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

李素還算見多識廣,前世看的各種正經科普也挺多,

所以短暫的驚愕之後,他仔細觀察了一下週瑜帶回來的這些巨型蔬菜,涵蓋了好多個種類,他心裡也就大致有數了——這怕不就是傳說中的庫頁島巨菜谷產物吧。

說起這事兒,不得不感謝他前世受教育時的環境,感謝他是一個80後。

80後小時候唸書時,看科普讀物,大多還是嚴肅的紙媒,所以上面但凡提到“科學界至今未解之謎”,不管是庫頁島/阿拉斯加巨菜谷,還是通古斯大爆炸、亞特蘭蒂斯,好歹解讀都是很嚴肅的,不會亂來。

所以李素至少從小就知道這些事情的現象確實是真的、只是原理不明。

95後乃至00後讀書的時候,讀者本身沒問題,但媒體環境着實惡劣了不少。

主要是大家都通過手機自媒體來獲取科普諮詢了,然後這些真的存在的離奇自然現象,很多就跟“飛碟論”、“51區外星人”以及其他明顯離譜得多的營銷號、震驚部段子混雜在了一起。

最後看的人也不知道哪些是編的,哪些是真的,通通一笑了之。

穿越之前,李素記得有幾次自己跟某些年輕他十幾歲的新同事聊這些話題時,那些年輕同事居然就把這些真事兒、和“肯記的雞有八個翅膀六條腿”那些玄幻笑料混爲一談了。

這也不能怪他們,不是他們的問題,是媒體環境的問題。

連震驚部的狗雜種都有資格發打着科普幌子的視頻、文章,實在是新時代互聯網紅利下的一個毒瘤苦果,也算是爲新式言論自由付出的一個暫時還不知如何解決的代價。

好在,李素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就完成了基礎教育,這讓他在分辨未解自然之謎和捏造的震驚假新聞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前世看到的那些資訊上就提過,這些東西應該是基於特殊的生產環境才長那麼大的,而不是因爲物種基因有明顯差異,所以不具備移植到其他地方大規模量產的可複製性。

這一點稍微動動腦子想想也知道,要是可以複製的話,恐怕這些巨型物種早就全球都是了,有高產植物爲什麼不種?可見確實是早在19世紀末就有人嘗試過,並且失敗了,過幾年物種就明顯退化到跟普通作物一樣了。

不過,爲了不打擊周瑜的積極性,李素當着衆人的面,還是先誇獎了一番周瑜的進取精神和收穫成果,

表示不管怎麼樣,會不惜派下次回航中原運輸鐵器等物資的船隊,把他的奏表遞交給陛下,並且獻上一些曬乾後的蔬菜樣品,請陛下冊封周瑜一個大縣。

周瑜聽了,連忙謝恩,心中還有些忐忑,隨後悄悄說了自己的顧慮:“丞相……末將雖然得了巨菜,不過事情怕還是有些蹊蹺,丞相不可期望過高,也不可對陛下胡亂許諾……”

李素先屏退左右,宴會廳裡只留下諸葛亮和幾個侍衛武將,然後他才成竹在胸地說:“放心,孤不會在陛下面前胡亂吹噓、保證找到可以持續移植增產的巨菜的。

孤也清楚,這些巨菜,如果是個別品種巨大,可能是物種不同。但個個都大,完全有可能是當地的環境導致,說明是環境好不是物種好。那塊土地,倒真是風水寶地呢。

給陛下的奏表,就實事求是,有啥說啥,只說找到了這些祥瑞,是否能增產,還要因地制宜嘗試栽培。哪怕最終沒有增產,這個縣侯也是先從隗始千金市骨,該的。”

周瑜聞言大驚,這個道理雖然他也隱約想到了,但他是回程的路上,想了好多天,慢慢琢磨明白的。

李素居然是在看到這些新鮮事物之後,短短鬚臾之間,腦子立刻就轉明白了,而且從多個角度邏輯分析、設置試驗對比參照,一看就很嚴謹。

丞相的智數深遠,果然遠遠不是他能望及項背的!

