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出征在即

當然,李基本就不是冒險的性格,願意親往海外自是有着十足的把握。

海上風浪大,天氣變幻莫測不假。

只是以着如今李基對天象的掌握,再加上天象本也是屬於謀略所需考慮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動用“計謀模擬器”推演。

所以,假如這是個存在職業航海士的時代,李基估摸自己也會是當世一流的水準。

因此,可以說惟有是李基親率這三萬大軍,方能最大限度保障大軍的安全。

考慮到方方面面,不是李基一定要去,而是李基不得不去。

眼下,李基只能拱手拜道。

“子坤這幾日休沐在家莫非並沒有好好地享受天倫之樂,反而是耗費心神去推演了遠征之事?”

可人口、錢財、器械等等方面,依然遠遠不如進入亂世時期其餘諸侯。

對於吳郡當下的兵力狀況,李基自然是一清二楚。

“三軍將士皆已準備完畢,焉能推遲?主公放心,基無礙,且基休沐在家並沒有去耗費心神,反倒有好生休養了一番。”

“子坤與相兒離別可有不捨?不過子坤也無須擔憂家中,備定會待相兒如己所出,定不會讓相兒受到任何委屈的。”

只是李基翻遍了相關記載以及地圖,在這個時代都找不到關於“占城”這個名稱的記載。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即便李基的計劃是來年開春之後再出發,但卻也需要提前開始調動士卒,籌備一應出征事宜。

“謝主公厚愛,基縱使粉身碎骨亦難報答,但此去關乎成敗,行路雖艱,但山海不可移吾心志也,唯有如此方可助主公迅速平定亂世。”

爲此,劉備臨時出征之日,還特意讓李基休沐三日,意在讓李基能夠好好陪一陪還處於牙牙學語時期的李相。

假如李基領兵遠征,然後家中出現蟊賊,劉知兵去送了一波,那豈不是完蛋?

四萬兵馬,除了留下一些必要的士卒外,恐怕得將吳郡的兵力完全掏空,甚至還要從會稽郡抽調一部分纔有這個數字。

那麼董卓、袁紹、袁術等將會迅速拉上超過十萬的兵馬,更遑論劉焉、劉表、陶謙等州牧也是遙遙領先劉備一步直接掌管一州軍政大權,動輒也同樣能夠拉出超過十萬兵馬。

“吾與主公時間或尙長,但天下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長,故還請主公應允之。”

夏侯博一輩子就沒統過軍,當遊俠,當錦衣司頭子還行,真將夏侯博放在戰場,與其相信他能保着劉備殺出重圍,還不如覺得劉備自行開潤成功。

可李基模糊記得一種名爲“占城稻”的水稻在封建時代普及後,徹底改變了長江以南的種植生態,讓糧食產量產生了飛躍。

而得知了李基即將去遠征海外的蔡昭姬,這幾日心中難耐不捨,但卻沒有出言阻止夫君之大志,反而是儘可能地保持溫柔全力伺候迎奉李基。

尤其是糧草,更是早早就開始運往幽州開始存儲,否則等到來年開春再運送糧草顯然已經來不及了。除此之外,考慮到關羽率軍前往夷洲之時出現了大量暈船現象。

這一句倒是將李基給說服了,無奈地應道。

對於李基而言,兒子只會影響自己的發揮。

劉備擺了擺手,態度以及口吻表現得尤爲堅決,道。

“子坤,不若出發之日推遲些許?且待子坤養好身體再出發也不遲。”

考慮到瀛洲的距離比夷洲要遠上不少,且需要儘可能地保障士卒的戰力,所以早早便開始組織士卒開始適應航行。

劉備聽罷,臉上這才隨之露出了笑意,但又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道。

李基睜大着眼睛,有些愣愣地看着劉備。

一旦董卓如原軌跡那樣入京,正式拉開亂世的帷幕。

除此之外,李基還需要提前將吳郡接下來兩年的發展框架給定好,並且安排好一應輔助劉備的官吏,以免發現些後院失火的事宜。

眼下李基的狀態與曾經平定黃巾多次耗費心神推演計謀一般無二,看得劉備直心疼,溫聲問道。

而眼下,劉備所實際掌控的不過吳郡與會稽郡,兵不過五萬,唯有大肆開墾良田後,如今在糧草上才略顯豐足。

“那便依主公的吧。”

“吳會之地已被子坤所平定,餘下的廬江、丹陽、九江、豫章四郡大體又與備交好,再加上徐州陶使君就在左近,大漢秩序尚存,縱是有一二蟊賊犯境,又有何憂?”

