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盟友就是用來出賣的

爲了避免引起孫堅和劉表猜疑,使自己的戰略大計節外生枝,康鵬一行抵達永安時,康鵬並沒有讓大軍直進永安,而是命令軍隊駐紮在白帝城,也沒有通知永安守將馬超與張繡等人,帶上龐統、龐德二人與一幫親兵便裝趕至永安,混在百姓中進到城內。

雖說與龐統相識不到半年,從內心深處康鵬也更信任賈詡一些,可康鵬卻更願意與龐統走在一起,原因無它,龐統那張醜臉之寒磣遠勝董老大,而賈詡容貌清秀,是個典型的美男子,康鵬也只有和龐統走在一起,纔不會太過自卑,也能找回些許做帥哥的尊嚴,至於滿臉傷疤看上去無比猙獰的龐德,也是康鵬喜歡帶在身邊的將領。

這不,剛進城不久,康鵬就聽到兩三名大姑娘指着自己與龐統、龐德竊竊私語,“三個都醜,還是那個胖老頭順眼些,其他兩個男人太醜了。”

讓康鵬飽受打擊的脆弱心靈得到些許滿足,找回那麼一點自尊心,不過當康鵬對那些對自己指指點點的大姑娘小媳婦點頭微笑表示感謝稱讚時,還是惹起一陣騷亂——永安的大姑娘小媳婦撒腿就跑,邊跑還邊喊,“救命!太可怕了!”

又把康鵬的心情打落深淵。“太師,前面就是永安府衙了。”龐德指着前方,對情緒低落的康鵬說道。康鵬陰沉着臉,從鼻子裡哼出一聲算是答應,倒把龐統和龐德嚇了一跳,幾乎認爲自己們那裡做錯,讓董太師不高興了。康鵬一行來至官廳前,正要亮明身份進廳,他們身後卻忽然奔來一匹快馬,馬上是一名董卓軍傳令兵,疾弛到堂門前下馬,直闖進廳,康鵬見那傳令兵身插代表緊急軍情的紅旗,知軍情有變,不敢怠慢,忙擡腿進廳,堂前哨兵自然要阻攔,龐德搶上一步,亮出董老大專用的金牌令箭,那些哨兵嚇得屁滾尿流,滾爬到康鵬面前跪下,可康鵬早直衝進去了。“稟將軍,孫堅軍已經攻破江陵,荊州軍全線退守襄陽,孫堅軍大小戰船二千餘艘逆流而上,進逼襄陽衛城樊城,襄陽危在旦夕。”

還沒趕到大廳,康鵬就遠遠聽到那傳令兵向馬超等人的稟報,康鵬大吃一驚,荊州一旦落入孫堅之手,那江東實力必然大增,董卓軍順江東下的道路也將被孫堅軍堵住,而且康鵬也非常清楚孫堅的野心有多大,歷史他如果不是野心膨脹,也不會背匿漢朝傳國玉璽,如果讓孫堅控制住江東和荊州,暗月組又不能順利把華佗特製的十全大補膏悄悄給孫堅服下,那董卓軍又將面臨一個大敵。“太好了,九江軍是我們的盟友,他們幫我軍解決掉荊州的麻煩,我們就能輕鬆得多。”

馬超的政治頭腦最是簡單,不憂反喜道:“快去稟告太師這個喜信,讓太師也高興一下。”“不用,本相已經來了。”康鵬大步衝進大廳,馬超和張繡呆立半晌才反應過來,忙給康鵬行禮道:“不知太師駕到,末將等有失遠迎,死罪。”

“是本相沒通知你們,都起來吧。”康鵬心不在焉的答道,劈手奪過那傳令兵手上的奏章,展開細看,原來在初平四年的六月初二,孫堅以周瑜之計,詐敗誘得黃祖水軍盡出港灣,黃蓋程普乘機攻取江陵,抄下黃祖軍老巢,黃祖軍只得撤至襄陽屏障樊城堅守,而孫堅軍乘機追殺,從三面包圍樊城,並在九天前殺退了蔡瑁的援軍,樊城已經岌岌可危。

“恭喜太師,劉表被我軍盟友攻破,我軍可全力對付中原亂賊矣。”除了龐統外,衆人一起向康鵬道喜,康鵬卻沒有半點高興的意思,而是厲聲道:“快馬去白帝城,請文和軍師速到永安議事。”

