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

“陳主簿,一會兒我派人進去訊問,還請你代表大將軍,當面做個見證,畢竟辦案要講求萬全,哪怕只有一線疑點,也不能冤枉了好人。”

“宗伯放心,這點小事,陳某自當效勞,宗伯先請!”

確認張魯和劉焉那些逆信確爲真跡之後,當天晚上,大宗正劉表,就帶着一些何進派給他的巡督兵馬,以及何進的主簿陳琳,一起做個見證,來到剛告病卸任的侍中董扶府上。

劉表這人智商還是可以的,儘管前些日子從蔡邕那兒學到了“如何設置對照組,讓嫌疑人的親戚比對真跡筆跡”的查案方法,但劉表終究相信兼聽則明,不能只信孤證。

所以,在書證初步證實劉焉罪行後,劉表還是非常大公無私地主動向何進建議了一項額外的特別調查,上一道雙保險。

這麼做,也是劉表怕將來萬一劉焉完蛋後、負責幫朝廷查處劉焉的劉備,野心也膨脹起來,想劃地自守。如果劉表今天不大公無私地撇清,將來被視爲劉備同黨可就不好了。

身在朝廷中樞做官,權力漩渦之中,不走一步看三步怎麼行。

劉表太理解,一個人,一個漢室宗親的野心,是如何一步步膨脹起來的。

換做一年前的劉表,還在當北軍中侯,他或許還不是很能代入這種膨脹,但現在破格提拔成大宗正了,他也一樣有了些心思。

最早的大宗正劉焉,現在是益州牧,還因爲膨脹過快,終於遭到報應反噬了。後一任大宗正劉虞,現在是幽州牧,幹得非常好。

接替劉虞的劉備,雖然年輕了一輩年紀,資歷不足,在京時只是宗正少卿,現在也已經是執掌漢中三郡的實權太守,成功翹掉劉焉的話,未必沒有機會再進一步……

那他劉表也是大宗正,未來憑什麼就不行!

劉表自己都漸漸有了些外放自守、不再看他人臉色的野心,他不相信劉備會沒有野心!

而既徹查劉焉案、又徹底撇清與劉備勾結嫌疑的最好辦法,就是今晚這個第二波審查!讓大將軍派來的執金吾丁原、和主簿陳琳,同時、一起進去見證、親耳聽聽!

說句題外話,當丁原出現在京城的時候,就意味着,歷史上何進招外兵進京的第一波密令,已經發出去了!因爲何進的密信,是同時給丁原和董卓的。

只是丁原離得近,在孟津渡對岸的河內野王縣,所以快馬密信一天就送到了,第四天丁原已經帶着兵進京,但丁原人少,何進也立刻封他爲執金吾。今天才是丁原進京上任的第三天而已。

而董卓離得遠,他的軍隊駐紮在河東,而且是三門峽以西的解良縣,也就是關羽老家。因爲三門峽的存在,何進的信使得先走陸路出函谷關、經崤函道過弘農、潼關,再從黃河入蒲阪津走湅水到解良。

董卓的軍隊要來,也得重走這條路才比較經濟,所以起碼比丁原晚到十幾天。如今估計纔剛啓程、還沒進入弘農郡呢。

劉表一個眼神,執金吾手下那些負責京師巡邏、督奸的士兵,就一下子撞破了董扶府上的大門。

院內立刻有董扶的家人親隨驚呼出來阻止:“爾等何人?此乃董侍中府邸!休得放肆!”

“家父病退不過兩月,你們這些狗仗人勢的就敢欺上頭來!還不快滾出去!家父身體不好,我不想鬧太大動靜驚擾了他,不然今日之事定不輕饒!”

劉表看了一眼丁原,丁原立刻亮出執金吾的印信:“北軍奉大將軍鈞令督查逆案,全部不許妄動!宗伯請!”

