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

對諸葛亮的安排,王易這段時間已經考慮好了。

設立研究院,提供足夠的人手與器械,讓諸葛亮專心地研究。

一邊研究,一邊教授。

教授的對象,除了那些已經在騾騎將軍府任職的那些技術官之外,還有一些善於教學的老師。

告訴這些在實踐和教學中,已經有着豐富經驗的工匠和老師們,讓他們把理論和實踐對照起來,然後在理論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重複實驗,將那些實驗的步驟,全部都記載下來。

而在教授的過程中,諸葛亮則會分辨什麼人是隻顧埋頭研究,不擅長教學的,什麼人比較擅長教學一些,然後分開來,將他們放在更合適的位置上。

諸葛亮的官職也安排好了,那就是技術學院的院長,享受兩千石的待遇。

這是劉備現在這個騾騎將軍,能夠拿出來的最高級別的官位。

當然,也是因爲諸葛亮是技術官,才能夠直接就擔任這樣的位置,在劉備現在的體系內,行政官和軍事官,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地積累功勳提拔,這樣更公平,只有技術官是可以越級提升的,畢竟技術方面的水平,強就是強,弱就是弱,沒有一點水分的。

諸葛亮依靠自己淵博的學識和出衆的頭腦,第一時間就震懾住了所有的技術官,坐上那個位置,他也是臺無爭議。

對於其他的官員來說,一個技術官驟的高位,雖然也許會有不少人嫉妒,可是卻也不好說什麼,因爲那已經是另外一套體系了。

只是有些官員在說酸話,比如什麼”以前以爲技術官低人一等,現在才知道,技術官才能一飛沖天啊”之類的話,這種怪話哪兒都會有,諸葛亮不在乎,王易不在乎,劉備也不在乎。

於是乎,在王易的操作之下,諸葛亮從歷史上的千古第一賢相,突然就變成了 ……可能的未來華夏科學鼻祖與奠基人。

中國古代當然不缺乏科學元素,卻缺乏科學沉澱下來的條。

按理來說中國這麼多聰明人,就算是一代代遐想,也能想出很多有用的科學知識來,實際上這種事情屢見不鮮,然而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那些瞭解科學的士子文人,往往脫離實際,而在一線製造的工匠們,卻又不懂文化,所以理論和實踐往往不能結合在一起,少數科學發展都是靠偶爾有人兩者能夠相結合,然後可以碰到開明的官員推行下去,這纔可以發展一兩項技術。

之前王易讓人教授工匠們學會簡體字,就是讓工匠們在實踐之餘,有可能創造理論。

現在諸葛亮參與進來了,以他的能力,加上學了這麼多的科學理論,和那些實踐經驗豐富的工匠在一起,必定能夠改變很多的東西。

未來什麼樣子,王易也許看不到,然而他卻打好了一座宏偉的科學大廈,所必須要的基礎!

從這個角度來說,把諸葛亮安排在這個位置上,倒真不算浪費。

他歷史上能幹的事兒,別人都能幹。

他現在乾的事兒,別人則幹不了。

劉曄也許行,可是劉曄更習慣做一個政客。

也只有寧靜致遠的諸葛亮,才能安心地做這樣的研究,也只有他有這個能力,做這樣的研究。

“此乃萬世之事。和這事情比起來,世間的任何事情,都成了俗務。亮平生所求的是什麼,連亮自己都不知道,現在終於知道了,我就是在等着少使君給我送來這些奇書啊!”

看着像個宗教狂熱分子一樣的諸葛亮,王易就知道自己做對了。

他沒這個能力去做這樣的事情,那麼當然就需要找更合適的人去做。

現在他找到了這個人,諸葛亮的形象也不會比歷史上失色,也許會更加的高。

孔聖的聖人地位,是來自他的有教無類,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教育普及到了平民身上。

而諸葛亮接下來的聖人地位,只怕就來自他真實的改變了這個世界吧!