“狗屁盟友!盟友就是用來出賣的!”康鵬在心中惡狠狠道:“孫堅老頭拿下了荊州,誰敢保證他不會北上進軍中原,和老子搶地盤?那時候,他兒子的我女婿,他女兒是我小老婆,我好意思攻打他嗎?”當夜,賈詡匆匆趕到永安,康鵬讓張繡給自己安排一間密室,僅讓賈詡和龐統二人入內密議,以免自己背信棄義的醜惡面目暴之天下。三人坐定,康鵬立將情報交與賈詡觀看,賈詡有一目十行之能,飛快看完後立即說道:“太師,絕對不能讓孫堅拿下荊州,否則我軍包抄中原的戰略危矣!”

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不良學生一攤手,點頭道:“本相與士元也是這麼想,可是要用什麼辦法阻止孫堅佔領荊州,纔不讓我軍被天下唾棄,不背上出賣盟友的名?”

這下連賈詡和龐統都皺起了眉頭,要想幫助荊州抵擋住孫堅,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出兵解救,可董卓軍的人力物力都陷在重建益州中,再加上組建水軍也是吞錢吞糧的無底洞,根本打不起大型戰役,何況現在就直接出兵攻打孫堅,董卓軍可真要遺臭萬年了。

本來借其他諸侯的手幫助荊州是最好的方法,可荊州周圍的諸侯勢力都太過弱小,汝南的劉闢和龔都軍在孫堅軍面前自保還嫌不足,只有一個袁術有這實力,可袁術正在和劉備打得熱火朝天,不可能抽出兵力救援荊州。

“如果我是馬良。”

過了半晌,賈詡才自言自語道:“一定建議劉表向我軍求救,希望我軍出面調停戰事,開出割讓州縣錢糧的條件,暫時緩住孫堅軍,而孫堅軍剛打下江東不久,也需要時間去鞏固新佔領的地盤,應該不難說服。可是……”賈詡說到這裡說不下去,只是搖頭嘆氣。

“可是荊州那幫士林寧死都會反對!”龐統替賈詡把話說完,絲毫不給康鵬留面子,“荊州士族對太師恨之入骨,那幫士族肯定是寧可把荊州交與孫堅,也不願領太師的情。”

康鵬乾笑幾聲,董卓軍與士林的不共戴天之仇,是他和董老大兩人前仆後繼共同結下的,只怪他自己。又過了片刻,康鵬忽然想到一個主意,“文和,士元,如果本相讓馮太監兄弟煽動獻帝,讓朝廷那幫老臣出面去調和戰事,你們說有成功機會嗎?”

賈詡和龐統對視一眼,一綠色頭道:“如果出面的老臣夠分量的話,太師再暗中協助,有希望成功。”賈詡又補充一句,“但也要稍微拖住一下孫堅軍,給調和的老臣爭取時間。”

“這個容易。”康鵬想都不想,隨口把董老大的女兒賣了,“本相以前還擔心引起孫堅和劉表的誤解,沒有公開行程,明天開始,就把本相已到永安的事散播出去,讓孫堅和劉表去頭疼本相的來意。

本相再修書一封,就說紆兒和孫策都年齡不小了,請孫堅到永安來商量兒女婚事,或者本相去夏口商量也行,這樣至少可以拖住孫堅一個月時間,給朝廷老臣爭取調停時間。”

漢初平四年七月二十二,大漢董太師忽然在永安城中露面,兩天後,荊州軍與孫堅軍幾乎在同時收到這個消息,荊州軍上下大爲恐慌,劉表更是嚇得當場昏厥,都認爲董太師是來幫助盟友孫堅軍攻打荊州的。

而孫堅則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平添強援,憂的是董卓軍來意,九江軍在荊州戰場已經完全佔據上風,董卓再來插一腿,既起不了多大作用,鐵定還要從孫堅軍的戰果中分一杯羹。但出乎劉表和孫堅的意料,大漢董太師在永安露面後,就按兵不動,既不順江而下去幫孫堅攻打樊城,也不派出西涼鐵騎走陸路去夷陵南郡搶奪孫堅軍的勝利果實。

當孫堅在樊城外圍莫名其妙的時候,突然接到董太師的親筆來書,邀請他去永安商量孫策和董紆的婚事。孫堅大喜,他以前還擔心董卓要把女兒嫁給自己兒子只是個幌子,目的是留自己兒子做人質,現在董卓說話算話,正是與實力強大的董卓軍締結穩固盟約的時候,對自己的天下大計將有莫大助力。