周瑜心中駭然之餘,也不忘用眼神的餘光去偷瞄諸葛亮,發現諸葛亮也是毫無意外的表情,只是一隻手轉着摺扇的扇骨在那兒把玩,顯然諸葛亮也是把這個實驗對照組邏輯想明白了。

周瑜再次充分認識到了雙方在見識層面的差距。

可惜他不知道,諸葛亮是完全靠邏輯推理那麼快想明白的,李素則是藉助了一部分先知掛。

周瑜盤算了一下之後,不由擔心起李素對他後續探索的重視程度了。畢竟李素只是想千金市骨作作秀的話,即使重賞了他,也未必真會繼續鼓勵他的實際探索主張。

這也不是周瑜願意看到的。

他便開口求告道:“丞相,巨菜之事雖尚不能明其根由,不過末將此番北去,還是覺得頗有收穫的。

主要是發現了扶桑島確實是個島,其北是有盡頭的,而且東北、西北角外隔着海峽,還有羣島如鏈。

末將對繼續北進很有信心,既然摸清了臘月前風向就會轉變,順利把船隊送回來,今年可以趁着夏天北方也不冷,提前幾個月出發,肯定可以走得更遠!一個無名巨島就能找到巨菜,更北之地不知還有什麼新奇物種呢,還請丞相支持!”

第一年只航行四個月,那是怕,不知道有沒有盡頭,不知道季風變化規律。現在這些都摸清,周瑜覺得完全可以六七月份甚至更早就北上,不用等到十月份了。

最極限的情況,就是往北航行五個月,返航五個月,肯定能開到非常遠。

周瑜陳情之後,內心還在忐忑,李素卻拍拍他的肩膀,非常支持:“哪怕沒有找到東西,孤也會支持你的。不過,你也累了,這幾個月,讓興霸去吧。你先休整準備一下,下次你再去,還有的是機會。

這次你從北陸而來,自鯨海靠岸,船隊都還停在鯨海一側,確實爲後續補給休整增加了些麻煩……”

周瑜連忙表示:“這點丞相不必擔憂!末將稍作休整後,就可以把船沿着鯨海南岸至對馬海峽之間的航路,把船開回來的,再駛回內海。”

李素一擺手,制止了他的表態:“孤沒讓你這麼做。孤也想明白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要環島探索,甚至探索鯨海的每一片海岸、鯨海極北的巨島,等等,若是不再鯨海一側設立港口、據點,豈不是極爲不便?

那十幾條海船,就留在原處好了——今年你就派兵徵發數千乃至數萬扶桑本地奴隸、民夫,沿着澱川上游的大湖,把通往鯨海岸邊的翻山馳道修通,

並且在鯨海邊你停船的海灣,修成一座海港城邑,並且組織扶桑人在那兒的沿海平原屯田。

做好這一切後,來年繼續探索,纔好多一箇中轉的跳板據點,不必一切補給都從如今的大和郡腹地支取,航程也更爲靈活。”

周瑜一想,李素雖然沒讓他立刻繼續探索,卻給了他莫大的物質支持,顯然是打算力排衆議把這個地理髮現的事兒堅持做下去的,也就徹底放心了。

他哪裡知道,李素的規劃,也是剛剛纔在腦內形成不久。李素的目的,是讓周瑜在曰本海一側的沿海平原,建立足夠富庶和規模的據點,他好一點點從加賀往越州蠶食,

經過越前越後,可不就能順理成章探索佐渡島了。

當然,後來李素在詢問了周瑜實際情況後,得知周瑜船隊中有幾條船確實損壞得非常嚴重,有些大修得進入放空水的幹船塢裡修理才行,在水中修補只能是湊合着用。

周瑜考慮到在“加賀”造新的港口和船廠,今年之內都未必能達到這種施工規模,那幾條船還是修不好,

就懇求李素讓他把那幾條船單獨挑出來、到時候在加賀那邊先略微湊合修一下,勉強能繼續航行後,就繞過西國慢慢從對馬海峽、關門海峽駛回瀨戶內海,到大阪灣這邊的正規船廠修理。

