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

一時,袁軍士氣大漲,在各個將領的率領下衝出藏兵坑。

驟變的形勢,似是源源不斷冒出的袁軍,令公孫軍爲之一亂,便是公孫瓚一時也失了分寸。

爲何袁軍會出現在此處?

然而,公孫軍陷入到一時的混亂之中。

在藏兵坑中養精蓄銳良久的袁軍卻宛如是猛虎出籠,爭相朝着因陷馬坑而停滯不前的騎兵衝去。

血腥的廝殺,再一次爆發。

失去了速度的騎兵,與靶子無異。

面對着步卒,這些精銳騎兵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瞬間就落入到了下風。

即便一些反應快的騎兵匆匆下馬步戰,又如何抵擋得了列陣的袁軍。

而在步卒先一步衝出與公孫軍戰成一團,大量的弓兵也出了藏兵坑,在袁紹的指揮下列陣。

“放箭!放箭!!!”

隨着袁紹的一聲聲大喝,可謂是萬箭齊發!

無數箭雨紛紛朝着陷於河牀淤泥中進退兩難的幽州騎兵傾瀉而去,濺起無數血花。

幷州狼騎與西涼鐵騎往往還會配有小盾便於衝陣廝殺,可幽州騎兵向來以速度與騎射見長,不管是白馬義從還是幽州騎兵都沒有盾牌。

這也導致陷於河牀中的幽州騎兵,幾乎是成了一個個活靶子,避可無避。

縱使有血性十足的幽燕男兒自發地主動還擊,可騎兵所攜的短弓除非有馬速的加持,否則射程如何比得過弓兵所用的長弓。

更重要的是,袁紹爲了佈置弓兵不知與謀士團研究討論了多久,位置堪稱是巧妙之極。

恰好是在騎兵手中短弓射程所無法觸及,弓兵手中長弓卻又是能射得到的位置。

一陣陣慘叫哀嚎聲不斷在陷於河牀的幽州騎兵中響起,聽得公孫瓚目眥盡裂,怒不可遏。

中計了!

中了袁紹的奸計!!!

儘管公孫瓚不明白袁紹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但眼前的局勢無疑是對公孫瓚極度不利。

那勉強可強渡的清河,讓大量幽州騎兵陷在其中,進退皆兩難。

不過,戎馬半生的公孫瓚還是迅速的冷靜了下來,目光銳利地判斷着局勢,決斷眼下是該進,亦或退。

退,則是損失慘重,怕是要被袁紹強行留下半數騎兵不可;

進,生死難料。

此刻,一念之差所決斷的不僅僅是公孫瓚自己的野心,還有六萬兒郎的性命。

尤其是在袁紹身後的藏兵坑中,似乎一直都有着源源不斷的兵力冒出來。

這無疑是給與着公孫瓚極大的壓力,因爲根本就無法準確判斷到底有多少伏兵。

下一刻,公孫瓚與袁紹無意中對視到了一起,相隔頗遠,但公孫瓚彷彿是感受到了袁紹那得意的眼神。

退?!?!

公孫瓚心中極度的不甘,也清楚自己這一退,也就代表着將整個冀州拱手讓出。

且公孫瓚就算回到了幽州也是威望大失,沒有個三五年根本不可能緩過氣來,更別談重整旗鼓繼續南下與袁紹爭鋒了。

但爲了儘可能地保全麾下兒郎,不至於讓這些本該馳騁如風的兒郎如此憋屈地死於袁軍箭下……

公孫瓚死死地咬着牙,心中漸漸有了傾斜的抉擇。

而就在公孫瓚揮手,咬着牙準備讓全軍後撤之時,一直注視着袁紹以及後方不斷涌出袁軍的眼睛猛地一亮。

涌出袁軍的數量,一直在明顯減少。

且袁軍看似氣勢如虹,士氣高漲,佔盡了優勢。

可公孫瓚掃了一眼,發現袁軍數量實則也不過是五萬之數。

在兵力上,袁軍完全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更重要的是,這可是平原地形,只要騎兵能稍稍緩過氣來,莫說是六萬騎兵,就算是一兩萬騎兵都足以慢慢將這些步卒給風箏至死。

尋常平原地形中,來去如風的幽州騎兵根本就不懼弓兵箭雨。

“差點讓袁狗給唬住了!”

公孫瓚憤怒地開口道了一句。“不退!某今日定要生擒活捉袁本初,讓其嚐嚐耍這等小聰明的苦果!”

“白馬何在?!”

公孫瓚高呼一聲。

而在如今清河南岸中爆發的亂戰中,藉由界橋通行的白馬義從已有超過五千之數迅速通過,紛紛高聲迴應着公孫瓚。

“願隨主公征戰!”

與陷於河牀大亂的幽州騎兵不同。

作爲當世有數的強兵,白馬義從即便在遭遇如此埋伏的情況下,依然保持着相當高昂的士氣。

“義之所至!”公孫瓚呼。

“生死相隨!!”

“蒼天可鑑!”公孫瓚再呼。

“白馬爲證!!!”

五千白馬義從齊應答,士氣之高昂似乎完全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甚至就連原本陷在河牀內一時混亂的幽州騎兵士氣都爲之一震。

白馬義從,不僅是當世有數強兵,更是已經成爲無數幽州騎兵心中支柱所在。

白馬尚在,何謂之敗?

而公孫瓚手中馬槊朝着袁紹的方向一指,目光銳利如刀。

即便袁軍的埋伏早有準備,但倉促之間袁軍的軍陣不免也顯得比平常要鬆散不知道多少。

袁紹與白馬義從所在的位置,更是稱不上遠。

而袁軍已無大纛,士氣盡維繫於袁紹一人身上。

這也便是袁紹爲何要穿着如此顯眼矚目的黃金甲冑的原因所在,爲的便是教袁軍能清楚看到他袁紹尚屹立在戰場之中。

因此,只要擊退或擊殺袁紹,袁軍士氣也將會在頃刻間大潰。

這在公孫瓚看來,無疑頃刻間可以反敗爲勝的機會所在。

或許世人皆認爲幽州騎兵不善衝陣,但那又與我白馬義從何干?

經由趙雲的驗證,公孫瓚早就意識到白馬義從也絕非是沒有衝陣能力的,甚至白馬義從的衝陣能力絕對不遜色於西涼鐵騎。

當年,趙雲能夠率領白馬義從三進三出烏桓大軍,我公孫瓚今日又何嘗不可馬蹄袁軍?

‘袁軍陣型已亂,破之,有很難?!’

念及趙雲那個後輩率領白馬義從打出的誇張戰績,讓公孫瓚此刻也不禁膽氣橫生,高呼道。

“白馬,隨我破陣斬將!”

下一刻,公孫瓚一馬當先在前,朝着袁紹的方向疾馳而去。

在其身後,五千白馬義從自發組成鋒矢相隨。

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37章 二選一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940章 陽謀?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231章 共飲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1章 吳郡郡守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926章 小朝廷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52章 吾計成矣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296章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377章 白疊子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199章 老道士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771章 子坤,你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183章 對策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72章 彭城急報
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37章 二選一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940章 陽謀?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231章 共飲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1章 吳郡郡守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926章 小朝廷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52章 吾計成矣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296章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377章 白疊子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199章 老道士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771章 子坤,你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183章 對策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72章 彭城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