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安插心腹

當河東郡治所安邑城被攻破後的兩天時間裡,在雒陽的董卓就得到了消息,董卓意識到白波軍很有可能繼續南下渡河流竄進弘農,這可對他大大的不利,若白波軍佔據了弘農,豈不是等於切斷了他的退路?

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立即下令調李傕和郭汜兩部人馬火速趕往弘農駐防,這兩部人馬約五萬大軍,足以擋住白波軍進入弘農郡。在關中地區還有牛輔的三萬人馬,雖然兵力上有些單薄,但是牽制徐榮和趙雲的人馬勉強也算足夠了,再說其他城池多少有一些兵力駐守,這些城池的官員還是聽從朝廷詔令的,而他董卓此時就代表了朝廷。

河東郡的世家大族們這次可算是真正遭了大難了,在白波軍的洗劫之下,所有世家大族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宅院被搶、被燒,塢堡被破,財物糧食被擄掠一空,族人被殺者不計其數,只有極少數跟着太守張時逃了出來。

河東大族衛氏、柳氏、裴氏、賈氏都幾乎被白波軍殺戮殆盡,只有幾個在外爲官和遊歷的人得以倖免。

河東太守張時帶着侄兒張晟、府丞王邑、府掾衛固等人逃到了弘農並想要在此招兵買馬奪回河東,但錢糧家業和家人全部都丟在了河東,身上不名一錢,吃飯都成了問題,只能前往當地大族楊氏暫且寄人籬下。

臨汾城。

劉成帶着大軍抵達臨汾城的時候,城內除了普通的百姓之外,已經沒有了一個匪軍,數萬大軍留了一半在城外紮營,他帶着另一半進城休整。

劉成騎馬在隊伍的最前面行走在城中街道上,發現百姓們對他們充滿了警惕、敵意和冷漠,他對賈詡、徐庶等人說道:“看來郭大這些人在這裡的威望很高啊,你們看這些百姓是用什麼眼神看我們?咱們似乎不受歡迎啊!”

徐庶說道:“主公,郭大是黃巾餘孽,自然會一些糊弄百姓們的把戲,他至少還知道要爲自己掙得百姓們的口碑,在百姓們面前不會亂來,行事也會遮遮掩掩,但他手下的楊奉、韓暹、李樂、胡纔等人只怕就完全不在乎了,這從我們擊敗楊奉、韓暹和胡纔等人之後看到的當地情況就知道了,他們比強盜土匪還罪大惡極!”

“是啊!”賈詡也頗爲感嘆,“這附近是郭大的起兵之地,他自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不然他當初怎麼可能拉那麼多人入夥呢?不過他也僅僅也只是在這一地有百姓們的支持,其他地方的百姓同樣對他恨之入骨,他手下的匪軍頭目們四處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百姓們還不是要把這筆賬算在他的頭上!”

劉成並不在乎這些,這裡百姓對他和北軍是什麼態度,他完全無所謂,大軍不可能一直留在這裡不走,不需要費勁心思去消除這裡的百姓對他們的敵視態度,這是地方官的事情。

到了縣衙,劉成吩咐徐庶:“去把杜畿、房玉、郭振、王人鳳、程度等人叫來!”

