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康王

九錫,是天子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勳者的九種器用之物,包括車馬、衣服、衣器、朱戶、納陛、虎賁百人、麩鉞、弓矢與櫃鬯,是最高禮遇的表示,在康鵬所處的三國時代之前,僅有王莽一人蒙賜九錫,這個時代之後,曾有曹操、孫權、司馬昭、李淵與南朝四朝開國皇帝等人接受過九錫,好好的九錫大禮,也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篡逆代名詞。

華歆奏請漢獻帝加封康鵬爲康王的奏章剛奏完,早朝上文武百官先是目瞪口呆,然後炸開了鍋,幾乎所有人在心中升起一個念頭——董卓終於想要篡逆了!想是這麼想,但沒有人敢公開指責康鵬的不臣之舉,一是朝廷官員大部分是當年李懦火線提拔上來,董卓稱王,他們自然少不了升官封爵,忠心於漢室的大臣也不敢觸怒董卓,都把矛頭直指華歆,包括己經被貶爲庶人的蔡邕和伏完二人,都咬牙出血的大罵華歆,雖然不敢罵華歆是拍康鵬馬屁或者受康鵬指使,但卻把一頂頂國賊、奸賊和逆賊的帽子戴到華歆頭上,恨不能生食華歆之肉。

最爲年老的太傅馬日鄲更是氣得全身發抖,枯瘦的手揪住華歆的衣領大罵道:“逆賊,高祖殺白馬爲誓,非劉不得封王!董太師對聖上忠心耿耿,你竟敢鼓動太師仿效國賊王莽,你,你罪該萬歲!”馬日鄲也知道華歆是康鵬一手提拔上來,這話其實是罵給康鵬聽的,奉勸康鵬不要學習王莽。

“聖上!”朝廷之上忽然傳來一陣殺豬似的號哭聲,忠心耿耿的大漢董太師忽然放聲大哭,聲音之難聽,把漢獻帝身的宮女們都嚇得花容失色,而平時裡很會憐香惜玉的董太師來不及顧慮美麗宮女的感受,撲通跪下,扭動着肥胖的水桶腰膝行到漢獻帝面前,以額搶地哭道:“萬歲明鑑啊,老臣忠心爲國,絕不會貪圖非份之想,老臣一心只想中興我大漢,替萬歲重振河山,絕對不敢想什麼王侯之位啊!”董太師忠心爲國的名頭確實不是吹出來的,磕頭出血,哭得死起活來,字字情真意切,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就連那些忠於漢室大臣幾乎都認爲華歆的奏章不是董老大指使的實際也不是。

“萬歲!”康鵬大哭道:“臣手握重兵,坐擁五州,被人誤會臣想稱王也屬正常,但老臣爲求避嫌,懇請萬歲將老臣罷官削爵,貶爲庶人,以表老臣之心。”

“老東西,如果朕真能將你罷官削權就好了!”漢獻帝在心中恨恨罵道,逐漸長大的漢獻帝心裡清楚,假如他真的下旨罷董卓的官,先不說董卓會不會遵旨,就算董卓真的遵旨了,西涼軍兵權仍然握在董卓手裡,董卓軍那幫驕兵悍將也不會聽從他的調遣,雍並涼益諸州的權貴百姓還是不會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更給董卓落下鳥盡弓藏妒害功臣的口實,可以名正言順的造反稱王,乃至稱帝。

“太師千萬不可太過傷心,萬歲英明燭照,絕對不會誤解太師的。”康鵬的表演打動了一千老臣,馬日鄲、朱攜和董承等老臣都上來攙扶勸慰康鵬,表示自己們理解康鵬的忠心,漢獻帝也假惺惺的出言安慰康鵬,可忠心不二的董太師還是大哭不止,大有不洗清冤委屈就撞死亡在金鑾殿上的趨勢,而董太師的義子溫侯呂奉先幾次想要張嘴說話,卻被董卓軍軍師賈詡以嚴厲的目光制止。

“太師此言差矣!”朝上正喧鬧之際,一直垂首不語的華歆忽然大喝一聲,又吸引滿朝文武的目光,華歆搶到康鵬身旁,大喝道:“董太師,敢問你可是忠心爲大漢中興出力?”

