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荊州泥潭

李素騎着匹頭至尾長一丈、蹄至肩高八尺的高頭大馬,在典韋、甘寧等人的左右護送下,從漢水南岸的碼頭登岸,緩緩按轡進入襄陽城的北門。

說實話,這還是李素第一次進襄陽城。半年前他起兵北伐討伐袁術的時候,也只是從漢水之上經過,算是過其門而不入。

當時劉表雖然已經外交上有投靠劉備的趨勢,可襄陽畢竟是其根據地,並不許外兵進駐。直到劉備正式登基之後,大約七月底,才正式有劉備的嫡系部隊進城監視,也算是給劉表派系留足了面子。

遠遠看着襄陽的城牆居然也有五丈半高,而且城樓堅固、氣派嶄新,尤其是垛堞和射孔居然還有磚石壘砌,而非直接用土夯實。李素心中對這座堅城的氣派、和劉表執政多年後地方的富庶程度,也是嘖嘖稱奇。

衆所周知,漢末天下城防規格最高的三座城池,分別就是雒陽、長安和郿塢,那都是按照“城牆高厚七丈”的尺寸設計的,摺合16米高。普天之下在沒有更高的了。

而襄陽作爲在劉表任內才興盛起來的城市,短短七八年能建設成這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城牆高度摺合13米,關鍵是垛堞包磚的操作連年久失修的長安早年都沒有(劉備稱帝后重新修繕了),難怪歷史上能抗住那麼多諸侯的猛攻。

更讓李素意外的是,到城門口的時候,他在列隊迎接的地方官當中,看到了一些本來沒必要出現之人。

“南郡太守劉琦,拜見總督荊交滇州諸軍事李公。”劉表的長子劉琦,居然從江陵趕來迎接李素。旁邊還站着襄陽太守蒯良和其他一些地方官。

在劉表出任荊州牧之前,襄陽所在區域並沒有獨立爲一個郡,而是南郡的一部分。

但當時因爲袁術佔據南陽大部分地區,劉表爲了抵抗袁術,把殘餘的漢水以北的南陽郡少部分地區,和南郡的部分地區,合併起來新設了襄陽郡。劉琦如今既然是南郡太守,按說沒有公務不用跑那麼遠來襄陽拜會。

看起來,劉琦這人果然是出了名的膽子小、戰戰兢兢,唯恐自己被清算。但他在排序的時候,似乎有些疏忽,有點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的意味——

李素來襄陽郡上任,而且襄陽郡在荊州的地位也高於南郡。襄陽太守在迎接時卻排在南郡太守之後,這不是擺明了蒯良依然視劉琦爲“少主”麼,所以不敢以官職排尊卑次序。

李素對劉琦的懦弱還是挺信任的,所以立刻糾正:“稱司空就行了。劉府君,你既是南郡官員,其實不必來此——今日之禮序,是何人所掌,這些小事,你不是親自過問吧。”

劉琦心中惴惴:“謹遵司空教誨,可是……禮儀有所不妥。”

蒯良也意識到李素在追究什麼,連忙表示:“是屬下疏忽了,劉府君只是客隨主便,來了襄陽,便隨了屬下的安排。以後屬下定然按朝廷官階尊卑爲序。”

李素心中一動,沒有再多追究,但卻愈發有一種懷疑:這蒯良也算是智識不錯之人,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難道他們蒯家人個個都對劉表並不忠心、只是表面服從?暗地裡想各種拱火幫外人找藉口收拾劉表後人?

還是說……這些人希合上意,自作聰明以爲劉備只是名義上給劉表優待,實則時時刻刻想找劉表及其後人的麻煩,把這個同樣是“漢室宗親出身諸侯”的潛在對手徹底幹掉?

李素覺得有必要提防一手下面人的亂猜。

之前,李素之所以在劉表歸附、審覈人事時,建議劉備把蒯氏兄弟中的弟弟蒯越調到長安做官、兄長蒯良留在襄陽當太守,就是因爲李素知道歷史。

知道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蒯良蒯越二人中,蒯越在曹操南下、劉表病死的時候,出賣荊州給曹操時顯得更積極,幾乎積極程度與蔡瑁相仿。相比之下,蒯良似乎沒有太多的出賣故主投曹的嫌疑。

李素基於這一先知先覺,才把忠心更可疑的弟弟蒯越調走,留下蒯良。

可如今看來,哪怕只是一言一行、見微知著,也能看出蒯良對劉表劉琦同樣不是絕對死忠,否則不會那麼不謹慎。

難道這兄弟倆都是不忠之人?

李素懷着心事騎在馬上緩緩繞行,他位高權重旁邊人見他沉思也絲毫不敢打擾,反而覺得有些不安,一個個都在那兒迪化腦補。

李素觀察了蒯良一會兒,忽然心中一動,想起一種可能性:“會不會是因爲時間和年齡的問題?歷史上曹操南下荊州,比現在要再晚十年,這蒯良如今已經年近五旬,會不會是十年之後已經老得沒了野心?

