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割袍斷義

就在此時,李基驟然開口道。

“曹孟德,我等縱死亦是爲匡扶漢室而死,稟承仁德而死,我主便是報仇又如何會違背仁德之念?”

這一句,斬釘截鐵。

因爲旁人或許不清楚,但在原軌跡中因關羽、張飛之死,劉備不惜傾盡國力興兵向東吳報仇,卻也並沒有過屠城記錄。

至死,劉備也沒有違背仁德之念,將憤怒與怨恨發泄在東吳百姓的身上。

而在李基話音落下的同時,張飛那如奔雷似的聲音也跟着在後方響了起來,大吼道。

“放你孃的狗屁!你個曹賊用你爹當藉口屠城劫掠,你爹在九泉之下知道不?死傷的百姓到了九泉下,你以爲你爹能討得了好?”

“說不準你在徐州猛猛殺,你爹在九泉下則是被猛猛地報復折磨,你可真是個大孝子。”

這一番粗鄙不堪的言論,讓曹操的臉上不禁浮現出幾分怒意,看向着張飛所在的方向,恨不得將張飛的那張嘴給撕了。

不過被李基與張飛這麼打岔了一下,劉備壓下着心中的擔憂,高聲道。

“曹操,遑論你再如何巧舌如簧,也難掩你所犯下的滔天惡行……”

頓了頓,劉備驟然拔劍而出,道。

“備爲漢室宗親,豈能與你這般奸賊爲伍爲友?”

下一刻,當着雙方大軍,劉備揮劍斬下了一截衣袍,然後棄擲在了地上,宣佈道。

“今日,吾與曹操割袍斷義,與其僅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誅此賊,當如此袍!”

這鏗鏘之言一出,所表明的不僅是立場,更是讓麾下將士們的士氣爲之一振。

“好好好!”

原本還準備利用劉備的性子拖延一段時間的曹操見狀,沉着臉地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便沙場見高低吧。”

旋即,劉備與曹操兩方都分別退回到中軍之內。

而在回到中軍後,劉備也不逞強,轉而將令旗交給了李基,道。

“子坤,大軍的指揮便交給你了。”

“必不負主公之託。”

李基應聲接過令旗,然後與劉備一併上了提前準備好的戰車。

此番的劉曹兩方所處的地域,整體是平整的平原地帶。

劉備一方的兵力約爲十萬,曹操一方的兵力則是爲五萬本部,以及被佈置在東側拱衛側翼的一萬袁紹軍精銳。

不過由於西側臨近沂水,對於弱勢方的有着一定的優勢,可以讓大軍的一處側翼天然處於地形的保護中。

十萬對六萬。

兵力上,無疑是李基佔優。

而李基在此前的戰前談話中,也藉機細細觀察了一番對面的軍陣佈置,心中暗自升起了幾個判斷。

隨着令旗揮動,劉備一方的三軍齊齊開始推進。

這一幕看在曹操眼中,讓曹操的眉頭一皺。

“一開始就全軍壓上?是自信?還是不知兵?”

曹操無疑更偏向於前者,且也清楚以劉備對李基的信任程度,此刻指揮着大軍的應該是李子坤。

在荊州一戰中,李子坤以弱勢兵力在正面戰場上完勝袁術,已是名震天下。

再也不被世人視爲一介謀士,明白李基乃是真真切切的帥才。

“子坤,既不能爲友,爲敵也是人生快意,那便一戰吧。”

曹操無聲地道了句,然後直接指揮着大軍收縮陣勢,擺出了守勢。

而隨着兩軍的距離不斷拉近,抵達弓箭手的拋射箭雨範圍。

一幕幕箭雨不斷在雙方的軍陣內升起,如同雨打芭蕉般落在對方的前軍。

“叮叮叮!”

箭矢與盾牌的碰觸,發出着一連串密密麻麻的聲響。

三波箭雨過後,雙方負傷者寥寥無幾。

這讓李基的眼睛忍不住微微一眯。

曹操的臨戰指揮能力,顯然不是袁術所能相提並論的。

這常規的箭雨試探下,幾無一絲破綻出現。

這既說明着青州軍的訓練有素,又與曹操的臨陣指揮能力息息相關。

若是以棋子而論,士卒精良與否代表着棋子本身的戰力,但一枚枚棋子之間的如何配合卻完全是依靠着指揮者的能力。

身處於人頭涌涌的軍陣內,士卒本身再如何優秀,實則也是不知道戰場整體的走向,全憑着統帥的指揮做出一系列的應對。

李基是這個感覺,曹操又何嘗不是?

即便曹操本身已經足夠高估李基了,但依然難以想象李基到底是怎麼做到在精通治政、謀略的情況下,還擁有如此高明的臨陣指揮能力。

‘世間……怎會有這般的全才?’

曹操暗自感嘆了一句,內心卻是忍不住沉了下去。

李基越是厲害,那麼曹操所面臨的困境無疑就會越棘手。

又是三波箭雨過後,曹操與李基不約而同地選擇停止這種無意義的試探,保存弓兵的臂力。

弓兵的訓練難度極高,開弓對雙臂之力的要求極高,僅次於大盾兵。

一般而言,即便是優秀的弓兵連續射了十輪到十五輪左右,雙臂就會陷入到脫力狀態,需要一定時間的緩解才能恢復戰力。

所以,與其在這種意義不大的試探中繼續浪費弓兵的臂力,李基與曹操都下意識地選擇了停止。

只是這不約而同的整齊舉止,讓李基在心中生出了一絲怪異感之餘,指揮着前軍開始前壓,中軍與後軍則停在原地壓陣。

在激昂的鼓聲中。

前軍一步步地繼續往着曹軍逼近。

魏延、周泰分別爲前軍主將,率領着前軍朝着曹軍猛攻而去。

只是曹軍前軍整體依然保持着防守的狀態,以一面面大盾作爲掩護,不斷抵擋着前方的攻勢。

雙方的碰撞持續了整整一刻鐘,傷亡並不大。

即便周泰身先士卒地攻破了一角,卻也被夏侯惇給阻攔了下來,沒有能夠擴大擾亂的曹軍前軍。

曹軍的龜縮之態,沒有出乎李基的預料。

佈置在前軍的將士,往往也是最爲精銳的部分,顯然不是這麼容易攻破的。

這種情況,有幾分類似當年袁術領兵進攻李基之時。

即便一方佔有兵力優勢,想要正面突破前軍也是極難,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從側翼攻進去,擾亂對方的陣型。

這讓李基的目光一轉,看向着由朱靈所率領的袁紹精銳。

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412章 策與瑜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160章 地上涼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89章 斬草除根?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60章 地上涼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244章 縱橫司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87章 借刀殺人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330章 都殺了!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20章 美人計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771章 子坤,你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239章 威與德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88章 封賞官職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89章 訓子鞭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492章 司馬懿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922章 嘆運道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937章 窮怕了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39章 遼,乞降第189章 鞭打督郵?
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412章 策與瑜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160章 地上涼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89章 斬草除根?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60章 地上涼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244章 縱橫司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87章 借刀殺人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330章 都殺了!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20章 美人計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771章 子坤,你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239章 威與德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88章 封賞官職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89章 訓子鞭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492章 司馬懿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922章 嘆運道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937章 窮怕了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39章 遼,乞降第189章 鞭打督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