這回連康鵬都糊塗了,口不對心的答道:“當然,本相當然是忠心耿耿爲了報效國家,一心只想爲聖上分憂解難。”

“胡說八道!依我看,你根本不忠於萬歲!更不忠於大漢江山!你纔是真正的國賊!”華歆也不知道是否吃了豹子膽,忽然對康鵬大罵,惹得滿朝文武瞠目結舌,呂布暴跳如雷,如果不是龐德死死抱住他,只怕他己經衝上去把華歆撕成碎片了。

“本相不忠於萬歲?不忠於大漢江山?”康鵬幾乎以爲自己的耳朵聽錯了,還有就是認爲歷史書上對華歆的記載完全是錯誤的,而衆人也豎起耳朵,單等華歆接下來的話。

“沒錯,你就是不忠!”華歆咆哮道:“大漢自靈帝以來,先後有黃巾賊禍亂天下,何進與十常侍亂政篡權,立僞少帝,置靈帝遺囑而不顧,百官束手,三公無策,惟有董太師你獨力撥亂反正,力剿權宦,廢僞少帝扶獻帝,大漢子民終究得見天日,諸侯被奸人矇蔽,攻打於你,你獨樹大旗盡擒諸侯,可放而不殺,胸懷之廣,古今罕見!後又將大權盡還少主,雖周公姜尚也不如!終究得蒙上天恩賜神種,以三州之力逐步清剿亂賊,連續剿滅盤踞益荊二州的劉表劉焉等國賊,可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之時,你卻有意放縱曹操孫權等國賊,養賊自重,你不是國賊是什麼?”

衆人聽得目瞪口呆,康鵬也越聽越糊塗,這那跟那啊?康鵬喃喃道:“本相養賊自重?這從何說起?”

“沒有養賊自重?”華歆冷笑道:“昔日楚漢爭霸,齊王韓信手握大權,助漢則漢勝,助楚則楚勝,加封齊王當之無愧,可韓信不願爲王,僅請封僞齊王,妄圖三分天下,高祖聖明燭照,當即加封韓信爲齊王,終使韓信歸心,助漢一起破楚,開創漢家天下!董太師你現在的情形與韓信何等相似,助漢則大漢中興,助賊在天下崩離,可你拒不接受王爵,難道你想讓大漢永遠沉淪下去?不是國賊是什麼?”

董老大不接受王爵,就是背叛大漢,就是妄圖割地自立?

大漢朝的文武百官中不是沒有鴻學大懦,也不乏的飽讀詩書之人,可華歆所說的這個道理,他們想都沒有想過,也不敢想,可仔細想想華歆話中的意思,也不是毫無道理,包括康鵬也聽得發呆,好象他野心勃勃的想稱王篡逆,反倒是爲了大漢江山着想一般。惟有賈詡首先明白過來,華歆這是在偷換概念,悄悄把羣臣心走稱王就是企圖篡位的概念,換成了稱王是爲了替漢室重振河山的概念,想明白以後,賈詡不禁啞然失笑,暗中佩服康鵬的識人之明

“太師啊,爲了大漢江山,爲了撥亂反正,只有你就位康王,萬歲才能放心讓你清剿羣賊,你才能名正言順躍馬中原。”華歆也放聲大哭,朝康鵬撲通跪下,磕頭道:“就請太師委屈自己,就位稱王吧!”

康鵬此刻也明白了華歆說這些顛倒黑白的鬼話的意思,心中暗喜,可表面工作還是要作的,仍然在搖頭痛哭不止,一言不發。這時,賈詡忽然輕捅呂布與龐德,大喝一聲,“爾等還不恭請太師就位稱王,想作國賊乎?”言罷,賈詡也撲到康鵬面前跪下,磕頭大哭道:“太師,爲了大漢江山的長治久安,就請你就位稱王吧。”

呂布還在納悶賈詡捅他是什麼意思,而龐德嗆啷一聲拔出寶劍,對着百官大喝道:“爾等還執迷不悟乎?若想與曹賊孫賊等人勾結,妄圖使我大漢四分五裂,先試我手中寶劍!”被龐德一嚇,洛陽朝廷中當年被李懦提拔的官員馬上跪到康鵬面前,高呼康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至於那些還在猶豫的大臣,被明白過來的呂布一把搶過他們的玉圭,五指輕輕一捏,玉圭立即化爲粉末,那些猶豫的大臣也就老老實實的跪到康鵬面前,懇求康鵬就位稱王去了,不一刻,朝中百官幾乎全然跪倒在康鵬面前,只剩下馬日鄲等老臣在那裡猶豫,但態度也很曖昧。