帶着這樣的想法,王易帶着諸葛亮來到了江陵--江陵是個好地方,處於荊州的保護之下,極其的安全,而且劉表在江陵的勢力不算很強,現在又有劉備鎮守在這裡,再安全不過了。

而且這裡水路縱橫,也有平原,各種地形都有,諸葛亮要做試驗,也正常得很。

現在總算是什麼事情都算塵埃落定了,荊州基本穩定下來,諸將也重新學習完畢了,各地太守的安排也穩定了下來,陸遜協助程秉安撫交州,呂蒙則是去了荊南,與抽調到荊南的張昭一同,和當地的五溪蠻進行良好的合作,推行屯田制度,改善五溪蠻的生活--這事之前就是呂蒙一直在做,他和五溪蠻王的兒子沙摩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之前五溪蠻起兵,就是呂蒙深入五溪煽動起來的。

當然五溪蠻會聽從他的指示,除了他和沙摩柯關係好之外,還有個關鍵因素就是,呂蒙承諾的接下來的好日子,讓五溪蠻人深深地被打動了。

承諾了,當然就要做到,王易之前安排了這樣的計劃,後手當然也要跟進纔是。

人無信不立。

一路諸侯如果沒有信義,就算暫時能獲得一些好處,接下來也會有很大的弊端。

除了呂蒙陸遜兩個後起之秀在交州和荊南做着策應工作之外,周瑜魯肅兩個水軍都督也進駐了荊州--荊州是揚州的門戶,現在荊州既然已經拿下來了,他們當然要守在荊州。

所以魯肅在江夏,周瑜在南郡,他們手下的水軍,足夠通過長江沿岸密佈的水網,達到荊州的任何一個地方。

經過整編和新招募士卒之後,劉備麾下的正規軍和之前比起來,暴漲了一倍,然而戰鬥力卻並沒有下降,六十萬的正規軍,已經足夠展現出了可以和袁紹對抗的表面實力一一內部隱藏的實力,還不知道有多少。

這也是劉備軍內部,對一統天下已經沒有任何疑問的原因。

拿下荊州之後,劉備不管是明面上的勢力還是潛勢力,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諸侯了!

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96章冬季攻勢第66章守城開始第495章面面相覷第299章規律第288章誰更強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409章欠缺磨練第231章大魚第272章蔡家的底氣第529章招攬人才第498章有事情要商議第499章暴露本質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232章大島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643章尷尬第459章名正言順第229章海圖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63章輝煌的勝利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76章在這裡選擇偷襲第175章鄉黨第206章推斷第211章二下揚州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619章真正相信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522章恨意也與日俱增第535章令人爲之害怕的巨響第33章敗家子第113章調兵遣將第664章第一次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260章青萍之末第476章保重第729章逐漸適應生活第285章衆人的力量第476章保重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334章計劃打亂第501章做出來了第91章孫策的決心第360章孤城第343章袁逆第406章帝國崩盤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314章早知道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198章分兵第261章騷擾第32章不爲錢財所動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388章保護董家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423章耽擱第135章追逐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603章設下陷阱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678章信息量大第352章憋壞了的關羽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709章辨認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379章投降第295章建安九年第655章很可觀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628章順風順水第438章許多人樂於看到的事情第553章永遠的神第620章內心暗喜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669章可以挾持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471章志在必得第397章心安理得第207章準備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423章耽擱第640章顧及
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96章冬季攻勢第66章守城開始第495章面面相覷第299章規律第288章誰更強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409章欠缺磨練第231章大魚第272章蔡家的底氣第529章招攬人才第498章有事情要商議第499章暴露本質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232章大島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643章尷尬第459章名正言順第229章海圖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63章輝煌的勝利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76章在這裡選擇偷襲第175章鄉黨第206章推斷第211章二下揚州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619章真正相信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522章恨意也與日俱增第535章令人爲之害怕的巨響第33章敗家子第113章調兵遣將第664章第一次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260章青萍之末第476章保重第729章逐漸適應生活第285章衆人的力量第476章保重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334章計劃打亂第501章做出來了第91章孫策的決心第360章孤城第343章袁逆第406章帝國崩盤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314章早知道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587章像是勝利的味道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198章分兵第261章騷擾第32章不爲錢財所動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388章保護董家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423章耽擱第135章追逐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603章設下陷阱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678章信息量大第352章憋壞了的關羽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709章辨認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379章投降第295章建安九年第655章很可觀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628章順風順水第438章許多人樂於看到的事情第553章永遠的神第620章內心暗喜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669章可以挾持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471章志在必得第397章心安理得第207章準備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423章耽擱第640章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