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

時間很快來到207年的農曆九月底十月初,距離李素和甘寧在大阪灣附近登陸,已經過去了四五個月的時間。

後世的大阪和神戶附近的海灣地區,經過五個月的改造,很多小鎮都已經完全變了樣。漢人的出現,讓當地人學會了怎麼蓋兩層的樓房,以避免低窪地帶的潮溼。

畢竟如今曰本的人口還很少,土地很充裕,當然沒必要爲了節約土地而蓋樓房。兩層樓的建築,一般也都是拿一樓當存儲糧食的筒倉、雜物間,或者是飼養動物的犬羊圈,二樓才住人,好有個更乾爽溫暖的居住環境。

即使是不能或者不便蓋樓房的地方,漢人也帶來了類似於吊腳竹樓、武士屋敷那樣的新建築結構,用竹木把房子稍稍撐起、離開地面幾尺,用圓木拼成地板鋪上找平用的夯土。

又或者木頭不夠、不方便大量採伐的地區,就直接用夯土堆高築臺,在實心土臺上蓋房子。

這些措施雖然不像二層樓那樣,可以把樓下的空間利用起來,但是在防水防潮保暖上,效果也湊合。

而在漢人來之前,當地哪怕是奈良的女王,住的也不過是直接裸露泥土的平房。扶桑本地人連地板和地磚都沒有,又不架高,等於是造房子只造牆壁和屋頂,地面最多剷剷平。

漢人的出現,顯然是提高了全面的生產力,所有人都可以學習借鑑,提高生活質量,也就犯不着反抗了。

扶桑本地男人因爲不習慣轉向父系社會、亂搶女人而犯事的情況,當然繼續在絡繹不絕發生。當時的信息傳遞速度太慢,當地人又沒有文字,也不會漢字,幾年都未必知道外面時代變了。

好在,那些被漢人佔有的扶桑女人,很快就學會了如何適應有男人養的生活,還主動爲漢人男人着想、試圖建議他們換個更文明的統治方法。

比如,遇到土著男人來亂入室撲倒,只要未遂,沒有得手,就別一律殺了——雖然在漢人的法律裡,入室對屋主的女人不軌,企圖動手動腳,就已經可以正當防衛殺了,不用既遂。

但是,這不是考慮到扶桑土著男人們不懂法嘛!而且要是沒有實際造成傷害,就從輕處置,罰爲終生奴隸好了。

反正漢人帶來了那麼多先進的居住條件、基礎設施技術,本地人要提高生活質量,也得有巨量勞動力大拆大建嘛。

在中原,先秦和西漢早期,最沉重的勞役刑不一直是城旦舂嗎?凡是低於死刑的,男人築城女人舂米。所以,這些犯事兒的扶桑土著男,也全部罰爲城旦好了,這很合理。

抓住一個就罰蓋房子做重勞力,給口飯吃,一直幹到在工地上出事兒死了爲之。

下面把這些意見層層上報之後,李素和諸葛亮也都覺得很合理,便這麼認了,算是“入鄉隨俗,適應當地情況”。

主要是經過幾個月的摸排,李素也徹底搞清楚了扶桑各地的人口情況,發現人口確實是少,要搞開拓完全不夠用,在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情況下,能不直接殺就不直接殺了。

反正也不怕這些犯罪的土著人數積累得太多、形成龐大的反抗力量,因爲在極端原始惡劣的勞動環境下,那些搞基建的奴隸本來死亡率就很高,都不用殺也會以每年一成多的速度意外或過勞而死,基本上一個奴隸用七八年就榨乾死了。