這些人都是劉成的門客,既有世家大族的旁支落寞之人,也有寒門,更有遊俠,這次出征,劉成把大部分門客都帶來了,讓他們在軍中協助處理一些事物。

杜畿是這些人當中是最得劉成看重的人之一,此人二十六歲,是京兆杜陵人,祖上是做官的,到了他父親杜周這一代就不再做官了,成了普通百姓。

這人很小就死了娘,後來他父親續絃給他娶了一個後孃,很是兇悍,沒過多久他父親就死了,杜畿是在後孃的虐待下長大的,而且他還獲得了一個孝子的名聲,這就不容易了。大漢朝以孝治天下,有孝子名聲的人要比其他人容易做官,因此杜畿年紀輕輕就被舉孝廉,不到二十歲就做京兆府功曹,還兼任鄭縣縣令,沒想到董卓亂政,京兆府很多官員都投靠了董卓,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擠,索性掛符印而去,帶着後孃準備前往荊州躲避戰亂,沒想到在途中就遭到了西涼軍的洗劫,盤纏全部搶了,就連後孃坐的馬車也被搶走,他走投無路,流浪到雒陽時聽說當朝右將軍劉成招賢納士,他還聽說劉成是朝中唯一能抗衡董卓的人,名聲還很不錯,於是上門投效,他就這樣成了劉成的門客。

在劉成看來,杜畿這人性格隱忍,善於斷案、顧大局,做事知道輕重緩急,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爲什麼說此人善隱忍呢?他在後母的虐待下長大,卻還能夠被人稱讚爲孝子,只能說明此人要麼天生是心善之人;要麼此人善於隱忍。一個在後母虐待中長大的孩子對待後母態度肯定是像對待仇人一樣,可杜畿卻不但沒有報復,還盡心服侍至孝,可見城府之深。也許很多人不喜歡跟城府很深的人交往,但劉成不同,他不是要找朋友,而是要招賢納士、是找手下,這樣性格的人恰恰是能辦事的人。

沒過多久,杜畿、房玉、郭振、王人鳳、程度分別跟在徐庶後面走了進縣衙大堂,他們站成一排向劉成拱手躬身行禮道:“見過主公!”

劉成說道:“如今河東北部和中部已經被我軍收服,但這些城鎮的官員幾乎都被匪軍殺戮殆盡,各縣各城治安混亂,民生凋敝,不能沒有官員治理。現在報去朝廷重新任命也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新官員纔會上任,這裡的百姓可耽擱不起,所以,事急從權,本將軍決定先行任命一批官員立即上任,以免地方上長期沒有沒有官員主政陷入混亂。找你們過來,就是要任命你們去做官!”

這些門客們聞言頓時心情振奮,神色激動,但還是控制得很好,這一點讓劉成比較滿意,他繼續說道:“爾等的才學、人品經過府上的考察還是深得我心的,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所以本將軍就舉賢不避親了。杜畿,任命你當任臨汾令;房玉,任命你爲蒲子令;郭振,任命你爲永安令;王人鳳,任命你爲北屈令;程度,任命你皮氏令!”

五人當即拱手躬身說道:“多謝將軍提攜,我等必恪盡職守、爲將軍和朝廷盡忠!”

劉成點頭道:“好!你們臨走之前,本將軍有一些要跟你們講。這些年大漢朝越來越衰弱了,朝廷對地方的統治力越來越弱,在百姓們心中的威信越來越低,這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世家大族想盡辦法剝奪普通百姓手裡的田產和房屋,以至於天下大部分土地都到了世家大族和官員貴族的手裡,百姓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在沒有活路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造反。如今河東世家幾乎已經被白波軍斬殺乾淨,大片土地現在是無主之物,但也不能任由某些人霸佔。所以你們到任之後,要先把各地治安狀況治理好,還要在開春之前把無主的田地給百姓們分發下去讓他們耕種,田地分給百姓們之後就是他們的了,官府要開具地契給他們,賦稅要適當的減少,百姓們太苦了,需要休養生息,一味的壓榨百姓、盤剝百姓,這天下怎麼能夠富裕得起來?只有百姓手裡有錢了,官府才能收到賦稅,朝廷纔有錢糧幹其他的!希望你們能夠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不要像其他鼠目寸光的官員一樣。以現階段而言,治理好一方百姓,讓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這纔是最大的政績,這也是一個官員最大的成就,不要以爲獲得高位就是成就,官位再高,如果是尸位素餐、禍國殃民之輩,一樣也會被人世唾棄,諸位都明白嗎?”

這些人沒想到劉成年紀輕輕竟然能夠說出這麼一番有道理的話來,可見劉成能夠當任右將軍、監國絕對不是偶然和僥倖。

“將軍教誨,屬下等銘記於心!”

