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關起門來才能說大逆不道的話

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總是最衝動的,渴望建功立業、一朝成名。

何況楊修這種人,本性就按捺不住。

蒙袁紹垂詢,他滔滔不絕地先把劉備的善意和要求說了一遍。

“久聞袁公仁民愛物,以天下爲己任,想必袁公也聽說了,朝廷關中之地,因李傕殘害、天災人禍,蝗旱震接踵而至,民不聊生,以至天子都避禍弘農,朝廷不安。

袁公海內人望,當此之時,豈不該急朝廷之所急,供天子以衣食。並鼓勵商賈販賣河內餘糧至關中,解民倒懸。關中終究也是朝廷畿內、首善之區。收其民心,讓百姓稱讚袁公盛德,便是讓天子近臣士庶稱讚袁公盛德,袁公豈有意乎?”

楊修內心,其實來的路上這半個月,早就想好了一套更加赤裸裸誘之以利、剖析利害的說辭。

但現在旁邊謀士太多,有些人未必跟袁紹一條心,有些人則是正人君子拉不下臉,所以只能先拿冠冕堂皇的利益鋪墊。

楊修不提關中百姓已經是劉備控制的子民了,只說那是“天子近臣士庶”,也是引誘袁紹注意與朝廷中樞的普遍良好關係。

可惜的是,袁紹歷史上在獻帝東遷的過程中,都懶得給皇帝提供物資,裝聾作啞,這時候又怎麼會因爲這麼一點微不足道的“改善關係和民間口碑”,就拿出錢糧來呢?

陪席三謀士中,以審配最爲務實,他立刻幫袁紹開口:“楊公子,尊奉朝廷,自是爲臣者應有之意,實不相瞞,驃騎將軍日前剛剛從河內撥付了一筆錢糧,讓人由黃河水路運至小平津,轉濟弘農、雒陽,以奉天子。

但關中之地,路途遙遠,又有陝峽之險阻隔,水路不通。若水陸交替轉運,又要經過白波賊盤踞之地,實在難以運達。事有輕重緩急,我們供奉天子,已經是竭盡所能,公孫瓚新滅未久,幽冀皆疲敝,實在力不從心。”

楊修提醒道:“審從事此言謬矣,供奉天子,自然是無償的,可週濟關中是有利可圖的商賈之事,知要袁公鼓勵,並不用袁公親自貼錢糧。如今京兆尹已經把長安糧價漲到四五千錢,南陽袁術都已忍不住厚利,沿武關道丹水、糧船絡繹不絕,獲利頗豐。只是南陽餘糧不足以供應百萬人口,漢中王才特地讓我來提醒袁公,共襄盛舉、共分其利。”

袁紹也是個比較“節儉”的,既然審配都幫他把困難說了,而楊修又“不小心踩坑”提到了他不想聽到的袁術。

所以袁紹也眉頭一皺,順水推舟:“幫助朝廷自然是應該的,但力有不逮,也只好先挑最緊要的幫。其餘待河北安堵,從長計議。至於你說賣糧有利,本將軍不是蠅營狗苟逐利之徒,一件事做與不做,與利無關。”

袁紹說罷,郭圖就在旁邊幫腔:“昔管仲以魯縞之利,誘魯人捨本逐末、棄農重商。魯人入彀後,管仲便不許齊人買縞賣糧,魯遂糧荒,國勢大衰。

方今天下大亂,豈可爲財貨之利而輕損積貯?主公不貪商賈之利,重本重民,聖明可比齊桓公矣。”

反正郭圖總是最後冒出來總結陳詞的,要等袁紹自己傾向於哪一派觀點、徹底暴露出來之後,郭圖就負責解釋這一派觀點的英明正確性。

楊修見狀,知道再直接糾纏下去沒有意義,便淡然一笑,先轉移到下一項訴求。

他也聽聞過袁紹的剛愎自用,做過一點研究,知道每次郭圖捋順毛之後,最好別直接開口硬扛反駁,沒好處的。

楊修侃侃說道:“既然河北積蓄不足,漢中王也不會強人所難。不過審從事剛纔提到‘河東轉運不易’,漢中王此番遣修前來,正好也有一幢訴求,與此有關。

如今天下復寧,天子得以不被挾制,外鎮將領之間,以朝政派系不同而導致的攻伐,也該平息了,同爲漢臣者,豈能自相圖害?若有不從者,便是不尊天子,其餘諸侯當共伐之。

而幷州、河東之地,自中平元年黃巾亂起,至今餘孽未平。張燕、郭太分拒數郡,禍亂地方,漢中王欲與袁公確權明責、定紛止爭,確定雙方該各自爲朝廷分憂多少。

漢中王以爲,上黨張燕,可繼續由袁公平滅,而河東、平陽之地,郭太、韓暹等人,待關中恢復元氣,漢中王自會派遣前將軍復定之。雙方都不過界,將來便以沁水、高都爲界。”