董家人瞬間被北軍親兵控制,劉表拿着那封劉焉向張魯炫耀“董扶告訴我‘益州有天子氣’,你只要乖乖跟我混,保你一輩子榮華富貴從龍之功”的逆信,直接登堂入室,衝進董扶的病房。

董扶已經83歲,本來就病得奄奄一息了,看到劉表、陳琳、丁原三人入室,一時驚疑不定:“你……你們……”

劉表不給他反應時間,突如其來地詐供:“董侍中,夜觀得一手好天象啊,益州有天子氣,嘖嘖,還望使君早晚看覷蜀儒大宗董、任等族——可惜,你還不知道吧,自從去歲蜀道斷絕之後,你那賢弟任安的侄兒、犍爲太守任歧,已經被劉焉藉故斬殺了。”

董扶瞬間臉色煞白,又漲得通紅、隨即再次煞白。

原本聲嘶氣喘毫無氣力的姿態,也瞬間變得非常可怕,他忽然坐起身來,伸出的手臂前段,手掌佝僂扭曲得如同痙攣的雞爪,驚恐指着劉表:“你……你們怎麼會……”

劉表心中一凜,知道這事兒徹底板上釘釘了,踏前一步:“你是不是想說我們怎麼會知道?當然是劉焉把這些話都用來招搖撞騙,寫給張魯看,騙張魯死心塌地爲他賣命了!”

董扶被窺破滅族大秘密,連續受驚,當下大叫一聲:“劉焉誤我!”

隨後就砰然倒回病榻,瞬間氣絕身亡。

劉表表情一肅,他之所以這次要帶上陳琳作爲見證人,怕的就是這種情況。

要拷問一個83歲的垂死老頭兒,別的招數都不好使,只能是突襲詐幾句,而且得隨時做好對方氣急攻心直接嚇死的心理準備。

劉表:“孔璋,今日問話經過、董扶言語神態、語氣細節,你都看在眼裡了吧?大將軍面前,二位可要好好做證,勿負國家!”

陳琳、丁原連忙拱手錶態:“董扶雖死,他臨死時驚詫的反應,我們都看得分明、歷歷在目,確像是秘聞被窺破以致驚怒交加。他定然是跟劉焉說過那些逆語,此案鐵定無疑了。”

丁原還業務非常熟練地一揮手:“把董家滿門全部拿下!交大將軍發落!”

董扶三族立刻被全部抓了起來,那些僕人更是審都不用審,當晚就全部秘密處決了。

……

李素向何進彙報之後,就暫時回到自己住處,準備先盤桓數日,瞭解京師最新的情況,靜觀其變,何進一時也沒再派人找他。

也是爲了打煙霧彈掩護,李素居然還在這個節骨眼上,在雒陽買了一處宅邸。而且每天住在自己家裡,明面上不去跟蔡邕走動。

漢朝雒陽的房價雖然沒宋朝汴京那麼貴,但也是很誇張的。何況李素要稍微講究點排場,演給別人看,得買好一點,所以足足花了三百萬錢!

而這座府邸,用不了一年多,就會被董卓連着全城一起燒燬了,即使如此,李素還逆市買房,純粹是演戲逼真所需。

其他官場朋友問他,他也都是笑稱:“等劉焉事畢,朝廷說不定還會召我這等名士大儒回京任職,早點置業免得慌亂。”

做戲如此做全套,當然沒人懷疑他了。

而且李素的官職是使中郎將,他之前跟着劉備去益州,名義就是“遊說於夫羅遷徙安置”,而這次去的理由將會是“處理劉焉善後”,從頭到尾,在皇帝和大將軍眼中,李素都是朝廷之臣而非劉備部曲。

李素買房,讓所有人都以爲他跟劉備只是比較要好的臨時同事。

而劉焉處理意見的小道消息,雖然還沒公佈,但李素還是在董扶死後兩天得到了。

聽說劉表居然玩了這麼一手補充偵查時,李素心中也是微微一驚。

他沒想到劉表這個原本不該出現在此次事件中的傢伙、這個被李素一直忽視爲NPC的老好人,居然也挺有手腕的,竟用這樣的姿態顯示自己的大公無私。

果然不能隨隨便便把人當成NPC啊,歷史上能單騎入州坐鎮一方的諸侯,就沒一個省油的燈,個個都是人精。

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劉表跳出來了,李素把這個新變量納入推演模型,一切就還在粗略掌控之中。