“你們不要逼本相,你們不要逼本相。”康鵬還是大哭不止——因爲漢獻帝還沒說話。而華歆看出康鵬的意思,起身到漢獻帝面前拜倒,哭道:“萬歲,太師不肯就位稱王,全因太師對萬歲忠心耿耿,只消萬歲金口一開,太師定然遵旨,萬歲爺啊,爲了大漢的江山,請你加封太師爲王吧。”

漢獻帝鼻子差點沒氣歪了,飽受宮廷教育的他心中明白,只要今天給董卓封了王,明天董卓就敢逼他禪讓帝位,可被華歆的話擠到這裡,他此刻拒絕給董卓封王,就成了只爲自己考慮而置大漢江山於不顧的昏君,一時間,漢獻帝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華歆見漢獻帝久久不說話,突然直起身板,面色鐵青道:“既然萬歲不顧惜江山社稷,不肯封太師,那恕臣得罪了。”話音剛落,華歆忽然搶上前去,一把揪住漢獻帝衣領,飛快從懷中掏出一把匕首架在漢獻帝脖子上,大喝道:“萬歲,得罪了,萬歲再不肯封太師爲王,臣當死諫!”

死諫,通常是皇帝不肯接受大臣的意見,大臣以自殺相威脅,逼皇帝認真考慮自己的提議,可華歆的死諫非常有特色,嘴上嚷着死諫,刀卻架在漢獻帝脖子上。“住手!”“你作什麼?”“快放開聖上!”在康鵬和文武百官的驚呼聲中,呂布和龐德一左一右的衝上前去,三兩下把趕去營救漢獻帝的御林軍打得滿地找牙,董老大的兄弟董崇原本就是洛陽皇宮的御林軍總管,手一揮,一幫持刀荷槍的董卓軍衝上大殿,馬上把御林軍解除武裝,其中甚至還包括董二爺那支二爺軍,一個個神氣活現的在皇宮裡耀武揚威,比劃威脅。

“你們住手!”康鵬大哭道:“你們這是逼本相於不忠不義啊,你們都給本相住手。”平時對董卓軍好比聖旨的董老大命令此刻忽然失去作用,董卓軍將士就象聾了一般,只是逼開御林軍,絲毫不見住手的意思。

“萬歲,你若再不下旨,臣就死在你面前。”華歆不愧是康鵬一見如故的知己,嘴上說自己死在漢獻帝面前,手中的匕首卻往漢獻帝脖上壓下幾分,一絲細細的鮮血悄悄順着漢獻帝白白胖胖的脖子流下。

“愛卿不要衝動,朕這就下旨。”漢獻帝嚇得魂飛魄散,連聲道:“太師爲我大漢江山南征北戰,勞苦功高,就位康王,當之無愧,還望太師不要衝動。”

“不,不。”忠心耿耿的董太師哭得象一名剛被強暴失身的少女一般,連連搖頭道:“萬歲,老臣不敢當,老臣情願解甲歸口,也不願作那不忠不義之事。”

“愛卿,太師不肯接受王位,如之奈何?”漢獻帝無奈的對華歆說道。“陛下可再請。”華歆喝道,漢獻帝心中滴血,又再勸康鵬就位康王,可康鵬還是大哭不接,最後華歆喝道:“陛下,自古讓賢,需大禮方可,陛下若真心封太師爲王,可效仿古人!”

漢獻帝無奈,只得在衆目睽睽之下,離席率羣臣對康鵬磕頭,懇請康鵬就位王爵,署理天下政務,康鵬還是大哭不接間,賈詡又叫道:“太師德高望重,天下歸心,若再推辭,恐失衆人所望。”忠心爲國的董太師被逼無奈,這才哽咽着心不甘情不願的接受康王之位,並定於一月之後在長安舉行大典,正式就位爲王。

康鵬稱王的事定下來後,董卓軍上下無不喜笑顏開,心知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又要來了,呂布更是傻笑不止,暗暗窺視上了康王世子的位置。而董太師,不應該是康王殿下不等正式就位,立即頒發第一道詔書,加封青州公袁紹爲一等榮國公,兼大司馬,總理天下兵馬,康鵬非常清楚袁紹愛幕虛榮的脾氣,不給他高官厚爵這些甜頭安慰,他肯定不會贊成自己稱王,搞不好會把對董卓軍中立的態度改爲敵對,只有暫時穩住袁紹,設法挑起袁紹與曹操決戰,康鵬就不用擔心了。