楊修提到的邊界,其實就是河東郡與河內郡、幷州上黨郡的交界。沁水南北走向,把東西兩側分得明明白白。而河內與上黨之間,有太行山最南部的餘脈爲界。

這個地方,其實關羽五年前路過的時候,就跟楊奉他們打了一仗,還滅了楊奉、收降了徐晃,便是戰國時大名鼎鼎的秦趙長平之戰古戰場。

不過,楊修寧可多說幾個字,也不想直接簡稱,因爲他不希望提醒袁紹——如果答應了這麼劃分山西的勢力範圍,等劉備和袁紹徹底滅了亂賊長成完全體之後,雙方就會形成“戰國秦趙之勢”。

歷史上,長平之戰前,漢末河東郡這塊地方,本來就是韓國的,被秦國攻下了,導致韓國的上黨郡與河南的韓國主體隔開,成了飛地,韓上黨郡守不想降秦,才轉而降趙,纔有了後來的長平之戰。

所以,楊修今天跟袁紹提議分贓的土地,就相當於“秦韓之戰”中韓失去的那部分土地,而且連邊界分法都跟當初秦趙分韓分得一模一樣。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劉備是秦,袁紹是趙,那對袁紹多不吉利?所以不能點破,免得袁紹迷信不爽。

當然嚴格來說,劉備比歷史上的秦還少掉隴地(滅了郭汜之後就不少了),但多小半個楚。

而袁紹比歷史上趙的全盛之地,還多了大半個燕(除了遼東以外的燕),以及半個齊(青州)。

對於楊修的這個提議,袁紹的謀士們當然也要跳出來擠擠水分。

今晚一直沒撈到機會的辛評開口說道:“關中凋敝,遠勝河北,爲國鋤奸,卻是刻不容緩,除惡務盡。若是驃騎將軍掃平張燕之後,郭太、韓暹依然爲禍地方,漢中王卻騰不出手來,我等怎可爲了私誼而壞國家大事?

何況漢中王還有更重要的重任要解決吧?李傕死後,朝敵郭汜依然盤踞涼州,相比之下,郭太韓暹只是小疾,漢中王應該先輕後重、因時制宜,豈可膠柱鼓瑟?”

楊修始終保持微笑,也不反駁,等辛評說完,才“善意”地說:“辛從事可是河北舊臣了,漢中王與右將軍時常提起,七八年前,賈刺史執掌冀州時,辛從事便急公好義。辛從事之言,自然也是憂心國家,可惜也有預估失誤之處。”

辛評當年作爲賈琮的文學從事,幫劉備、李素引見沮授,在賈琮那兒進言勸賈琮派遣劉備、李素去京城報告張純反情,可見他跟劉備的利益關係也是說不清楚的。楊修這是提醒他恰到好處,別把自己繞進去,袁紹對謀士的動機可是向來多疑。

虧得楊修不知道李素當初還給辛評送過金餅,要是連這點都知道,楊修今晚根本就不會給辛評機會開口。

辛評閉嘴之後,審配、郭圖又紛紛雜雜說了一些,無非是“如何與劉備親善應該注意方式方法,連袁術都做過的事情,主公也未必要再去效法。”

一時之間,楊修的勸說似乎陷入了僵局。

楊修還有最後一根殺手鐗,那就是他秘密帶來的人證、曹操手下的薛悌,不過這個殺手鐗不適合在跟袁紹分析清楚天下大勢、外交利弊之前就攤牌,那樣效果就不能最大化了。

所以楊修決定忍一下。

他拱手奏道:“袁公,既然雙方有心和睦,其他都是小事。修本有一言,事關國家綱常正朔,然不易酒宴相商,對朝廷與天子恐有不敬,還請袁公後日撥冗詳談,修有利於袁公根本的肺腑之言相告。”

他這是要袁紹“屏退左右”了,不是他想騙袁紹,而是有些話當衆說出來,有點大逆不道。

袁紹倒也有點小聰明,聽出這個意思了,但他還是表現了一下自己對下屬的信任,板着臉訓斥:“事無不可對人言!我袁本初光明磊落,諸公也都是心腹,有什麼話,若是不便酒後相商,明日可再來幕府公議!”

