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追責

就在武威官府正在爲劉成西域之行緊張的做準備的時候,西羌各部族的首領已經把要入伍從軍的兩萬四千多青壯陸陸續續送到了龍耆城。

這次劉成派了專門的官員前往各部族監督執行,西羌各部族的首領們不敢耍花樣,老老實實的把族中最精壯的年輕人找出來編入將要入伍的隊伍中。

這兩萬四千多人可謂是西羌各部族中最強壯的年輕人,把這些人從西羌各部族中挑選出來,從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西羌的很多實力。

劉成留下三千精銳朝廷騎兵和七千西涼騎兵,其餘的兵馬護送這些從羌人中挑出來的青壯前往金城,然後從金城出發分派到各地進行新兵訓練,當然不可能把這些人全部集中在一處,這樣容易讓他們抱團,也容易出事,只有把他們分開,分派到各地才能儘可能避免這些情況發生。

閻行、臧霸等人負責這件事情,他們帶着兩萬西涼大軍以及兩萬多強人青壯前往金城,在金城與楊儒匯合之後把這些羌族青壯派往各地訓練,當然還有兵士護送和引路,以免這些羌人青壯途中逃回來。

在龍耆城外,準備出發前往西域的一萬大軍已經準備好了,其中三千朝廷騎兵和七千西涼騎兵,爲了保持戰鬥力,劉成沒有把他們進行混編,而是暫且維持原來的編制。

除了這一萬主力之外,還有劉成的一千親衛騎兵,也都是精銳,另外還有五百隨行的官員、輜重後勤兵種、工匠,帶工匠主要是爲了可能作戰時需要攻城,一旦需要攻城,這些工匠就可以打造攻城器械。

劉成等人騎着馬來到了隊伍的前面,馬騰和旺奈各自帶着隨從爲劉成和大軍送行。

劉成拉住赤兔馬,轉身對馬騰說道:“壽成兄,這些兵將我帶走之後,你手裡還有七千人,我已下了調令,不日就會有三千騎兵從金城出發來到龍耆城,你到時候接收就行了,西海剛剛平定下來,我這一走,各部族肯定不會那麼老實,我猜測他們會一次次試探朝廷的忍耐程度,一次次試探你這個西海都督的決斷力和魄力!治理西羌,不能一味的安撫和忍耐,也不能一味的使用武力鎮壓,要恩威並施,只要有部族破壞規矩、不按朝廷政令施行,拖延、怠慢、抵制朝廷政令,就要果斷出手,要讓他們知道不可越雷池一步!”

馬騰抱拳答應:“將軍之叮囑,末將謹記於心!”

劉成點點頭,對太守旺奈說道:“旺奈大人,西海郡的百姓從今以後就在你的治下了,希望你善用這份權利,帶領西海的百姓們走向富足的生活,你初登太守之位,各部族肯定會有不服者,你若不讓他們害怕你,不讓他們忌憚你,他們就會騎在你頭上拉屎撒尿,你這個太守就會成爲笑柄,朝廷對西海定下的政令舉措,你一定要督促各部族遵照執行,只有完成這件事情,你在西海百姓們心中的威望才能建立起來,那些部族首領你不用管他們的死活,你只需要廣大的西海百姓支持你就行了,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旺奈撫胸道:“將軍金玉良言,旺奈一定遵照你的吩咐行事!”

“好好幹,本將軍還希望有一天與你同朝爲臣,同在金鑾殿覲見皇帝陛下呢!”

