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

只聽田疇對那些烏桓文盲豪強們,仔細分說道:

“《春秋》與《史記》都有載,管仲相齊桓公,霸諸侯,於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應周室旁支的燕國之請,討伐位於燕國東北方向、侵害燕地的‘山戎’,一匡天下。

所謂‘山戎’,就是生活在薊縣東北燕山山區裡的人。戰後,燕人爲紀念管仲,便把齊軍出燕山擊山戎的這處盧龍谷要道營壘,取名爲管子城,至今八百年矣。

這些東西你們不讀書,不知道也無所謂,但‘老馬識途’的典故總聽說過吧?你們都深諳放牧之法,這個詞總不陌生。那就是齊軍歸途中,在盧龍塞失道,管仲建議放老馬帶路,記載於《韓非子.說林》中,成爲典故。”

田疇原本是請大家喝酒鼓舞士氣,但說着說着居然開始說讀書人的事兒擺龍門陣,很多烏桓豪強就不耐煩起來了。

畢竟聽故事他們還是接受的,說說“老馬識途”也行,但什麼《韓非子》、《春秋》引經據典起來,他們就怒了。

尼瑪說故事就說故事!能不能別引用出處!老子不關心出處!讀書狗真特麼賤就是喜歡賣弄!

烏桓文盲豪強們看在他是上官,才暫時忍着不快,請他長話短說:

“府君,老馬識途咱知道,什麼《韓非子》就別提了,咱都是粗人,聽不得這些!跟眼下的戰局也沒關係!挑要緊的說吧!”

田疇臉色一正,正本清源道:“怎麼沒關係?這《韓非子》裡所言,便有一處《春秋》、《史記》都不曾記載的秘辛,但故太傅讀書精深淵博,從中考據出一個大秘密,涉及到你們所有烏桓人的祖宗,到底是出於華夏,還是出於匈奴!

你們其實不知道吧?你們烏桓人自古乃是商人後裔,自古就不是蠻夷,所以可不能自暴自棄啊!樓班這些敗類,那是自己不知祖宗,叛國背祖背父,必然不得好死,死了都無顏在地下見父親祖宗的!”

田疇這麼一說,那些烏桓豪強立刻有點懵逼。畢竟他們也是知道點歷史的,雖然識字少,文盲多,但關於自己的出身,很多人聽祖輩口耳相傳,都說是西漢後期內附的匈奴,至少是匈奴的一支,兩三百年後漸漸與匈奴差異越來越大,才叫烏桓。

難道這個故老相傳的說法還有錯?已故太傅蔡邕確實懂歷史,這沒人質疑,但蔡邕還能翻這個案子?

這些人便有些耐心聽田疇慢慢說完。

田疇便又拿出一本原文的《韓非子》,指着裡面的《說林》篇,結合蔡邕的《史記索隱》東夷列傳補遺,繪聲繪色說道:

“在《韓非子》的‘老馬識途’典故里,原文說的是‘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聽出《韓非子》跟《春秋》、《史記》的區別了沒?

關鍵在於《春秋》、《史記》說管仲佐桓公伐‘山戎’,而《韓非子》裡提到的這場戰事時,說的是‘伐孤竹’。所以,山戎有很多,當時整個燕山、陰山山區的戎狄,都叫山戎,大部分山戎,也確實後來成爲了匈奴。

但唯獨與燕國有攻伐的那股山戎,其實另有淵源,他們叫‘孤竹國’,那不是蠻子,把他們跟普通山戎並稱是對他們的污名!管仲伐孤竹就發生在這遼西管子城,可見此地所謂‘戎狄’,其實是孤竹國後裔。

你們三郡烏桓,並不是蠻夷之後,自古都是華夏衣冠。只是久居邊地,飢啖腥羶、渴飲漿酪,漸漸胡化,這才忘了祖宗是誰而不可知!

如今本府牧守邊地,得了太傅所遺《史記索隱》,正當徐徐教化,讓爾等知真正祖宗,與其他大漢子民一般,勠力同心保家衛國!”

烏桓豪強們聽得一愣一愣的,但腦子還沒轉過彎來。他們稍稍捋了一下思路,發現田疇只是證明了“他們不是普通所謂山戎之後,而是‘孤竹國’之後”。

但孤竹國是個什麼東西,這些蠻夷還是不懂。

便有人繼續追問:“敢問府君,這古代的‘孤竹國’,又是個什麼東西?你剛纔可說我們是商人之後,孤竹國是古時一個經商之國麼?”