當下,孫堅軍決定將攻取樊城的指揮權轉交與程普和黃蓋,自己帶上週瑜到永安會面,周瑜張昭等人都具勸道:“主公,公事爲上,樊城包圍已過半月,荊州援兵已被我軍擊退,正是一鼓作氣攻下樊城的時候,大公子的親事還是在打破樊城後再談爲好。”

孫堅也覺得有道理,回書與董太師,言明自己有要事在身,希望能在打下荊州後再與董太師會面,董太師宰相肚裡能撐船,自然也明白大事爲重,不會與孫堅計較,立即回信表示願意等未來親家半個月。

孫堅大喜,馬上加緊攻打樊城,而且由原來的圍三篋變成四面合圍,想一舉攻破樊城。可孫堅沒想到的事發生了,樊城百姓中忽然出現一條謠言,說是孫堅軍攻破樊城後,就要屠殺全城百姓,爲九江被荊州軍突襲的孫堅軍報仇,連孫堅軍先殺那條街道都說有鼻子有眼睛。

謠言傳開,樊城百姓又看到孫堅連日攻打城池,又四面合圍堵塞百姓逃生道路,不敢再躲在家中,紛紛走上城頭協助荊州軍守城,表現之勇敢甚至超過荊州士兵,弄得黃祖和馬良直納悶,但二人也來不及追究這條謠言的出處了,只是大肆組織百姓上城防守,這麼一來,樊城本就兵多糧足,城防完善,百姓又效死命,孫堅軍連續十幾天的攻城均告失敗。董太師許給孫堅的時間已到,可樊城仍然巍然不動,孫堅也抽不出身去見董太師,但董太師的書信是一天一催,言詞漸露不滿,孫堅無奈,只得回信給董太師,表示自己即刻動身去會見他,樊城等會面之後再作處置。董太師得信大喜,立即表示自己在永安掃榻相迎,等未來的親家去商談婚事。漢初平四年八月十一,洛陽,大漢禮節繁多但又冷冷清清的早朝上,大黃門馮斌忽然向漢獻帝進諫,“臣啓陛下,荊州刺史劉表與九江太守孫堅交戰日舊,荊襄百姓生靈塗炭,烽煙迭起,民不聊生。

臣請陛下遣一二德高望重的老臣前往調和,還荊襄百姓安寧,劉表與孫堅也必會對陛下感恩戴德,天下百姓民心也會盡歸天顏。”

大馮太監狗嘴裡難得吐出象牙來,馬日鄲、朱攜和董承等一干老臣驚奇之餘,自然附議,一起向漢獻帝進諫,伏完和蔡邕更是自告奮勇要去調停戰爭,有馮太監兄弟在旁邊煽風點火,再加上漢獻帝一直對他那個醜姐夫送的光武宮草圖念念不忘,也希望調停孫劉大戰後可以從他們手裡撈到一筆感謝費來修宮殿,即命侍郎蔡邕與車騎將軍伏完爲使,前往荊州調停孫劉大戰

。從洛陽到荊州路途遙遠,伏蔡二人就算日夜兼程,起碼也要近一個月時間才能趕到荊州,無奈孫堅在董太師的再三催促下同意去與太師見面,就給伏蔡二人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但孫堅與董太師見面地點的問題上,孫堅的謀士們又有疑問,張昭、張紘和周瑜都反對孫堅到董太師的地盤去商議,都說董太師的人品實在不怎麼樣,孫堅身爲主帥,一旦被董太師扣押,那孫堅軍就要羣龍無首了。

孫堅開始還不聽,認爲親家不會把自己怎麼樣,無奈張昭、張紘和程普等人磕頭泣血,再三勸阻,孫堅的決心也難免動搖,回信董太師,說是自己軍務繁忙,不敢太過遠離戰場,希望董太師理解並約到中立地麥城會面。

接到孫堅的回信,康鵬連眼皮都不眨一下,馬上回信表示同意在麥城會面的請求,賈詡和龐統同樣也不相信孫堅,也是勸康鵬慎重考慮。康鵬搖頭道:“爲了給蔡邕和伏完爭取時間,也爲了我們的戰略計劃不被破壞,本相不得不答應孫堅的條件。再說了,麥城現在名譽是劉表的地盤,但士兵都被抽去支援樊城,是一塊中立地,本相去也不會有危險。”

賈詡和龐統再三相勸,可康鵬決心已定,賈詡和龐統二人無奈,只得勸康鵬除了帶上親兵外,再帶龐德與五百鐵騎,以防萬一,康鵬也是貪生怕死之輩,當然點頭答應。

康鵬剛給孫堅回信,約定了見面三天後在麥城見面後,親兵來報,“啓稟太師,喬無雪和喬無霜姑娘在門外求見。”

康鵬一陣頭疼,該來的還是來了,終於到了解決喬家姐妹問題的時候了。

@!!

