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圍困

上岸之後,除了留了數千人守衛船隻,呂布在船上等着之外,王易的三萬人馬,分成了三路,王易與徐庶自帶一路去取高密,孫策董襲帶一路去取昌安,張遼高順陳宮則帶一路去取夷安。

這三城裡,昌安最遠,所以孫策董襲帶的大部分都是騎兵,三路齊出,必定要幾乎是同時取下這三座城,才能夠把袁譚的數萬人困在中間。

取下這三城,截斷袁譚退路,接下來大軍合圍,哪怕王易軍的兵力和袁譚差不多甚至還少那麼一點點,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徐州現在的兵馬之精銳,器械之齊全,甲於天下。

這是王易從來不懷疑的事情。

對於袁譚來說,接下來的日子,就如同噩夢一般了。

對東武的進攻,袁譚是時不時地發起的,雖然每次都只是試探性的進攻,目的除了迷惑東武守將之外,主要是爲了消耗東武城的猛火油,然而想要讓守軍動用猛火油,必須得接近攻上牆頭才行,所以每次進攻,多少也會損失數百上千士卒的性命。

所以哪怕是佯攻,兩天下來,袁譚的士卒又損失了兩千多人,現在他手下只有三萬多人了,再這麼打下去,別說破城,徐州守東武的那一萬多精銳出城野戰,都有可能擊潰他的部下。

就在袁譚有些心疼的時候,一個晴天霹靂,傳了過來。

高密、夷安、昌安,三座至關重要的城池,一天之內,全部陷落。

尹禮戰死,焦觸被擒,只有張南運氣好,逃了出來。

三座城加起來上萬守軍,被盡數殲滅,逃出來的只有數百人。

光是丟了城池也就算了,袁譚的糧草,可都基本上在高密啊!最重要的是,高密附近的濰水,剛剛被截斷,如果對方等上幾天泄洪的話,沒有木筏這些物資的袁譚數萬大軍,都成爲魚鱉的腹中食物了!

要知道這些物資和糧草,都是囤積在高密的,高密距離袁譚的大營,只有半

日的路程,所以爲了減少損耗,袁譚軍中只有三日之糧,每日運輸就行了,這樣能夠更好地保護糧道。

這種選擇,中規中矩,懂兵法的都會這麼用。

可是誰知道王易的那數萬人,就那麼神兵天將一般地出現在了高密等城池外,然後拿下了這三座至關重要的城池?

他們從哪兒來的?

北海現在都是袁譚的人,雖然人數不多,可是數萬人在北海行動,一定會有消息!

東萊過來的?那壯武的那一萬人和守將朱靈,是瞎子嗎?

很顯然,他們不是瞎子。

實際上朱靈在壯武守得非常的認真,他完全沒有發現數萬人行動的痕跡。

不管怎麼樣,王易的數萬人確實切斷了袁譚的退路,這是事實。

然後他們派來了使者,告訴袁譚,如果不投降,就過兩天放水,把你們的三萬多人全淹死。

跑是沒地方跑的,軍中只有三日之糧,沒有過河的工具,他們的大營,北方是高密三城,南方是壯武,西面是濰水,東面是膠水,被圍得嚴嚴實實的,逃都沒地兒逃。

這一圈本來就是城陽最肥沃的土地,就是因爲這樣的地形。

而現在,成了一處死地。

袁譚這三萬多人馬,就被困在這裡,關鍵是,只有三天的糧食。

王易的那一萬騎兵分散了,開始四處巡邏,封堵住了袁譚軍任何離開的道路。

不管從哪個方向走,他們都支持不了多長的時間,甚至袁紹都不知道他這個大兒子已經陷入絕境了。

不光袁紹不知道,就連比較近的,在琅琊那五萬人,也不知道。

許攸等人在琅那五萬人,被張飛率領的三萬人壓制得死死的,就算知道了,也沒法過來救援。

原本是以十萬大軍對抗徐州總共最多六萬人。

以袁譚許攸等人並不差的水準,保持一個均勢,沒什麼問題。

何況徐州軍還佔據了不少的地方,比如太史慈的一萬精兵就被牽制在了莒縣,雖然太史慈拿下了莒縣,可是爲了在側翼威脅琅那和東莞,他也只能待在那裡,保持東武和徐州的道路通暢。