而他弟弟蒯越比他年輕十幾歲,跟蔡瑁年齡相仿,所以歷史上曹操南下時倆人都是四十出頭,還想賣主求榮換一份事業?幸虧咱沒信易中天對劉表的吹捧,說劉表控制地方多麼的有手腕,如今看來,也不過是拉一派打一派而已。”

李素心中這麼想着,對於荊州之前內部形勢的理解,也更深了一籌。

後世大部分對劉表的認知停留在易中天講解層面的看官,都會被劉表“殺總賊、滅張羨”的巧妙手腕所折服,覺得劉表單騎入州,做下那麼大事。

但現在看來,劉表不過是靠其中一派滅了另外一派,而被他倚仗的派系也因此變得更強大了,完全尾大不掉。

歷史上,劉表是陷入了對蒯家和蔡家的極度依賴,成了他們利益的代言人。說白了,就是世家大族團滅了豪強,但世家大族本身變得更強了。“宗賊”就是豪強就是“土豪”,蒯良蔡瑁就是世家大族就是“劣紳”。

這一世也不過稍微好一些,因爲張羨當年是關羽在宜都領兵的時候滅的,還殺了蘇代、貝羽。然後以劉表承認宜都、武陵歸屬劉備陣營,換來關羽把剿滅三大總賊軍閥的戰俘交給劉表擴軍,纔有了後來劉表的發展,也避免了劉表跟蔡家的聯姻。

所以,現在荊州的地方勢力,等於是“宗賊殺得比歷史同期更少,但蔡家也只能以在野豪門的姿態出現,蒯家也沒歷史同期那麼強”。

後續李素要開展科舉、並且默許圍標的話,估計蒯、蔡爲代表的世家大族能圍八成的名額,沒殺乾淨的地方宗賊能圍兩成的名額。

而且算算日子,參考舉子的名單,應該已經出來了,只是之前李素在長安,暫時沒看到。一會兒進城安頓好了,很快就能揭曉謎底,印證李素猜得對不對。

李素的在襄陽城內的府邸,是劉表原先的荊州牧幕府改的,一個多月前才稍微重新裝修了一下,主要是換換門面和部分能彰顯主人身份的裝飾。

蒯良是本地人,早已輕車熟路安排了接風宴席,李素就帶着幕僚和將領們一起,與荊州官員聚飲。

李素趁着酒宴間歇,想看一看今年荊州各郡乃至益州等地送來的科舉參考人員名單,蒯良也幫他拿了。李素稍微掃了幾眼,倒也有些歷史上留下名字的青年才俊,不過更多一看就是世家大族的圍標人選,尤其以荊州這邊的圍標趨勢最爲嚴重。

名單中最典型的世家大族圍標,就以幾個姓蒯的舉子爲首。當然也不排除可能確有真才實學的官二代——比如李素看到了如今已經在朝中做少卿的董和的兒子董允。

而李素叫得出名字的寒門子弟也有,不過大多是益州的而非荊州的,要不就是僅僅侷限於“明算”這種專業性特別強、容易掩飾實力的科目上。

比如有個叫費禕的,情況跟李素在北場遇到的賈逵類似,也是自幼喪父所以淪落爲寒支,但是家族本身是有勢力的。

費禕的堂伯父費伯仁是當地世家大族嫡系,捧了自己嫡子圍標舉孝廉,然後讓遠房堂侄圍標占個名額。

除了費禕之外,益州那邊舉過來的寒門子弟,李素認得的還有一個叫李福的,家族原本也算是蜀地豪強,但是早年被劉焉掃滅了,跌落淪爲底層。

另外,如前所述,“明算”等專業性極強的科目、因爲外人不好判斷某個陪跑者的真實實力,所以哪怕是在荊州這樣的地方,也有圍標世家看走眼,把扮豬吃虎的“白眼狼”弄進來了——

遠的不說,就說襄陽太守蒯良今年舉的明算科的五人,其中有一個一眼就看得出是蒯家的黨羽,其他四個應該是陪跑的。

可是,偏偏這四個陪跑的當中,李素髮現了一個歷史上以數學好著稱的年輕人——襄陽人楊儀,今年才十七歲。李素估計,他也是跟孫資、賈逵一樣假裝數學不好,騙過了蒯良。

看完這個名單,李素不由哂笑起來,一是感慨荊州世家吃相確實比北方和益州更難看,另一方面也是感慨人算不如天算,如此做局圍標還是有三五個真才實學的漏網之魚。

蒯良當時正在挨桌給李素帶來的將領敬酒,見李素看名單看着看着微微哂笑,也有些尷尬,還以爲李素是對荊州官員的舉薦名單有異議。

蒯良一個眼色,讓自己幾個在場的親戚過來敬酒,想在李素面前混個臉熟、解釋一二。

蒯良和顏悅色地給李素倒酒,一邊說:“司空可是對本州各郡所舉士子不太熟悉?屬下內舉不避親,今年倒也確有幾個族人應考,到時候還請司空公事公辦,也正好印證我們南郡蒯氏的家學。”

李素微微一笑:“蒯府君客氣了,對了,這是何人?”