劉成走了,帶着一萬餘精銳兵馬從龍耆城出發,沿着來時的路線向西北方向的大斗拔谷而去。

如果走金城再往武威城,要繞很遠的路,但是做大斗拔谷、翻越祁連山脈的路程卻是要近一半不止。

這一次劉成有了翻越大斗拔谷的經驗,雖然花費了兩天時間等待谷內的風雪停下來,但卻沒有任何損失,所有人和馬都安全的通過了大斗拔谷。

又用兩天時間從大斗拔谷所在的番禾縣回到了武威城。

武威城,劉成上次來的時候在這裡呆了幾天,但卻沒有怎麼注意這裡環境和百姓生活狀況。

趁着大軍休整和官府準備糧草輜重的時間,劉成在武威城內好好考察了一番,武威城給劉成的感覺已經與關中和中原地區的城池有了很大的區別,儘管城內的規劃、建築格局、房屋式樣與內地相差不大,但是環境卻是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內地的城內看到的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築和色調,而在這裡看到的卻呈現出大量的土黃色。

這座涼州最大的城池、涼州的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都是這種蒼涼的色調,可見涼州其他城池和地方只怕更加蒼涼,這是環境造成的。

回到武威城的第二天,劉成找來負責後勤輜重的劉曄問道:“駱駝、騾馬、糧草輜重準備得如何了?”

劉曄拱手回答道:“回將軍,在武威城已經徵集到兩百匹駱駝、三百匹騾馬,七百石小麥、五千斤肉乾,一萬兩千個小水袋和五個牛皮大水袋也已經趕製完成,正在分發給士卒們。另外刺史府已經給張掖郡和酒泉郡發去了公文,命他們大量收集駱駝、騾馬、小麥和肉乾!”

在河西走廊這一段路程中還不需要太過擔心補給的問題,沿途都有郡縣可以收購糧草輜重和補充飲水,到了敦煌郡只要控制局面,也不需要太過擔心,但出了敦煌郡境內,補給的問題就是頭等大事了!

劉成現在擔心是因這次西域之行會給涼州各地的百姓們帶來巨大的負擔,不僅大軍出行所有的花費都是要消耗當地的財政支出的。

他問道:“置辦這些所需花費是當地官府用府庫財政支出,還是讓當地百姓分攤?本將軍不希望這次西域執行給百姓們帶來負擔,朝廷剛剛收服涼州,需要穩定人心,需要獲得百姓們的支持,百姓們要交賦稅給官府,已經有很重的負擔了,西域執行的花費不能再讓百姓們來買單,要由官府財政支出!”

劉曄一愣,這事他還真不知道,他只負總責,具體的執行是由涼州刺史府和武威太守府的官吏們負責的,他拱手道:“此事學生也不清楚,學生馬上去查!”

劉成擺手道:“快去!”

劉曄的調查很快,當天下午就查清楚了,他回來向劉成報告:“將軍,事情已經查清楚了,騾馬、駱駝都是官府向民間百姓商賈徵調的,沒有花費錢財;糧草、肉乾、購置水袋、藥草和其他軍資所需的花費一半是由官府府庫財政支出,另外一半······是讓各郡百姓們分攤的!”

“砰!”劉成猛的一拍案桌,大怒道:“混賬,本將軍下令時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由官府府庫財政支出這筆花費,他們卻還是找百姓攤派,真是可恨該殺!涼州官員中是哪些人在負責這件事情?”

劉曄猶豫了一下拱手回答道:“是刺史府長史楊朗主持的,本來有人反對,但是楊朗勢大,強行把反對聲壓了下去······”

劉成眼中兇光一閃,拿起毛筆沾了墨汁寫下一道手令交給廖化,吩咐道:“拿着這份手令帶人去把楊朗抓起來,查抄其府邸,看看他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領命!”廖化接過手諭抱拳行禮而去。

劉成又對劉曄道:“你去查查府庫武威太守府還有多少錢糧,是否夠這次西域之行開銷的!”

劉曄拱手答應:“是,將軍!不過以學生猜測,府庫之中的錢糧肯定是不夠的,否則他們也不會把這筆開支攤派給百姓們!”

劉曄又離開了,陳羣正從外面走進來,看見劉曄形色匆匆從劉成的大帳中走出來,拱手問道:“子揚兄,怎的如此行色匆匆?”