李素本來也不是反對周瑜修船,他只是反對周瑜“把所有船都弄回來”。

畢竟,只要留下一部分在那兒,李素就有藉口往加賀和越州開拓。剩下那些回不回來,也就不重要了。

李素便非常慷慨大度地恩准了這一安排。

如前所述,他並不知道曰本的“石見銀山”其實並不是《信長野望》裡那個位於毛利家“吉田郡山城”的銀山,相反是在島根縣,在靠近曰本海一側的沿岸地區。

周瑜的破損船隊不得不貼着曰本海一側回航,恰好會經過那一帶。

雖然未必能巧合發現石見銀山,而且周瑜麾下那些人也不是抱着這個使命去的,所以不可能深入岸上搜索。

但不管怎麼說,卻多多少少能給李素帶來一些額外的線索和啓發,這些都是後話了。

……

周瑜是正月裡回到大阪灣的,而且是正月已經過半了,所以上元佳節都沒趕上在城邑里過,是在旅途中隨便對付了一下。

李素安排好了周瑜這邊的任務後,因爲時間馬上會來到二月春耕,所以那些新的城邑、港口擴建計劃,也沒法立刻就鋪開。

今年農忙時節還是得先擴大墾荒、提升當地的農業技術、擴大移民。扶桑多了那麼多人口,農業生產肯定要跟上,要確保徹底擺脫對外的穀物依賴,開拓事業才能長久。

修新城鎮和港口,只能是農閒下來再說。扶桑這邊氣候相對中原更加寒冷一些,說跟冀州大部、幽州南部差不多溫度,春耕時間也就相對較晚。

中原的兗豫江淮等地,二月初就要春耕,這兒基本上能拖到二月下旬,所以四月過半纔會陸續開始農閒。

周瑜倒也不急,就領受了這個任務,先帶着他的數千士兵、近萬漢人移民,往北沿着後世京都-琵琶湖-金澤一線,開荒屯田,

把漢人的控制區切實延伸到曰本海沿岸,正式實現橫跨本州島東西兩岸的統治。

還別說,李素這個進度,也不算太超前歷史原貌,

因爲根據後世的考古發現,歷史上以奈良爲中心的大和國,在把統治延伸到西北側的曰本海沿岸、在後世以金澤爲核心的加賀藩建立國家統治,基本上也就是神功皇后時代的那五六十年裡。

至於從加賀再往越州發展,進入新瀉平原,則是神功皇后之後的應神天皇任期內完成的。這個判斷可靠度也挺高,因爲可以同時得到考古發掘和《曰本記》的支持。

所以,李素無非是把這兩步分別提前了僅僅四十多年和六十多年,並不算怎麼劃時代。

有了漢人鐵製武器、農具、工具的加持,要徹底讓當地還跟蝦夷人混血的扶桑土著臣服,並沒有難度,提前區區六十年簡直輕輕鬆鬆。

後世史書上,也算是把這一舉措的意義,解讀爲漢人在扶桑建立早期統治時的“西進運動”,

就跟原本歷史上大洋彼岸某國建國後,花了數十年追求到了“同時面臨和控制兩大洋”差不多性質。

只不過到了李素這兒,是“同時在太平洋一側和鯨海一側建立起漢人的統治跳板”。

周瑜很好地秉持了“先種田開發農業,農閒後再草草造個城鎮和港口”的優先級思路,在大阪灣稍稍休息了幾天,就親自回到了後世的京都附近,

並且把他麾下的幾個部將,分別派到琵琶湖對岸的其他屯田點,乃至加賀,每個人都分管一塊大約一兩千平方公里的轄區。

當然,每一塊實際的核心平原農墾區,也就區區數百平方公里,誰讓曰本多山呢。

折算下來,每一塊屯田區也就不到兩三百萬漢畝的面積,按照中原給每戶貧農分田一百漢畝納稅的標準,每個屯田區也就養活兩三萬戶。如果考慮到休耕輪作、粗放作業,可能也就一萬多戶一個點。

好在,李素在移民方面,也確實給了周瑜足夠的支持。

因爲前兩年的移民開拓工作完成得不錯,基礎打得好,李素覺得今年再從中原擴大招募幾萬漢人來,完全可以容納。

扶桑本地剛剛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型過程中,需要人養也願意被人養的土著女人,也足夠多,可謂一拍即合。

當然,在選擇移民問題上,最大的難點,反而是中原的漢人這些年已經安定下來,不願意太遠地背井離鄉。畢竟中原的田地也夠種的情況下,誰會想到太遠不知道情況的地方種呢?

這時候,李素能想到的唯一吸引力,還是發女人,別的似乎都沒用。

但發女人要有吸引力,也得當地缺女人、光棍多。

中原曹操袁紹當年的轄區,戰爭倒是結束六年了,但戰爭時期男人死掉的比例遠比女人多,六年還不足以恢復男女比例,需要給人做妾以求庇護的寡婦還比比皆是。

所以袁曹統治區要找到足夠多需求很迫切的好色光棍,實在是難。李素倒是可以用強制手段,但劉備未必支持,朝廷上下也容易不理解,這種事情最好還是自願,免得被政敵攻擊導致不必要的麻煩。

思來想去,要麼從劉備已經成熟統治了多年、人口稠密沒有被戰亂禍害過的地方移民。比如益州其實是最符合底層貧窮男人找不到老婆這個要求的。

說來理由也是可笑,竟是因爲益州是漢末少有的191年開始就實現完全和平的地區,後來再也沒打過仗。而男丁的自然出生和撫養率高,那兒確實天然有光棍,畢竟191年出生的光棍,到208年也17歲了。

