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攤牌

雖然現在被包圍了,也算是窮途末路,袁譚的架子還是要擺的。

所以他還是在陣中擺了一個案幾,自己坐在後面,讓前軍分開來,讓對方的使者進來。

來人三縷清須,相貌儒雅,讓人一看就心生好感,不過身上卻帶着一些危險的氣息,袁譚這種在戰陣上出生入死過的,一眼就能看出來,對方並不是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士。

“使者可通報姓名。”袁譚沉聲道。

“潁川野人徐庶,見過大公子。”徐庶行了一禮,灑脫的道。

“你是徐庶徐元直?”袁譚一驚。

如果換了四年前,沒有人知道徐庶是什麼人,然而四年之後,徐庶也是天下聞名的智者,雖然大家都不知道他幹了什麼事兒,可是大家都清楚,在王易那一系列輝煌的戰績之中,一直跟隨在王易身邊的謀士,就是徐庶,沒有別人。

王易身邊的將領會換來換去,可是謀士,始終是徐庶跟在身邊。

那麼這樣的一個人,居然沒有赫赫之功,然而位置卻一直是水漲船高,就非常值得人關注了。

所以現在徐庶的出身其實天下都清楚了,士族們要扒起人來也是很簡單的,潁川人,年輕的時候仗劍殺人,然後開始學習韜略,在潁川之後又去了荊州,得到司馬徽的讚賞,認爲他堪爲一州之才,同時善於從大處着眼,卻也不會忽視細微的地方,總能夠從紛亂的形勢中,準確地找到問題的關鍵。

有了這樣的評價,當然不會再有人會小看徐庶,曹操就想過要通過徐庶的母親把徐庶弄回到潁川來,可惜徐庶已經早早地將母親遷往了徐州,就在下邳供養。

“你乃王易智囊,就不怕我以你爲質,讓王易讓開道路嗎?”袁譚冷笑了起來。

徐庶哈哈一笑,自顧自地坐了下來,這才道:“袁公以寬厚聞名天下,我聽說大公子也同樣是寬厚之人,又如何會做出這種事情呢?更何況兩軍陣前,不斬來使,綁架使者爲人質這種事情,又豈是袁公的兒子能做出來的呢?”

“我軍現在絕境之中,袁譚不會爲了一己的清名,去讓三萬多兒郎處於危險之中,只要能讓王易讓開道路,那麼就算袁譚爲天下所笑,又能如何?”袁譚板着臉道。

“那是自然,徐庶自然相信大公子能爲了士卒的性命,不顧自己的清名。然則大公子覺得,徐庶是這種貪生怕死之人嗎?能來大公子軍中,徐庶要麼就是得到滿意的答案,然後離開,要麼就是仗劍殺人,至死爲止罷了。徐庶深受我們少使君大恩,無以爲報,來這裡,就沒想着能活着回去!大公子若再在言語中對我們少使君不敬,那就休怪徐庶仿效曹劌之行,血濺五步了!”

說到這裡,徐庶臉上的笑容依然保持,然而手,卻已經搭上了腰間的劍柄之上,一股凌厲的殺氣,從他身上冒了出來!

袁譚身邊的臧霸和昌稀,同時上前一步。

袁譚舉手,示意他們不要上來。

然後他才苦笑着對徐庶道:“元直先生不必如此,袁譚不過是開玩笑罷了。少使君用兵如神,將我與麾下士卒困在此地,袁譚也算是心服口服。”

看到袁譚服軟了,徐庶這才鬆開了劍柄,笑道:“大公子爲了麾下士卒,寧願有損自己的名譽,徐庶也是佩服得很。”

臧霸和昌稀在心裡都嘆了一口氣,他們當然清楚,徐庶其實也是給了袁譚一個臺階,袁譚剛纔的話,也是一種試探,現在看來,王易並不想撕破臉。

想想也是,他們身後是袁紹啊!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啊!就算王易佔據了優勢,只要他不想讓劉備和袁紹之間全面開戰,那麼就不敢把事情做絕!