()

第21章 楊奉叛變第1章 不良學生到三國第12章 審判國賊(上)第12章 審判國賊(上)第5章 初見蔡文姬第43章 統一之戰(1)第30章 幕後,毒士對鬼才!第7章 董老大的家法第10章 再遇蔡文姬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7章 賈詡、高順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6章 俘虜政策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49章 封鎖鄱陽湖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29章 江夏諜戰(中)第47章 鏖戰武昌(上)第28章 心中有路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21章 楊奉叛變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15章 呂布死第20章 人口爭鬥戰(上)第32章 小氣的周瑜第5章 初見蔡文姬第51章 統一之戰(9)第24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中)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21章 董老大割須棄袍第25章 野心第44章 禍不單行第56章 奸計得逞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8章 冀州混戰(3)第37章 垂死掙扎(1)第5章 大棒加蜜棗第39章 佈局第26章 九錫第11章 天命所歸第34章 人販子魯子敬(下)第18章 宿命的相遇(2)第14章 鬼神奉先第26章 九錫第41章 盜墓賊董卓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52章 統一之戰(10)第48章 天譴曹操(4)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9章 愛恨交織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34章 長安政變(下)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37章 局勢突變第53章 虎威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53章 無盡的痛第39章 垂死掙扎(3)第49章 全民戰爭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29章 貂蟬與呂布第25章 野心第17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褻瀆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9章 冀州混戰(4)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33章 神醫?官迷!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第17章 董老大的人道主義第13章 計窮葭萌關第56章 戰神之死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9章 亂起第37章 長安間諜戰(下)第49章 全民戰爭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15章 呂布死第27章 董老大遇刺(上)第15章 血戰汜水關(3)第13章 新長安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35章 長安間諜戰(上)第42章 垂死掙扎(6)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5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上)第14章 董老師第47章 天譴曹操(3)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46章 脣槍舌劍(下)第4章 凱旋而歸第18章 忠勇師徒
第21章 楊奉叛變第1章 不良學生到三國第12章 審判國賊(上)第12章 審判國賊(上)第5章 初見蔡文姬第43章 統一之戰(1)第30章 幕後,毒士對鬼才!第7章 董老大的家法第10章 再遇蔡文姬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7章 賈詡、高順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6章 俘虜政策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49章 封鎖鄱陽湖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29章 江夏諜戰(中)第47章 鏖戰武昌(上)第28章 心中有路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21章 楊奉叛變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15章 呂布死第20章 人口爭鬥戰(上)第32章 小氣的周瑜第5章 初見蔡文姬第51章 統一之戰(9)第24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中)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21章 董老大割須棄袍第25章 野心第44章 禍不單行第56章 奸計得逞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8章 冀州混戰(3)第37章 垂死掙扎(1)第5章 大棒加蜜棗第39章 佈局第26章 九錫第11章 天命所歸第34章 人販子魯子敬(下)第18章 宿命的相遇(2)第14章 鬼神奉先第26章 九錫第41章 盜墓賊董卓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52章 統一之戰(10)第48章 天譴曹操(4)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9章 愛恨交織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34章 長安政變(下)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37章 局勢突變第53章 虎威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53章 無盡的痛第39章 垂死掙扎(3)第49章 全民戰爭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29章 貂蟬與呂布第25章 野心第17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褻瀆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9章 冀州混戰(4)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33章 神醫?官迷!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第17章 董老大的人道主義第13章 計窮葭萌關第56章 戰神之死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9章 亂起第37章 長安間諜戰(下)第49章 全民戰爭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15章 呂布死第27章 董老大遇刺(上)第15章 血戰汜水關(3)第13章 新長安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35章 長安間諜戰(上)第42章 垂死掙扎(6)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5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上)第14章 董老師第47章 天譴曹操(3)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46章 脣槍舌劍(下)第4章 凱旋而歸第18章 忠勇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