在有士兵優勢的情況下,就算僵持下去,袁譚的情況也會不錯。

然而王易那三萬人從膠州灣一登陸,立即就打破了局勢。

原本是十萬對六萬,在哪個位置袁譚的人馬都有優勢,結果現在變成了十萬對九萬,而且袁譚這五萬人,還攻城損失了數千,在高密等城池裡留了一萬……

在城陽這裡,雙方就等於是五萬對五萬。

王易軍更精銳不說,還是有心算無心,袁譚也算是很倒黴了。

袁譚在發現後路被截斷之後,第一時間就往回跑,他倒沒有想要去攻打高密等三城,而是想要從高密和夷安之間穿過去,回到北海。

在北海,袁譚軍還是留了一些部隊的,更重要的是,那裡糧草不缺。

可是這種唯一的道路,王易就在那裡堵着他。

兩萬多精銳,在那條通道上,設置了無數的障礙,看着對面的陣容,袁譚就失去了勇氣。

不是他膽小,而是王易的部隊,前方長盾如牆,長矛如林,後面弓箭手、連弩手、投矛手、飛斧手,足夠組成一條死亡的防線--這可是袁譚見識過的!

別看他們人還多了一些,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和佈下陣勢的王易軍對抗,自己裝備都不算齊全,這麼衝過去,那豈不是送死?

真要能衝過去,袁譚倒不在乎手下這些士兵全死光,關鍵是,就算那三萬人都填進去,難道就能夠衝過去嗎?

如果沒有看到之前自己麾下那一萬精騎,是怎麼在王易大陣前面一次衝刺,就盡數死光的,袁譚也許還有信心,依靠麾下這數萬人衝過王易的攔截,可是在看過那慘烈的一幕之後,他就不再認爲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了。

可是如果不衝的話,在這裡等死嗎?他之前全軍只有三日之糧,現在可是已經過去一天了啊。

這個時候不光他沒了辦法,臧霸昌稀也沒了辦法。

他們要跑倒是可以的,扔下部隊,往河裡一跳,也就游過去了,可是以他們的身份,沒了士兵,還有什麼好混的?

就在袁譚左右爲難的時候,對面王易軍有一騎,打着旗幟就慢慢地地走了過來。

第80章新的光彩第131章受不了編入了孫策的隊伍。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225章猛將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161章買馬第549章胡吃海喝第192章屠殺第476章保重第618章太開心第531章不能崩形象第403章屯田第628章順風順水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610章詢問問題第280章走華容第447章淡淡一笑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117章調兵第59章僵持的大軍第584章如意算盤裡面打的好好的第624章過於重要第658章要求不嚴第354章大喜大悲第215章不好說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451章正面措施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28章當然要管飯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28章當然要管飯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104章精打細算第680章造成損失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273章如虎添翼第249章告別第406章帝國崩盤第274章潰散第375章針對第200章攻城中第137章成爲歷史第94章安排第703章可以馬上見效第323章揭幕第375章針對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483章授受不親第391章冒險失敗第482章要定了第92章羣英會第156章奇門兵刃第650章發揮作用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225章猛將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680章造成損失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544章大展拳腳第338章麻雀在後第660章犧牲自己第398章大傷元氣第603章設下陷阱第60章今晚破城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185章整軍第123章不知所措第426章這樣胸有成竹第187章大功第261章騷擾第356章孤注一擲第309章郭圖設謀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156章奇門兵刃第104章精打細算第344章互相爭鬥第64章紀靈回撤第676章拼命往上爬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149章做好準備第511章全部安排好第413章詫異第229章海圖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224章長沙三傑第270章沒法做主第697章計劃能夠實行
第80章新的光彩第131章受不了編入了孫策的隊伍。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225章猛將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161章買馬第549章胡吃海喝第192章屠殺第476章保重第618章太開心第531章不能崩形象第403章屯田第628章順風順水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610章詢問問題第280章走華容第447章淡淡一笑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117章調兵第59章僵持的大軍第584章如意算盤裡面打的好好的第624章過於重要第658章要求不嚴第354章大喜大悲第215章不好說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451章正面措施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28章當然要管飯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28章當然要管飯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104章精打細算第680章造成損失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273章如虎添翼第249章告別第406章帝國崩盤第274章潰散第375章針對第200章攻城中第137章成爲歷史第94章安排第703章可以馬上見效第323章揭幕第375章針對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483章授受不親第391章冒險失敗第482章要定了第92章羣英會第156章奇門兵刃第650章發揮作用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225章猛將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680章造成損失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544章大展拳腳第338章麻雀在後第660章犧牲自己第398章大傷元氣第603章設下陷阱第60章今晚破城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185章整軍第123章不知所措第426章這樣胸有成竹第187章大功第261章騷擾第356章孤注一擲第309章郭圖設謀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156章奇門兵刃第104章精打細算第344章互相爭鬥第64章紀靈回撤第676章拼命往上爬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149章做好準備第511章全部安排好第413章詫異第229章海圖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224章長沙三傑第270章沒法做主第697章計劃能夠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