當夜,康鵬在軍營中大宴文武,朝廷百官也九成去給康鵬大拍馬屁,只有漢獻帝躲回深宮嚎啕大哭,自知末日不遠,但漢獻帝不甘束手待斃,取來自絹,咬破手指寫下那封著名的衣帶詔,悄悄召來董承,讓他攜帶出宮…

與此同時,洛陽城中一間普通民居中飛出一隻白鴿,和往常不同,這隻信鴿並不是望長安飛去,而是飛往青州方向…

第2章 活着回來第51章 董老大三哭(下)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中)第29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上)第11章 冀州混戰(6)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11章 冀州混戰(6)第18章 忠勇師徒第32章 選擇第54章 陷陣雄風第30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下)第8章 不良學生的戰略第31章 王允伏誅第26章 劫持獻帝(下)第40章 錢·美酒·仙人跳第29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上)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47章 有美來訪第25章 去者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36章 出賣第9章 董老大微服私訪記第14章 審判國賊(下)第23章 王允歸來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50章 再戰汜水關(下)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5章 初見蔡文姬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10章 梟雄聚會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52章 統一之戰(10)第19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中)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24章 洛陽攻略(中)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36章 出賣第25章 野心第46章 緊鑼密鼓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9章 董老大微服私訪記第7章 牛刀小試第44章 毒計第4章 勢如破竹第53章 豐收,不光是糧食豐收 吳老狼第16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下)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45章 再徵江南第36章 長安間諜戰(中)第26章 一箭雙鵰第18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上)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55章 成都絞肉機第48章 統一之戰(6)第6章 危險的對手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18章 宿命的相遇(2)第2章 活着回來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23章 洛陽攻略(上)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4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中)第54章 陷陣雄風第25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下)第16章 王允之計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3章 張遼揚名第8章 冀州混戰(3)第14章 董老師第9章 愛恨交織第53章 豐收,不光是糧食豐收 吳老狼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8章 螳臂當車(上)第51章 統一之戰(9)第6章 俘虜政策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41章 董袁同盟第12章 烈女文鷺(下)第15章 血洗黃家莊(上)第21章 反擊第49章 全民戰爭第50章 董老大三哭(上)第31章 劍閣決戰(下)第3章 痛定思痛(下)第45章 雪上加霜第24章 洛陽攻略(中)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18章 忠勇師徒第42章 濟南血案及後遺症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52章 成都保衛戰(中)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52章 奸雄本色
第2章 活着回來第51章 董老大三哭(下)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中)第29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上)第11章 冀州混戰(6)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11章 冀州混戰(6)第18章 忠勇師徒第32章 選擇第54章 陷陣雄風第30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下)第8章 不良學生的戰略第31章 王允伏誅第26章 劫持獻帝(下)第40章 錢·美酒·仙人跳第29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上)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47章 有美來訪第25章 去者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36章 出賣第9章 董老大微服私訪記第14章 審判國賊(下)第23章 王允歸來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50章 再戰汜水關(下)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5章 初見蔡文姬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10章 梟雄聚會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52章 統一之戰(10)第19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中)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24章 洛陽攻略(中)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36章 出賣第25章 野心第46章 緊鑼密鼓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9章 董老大微服私訪記第7章 牛刀小試第44章 毒計第4章 勢如破竹第53章 豐收,不光是糧食豐收 吳老狼第16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下)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45章 再徵江南第36章 長安間諜戰(中)第26章 一箭雙鵰第18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上)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55章 成都絞肉機第48章 統一之戰(6)第6章 危險的對手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18章 宿命的相遇(2)第2章 活着回來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23章 洛陽攻略(上)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4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中)第54章 陷陣雄風第25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下)第16章 王允之計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3章 張遼揚名第8章 冀州混戰(3)第14章 董老師第9章 愛恨交織第53章 豐收,不光是糧食豐收 吳老狼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8章 螳臂當車(上)第51章 統一之戰(9)第6章 俘虜政策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41章 董袁同盟第12章 烈女文鷺(下)第15章 血洗黃家莊(上)第21章 反擊第49章 全民戰爭第50章 董老大三哭(上)第31章 劍閣決戰(下)第3章 痛定思痛(下)第45章 雪上加霜第24章 洛陽攻略(中)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18章 忠勇師徒第42章 濟南血案及後遺症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52章 成都保衛戰(中)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52章 奸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