田疇反而一愣,他顯然在這個問題上有點“沒想到文盲們有多文盲”,所以誤以爲報出“孤竹國”這個名字,大家就秒懂了。

看來還得解釋得更小白一點。

“哎呀,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孤竹國啊,太史公的《史記》你們雖然沒看過,但總知道《史記》有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吧?這七十列傳、開宗明義第一篇是啥?不就是《伯夷叔齊列傳第一》,那是古今第一檔的賢人。

伯夷叔齊就是商周之交時、商室封君孤竹國的公子,因爲推位讓國,欲離開故國投奔文王。但中道聞文王薨而武王立、會盟伐紂,伯夷叔齊以以臣犯君相諫阻。商亡後他們也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首陽山上,這是何等氣節?

只是你們不知道,那孤竹國在伯夷叔齊死後,其實也並沒有亡國,而是一直守着尊奉商室之名,留在這遼西。與遼東、三韓的‘箕子朝鮮’一樣,堅持奉商爲正朔。

皆因周在西而商在東,東北偏遠之地,周人勢力本就薄弱,周人立國後數百年,都始終未能撲滅東北方向的殷商故舊殘餘。孤竹國之亡,實則要到齊桓公二十六年(前660年),也就是燕人請管仲伐‘山戎’後三年,

那次所謂的討伐山戎,其實就是來徹底滅亡孤竹國、把遼西收爲周土的。《春秋》之所以把那次勝利稱爲齊桓公‘一匡天下’,

也正是因爲那次桓公不僅僅是爲了諸侯內戰,而是把整個周天下的疆域範圍往殷商故地又拓展了一大塊,這才配得上‘匡天下’而不是窩裡鬥。

這麼多細節證據,可不是我能編造出來的,你們這總該信了,自己是孤竹國後裔、自古是商人之後,不是蠻夷了吧。

那些鮮卑和其他匈奴支脈,血統比你們距離華夏正統要遠得多,你們可不能自甘墮落自暴自棄啊!要好好珍惜自己華夏子民的身份,不要玷污了祖宗名分!”

(注:在春秋的時候,“匡天下”的標準,是要把整個“周天子朝貢體系”的範圍往外擴張,才配得上這一稱呼,也就是你不能在窩裡鬥分蛋糕,要把整個蛋糕做大,這纔算是讓“天下”體系的概念範圍變大了。

所以齊桓時代打還算是“荊蠻”的楚人,和燕國東北的“山戎”,纔算是匡天下,這些都不是周天子封的,是周朝建立時就已經存在的外國。)

田疇花了一些篇幅,來給這寫烏桓人洗腦,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祖宗都認錯了,原來他們不是什麼自古卑賤的存在,那也是君子之後啊!

最後,田疇還恰到好處地引用了一句孔子的話,做了正本清源的闡述:“孟子曰:臣聞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也。故太傅在孟子基礎上,在《史記索隱》此篇中註釋: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這不是說蠻夷心慕漢化就能改了祖宗,但至少他們可以改變生活方式、風俗信仰。而中國入夷狄,說的就是你們這些原理文化教誨太久、疏遠祖宗數百年後,竟漸漸忘了自己祖宗本爲華夏的可悲之人!好在現在回頭也不晚!”

這裡必須澄清一點:田疇引用的孟子的話,當然是孟子說的。至於後面半句,歷史上是到了唐朝編寫《史記索隱》後,唐朝學者總結孟子原意得出的結論。這話的直接出處,應該是唐朝的韓愈。

但是,很顯然因爲如今這個時空,蔡邕先把《史記索隱》寫出來了,把“五胡的民族性來源問題”先解決了一波,而這個撰寫工作中,當年李素肯定也有參詳切磋,所以李素把他知道的一些唐朝人寫《史記索隱》的有用語錄加了進來,自然也包括韓愈。

不過,後世韓愈的話也有進一步被擴張濫用的,那都是因爲蒙元和滿清崛起後,他們需要尋找更多的擴張證據,也導致韓愈的話被後人用得更加不體面了。

那些過度擴張曲解的部分,李素當然不會亂用了,也沒這個必要。所以李素和蔡邕的書,肯定不會成爲蠻夷入主華夏正統的論據,只會成爲漢人吞噬蠻夷的武器。

李素和蔡邕都是一輩子在跟正統論打交道的高手,他們出的正統性教材,肯定不會有低級錯誤的。

田疇也算是其中比較能“領會文件精神”的上傳下達官員了,歷史上他就幹安撫招納胡人的事兒,現在給他更新一下裝備,更得心應手也就順理成章。

人心向背和民族認同的大問題,當然不是喝一場大酒將幾個故事推心置腹分析一波就能搞定的。

但今晚的舉措,好歹是暫時把管子城內的人心安撫住了。類似這樣的工作,田疇之前也有在做,但是推進力度和速度不太夠,

畢竟蠻夷大多數也不識字,沒有一個好的切入契機,宣傳工作沒那麼好強推。而且蔡邕的《史記索隱》普及開來,說實話也纔沒幾年呢,文化水平差一點的地方官,可能自己都還沒讀完。