這讓劉備倍感揪心之餘,亦是越發地感慨感動。

這一刻,李基莫名體驗到了幾分原軌跡之中諸葛亮七出祁山的心態,不僅僅是需要爲前方戰事所準備,後方更是需要小心佈置,以免出現了什麼差池。

“不行,主公身邊必須要留可用之將,以護佑主公周全。”李基語氣嚴肅地開口道。

只是,等劉備在馬車之中坐穩,擡頭看向李基之時,驟然發現李基的臉色略顯幾分蒼白,忍不住皺着眉關心道。

尤其是糧種問題,此事遲遲未能徹底解決,無疑是讓李基有些爲之發愁的。

說罷,李基再度躬身而拜,等待着劉備的反應。

“子坤此去瀛洲,若是大事可爲,那便盡力而爲,若是事不可爲,亦不必勉強,便是沒有瀛洲的金銀,只要有子坤在身邊,備亦自信可平定亂世。”

此刻的吳會之地所種不乏水稻,但更多的還是除了水稻外的其他五穀。

……

“再者,備亦算是知兵之人,對付區區蟊賊還是不在話下的。”

“季常不妥……”

目前劉備的狀況無疑是進入亂世後稱霸江東有餘,逐鹿中原不足。

“不行!”

而不管是劉備與李基就算佔了江東目標也不是割據一方,否則那樣跟原軌跡之中的江東傑瑞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李基內心是焦慮的,清楚吳郡即便不斷吸納流民保持高速發展,牌面上的實力依然是不夠的。

等李基忙忙碌碌地將諸事都安排妥當,並且細緻地交代到劉備的手上,便又已至春耕期。

“有季常便足矣。”劉備答道。

且位置就在西漢原交趾刺史部日南郡,即自古以來……)

不過,李基大體記得占城的方位應是在交州以南的區域,所以早早就抽調了一批錦衣司搭乘海船一路往南尋找糧種。

這種情況要麼就是“占城”這個名字還沒有出現,要麼就是“占城”離東漢太遠,所以並無相關記載。

“主公身邊必須留有足夠的機動兵力,並且基已然將翼德帶上,那麼主公身邊也必須留有可用之將。”

(PS:這個時代有占城國,但由於語言不同,在大漢書籍上的記錄名稱是林邑國。

直至唐朝時期被稱爲“佔婆國”,全稱是“佔婆補羅”,“補羅”梵語意爲“城”,所以後面才慢慢被記載爲占城。

唯有等找到了“占城稻”或者培育出其餘更高產宜種的稻種,然後在吳會之地普及開來,方能真正讓劉備集團再無糧食之憂。

而縱有海船,遠去瀛洲也絕非是什麼易事。

劉備對於李基的這一番話顯然是不信的,哪裡會有人越是休養氣色就越差的。

李基擺了擺手,道。

只是,休沐歸家的李基幾乎是毫不猶豫便將李相丟給奶孃照看,自個兒則是好好地陪蔡昭姬去了。

只是休沐結束之後向來習慣了步行前往府衙的李基,這一次卻是乘着馬車去府衙與劉備匯合,然後一併前往吳郡港口。

很是自覺地上了李基馬車的劉備,下意識地道了一句。

“是,主公。”

“子坤,三萬兵馬不行,四萬!帶上四萬兵馬去瀛洲,並且把子龍也帶上放在你的身邊,只有這樣備才能放心。”

父愛什麼的,不存在的。

只是,李基很清楚長江以南種田產量上的最優解是水稻!

而稻種問題,李基也從來沒有放緩過尋找的步伐。

而在具體的種田上,論經驗別說是李基,就算是劉備等人都遠遠不如那些埋頭農耕的農官與老農來得豐富。

原本李基已經被劉備說服大半,但是劉備自信也是“知兵”之人,這反倒是讓李基有些慌了。

頓時,劉備的眉眼忍不住流露出濃濃的擔憂。

因此除了糧種之外,李基能夠一定程度輔助提供糧食產量的,也唯有是曲轅犁以及推廣肥料了。

其中種種,不便細說。

諸如此類,林林種種……

或許眼下似乎吳郡的形勢一片大好,但以着先知先覺優勢的李基清楚還不夠,遠遠還不夠。

李基感動於劉備的信任之餘,連忙拒絕道。

只是不等李基說完,劉備就往上拱了拱手,打斷道。“子坤難道忘了盧師亦在吳郡,有盧師在,何愁宵小膽敢犯境。”

隨着遠征期間將至,李基即將率兵出海之事已漸漸被衆人知悉。

皆因此時的水稻產量不僅難以與其餘五穀拉開明顯差距,且種植水稻的環境與條件也相對苛刻不少,因此不少農官都會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的田地種植不同的糧種。

明顯就是子坤一如過往那般暗自耗費心神,卻是不願說出來,生怕自己擔憂罷了。

直至片刻後,劉備的雙手放在了李基的身上,開口道。

說到底,李基親身涉險海外,又如此耗費心神,終究還是爲了自己準備迎接亂世再興大漢的本錢。

‘爲了備,卻是辛苦子坤了……’

本在李基出征在即而壓抑着不捨的劉備,這一刻有些忍不住暗自抹淚了起來。

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545章 大魚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377章 白疊子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17章 稱“魏王”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974章 “火”字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106章 夜襲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427章 席中策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61章 吳郡郡守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346章 七三開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427章 席中策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545章 大魚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377章 白疊子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17章 稱“魏王”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974章 “火”字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106章 夜襲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427章 席中策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61章 吳郡郡守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346章 七三開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427章 席中策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