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規劃

對於現在朝野局勢,呂鵬對大家繼續分析道:“現在各地黃巾已經基本撲滅,豪強地主的武裝也可以對付小股流散,他們剿滅一些山賊,黃巾餘孽,即便上報上去,軍功也不會突出,根本顯不出來有什麼特殊。”

這話倒是實情,各地大亂已經開始,,一些正直的官員都將這種變亂歸咎到十常侍亂整的這個政治目標上,用來打擊朝臣公敵十常侍。

對於這樣的軍功,十常侍壓制隱瞞還來不及,怎麼能給予上報?那不是給士大夫湊整自己的證據,給自己添堵嗎?

十常侍把持朝政,隔絕了內外的視聽,皇帝也根本看不到聽不到,因此這些剿滅山賊的小功勞,也就根本達不到上聽,對大家的升遷幾乎沒有作用。

這時候,張燕和習珍再次沮喪,想想也是,就在不久之前,張飛破家組成鄉勇義軍,在劉備呂鵬的帶領下,大家南北征戰,最終依舊沒有落得個一官半職,大家打打殺殺的不過就是爲了上位,博得個留名天下封妻廕子,結果這剿滅黃巾賊的軍功卻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那大家做起來還有什麼意思?

這時候許傑卻再次拍手道:“既然剿滅山賊無功,那我們就去打外賊,比如烏桓。”

這一次呂鵬算是真的佩服了許傑的腦袋靈活,於是讚許的衝着許傑點點頭:“不愧是我未來的智囊,你的想法和我是一樣的,大家在一起內鬥沒有好處,那我們就去打外賊。”

這麼一說,張燕和習珍才恍然大悟。

漢朝至建國以來,就與草原民族征伐不斷,自從漢武帝討伐匈奴勝利之後,大漢朝廷就定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後代的皇帝,對草原民族不再實行和親納貢,一切都以武力說話。

當然,這一種國策並不是你想做到就做到的,那要雄厚的國力,朝廷上下一心才能實現。

大漢國朝,承平日久,更有着最近越來越沒落,天下大亂,國力日衰,這時候北邊的烏桓人,鮮卑和匈奴,又開始蠢蠢欲動,而這時候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徵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漁陽人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佔右北平郡、遼西郡屬國的城市。公孫瓚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現在已經升爲幽州騎督尉,並且兼職涿縣縣令。此後的五六年間,與北方遊牧民族爭戰不斷。

現在幽州,地處草原和內陸交界,每年被草原遊牧民族不斷襲擾,劉焉和鄒靖是煩不勝煩。

但是你不管怎麼煩,兩軍的戰鬥力在那裡對比的,公孫瓚騎兵只能野戰,卻不能搶回被遊牧民族侵佔的城池,兒鄒靖手中掌握的官軍,早就糜爛不堪,兩個人也只能看着烏桓人呼嘯來去,確實無能爲力,這時候,如果自己幾人帶着大軍,驅逐那些烏桓人,這樣的軍功才能天下皆知,才能達到聖聽。

幾個人就邊行邊討論,以後的發展方略就在這裡慢慢形成,於是大家全部熱血沸騰,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豪情。

但是呂鵬說到公孫瓚的時候,卻突然想起了那個一直在自己魂牽夢擾中的女孩,公孫婉兒,原本的雄心,勃勃的興致,就突然低落起來,心中有一種失落感,空蕩蕩的,讓人猶如失去了魂魄,心中長嘆一聲,也不知道那個女孩現在在哪裡,也不知道她現在過得好不好。大家就這麼走走停停,已經進入舊戰場,大家不由的感慨一番,呂鵬這纔多少振作一些。

行到三岔路口,這時候習珍問到:“主公,往北便是涿郡,往南,便是趙權兄弟所帶咱們的人馬駐紮的地方野人谷,我們是先拜會太守和校尉大人好呢,還是先到我們的地方看看?

呂鵬就站在岔路口左右望望,有些猶豫。

按照常理,自己回來,算是投奔劉焉和鄒靖這個上官,應該第一時間拜訪兩位纔是正理,但呂鵬想,若是拜會了他們,就會立刻被安排公事,就要開始四處征戰,再也難以抽身整理自己的根基,如此一來,會嚴重的影響自己基礎的發展。

自己的發展纔是硬道理,等自己安頓規劃好了自己的基礎,再行拜見上司也不遲。

其實他還有一個心思在,實在是見那個老是要打斷自己狗腿的鄒靖打怵,真的是有一種鴕鳥光輝在他頭頂閃爍——能晚見一會是一會吧。

於是決定,大家取道向東,直接趕奔自己的根據地看看再說。

既然已經決定,大家歡呼一聲,開始打馬飛奔,大家都是無根的人,現在,野人谷,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家,回家的心情讓他們歡悅無比。