董扶死後第四天,時間已經進入八月初。

八月初一的朝議討論應該是結束了,李素身爲外官暫時不用上朝,也不知道說了什麼,但估計該討論的賞罰應對措施肯定都討論好了,只等五日後下一波正式宣召公佈。

但八月初二這天,一場橫生枝節的召見,讓李素微微有些意外。

是大將軍何進忽然急招他說事兒。

李素匆匆趕到大將軍府邸,行禮拜見:“末將參見大將軍。”

走進將府大堂的時候,他看見的是何進端坐堂中,旁邊一個武將居然肉袒請罪、負荊在背,何進則在那兒出言寬慰他。

見到李素,何進臉一板:“李伯雅!你好生放肆!讓你把全部證據交出來後就別多事,靜候獎懲,你爲何還要挑唆宗伯擴大打擊,莫非劉備想誅鋤異己?”

李素一臉懵逼,暗忖何進這耳根子軟有一出沒一出的,又是哪裡聽風是雨了?難道又是袁紹打小報告?

李素:“大將軍何出此言?這是從何說起。”

何進一擺臉,示意那個跪着的武將自己說。

八月初天氣也不冷,不穿衣服負荊也不會着涼,那武將就轉向李素,拱手陳情:“末將吳匡,素來對大將軍忠心不二。舍弟棄世多年,舍侄女被劉焉威逼下聘,我在京城也絕無所聞。若懷疑末將與劉焉勾結,願放棄京師兵權,隨鎮西將軍與李中郎入蜀勸回劉焉,以明吾心!”

李素眼珠子一轉:“原來是吳將軍,我等呈遞朝廷的證據,並無任何解讀,句句都是劉焉原話,至於如何判定,乃是朝廷權限,末將豈敢置喙一詞?吳將軍從何處聽來有人要以此生事?定然與我等無關。”

吳匡:“是宗伯查案時,處理完董扶三族後,提到末將,故而來大將軍處負荊請罪。”

李素這才知道,是劉表那傢伙又開始演一碗水端平了——劉表既然嚴查了讖緯涉案的董扶,還把董扶嚇死了,那麼跟讖緯有關的“命中該當皇后”的吳氏家人,肯定也要查一查。

這樣劉表才能洗清自己全部的傾向性,不落下“查了一個沒查另一個”的話柄。

而吳匡因爲害怕、爲求自保,就直接來何進這兒負荊自證清白。

李素想明白後,直接對何進說:“大將軍,此事易耳,末將敢以名聲作保,絕無挑唆宗伯牽連查證吳將軍一門的言行。此番行事,以理度之,當是宗伯爲求穩妥,面面俱到。

至於族中晚輩女眷被讖緯之言所誤傷,這如何能怪吳將軍呢?請大將軍明鑑,昔日魏豹之妾薄氏被許負相面,言其當生天子,莫非高祖得薄氏之後,還要因讖緯罪及薄氏一門不成?

縱然吳氏果真有皇后之命,那也於吳將軍一門毫無罪衍。劉焉若逆天而行,強行妄應天命,最終無非是魏豹、劉歆之輩,徒爲後世笑柄,不足慮也。

何況聽說劉焉爲劉瑁娶妻,以天家之禮約期一年,至今還遠未過門,吳將軍願表忠心,讓鎮西將軍將其侄女接回,送入宮中爲宮女,則‘命中大貴’之讖豈非不攻自破?”