“先生此來,必有教我之處。”袁譚道。

“我們少使君並不想與大公子爲敵,奈何大公子與呂青州之前產生了誤會,所以才使得兩家兵戎相見。臧霸等泰山諸位將軍想要投入大將軍麾下,不管是劉皇叔還是少使君,對此都並無意見,畢竟泰山諸位將軍並非呂青州麾下,而是客將罷了。只不過呂青州畢竟是名正言順的青州牧,他的地盤,不能讓其他人輕易的佔據了。更何況琅那東莞兩郡,本來就是徐州的地盤,臧將軍等人既然已經接受了大將軍的任命,再留在徐州的地面上,就不太合適了吧!所以,只要臧將軍等人退出琅那東莞,同時大公子交出原本就屬於呂青州的北海、城陽二郡的話,此事大可化干戈爲玉帛,劉袁兩家,依舊可以修好。”徐庶笑道。

“不可能,琅那本來就是我們的……”

昌豬忍不住吼了起來,卻被臧霸拉了一把。

當下昌豬忍住了氣,不再說話了。

“這些地方要麼是泰山諸將的立足之本,要麼是我軍力戰而來,譚又豈能因爲貪生怕死,而讓出國家的地盤!”袁譚作色道。

“既然如此,那我們少使君就只能請大公子以及諸位將軍,去我軍陣營中做客了。”徐庶笑道。

“我軍雖然被圍困,卻也還有三萬雄兵!”袁譚怒道。

“敢問大公子,營中還有幾日之糧?現在大公子麾下人馬,一半在這裡,一半在琅琊,要從冀州調援軍過來,起碼要五日的時間,大公子還能堅持多久?徐庶話已至此,不再多言,大公子若是想得明白,歡迎前去我軍營寨中做客。當然,大公子和諸位將軍也可以拋棄麾下士卒,單獨逃跑,然而你們這麼一逃,琅琊那數萬人馬,就將被我軍截斷後路,照樣也是無法逃脫。他們的糧草,也是依仗齊國那邊的補給吧?一旦切斷的話,琅那五萬人馬,又能有幾日之糧?”

徐庶扔下這句話,然後行了一禮,施施然地離開了。

留下袁譚與臧霸昌稀對望,心下都是一片冰涼。

徐庶的話沒錯,琅琊那邊的糧草補給,是從齊國到東莞那一線補給的,路途遙遠不說,還行動不便,不然爲什麼袁譚要打通東武這條線,因爲只有通過濰水到濟水,才能夠更順暢地給琅那補充糧草啊!

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58章袁公路的十萬兵第333章天子還願第733章計劃纔剛剛開始第72章要儘快第522章恨意也與日俱增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289章會盟第73章再難也要辦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104章精打細算第271章最大的魚第284章以戰促和第162章白袍將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275章秘密武器第194章昏迷第311章心知肚明第667章覺得好欺負第398章大傷元氣第320章新野第185章整軍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714章哪裡不一樣第81章喬家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553章永遠的神第283章荊州的年輕人們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400章輪流上場第565章就同意了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500章實施計劃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176章分析第428章無比的興奮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97章王易生氣第380章離開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217章受你喜歡第224章長沙三傑第249章告別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308章田豐定計第645章兵臨城下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443章得意洋洋第356章孤注一擲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123章不知所措第293章盟約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226章勝負第562章專注於這麼一件事情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第383章公孫康第496章切進主題第129章給你的後路第492章不夠盡興第379章投降第179章隔岸觀火第47章王易的計劃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137章成爲歷史第700章不太友好第14章陣前鬥將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703章可以馬上見效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378章士族第381章回歸朝廷第452章偷襲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133章三強並立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60章等得起第118章只能調兵第208章全據徐州的獎勵第372章得人心第588章揮霍無度第275章秘密武器第529章招攬人才第147章全據揚州第649章動都不敢動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324章劣勢第631章振奮人心
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58章袁公路的十萬兵第333章天子還願第733章計劃纔剛剛開始第72章要儘快第522章恨意也與日俱增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289章會盟第73章再難也要辦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104章精打細算第271章最大的魚第284章以戰促和第162章白袍將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275章秘密武器第194章昏迷第311章心知肚明第667章覺得好欺負第398章大傷元氣第320章新野第185章整軍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714章哪裡不一樣第81章喬家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553章永遠的神第283章荊州的年輕人們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400章輪流上場第565章就同意了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500章實施計劃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176章分析第428章無比的興奮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97章王易生氣第380章離開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217章受你喜歡第224章長沙三傑第249章告別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308章田豐定計第645章兵臨城下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443章得意洋洋第356章孤注一擲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123章不知所措第293章盟約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226章勝負第562章專注於這麼一件事情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第383章公孫康第496章切進主題第129章給你的後路第492章不夠盡興第379章投降第179章隔岸觀火第47章王易的計劃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137章成爲歷史第700章不太友好第14章陣前鬥將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703章可以馬上見效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378章士族第381章回歸朝廷第452章偷襲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133章三強並立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60章等得起第118章只能調兵第208章全據徐州的獎勵第372章得人心第588章揮霍無度第275章秘密武器第529章招攬人才第147章全據揚州第649章動都不敢動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324章劣勢第631章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