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

這是不可避免的。

在草原和北方,築城、修建道路,用耕作和放牧,讓所有人安穩下來,廣闊的草原,也就控制下來了。

在大草原上創造居住條,然後隨着人口不斷增長,不斷的遷移,那麼大的地方,當然也就慢慢地成爲了大漢的一部分。

用律法來控制他們,用刀劍來保護他們,用運輸來養活他們,用城市來固定他們。

這樣的生活,當然會比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來得好。

那些民族也會慢慢地融入進來。

歸根結底,大家不是爲了相互打破頭,只不過是爲了好好生活下去而已。

一切問題,其實都是經濟和民生問題。

這些問題解決了,那麼就好辦很多。

不過這是一個大工程,北方這個問題,王易覺得自己有生之年能夠解決得差不多,都已經算是一種勝利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曹操耗費太多精力,確實是他不想看到的,用勢去壓制他人,用最小的代價去取得最大的成果,是王易現在想要做到的事情。

不過在經過龐統提醒之後,王易才發現自己有些急於求成了,先不把北方平定下來,說什麼解決曹操,那都是白搭。

穩住冀州,平定幽州,然後去拿幷州,不給曹操機會,最終多方施壓,用武力讓曹操知道自己抵擋不住,然後用外交來解決對手,這纔是王易要做的事情。

一直以來他都是這樣做的。

不勉強作戰,不動則已,一動,就要讓對手毫無反抗的能力。

不管是破袁術,平江東,壓荊州,奇襲冀州,王易都是這麼做的。

現在當然也不能急於求成的去做一些事情。

他現在還不到二十五歲,身體也很好,有的是時間去做一些事情。

而且一統關東之後,系統還有獎勵給他,他有什麼好急的?

現在在冀州,劉備的五十萬大軍壓在這裡,確實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都平息了下來。

而且每天都有武裝工作隊進駐各縣,甚至是各鄉,開始從根本上,牢牢地掌握整個冀州。

現在王易麻煩的反而是,帶什麼人去北方作戰。

這時候在冀州,劉備軍可謂是將星如雲,王易自己之外,就有呂布張燕這兩個重號將軍,關羽張飛太史慈孫策趙雲張遼高順黃忠魏延……這些當世猛將,誰都希望能夠北上建功立業,而對駐紮在冀州防守曹操興趣不大。

不過總歸還是要有人守在靠後的地方纔行。

算來算去,王易也只能讓那些老實聽話的,留在冀州。

趙雲守鄴城,提防官渡的張郃高覽,高順守清河一線,壓制兗州的曹軍,太史慈守濟南,牽制泰山郡的于禁部。

這三名將軍,都是智勇雙全,穩重持重的將領。

而另外一路,以呂布爲主將,帶着張遼以及袁譚沮授田豫辛評辛毗等冀州降將,出兵前往壺關。

這一路以外交爲主,高幹是袁紹的外甥,和袁譚素來親厚,牽招和田豫相交莫逆,通過外交和軍事的威壓,爭取用最小的代價,把整個幷州拿下來。

當然,幷州這種地方,光靠外交不夠,還得去震懾一番--只不過不是現在。

幷州雖然貧瘠,可是有太原王這樣的家族在,想要輕易的建立起統治來,還是很難的。

所以這一路,袁尚田豫他們,是穩住高幹和牽招,不讓他們投到曹操那一邊去了,呂布和張遼則是在壺關那裡牽制住對方,讓對方看到一定的希望。

“岳父大人,等我收拾了幽州那些人,再來對付幷州的這些人,所以在那之前,就要拜託你了!”王易慎重的對呂布道。

“賢婿放心,我一定會完成你交代的任務的。再說了,有這麼精銳的手下,我還有什麼好怕的?”呂布哈哈一笑。

對回幷州這種事情,呂布可是想了很久了,他和張遼一樣,都是幷州人,出來很多年了,這次回到幷州,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吧?

他也不希望把幷州殺個血流成河,以他的名聲去牽制住幷州,正合他的意思。

“文遠啊,當年項羽曾道,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這次,我們終於有這樣的機會了啊。”呂布哈哈笑着對張遼道。

