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