可惜,益州年輕人之前也多年被劉備以每年二十萬人左右的規模往雍涼、雒陽移民,抵消益州的人口膨脹,所以這個需求已經被緩和了。

李素也不可能五千裡迢迢從川中拉人到曰本。

想來想去,他在年關的時候,忽然想到一個來源——那些191年、因爲曹操殺陶謙、屠徐州時,被糜竺從海路由徐州老家接到遼東的百姓,如今也已經過了17年了。

當初的移民一代,當然是已經安頓下來了,也不會想再折騰。但17年時間足夠土生土長在東北的移民二代也長大成人了,

而且糜竺是個富商出身,很會經營領地,他跟袁紹虛與委蛇、每年包稅給袁紹五千萬錢的物資助軍,換來了遼東地區一直沒打仗,是個平安種田的世外樂土。

只要不打仗,不瘋狂把男性人口殺少。那麼按照古人“孩子多了就淹死女嬰,留下勞動人口”的殘酷劣習,加上古人能納妾,富有階級會佔有更多女性,底層窮男找不到老婆的矛盾,就必然會隨着時間越來越尖銳。

於是乎,李素就把目光盯向了這批“祖籍青徐、但本人出生在遼東的”年輕新東北窮人身上。

相比於生長在青徐的父母,這些人是把自己當成東北人的,也就沒那麼對中原戀棧不去,畢竟糜竺治下的東北,很多也都是最近十幾年剛開荒出來的,原本也被認爲是蠻夷之地。

從一個蠻夷之地移民到另一個蠻夷之地,還能發老婆,留在老家還沒老婆,這就沒什麼可牴觸的了。

最後,李素都沒有讓朝廷中樞掀起波瀾,只是給劉備秘密上表,表示這事兒可以不出亂子、你情我願地辦成,不擾民,都是百姓自願的,只要跟糜竺通個氣就行。

劉備一看不會造成朝中物議,可以大事化小解決掉,也就順水推舟了。他給的旨意是“只要糜竺能自願組織好這事兒,就準丞相自行裁定”。

糜竺那邊可行就可行。

糜竺那邊當然可行,事情也就辦成了。

李素從東北找了四五萬血氣方剛的移二代光棍,而且普遍是家中的次子、已經有兄長可以留在中原贍養父母那種,不用擔心分家的,走的時候還可以給父母兄長一筆安家費補貼,到了之後則在曰本給他們本人分田地分女人,皆大歡喜。

事成之後,李素自己回頭想想也挺諷刺的:歷史上,後世曰本人侵略華夏,都是把曰本剩餘的人口拼命往東北移,現在輪到他把東北漢人反過來往曰本移了。

而且過程中並沒有任何報復或者惡趣味的考量,完全是公事公辦、實事求是,爲了國家和百姓的利益都最大化。

第692章 大漢朝的連續兩任大將軍都是中風癱瘓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784章 曹操:仲德你每次都多慮了,孤早已提防第13章 悠然神往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46章 虛實之法第68章 誰敢殺我第821章 莫非有詐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29章 省親救難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74章 黃天蕩測試版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454章 天降軍糧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294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4章 怒殺督郵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473章 噴瘋了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550章 天下數學家盡入彀中矣(八千六百字大章)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66章 漢中太守假節鉞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爲神奇第621章 純粹是妄想受害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番外第30章 即使拿回來的是垃圾,丞相也要叫好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294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511章 龐統詐降救橋蕤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669章 滅袁是一場持久戰第87章 表面兄弟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598章 刺蝟呂蒙第49章 官場鬥爭果然來了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538章 折返跑冠軍呂布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235章 將士長歌入漢關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768章 爲什麼只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面就沒了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
第692章 大漢朝的連續兩任大將軍都是中風癱瘓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784章 曹操:仲德你每次都多慮了,孤早已提防第13章 悠然神往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46章 虛實之法第68章 誰敢殺我第821章 莫非有詐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29章 省親救難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74章 黃天蕩測試版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454章 天降軍糧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294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4章 怒殺督郵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473章 噴瘋了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550章 天下數學家盡入彀中矣(八千六百字大章)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66章 漢中太守假節鉞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爲神奇第621章 純粹是妄想受害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番外第30章 即使拿回來的是垃圾,丞相也要叫好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294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511章 龐統詐降救橋蕤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669章 滅袁是一場持久戰第87章 表面兄弟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598章 刺蝟呂蒙第49章 官場鬥爭果然來了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538章 折返跑冠軍呂布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235章 將士長歌入漢關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768章 爲什麼只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面就沒了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