“出大事了!”劉曄說了一句就拱手回禮離去,這態度讓陳羣感覺很奇怪,劉曄像這麼失態的情況可不多見。

“出大事了?何事?”陳羣嘀咕了一句,愣神了半響才走進中軍大帳。

劉成正在氣頭上,看見陳羣走進來,稍稍露出了一絲笑容問道:“長文有何事?”

陳羣拱手道:“將軍,荀大人、鍾大人各自寫來奏章稟報朝廷軍政事務!”說罷揮揮手,外面有一個兵士抱着一大疊官文奏章走了進來放在劉成面前的案桌上。

陳羣又說道:“學生挑選出了幾本比較重要的奏章放在最上面,都是需要將軍親自批覆的!”

劉成點點頭,把最上面幾本奏章翻看了一遍,然後一一提筆批覆,做完後問道:“長文,本將軍下令讓涼州官府爲此次西域之行準備輜重,可有人卻把其中一半的費用攤派給百姓身上,不過府庫中的錢財的確又無法支付所有的費用,你覺得本將軍應該這麼處置這件事情?”

陳羣聽完後躬身拱手道:“原來將軍是爲此時生氣,學生認爲要此事處置很簡單,直接把出主意的官員抓起來問罪就行了,餘者一概不究!”

劉成放下毛筆,揉了揉臉頰,起身道:“說說你的理由!”

第161章 賞賜第35章 泄密第89章 紛亂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242章 暗渡子午道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37章 高順歸附第154章 重賞第42章 爭奪北軍兵權(2)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270章 治羌(3)第6章 奪兵權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196章 蓋世無雙(2)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422章 噩耗第202章 定策第26章 妥協第277章 被規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3章 鬥淳于瓊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36章 收買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418章 連夜奔逃第118章 謠言滿天飛第413章 不好善後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278章 伏誅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158章 郭大中計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136章 敲詐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215章 玩火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328章 袁紹的危機和應對第11章 李儒之謀第275章 彈劾第7章 收買人心第403章 黑名冊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198章 汴水之戰第325章 聯合第397章 進諫第295章 王宮夜第192 神威無敵第229章 議政第170章 反襲第422章 噩耗第150章 未雨綢繆第332章 說服張燕第32章 獠牙(2)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423章 君臣新協定第127章 暗流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6章 奪兵權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228章 杯酒釋兵權?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30章 臧洪歸心第431章 孫堅攻丹陽第183章 偷營第171章 聯手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368章 丁零王戰死第72章 坑慘了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390章 三方夾擊第415章 開戰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139章 鐵騎衝鋒第150章 未雨綢繆第104章 後手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12章 危急第445章 又死了一個
第161章 賞賜第35章 泄密第89章 紛亂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242章 暗渡子午道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37章 高順歸附第154章 重賞第42章 爭奪北軍兵權(2)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270章 治羌(3)第6章 奪兵權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196章 蓋世無雙(2)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422章 噩耗第202章 定策第26章 妥協第277章 被規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3章 鬥淳于瓊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36章 收買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418章 連夜奔逃第118章 謠言滿天飛第413章 不好善後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278章 伏誅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158章 郭大中計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136章 敲詐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215章 玩火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328章 袁紹的危機和應對第11章 李儒之謀第275章 彈劾第7章 收買人心第403章 黑名冊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198章 汴水之戰第325章 聯合第397章 進諫第295章 王宮夜第192 神威無敵第229章 議政第170章 反襲第422章 噩耗第150章 未雨綢繆第332章 說服張燕第32章 獠牙(2)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423章 君臣新協定第127章 暗流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6章 奪兵權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228章 杯酒釋兵權?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30章 臧洪歸心第431章 孫堅攻丹陽第183章 偷營第171章 聯手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368章 丁零王戰死第72章 坑慘了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390章 三方夾擊第415章 開戰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139章 鐵騎衝鋒第150章 未雨綢繆第104章 後手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12章 危急第445章 又死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