不管怎麼說,這事兒現在算是又額外推了一大步,以後慢慢日拱一卒,潛移默化統一民族認同。

……

在田疇抓民族認同這件思想武器的武裝之下,遼西郡這陣子的堅守工作,也總算是變得越來越順利了,哪怕程度有限,至少情況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還是那句話,劉備的軍隊等於是提前在做“大雷雨計劃”,前沿軍需物資和軍糧囤積是不缺的,暫時缺的只是守城的人手。

人員短板補上、可以放心大膽放開手用內附胡人血戰,拓跋力微和樓班就肯定攻不下那些囤積軍需物資的重鎮。

攻城血戰打了五六天之後,那些蠻王終於也覺出點味道不對勁了。

他們之所以死磕幾座軍需重鎮,還不是因爲得到情報、攻破這些城可以繳獲大批物資。現在反而成了絞肉機,讓他們放棄又捨不得,強攻又每天傷亡巨大,把草原勇士的人命白白往堅固的城牆下堆,頂着連弩和神臂弩排隊放血。

劇情不對啊!

好幾次,那些蠻王不得不親自在嚴密的盾牆保護下,接近到城牆附近三百步外,觀望城頭的戰況。

那些胡人因爲經常放牧打獵,視力也都不錯。觀望久了之後,加上聽取一些敗退下來的倖存士兵的彙報,他們終於發現,城頭的守軍,很多都是烏桓族人在爲漢人賣命、死守城牆屠戮烏桓鮮卑叛軍。

“怎麼搞的?不是讓你們堅持攻心鼓譟,宣揚烏桓人不殺烏桓人,鮮卑人不殺鮮卑人,怎麼還有那麼多內奸,明明看到單于/可汗來了,還幫着漢人殺自己的同胞?

要不是那麼多烏桓民兵鄉勇幫着田家人守城,這些地方早攻破了!你們這些廢物!說,是不是之前讓你們打出‘烏桓人不搶烏桓人’旗號時,你們沒約束住自己的手下,亂燒殺搶掠,把自己人的民心都丟了!”

質問到最後,那些蠻王就試圖往自己屬下那些負責劫掠軍需的糧草籌措部隊軍官撒氣,覺得是他們殺掠太狠失了人心。

那些軍官也是叫苦不迭,連連解釋:“可汗/單于,咱可是嚴格執行軍令的。也不知道那田疇使了什麼法子,讓其他烏桓人被他懵逼,甘心給他賣命。

咱攻城的時候也殺傷過一些守城士卒、混戰中墜落而下,被咱拖回來的,軍中也拷問過,那些人居然說單于您背叛祖宗、死了都沒臉見祖宗,田疇的蠱惑太厲害了。”

樓班聽了這話當然是大怒,但也沒辦法。

聯軍首腦商量了一下之後,覺得時間怕是不太夠,還是先放棄這些囤積了大批軍需物資的重鎮,徹底斷了念想,就在渤海郡鄉野之間、大平原上劫掠一陣走了算了。

被這麼拖延遲滯,骨鯁在喉,他們這個冬天也確實沒多少時間做更多了,即使是掠奪渤海郡的待入庫秋糧,其實時間也不是很夠。

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66章 用丹陽兵打丹陽兵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92章 消滅張魯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533章 我是故意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381章 大行令楊修一點免費感言第332章 大家一起來繞後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714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546章 科舉雛形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8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5章 胡酋授首(五千字大章)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504章 王睿張諮殷鑑不遠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674章 周瑜覆滅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311章 來去自由第97章 驚天猛料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6章 蝴蝶效應第731章 拿來吧你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番外第8章 出鎮關東第423章 鴻溝停戰協議(五千字大章,附停戰協議地圖)第107章 少帝膽怯天下知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590章 孫策小兒你已經被包圍了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章 三手準備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13章 屁股決定立場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502章 嶺南一月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
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66章 用丹陽兵打丹陽兵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92章 消滅張魯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533章 我是故意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381章 大行令楊修一點免費感言第332章 大家一起來繞後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714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546章 科舉雛形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8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5章 胡酋授首(五千字大章)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504章 王睿張諮殷鑑不遠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674章 周瑜覆滅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311章 來去自由第97章 驚天猛料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6章 蝴蝶效應第731章 拿來吧你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番外第8章 出鎮關東第423章 鴻溝停戰協議(五千字大章,附停戰協議地圖)第107章 少帝膽怯天下知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590章 孫策小兒你已經被包圍了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章 三手準備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13章 屁股決定立場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502章 嶺南一月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