於是乎,除了甘寧剛來統治時的一個多月裡,因爲社會轉型衝突殺了一萬多人,後來漢人就很少殺人,反而是每月抓個幾千個犯罪奴隸,一年下來也能有四五萬人。

而甘寧留在大阪灣附近的戰士和漢人水手就有五千人,還絕對控制了先進兵器裝備,一個看十個絕對看得過來。

另外,李素和甘寧剛來的時候,還擔心過一個問題。

那就是怕漢人抵達後,第一年因爲錯過了耕種季節,五月底纔到,種什麼作物都來不及趕秋收了。

所以漢人等於是第一年啥農業生產都沒幹,會不會不夠吃,需要從中原千里迢迢海運糧草,或者是去筑紫島、從已經多開拓殖民了一年的筑紫島運餘糧過來。

後來發現,這種擔心也是完全沒必要的,因爲扶桑如今的人口太少了,地廣人稀之下,漢人哪怕完全不種田,捕魚就能夠吃。

按照李素帶來的幕僚和一些基層文官的統計,如今邪馬臺的實際人口大約是二十多萬,大和國有三四十萬,兩者相加就是七十萬人。

另外在筑紫島到大阪灣之間、廣大的瀨戶內海兩岸各地,零零散散大致有百十個部落,加起來二十多萬人。所以整個關西地區的扶桑開化人種,大約也就一百萬。

如果把未開化的也算上,筑紫島南半部、阿蘇火山以南的熊襲蠻,大約有不到十萬人。整個關東地區一直到北海道,蝦夷蠻子大約二三十萬。

因此曰本列島的總人口是140萬,100萬開化民40萬野人。

這點人,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基本上忽略不計。

按照李素對曰本歷史的瞭解,曰本在遣唐使改革之後、完全進入鐵器農耕的封建統一郭嘉,花了兩三百年時間,纔在唐末宋初把總人口提高到了五六百萬,然後纔開始出現平原新田不夠分、班田法(模仿漢人的均田制、佔田制的一個變種)無田可班漸漸崩潰。

但此後曰本進入幕府時代,數百年斷斷續續戰亂,一直到戰國末期1600年左右,人口始終被殺在六七百萬,無法突破七百萬,所以田也依然勉強夠種(比王政時代多出來的這一兩百萬人,開發出了山坡上的梯田)。

這個時期,之所以很多領主大名能搞起來“六公四民”、把六成的農民收成都徵收走,農民還能有活路,就因爲他們人口總量被殺戮限制住,繳稅比例雖然高,但只要想種田就有得種。

一直到江戶時代後不再打仗,曰本人的人口才在1650年後突破1000萬,此後兩百年和平暴漲,到明治維新前夕膨脹到3000多萬,那才叫“哪怕不收稅,農民人均耕地都少到活不下去”,海魚資源也漸漸被那些被迫打魚謀生的失地農民破壞。

可見,如今的人口耕地壓力,纔剛剛到農業社會極限生存上限的5%,或者說“不開發漁業、全靠種植業”生存上限的10%。

曰本列島的耕地,養活1500萬人口是沒問題的,周邊海里的魚,還能勉勉強強再養活個1500萬。

漢人哪怕不種田,只要會先進的捕魚技術,而且只捕關西沿海,再來一兩百萬都沒問題。

另外,如今的扶桑人雖然也會捕魚,但他們只會造沒有船艙的敞篷小木船,會用魚叉和釣竿、鉤子,但連用亞麻纖維搓漁網都不會,主要是扶桑人的紡織生產水平也同樣低下。

扶桑人唯一跟漁網類似的工具,是一種用竹篾片做的硬質魚簍、網兜,但那些硬質網兜面積比漢人會造的軟質漁網小多了,也不能撒只能撈,捕魚產能就很低效。

這纔有了近海如此豐富、從未破壞的漁業資源,也確保漢人撈上來的魚,可以賣給本地土著,換取他們的稻穀、萊菔、大蔥、韭菜等食物。

畢竟,有稀缺纔有貿易,要是本地人捕魚技術也很高超、本身魚也多得吃不完,那他們就不用跟漢人貿易食物了。

現在這樣就剛剛好,可以互通有無建立起穩固的經濟循環,有利於長期平穩統治。

這些問題李素都沒有深入想,還是諸葛亮因爲不得不在這兒多做幾年地方官,所以想的比較深入。

諸葛亮覺得,以後早期移過來的漢人,應該儘量挑選懂點兒農業和漁業技術的百姓,這樣可以給他們多分配扶桑家奴。

漢人都不用親自大規模從事農業生產,專注於指點教導家奴生產技術。這纔是最快的提升生產力開拓蠻荒良法。

……

上述這些潛移默化的轉變,都是六到十月間,扶桑大地上主流的社會演進。

不過隨着時間進入初冬,李素和諸葛亮都不得不搞了幾項社會和生產組織方面的調整,以應對冬季的特殊情況。

首先是諸葛亮那邊,一開始維持得挺好的“漢人傳授先進捕魚技術,跟扶桑人換穀物蔬菜”的經濟模式,到了冬天就首次顯現出了危機趨勢。

原因其實也很容易想到:穀物相對容易曬乾長期保存,魚類和海鮮就算曬魚乾,也存不了那麼久,如果不加鹽醃製,抗不過冬天加春荒的五個多月,直接就腐爛了。

當然,按說這個問題不影響漢人,因爲漢人是打漁的,扶桑土著纔是種田的,漢人冬天植物無法生長的時候,照樣可以天天打漁,並不會斷了魚肉來源。

但問題是,這個時代的扶桑人都沒文化,也不會算計,之前夏秋兩季,漢人傾銷魚肉換稻穀麥子的時候,很多扶桑人沒控制住魚肉的誘惑,秋收後一下子換多了,

手頭留下的穀子只夠吃半個冬天的,魚乾卻屯了很多。要是放任魚乾腐爛,這個冬天扶桑人估計又能餓死上萬。

沒辦法,誰讓諸葛使君仁慈呢?一想到這些扶桑順民都是甘願接受漢人統治和友好貿易的,爲了給他們一條活路,諸葛使君只好親自給他們指路:

漢人有曬鹽的辦法,可以大量獲取海鹽,跟只會煮鹽的扶桑土著生產效率差距巨大。

曰本的環境冬季日照不算好,不過沒有什麼大江大河入海,這點算是優勢,雨水期也比較集中,引入諸葛亮的新曬鹽法,產量肯定能暴增很多倍。

不過,曬鹽的早期鹽場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還要平整海邊的灘塗、堆築圍堰。那土地平整的土工作業量,也不比修梯田容易多少了。

漢人管理者也很慷慨,出技術組織那些需要鹽的土著來當奴隸,沒日沒夜給諸葛家的鹽場狂幹活,然後給他們一點鹽和鹹魚作爲報酬。

諸葛亮還嫌棄基建太慢,想進一步引入他在中原建設的鋸木工場,就在澱川兩岸、琵琶湖口,都圈地造了些水車作坊,加工基建過程中需要的海量木料。

後來發現曰本的河都太小,水流落差也不大,水能不夠用,就改爲在海邊造風車,用海風的風力來磨面碾米鋸木材。

當然,那些在中原用來紡紗、鍛鐵的水車工坊,在這兒肯定不會建,至少十幾年內,諸葛亮都會保證扶桑土著在鐵器和高端紡織品方面,完全依賴中原的輸入。

最高端的先進生產力,當然不能傳給這些還沒徹底馴化的蠻子,要狠狠賺他們的工農業剪刀差。

在諸葛亮的大興土木之下,一個冬天之內,大阪灣周邊上百平方公里內,森林覆蓋面積都降低了好幾個百分點(大阪灣沿海到大和(奈良)才四十里,當時的大和國直轄統治範圍非常小,基本上跟西周初年周天子王畿的半徑一百里差不多)

沒有遠見不會算賬的扶桑奴隸,也自願累死了數千人,但不管怎麼說,總比漢人不給他們食物、放任他們手頭買多了的魚乾腐爛後預估會餓死的人數,要少好幾倍了。

從這個角度說,漢人統治者是多麼的仁慈。

自己數學差不會算賬統籌食物、不適應新事物新生產組織方式、本來就會餓死的人,這總不能怪統治吧?

……

諸葛亮把原本冬季農閒會懶散的扶桑人,全部組織起來、冬天也不能休息,加班加點奮力幹活搞基建,總算是變廢爲寶,變害爲利,讓種田建設的預期進度又提升了好幾成。

另一邊,李素直接督導的很多工作,卻陷入了困境。

之前整個秋天,李素把難辦的需要好好統籌的活兒,都丟給了諸葛亮。他自己就想着怎麼藉着甘寧打通瀨戶內海航路的時候,“順便不小心”把石見銀山給發掘出來。

但很可惜,事與願違,甘寧的船隊沿着瀨戶內海北岸巡航探險、瞭解地形、勘測繪圖,整整四個月,卻沒能發現關於後世曰本最大銀山石見銀山的絲毫線索。

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196章 景毅的抗劉三策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547章 討價還價瘋狂博弈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21章 不毛之地第674章 周瑜覆滅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497章 微妙的二袁恩怨第76章 老子全都要第1章 我不想被滅口第786章 我笑那李伯雅無謀,諸葛亮少智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39章 上達天聽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第171章 呂布逃命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番外第56章 呂布:死前也要殺個可汗墊背第1章 我不想被滅口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465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三更贖罪)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482章 追亡逐北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591章 一錘入魂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764章 似乎跟原來也沒什麼不同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29章 省親救難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70章 大破韓遂只是基本操作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196章 景毅的抗劉三策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381章 大行令楊修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394章 諸葛之算,恐怖如斯(八千字大章,舌戰完結)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284章 逐漸迪化第307章 法孝直再出五丈原第484章 利用變法撈錢撞到槍口上了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621章 純粹是妄想受害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
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196章 景毅的抗劉三策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547章 討價還價瘋狂博弈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21章 不毛之地第674章 周瑜覆滅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497章 微妙的二袁恩怨第76章 老子全都要第1章 我不想被滅口第786章 我笑那李伯雅無謀,諸葛亮少智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39章 上達天聽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第171章 呂布逃命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番外第56章 呂布:死前也要殺個可汗墊背第1章 我不想被滅口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465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三更贖罪)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482章 追亡逐北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591章 一錘入魂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764章 似乎跟原來也沒什麼不同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29章 省親救難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70章 大破韓遂只是基本操作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196章 景毅的抗劉三策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381章 大行令楊修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394章 諸葛之算,恐怖如斯(八千字大章,舌戰完結)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284章 逐漸迪化第307章 法孝直再出五丈原第484章 利用變法撈錢撞到槍口上了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621章 純粹是妄想受害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