不過,雖然明面上示好了身邊的謀士,酒席散了之後,袁紹還是私下藉口“詢問楊修母親安好”,召楊修夜議,謀士們也都不知道。

楊修的母親是袁家人,袁紹問問親戚情況,這是天經地義的。

誰讓袁紹內心,確實很想聽一些“大逆不道”,但又不好意思在人前說出來的話呢。

他竟然隱隱有些期待,楊修能說出多大逆不道的話來。

“現在沒有外人了,有話就說。”

楊修左右一看,恭敬拱手:“袁公可知如今天下大勢?又可知天子得救、回駐司隸之後,天下諸侯誰人得利、誰人受害?四方虎徵,已有三四年之久,將來又有哪些征伐還能名正言順繼續下去?”

袁紹面不改色:“請試言之。反正本將軍公忠體國,絕對不會受其害。”

楊修振作精神,分析道:“天子回朝,且不被權臣賊將挾持,對天下諸侯最大的影響,就是從此之後,只要天子在一日,他們就不能再肆意互相攻伐、爭奪州郡。

此前數年,如曹操滅陶謙、袁術殺陳溫、孫堅取江東、漢中王殺張津、乃至明公之滅公孫瓚,或以報仇爲名,或以所被攻伐之敵聽國賊亂命爲名,想要出兵總能找到藉口,這樣的日子,已然一去不返。

因爲如今的天子是自由的,聽朝廷的命不再是聽亂命,抗朝廷的命也不再是清君側。明公滅公孫瓚這一次,好歹還被天子劃線、定爲以順誅逆,追認了,可將來呢?明公已經想好了後續擴張勢力的藉口、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了麼?”

袁紹心中一凜,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想過,主要是原先也沒必要。他跟公孫瓚打了那麼久,現在忽然有點空虛,還沒想好下一階段的敵人是誰,也就沒來得及把心思浪費在找藉口上。

他倒也誠懇,更主要是現在沒有旁邊人看着,不用擔心丟面子,所以他非常虛心地求教:“德祖請細言之!”

楊修抖擻精神,繼續分析:“當今之世,明公要想清楚幾點,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分清楚哪些是‘漢臣’,哪些是‘國賊’,哪些還能繼續討伐,哪些要另外設法找藉口。

我請爲明公分析:西涼郭汜,金城韓遂,那依然是國之大賊、天子欽定朝敵,人人得而誅之,但涼州糜爛,奪取也沒多大好處,何況如今局勢,那是隻有漢中王未來可以勵精圖治謀取的地方。

其餘黑山張燕、白波郭太韓暹,也都是積年巨寇,黃巾餘孽,不是漢臣,人人得而誅之,奪其地而有其民,是忠君的體現。

河套五郡,南匈奴僞單于之地,也是叛漢勢力,先帝時就已定於夫羅、呼廚泉等親漢賢王爲正,五郡胡人爲逆。此地漢中王可以略取,明公也能略取,不過距離明公稍遠,且需兼併沙漠之衆,絕鮮卑、烏桓。

華夏北方,未來數年可以繼續合法攻取無需藉口的,就只有這四股勢力,或是如果還有零星的黃巾冒出,周邊州牧也能大喜撲滅——比如曹操、袁術,若是他們的轄區內又有黃巾冒出,他們自己固然該第一時間平滅。

但如果在兩方交界的地方有黃巾冒出,這時候就看誰遠見卓識、眼明手快了。比如,我們假設兗豫徐三州交界處的小沛,若是再生賊亂,則無論小沛此前是袁術還是曹操的領地,只要哪一方手快把這個黃巾平了,平完之後那塊地界便歸他了。

所以,我可以估計,只要陛下還在雒陽、貌似中立沒有被挾持,未來中原腹地無賊之區,諸侯說不定會故意引誘對方的郡縣陷入黃巾賊亂,然後從黃巾賊手上奪過來,以避免‘漢臣互相攻伐,形同目無朝廷,招來其他漢臣共伐之’的窘境。

再看南方,南方腹地如今已經瓜分完畢,漢臣之間,同樣只有用上述的藉口陰奪友軍之地。但是在南方邊緣之地,依然有大量可以無需藉口即攻滅的蠻夷。

孫策如今假借尚未清楚朝廷近況,裝聾作啞,迅猛狂攻王朗,圖的就是希望在朝廷安撫四方之前,造成王朗已滅的既定事實。

而後閩中之地多爲山越叛亂、並無朝廷漢臣把守,則孫策可以繼續往南兼併土地、繁衍控制人口。劉表所掌豫章郡,也與閩中接壤,也可滲透山越,日漸增強勢力。

至於嶺南士燮,原本不過兩郡之地,而阿附李傕的僞交州刺史去年就被趙伏波將軍斬殺。天子如今聽信漢中王,若以天子明詔、禮法完備,另封交州牧,則士燮等交州各郡的太守,也只能名正言順歸附,甚至無需動兵。