李素提到的魏豹,就是劉邦時代的諸侯,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最初是魏豹的妾,魏豹讓人看了相之後,說他這個妾將來要生出天子,魏豹就欣喜若狂叛漢自立,結果被劉邦攻殺、老婆也被搶走。最後是劉邦日了薄姬生出漢文帝應了預言。

而他說的劉歆,是西漢末年的大經學家、西漢末朝中重臣,後來他因爲不想跟漢哀帝劉欣的名字同音不同字,改名劉秀。但王莽篡漢後民間又有讖緯流言說劉秀當爲天子復興漢室,已經在王莽手下當太中大夫的劉歆(已改名爲劉秀)恐懼,想要謀誅王莽,事敗自殺。

但改名劉秀的劉歆死後,又有原名劉秀的真劉秀重興漢室。

李素這番話,無非是告訴何進和吳匡放寬心:命裡不是你的,強行湊天命也沒什麼好怕的。不就是吳氏女命中爲皇后麼?你們要是害怕,把吳氏弄回來送進宮,看吳氏自己的造化,不就全部解開了?

何進是個耳根子很軟的殺豬漢,他一聽李素說得這麼有道理,立刻相信李素對吳匡並無惡意。

劉表象徵性查吳匡,應該不是李素挑唆,而是劉表自己的本意。

“如此,倒是誤會你了,我想你跟吳匡也不該有過節,原來是劉表戰戰兢兢怕落人話柄。那就沒事了!

對了,既然你來了,我也不妨提前跟你說一句,後天朝會時正式宣佈的使命,到時候,朝廷會讓你持節至蜀郡,宣讀旨意,召劉焉回京擔任太傅,明升暗降削奪其兵權爲先。

你也別嫌棄這個處置輕,他畢竟不同董扶,已經盤踞天下邊陲一隅,手握錢糧兵馬,直接降罪萬一逼反,反而勞及朝廷征討。能用軟的就先用軟的。

但是,到時候也會給你兩道旨意,第二道便是萬一劉焉警覺,拒不奉詔,那就命鎮西將軍武力討平劉焉!”

“末將領命!定當謹記在心,末將告退!”李素態度謙恭地答應。

不過,李素沒想到的是,就在他要告退的時候,大將軍府的管事又進來通報:“大將軍,擬巴郡太守蔡邕在門外緊急求見,說有要事陳情。”

李素往旁邊一退:“大將軍,末將不如迴避……”

何進一擺手:“誒,不必!聽說蔡公不是你恩師麼,師生之誼有什麼好迴避的,素知伯雅急智,一起聽聽也好。”

李素就眼觀鼻鼻觀心站在旁邊。

蔡邕很快就進來了,然後直接當着何進的面請求:“大將軍!邕早知大將軍與王少府美意,願以巴郡太守過渡留中,任我爲侍中。

但邕昨日聽聞前任董侍中竟以侍中之位,妄稱知天命,狂悖行讖緯,邕不願與此獠同列,還請大將軍明察!又聞近日蜀道已經復通,巴郡可至,不如就請大將軍將錯就錯,讓邕去巴郡盤桓年餘,再做打算。”

李素在旁邊聽了,都暗暗讚歎。

這兩天他跟蔡邕沒有新的勾結,這一手是蔡邕自己想出來的。

原本他也是可以去巴郡上任了,但是利用“前任侍中是個反賊,我覺得侍中這個職位名聲暫時臭了,我不想接班”來加大籌碼,也是一步好棋。

何進果然不好拒絕,當着李素、吳匡的面就許諾:“誰能想到董扶竟如此大逆不道,蔡公愛惜羽毛,不願與此人污穢之人同列,也是情有可原。

我本意也願放蔡公外任,不過久聞蔡公所長,在經義文章,讓你治理一方民政,還是南方酷暑之地,苦了蔡公了。”

李素聞言,忽然覺得可以利用,眼珠一轉,假裝出於公心建議:“大將軍,侍中屬少府,位在尚書上,本當兼掌東觀、主著史理學。蔡師也常年精通經義,先帝稱其知天命,本當掃清董扶余毒。

既如今以侍中之位污穢不願就任,不如請大將軍特旨恩許其身在外任、兼掌經史,允其從門生故吏中挑選並無高第品秩之人,隨行去巴郡修治經史。反正學問在哪裡都可以做嘛,也不拘泥於京師。”

何進耳根子軟,又剛好被吳匡、李素、蔡邕輪番說服了好幾次,正是趁熱打鐵的時候,不由越聽越有道理,但他還是疑問:“可東觀修書,所需借閱典籍衆多,如何是好?”