“溫侯,我也等了很久了啊,真沒想到還能有今天……”張遼也不由得感慨萬千。

關羽張飛相視一笑。

他們此刻想的,和呂布張遼其實一樣。

關羽雖然是河東人,可是他認識劉備張飛,卻是在幽州。

幽州的涿郡。

“只可惜大哥在荊州,沒法和我們一起殺回涿郡了!”張飛大聲地道。

“無妨,不是還有王易侄兒嗎?掃平幽州那些叛賊之後,我們先代替大哥回涿郡看看,等到天下平定以後,大哥自然就有機會回涿郡了!”關羽撫須笑了起來。

“二哥說得沒錯,王易侄兒,這次你可別讓你二叔三叔留守了!”張飛哈哈大笑了起來。

“那是當然。二位叔父,這次我們出易縣,就在涿郡之外,剿滅幽州的叛賊,一舉把幽州拿下來!”王易大笑道。

關羽張飛滿意點頭。

衣錦還鄉,這同樣也是他們的夢想啊。

尤其離開涿郡的時候,他們三兄弟在涿郡可沒什麼名氣 ……

在關羽和張飛看來,消滅幽州的那些叛賊,並不是難事。

不過在冀州的一些大族看來,就算王易再是天下名將,想要拿下幽州,依舊是幾乎不可能的一事。

原因很簡單。

閻柔的策略,很有效。

在涿郡集中了他們的全部三萬人馬之後,很快的,中山甄氏,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然後源源不斷的糧食,就從中山的一條隱秘的道路上,運送到了涿郡。

“我那岳父,之前本來就是協助先父調配三州糧草,運送到鄴城前線的。他手裡的糧食,不會比鄴城現在的糧食少,所以要維持大家的作戰,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袁熙拍着胸口對這些大族的首領說着,實實在在堆積如山的糧食在眼前擺着,他們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有了糧食,歸根結底是好事。

第562章專注於這麼一件事情第107章周瑜之謀第453章一切就都好說第277章諸葛亮第214章知識的財富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730章挾持人質第345章乃父之風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08章現在的計劃第449章征戰第203章圍困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344章互相爭鬥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625章感覺滿意第147章全據揚州第722章該慶幸還是該生氣第314章早知道第169章不造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359章情況不妙第63章輝煌的勝利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291章呂布來援第307章先易後難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515章順便表達一下愛慕之心第320章新野第699章情緒不穩定第97章王易生氣第45章替天行道第229章海圖第176章分析第146章騙得我好苦第3章哈哈,我兒真厲害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322章授人以漁第326章又是降維打擊第399章警惕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391章冒險失敗第118章只能調兵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294章一郡換一州第427章一表人才第531章不能崩形象第181章等着那一天第140章連奪三城第623章緊張第637章太鬧心第622章免費招待第70章會師第283章荊州的年輕人們第373章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195章海上第619章真正相信第191章總攻第12章豬油蒙了心第370章逐漸穩定第664章第一次第490章見證第337章雙頭出擊第379章投降第312章代言人第236章二桃殺三士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358章火燒烏巢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185章整軍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190章斬顏良誅文丑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444章缺時機第8章委身於賊徐公明第603章設下陷阱第559章鎖定目標對象第242章威懾第624章過於重要第530章不是要誇自己第422章取捨利弊第38章未雨綢繆第276章又跑了第204章攤牌第686章帶路第490章見證第427章一表人才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361章衝擊第356章孤注一擲第520章準備接下來系列事宜第504章形象大打折扣第502章拭目以待第471章志在必得第490章見證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93章父子談心
第562章專注於這麼一件事情第107章周瑜之謀第453章一切就都好說第277章諸葛亮第214章知識的財富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730章挾持人質第345章乃父之風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08章現在的計劃第449章征戰第203章圍困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344章互相爭鬥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625章感覺滿意第147章全據揚州第722章該慶幸還是該生氣第314章早知道第169章不造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359章情況不妙第63章輝煌的勝利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291章呂布來援第307章先易後難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515章順便表達一下愛慕之心第320章新野第699章情緒不穩定第97章王易生氣第45章替天行道第229章海圖第176章分析第146章騙得我好苦第3章哈哈,我兒真厲害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322章授人以漁第326章又是降維打擊第399章警惕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391章冒險失敗第118章只能調兵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294章一郡換一州第427章一表人才第531章不能崩形象第181章等着那一天第140章連奪三城第623章緊張第637章太鬧心第622章免費招待第70章會師第283章荊州的年輕人們第373章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195章海上第619章真正相信第191章總攻第12章豬油蒙了心第370章逐漸穩定第664章第一次第490章見證第337章雙頭出擊第379章投降第312章代言人第236章二桃殺三士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358章火燒烏巢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185章整軍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190章斬顏良誅文丑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444章缺時機第8章委身於賊徐公明第603章設下陷阱第559章鎖定目標對象第242章威懾第624章過於重要第530章不是要誇自己第422章取捨利弊第38章未雨綢繆第276章又跑了第204章攤牌第686章帶路第490章見證第427章一表人才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361章衝擊第356章孤注一擲第520章準備接下來系列事宜第504章形象大打折扣第502章拭目以待第471章志在必得第490章見證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93章父子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