所以,只要現狀維持下去,對於位於天下四周、接壤反賊、蠻夷的諸侯來說,未來還有動兵擴大土地人口,發展勢力的機會。而對於位於天下腹心的諸侯,如袁術、曹操,則是最不利的,因爲他們只要被漢臣的身份束手束腳,他們就不能再隨意發動戰爭開拓了。養兵少則擔心周邊諸侯侵吞,養兵多而無戰,則徒費錢糧。

由此觀之,在那些反賊、蠻夷被大漢諸侯吞併完之前,明公與漢中王、孫策三方,甚至包括遼東糜竺,是最不急於改變現狀的。你們可以聯手,各自往蠻夷之地擴張勢力,把大漢聲威往異域傳播。一兩年後,若是諸賊盡滅,到時候,你們才需要跟袁術、曹操一樣急切,開始考慮是否要改變朝局現狀。”

楊修這番話,說到這一步爲止,都還是沒有大逆不道的成分的,而且隱約點出了“曹操袁術甚至劉表,現在是一類人,而劉備袁紹孫策這些可以往邊地發展的,是另一類人”。

這樣,也是暗示袁紹,至少幾年之內,他跟劉備是需要維護同一套天下運行法則邏輯的人,在這個階段內,應該是盟友。

這些話,也是楊修出發之前,李素就跟他稍微分析過的,李素也點頭了,認可這些話可以跟袁紹說,哪怕將來袁紹說“這事兒是劉備和李素跟我說的”,也不用怕承認。

同時,李素之所以默許楊修強調這一點,也是因爲他覺得這樣跟袁紹說,對整個大漢是有好處的。因爲在這段因爲新法理形勢導致無法對內內訌的時候,邊地諸侯要繼續擴大勢力,就只能去打蠻夷,這對於“強漢削狄”是有好處的。

當然這種潛在盟友的暗示能持續多久、到了下一個階段會如何,那就要繼續分析了。

袁紹果然聽得頻頻點頭,忍不住追問:“那下一階段呢?德祖,你倒是說說,邊蠻與黃巾餘孽盡數掃除之後,天下又該是誰與我爲友?”

楊修智珠在握地說:“那就要看下一階段,天下向何處去了。而且要看,目前階段受害的袁術、曹操,或者劉表,誰會對現狀最先不滿、不甘心看着自己慢慢失血而其他邊地諸侯慢慢壯大、最後不滿到足以讓他有膽子跳出來當出頭鳥,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首先可以表現爲‘忍不住以漢臣身份直接攻打其他漢臣奪取地盤’,然後被早就忍不住的其他諸侯找到藉口羣起而攻之、最後反而受害被瓜分其地。

更有甚者,還有一種愈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就是再次殘破司隸,把頭重腳輕、強枝弱乾的朝廷中樞給……”

天地良心,這些話絕對不是李素教楊修說的,完全是楊修仗着跟袁紹親戚關係,想兩頭賣好立功,所以私下裡說的。

袁紹都忍不住聽得腎上腺素飆升:“這……天下已經太平,還會有這樣的逆臣嘛?不可能吧?”

——

五千字,今天還有一更四千字,算還一更。還清堂主舵主們的欠更,至於打賞人次數,我重新算一下,目前居然欠了五更。後續調整,具體看作者流言。

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70章 大功告成(第三更!)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番外第47章 搶得越狠,死的越慘第731章 拿來吧你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239章 大道至簡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45章 臥槽這也行?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634章 黃蓋:我不會在翻一座山時跌倒兩次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794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第738章 呂將軍不要衝動咱談談條件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21章 說服沮授-上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560章 張鬆禰衡中門對狙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番外第43章 拓跋力微:打進張家口,活捉張翼德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74章 黃天蕩測試版第213章 還生病就說明生活條件還是不夠好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855章 法孝直也有怕的時候第767章 嘗試修補信任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36章 踢到鐵板了第657章 關門打狗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82章 拖人下水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第845章 “文若無能,喪權辱國”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第202章 蠻將歸降,景毅授首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162章 董卓夜宴逼華雄
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70章 大功告成(第三更!)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番外第47章 搶得越狠,死的越慘第731章 拿來吧你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239章 大道至簡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45章 臥槽這也行?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634章 黃蓋:我不會在翻一座山時跌倒兩次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794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第738章 呂將軍不要衝動咱談談條件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21章 說服沮授-上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560章 張鬆禰衡中門對狙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番外第43章 拓跋力微:打進張家口,活捉張翼德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74章 黃天蕩測試版第213章 還生病就說明生活條件還是不夠好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855章 法孝直也有怕的時候第767章 嘗試修補信任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36章 踢到鐵板了第657章 關門打狗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82章 拖人下水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第845章 “文若無能,喪權辱國”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第202章 蠻將歸降,景毅授首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162章 董卓夜宴逼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