李素:“不如允許蔡師外任之時,明列賬目,與盧子幹交接,借閱一部分。其餘可能用到、又實在不便外界的,也可謄抄一份帶走。部分所需量大、有必要刻印的,還可擇其緊要請書商刻印一些。只要調撥人手足夠,不用半月便可準備妥當。”

何進摸了摸腦袋:“此事我並無異議,不過這並非軍務,我與袁太傅共同輔政,此事你們還是帶着我的手書,去袁太傅處再確認一下,他說沒問題,那蘭臺、東觀藏書,你們儘可謄抄、或記賬取用。”

理論上,何進如今還是跟袁隗一起輔政的,先帝死後的格局,是文事不決問袁隗,武事不決問何進,所以流程還是要走一走。

但蔡邕也知道,只要何進答應了的事情,袁隗是不會去故意枉做小人阻攔的。

李素心中暗喜:這麼一擠兌,終於把蘭臺和東觀藏書典籍的借用權全部拿到手了……

反正李素這兩天已經知道丁原已經進京,那算算時間差董卓也不遠了,何進估計都活不到這個月底。

等董卓來了,這種大老粗又不會駁回之前關於文化事業的舊詔書,蔡邕大大方方抄完搬走就是了。

甚至董卓的人都不會想到去蘭臺看一看,蔡邕把抄寫本留下把真跡拿走董卓都不知道。少掉一些就更不知道,反正最後董卓一把火,這裡什麼都沒了。

蔡邕既當巴郡太守,又借書兼管朝廷修經史,這種招數居然都被蔡邕想出來了!

不過這麼一來,以後江州(巴郡郡治,後世的重慶)恐怕未來會成爲一個蝴蝶效應分叉出來的“大漢學術中心”了……

——

PS:今天還是兩更吧,但字數絕對不少的,下午還有一更。這更五千五百多字,下午也會是五千多。總字數超過正常三更。

加更字數感謝書友“清聽風”的又一個舵主。

第8章 一點寒芒先到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301章 這點間接證據根本騙不過賈詡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537章 量子疊加態打野的精髓:只要我不出現,我就有可能在任何一路出現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338章 反間反間計的反間計(八千字大章)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372章 收網第802章 鄴城落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第11章 取信賈琮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179章 今有石油美元,古有蜀錦五銖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412章 一路種田到前線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550章 天下數學家盡入彀中矣(八千六百字大章)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26章 兵越打越多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764章 似乎跟原來也沒什麼不同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56章 賢弟辦事我放心第782章 張郃高覽降曹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番外第32章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第163章 風蕭蕭兮潁川寒,壯士渡河不復還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692章 大漢朝的連續兩任大將軍都是中風癱瘓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74章 這裡不是落鳳坡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702章 偃皋新區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
第8章 一點寒芒先到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301章 這點間接證據根本騙不過賈詡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537章 量子疊加態打野的精髓:只要我不出現,我就有可能在任何一路出現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338章 反間反間計的反間計(八千字大章)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372章 收網第802章 鄴城落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第11章 取信賈琮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179章 今有石油美元,古有蜀錦五銖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412章 一路種田到前線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550章 天下數學家盡入彀中矣(八千六百字大章)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26章 兵越打越多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764章 似乎跟原來也沒什麼不同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56章 賢弟辦事我放心第782章 張郃高覽降曹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番外第32章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第163章 風蕭蕭兮潁川寒,壯士渡河不復還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692章 大漢朝的連續兩任大將軍都是中風癱瘓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74章 這裡不是落鳳坡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702章 偃皋新區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