蒯良殷勤介紹:“犬子蒯鈞,今年及冠。原本劉荊州在任時,便打算舉其孝廉。但後來我等聽聞劉荊州有意歸順陛下,勸他不要操之過急,今年選才還是聽從上意徐徐行之。

如今陛下果有新政,改行科舉。屬下內舉不避親,正好讓犬子共襄盛舉一併考了,在才學上與其他舉子公平見個高下,也免得外人質疑。”

李素點頭,看蒯鈞身上還掛着一些吉利服的配飾,似乎是剛剛新婚不久,便隨口動問了一句。

蒯鈞謝過長官關心,如實相告:“學生月前及冠,剛剛成親,拙荊乃王使君所遺孤女。”

李素反應了一會兒,才脫口而出:“王朗?”

原來,歷史上蒯家和王朗家未來就是聯姻了的,只不過蒯鈞娶的不是王朗的小女兒而是長孫女,看起來他們兩家是早就有交情。

如今這一世王朗死得早,連他小兒子王肅(195年)都沒出生呢,所以王肅-王愷/王元姬那一脈都徹底蒸發了,蒯家跟王家聯姻也只能找個王朗的小女兒。

李素腦子轉過彎來後,下意識點點頭,蒯良又給他介紹了一個親戚:“此乃族弟蒯祺,學問久聞於荊襄。之前因爲趙使君忙於軍務、魯使君從交州北返路途延誤,所以委託劉府君(劉琦)代魯使君推舉今年荊州茂才科人選,舍弟也在五名應考舉子之列。”

蒯祺看起來年紀比蒯鈞大不少,估計都奔三十歲了。李素想了想,這人歷史上是諸葛亮的大姐夫,看來也是蒯家的重要人物了,不然也不會把最值錢的茂才考試名額給他。

不過這個蒯祺歷史上應該也是跟着蒯越投了曹操、幫曹操統治上庸地區。所以漢中之戰後劉備派劉封孟達攻取上庸的時候,這個蒯祺作爲魏將抵抗了劉備軍,被孟達殺了。

“這一科的應試之人還真是魚龍混雜,各種成分的都有……是沿用在長安北場時的溫和態度,對他們的圍標行徑全盤認可。還是挑幾個跳得特別厲害、選人特別離譜的典型個案,殺雞儆猴一下呢?”

李素暫時陷入了沉思。

好在,他出發之前,劉備倒是給了他極大的自主決定權。劉備暗中和他說:

不能因爲激進公事公辦,把有可能成爲忠良的世家大族逼反,更不能把之前爲了躲避戰亂而逃到荊州的士子逼得重新回去曹操孫策的地盤。

但是,對於實在首鼠兩端,意志不堅,稍微動一點他們的利益、就會跟孫策眉來眼去的傢伙,也不用客氣。只要李素有把握把孫策的接應力量放進來包餃子,徹底收拾乾淨,劉備也不會怪李素稍微逼出一兩個內奸世家的。

李素表面上的物理眼神,看蒯良蒯祺乃至蔡瑁都還挺和藹。

實際上他內心的心眼,已經換上了解剖醫生看小白鼠的眼神,在那兒挑挑揀揀。

殺哪隻雞來儆哪隻猴呢。

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785章 岌岌可危第591章 一錘入魂第533章 我是故意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第339章 臨陣倒戈段忠明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698章 工商稅變法-下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42章 遍地賊情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628章 戰前準備第94章 朝廷不讓去的地方我們絕對不去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720章 息壤降世:李司空強要逆天而行,遭天譴啦!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812章 天下洶洶徒爲你我而已,願與將軍會獵許昌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56章 賢弟辦事我放心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359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769章 杯酒釋外戚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爲神奇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628章 戰前準備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432章 元兇授首第47章 先到咸陽爲王上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番外第70章 海軍居然還能用來打草原遊牧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527章 得罪了袁盟主還想走?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番外第30章 即使拿回來的是垃圾,丞相也要叫好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514章 斬殺弒君賊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第107章 少帝膽怯天下知第466章 羣策羣力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番外第27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92章 消滅張魯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38章 欽定人教版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31章 飲馬遼河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173章 處置玉璽
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785章 岌岌可危第591章 一錘入魂第533章 我是故意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第339章 臨陣倒戈段忠明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698章 工商稅變法-下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42章 遍地賊情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628章 戰前準備第94章 朝廷不讓去的地方我們絕對不去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720章 息壤降世:李司空強要逆天而行,遭天譴啦!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812章 天下洶洶徒爲你我而已,願與將軍會獵許昌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56章 賢弟辦事我放心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359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769章 杯酒釋外戚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爲神奇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628章 戰前準備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432章 元兇授首第47章 先到咸陽爲王上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番外第70章 海軍居然還能用來打草原遊牧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527章 得罪了袁盟主還想走?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番外第30章 即使拿回來的是垃圾,丞相也要叫好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514章 斬殺弒君賊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第107章 少帝膽怯天下知第466章 羣策羣力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番外第27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92章 消滅張魯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38章 欽定人教版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31章 飲馬遼河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173章 處置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