如果不是太守張時等人還在抵抗,劉成甚至還要任命太守、府丞等一些列官員。

這裡人離去之後,王越快步走進大堂抱拳道:“主公,剛剛收到消息,昨日夜間,河東太守張時、府丞王邑、府掾衛固和郡尉張晟等人帶兵向南突圍,郭大派出一千騎兵追殺,具體結果不得而知,但安邑城被匪軍攻破了!”

劉成精神一震,當即下令:“徐庶,傳令杜楷率部立即追殺匪軍輜重隊伍、命張遼緊隨其後接應!”

“遵命!”徐庶抱拳答應,轉身而去。

劉成再此對外喊道:“來人,把王雙叫來!”

不一會兒工夫,王雙走進來抱拳道:“主公,您找我?”

劉成拿出一張地圖說道:“據說郭大把從河東各大士族那裡搶來的一大批財寶藏在了絳邑,這時具體的藏寶地點,你帶三千人去攻下絳邑,把這批財寶取出來!”

王雙接過地圖看了看,抱拳答應道:“諾!”

接下來劉成接連發布了好幾道命令,都是派兵攻打周邊城鎮的,這些城鎮之前都是被匪軍佔據的,如今匪軍已經南下,但各個城池都被當地一些地方小勢力佔據,只派官員去是不行的,必須要剷除這些頑固勢力,給河東開創一個良好的局面。

第148章 張遼之勇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37章 馬中赤兔第60章 不敗而敗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427章 立儲、封王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196章 蓋世無雙(2)第417章 不停的襲擾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88章 焦頭爛額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3章 鬥淳于瓊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145章 假節鉞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331章 分歧第132章 河內士族嘴臉第151章 訓徐晃第171章 聯手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131章 出征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90章 佈局開始第15章 白袍銀槍黑衣重矛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3章 鬥淳于瓊第443章 擒呂布第2章 會董卓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19章 失控第123章 救人第441章 改制第383章 特赦第357章 吞併第254章 分歧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249章 堅守的信心第45章 空營第67章 改制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49章 拖後腿(2)第78章 戰李肅第198章 汴水之戰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444章 呂布死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288章 于闐勢大第9章 城門變故第98章 蔡邕被抓第181章 敗孫堅第161章 賞賜第204章 抵長安第445章 又死了一個第409章 長安亂(1)第275章 彈劾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319章 見好就收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221章 納蔡琰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236章 任命第206章 提出美人計第351章 圍追堵截(3)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391章 請罪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192 神威無敵第313章 護國公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29章 爭奪第209章 香餑餑劉協第37章 馬中赤兔第413章 不好善後
第148章 張遼之勇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37章 馬中赤兔第60章 不敗而敗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427章 立儲、封王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196章 蓋世無雙(2)第417章 不停的襲擾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88章 焦頭爛額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3章 鬥淳于瓊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145章 假節鉞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331章 分歧第132章 河內士族嘴臉第151章 訓徐晃第171章 聯手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131章 出征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90章 佈局開始第15章 白袍銀槍黑衣重矛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3章 鬥淳于瓊第443章 擒呂布第2章 會董卓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19章 失控第123章 救人第441章 改制第383章 特赦第357章 吞併第254章 分歧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249章 堅守的信心第45章 空營第67章 改制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49章 拖後腿(2)第78章 戰李肅第198章 汴水之戰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444章 呂布死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288章 于闐勢大第9章 城門變故第98章 蔡邕被抓第181章 敗孫堅第161章 賞賜第204章 抵長安第445章 又死了一個第409章 長安亂(1)第275章 彈劾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319章 見好就收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221章 納蔡琰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236章 任命第206章 提出美人計第351章 圍追堵截(3)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391章 請罪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192 神威無敵第313章 護國公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29章 爭奪第209章 香餑餑劉協第37章 馬中赤兔第413章 不好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