《大明督師》《斷明竊清》不錯的官鬥文,敬請兄弟們關注,

第011章 桑林結義第176章 不忍下手第875章 算計分贓第080章 民事民生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858章 冷水和火炬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917章 臧霸其能第681章 徐庶就是僞君子第216章 收不來活的 那就收死的吧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279章 誰先見誰第794章 南下取CD第905章 世族南遷第550章 呂鵬的做法第165章 治理方略2第448章 直接打你的臉第552章 安排釘子第435章 守城2第180章 收買白波軍第174章 拜師學藝第350章 處變不驚第546章 徐晃的困境第547章 四面楚歌第571章 獎勵軍功第382章 將殘忍進行到底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595章 處理善後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060章 跑不出爲的手心第652章 組建水師第454章 大反攻第131章 敲打敲打第255章 新天地第088章 希望第748章 趙雲劫了漢獻帝第347章 焚琴煮鶴的主意第194章 小山對峙第619章 捋順關係第274章 竊據平谷第616章 以利誘之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231章 善後事宜第438章 反覆衝擊第311章 輕取幽州第882章 哀傷的落幕第458章 高覽的尷尬第392章 人海戰術第544章 徐晃的窘境第062章 坐地分贓第328章 騎兵對決第690章 決戰開始第161章 出兵潞縣第621章 魯肅出馬第172章 慘狀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848章 爭風吃醋的約架第545章 徐晃的舉措第911章 拼死抵抗第417章 一戰下涿郡第807章 準備工作第668章 了結江東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686章 潘鳳惹出的亂子第868章 改良佛法第591章 有意思了第291章 對陣公孫度第173章 救人害人的糾結第7726章 跑偏的判斷第397章 堆積如山的問題第765章 馬岱的見地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327章 狠敲竹槓第363章 領兵夜襲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350章 處變不驚第723章 口令 雞肋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969章 揮淚斬馬謖的真原因第253章 裹挾第559章 軍事演習2第132章 一團和氣第736章 漢人的變化第803章 張飛戰趙雲第929章 多路進攻第036章 敵人的輜重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589章 情況不妙第199章 出兵救援第169章 狗血劇情第394章 援軍第589章 情況不妙第648章 火拼之後第083章 規劃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558章 我最佩服的是我第847章 起了爭執
第011章 桑林結義第176章 不忍下手第875章 算計分贓第080章 民事民生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858章 冷水和火炬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917章 臧霸其能第681章 徐庶就是僞君子第216章 收不來活的 那就收死的吧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279章 誰先見誰第794章 南下取CD第905章 世族南遷第550章 呂鵬的做法第165章 治理方略2第448章 直接打你的臉第552章 安排釘子第435章 守城2第180章 收買白波軍第174章 拜師學藝第350章 處變不驚第546章 徐晃的困境第547章 四面楚歌第571章 獎勵軍功第382章 將殘忍進行到底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595章 處理善後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060章 跑不出爲的手心第652章 組建水師第454章 大反攻第131章 敲打敲打第255章 新天地第088章 希望第748章 趙雲劫了漢獻帝第347章 焚琴煮鶴的主意第194章 小山對峙第619章 捋順關係第274章 竊據平谷第616章 以利誘之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231章 善後事宜第438章 反覆衝擊第311章 輕取幽州第882章 哀傷的落幕第458章 高覽的尷尬第392章 人海戰術第544章 徐晃的窘境第062章 坐地分贓第328章 騎兵對決第690章 決戰開始第161章 出兵潞縣第621章 魯肅出馬第172章 慘狀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848章 爭風吃醋的約架第545章 徐晃的舉措第911章 拼死抵抗第417章 一戰下涿郡第807章 準備工作第668章 了結江東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686章 潘鳳惹出的亂子第868章 改良佛法第591章 有意思了第291章 對陣公孫度第173章 救人害人的糾結第7726章 跑偏的判斷第397章 堆積如山的問題第765章 馬岱的見地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327章 狠敲竹槓第363章 領兵夜襲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350章 處變不驚第723章 口令 雞肋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969章 揮淚斬馬謖的真原因第253章 裹挾第559章 軍事演習2第132章 一團和氣第736章 漢人的變化第803章 張飛戰趙雲第929章 多路進攻第036章 敵人的輜重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589章 情況不妙第199章 出兵救援第169章 狗血劇情第394章 援軍第589章 情況不妙第648章 火拼之後第083章 規劃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558章 我最佩服的是我第847章 起了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