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青州黃巾起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句話生動的描寫了戰亂年代百姓的苦難生活。幾乎是一條定律,每逢改朝換代、皇朝滅亡之時,中華大地必然天災**不斷,兵戈連連,最終受苦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皇帝權貴、地主軍閥,而是最底層的人民百姓。

漢建安元年入秋之時,剛經歷了黃巾起義、十常侍之亂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戰亂的老百姓還沒能喘口氣,可怕的旱災和蝗災又接踵而來,青州、兗州和冀州等地農田顆粒無收,加之北方這幾年動亂不斷,勞動力嚴重短缺,無力搶災救災,官府士族又橫徵暴斂、賦役繁重,民間的最後一絲元氣也被抽走,饑荒的陰影已經籠罩在百姓頭上。

北方災情源源不斷報到洛陽,地方官員平時不買董卓的帳,朝廷的命令也是陽奉陰違,到了危險的時候,他們又把皮球踢給董卓,伸手要救濟要糧食。董卓給,那麼救濟了百姓功勞是地方官員的,還可以從中撈一大筆;董卓不給,那麼地方官員就可以對百姓說,不是我們不救濟你們,而是朝廷不救濟,董太師不救濟你們,你們要恨就去恨董卓吧。

康鵬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可又不能不給,第一是當然爲了爭取民心,爲將來奪取天下做準備,第二是朝再大臣及康鵬手下的壓力,最主要一點,不良學生是一個現代人,雖然品德上不怎麼值得稱道,可畢竟是受過現代教育,內心裡不忍看到民間出現饑荒。於是康鵬不顧李儒的堅決反對,決定將自己的天下大計推遲一年,命令李儒從自己直接控制的關中調糧賑濟災民。

李儒明白岳父這樣做無異於損己利人,迂腐之及,可李儒向來對岳父忠心耿耿,明知是亂命,也只得不折不扣的執行,立即安排從雍州及幷州調撥糧食到洛陽,準備轉賑各地,而洛陽收集到的賑災糧食已經裝車出發,經汜水關運到災區。

但時間已經晚了,糧食從洛陽出發的第二天,李儒就接到青州急報——青州又發生黃巾起義了!起義軍達數十萬之衆,並且有蔓延擴大之勢,和上次的黃巾起義不同,這次黃巾起義沒有統一的領導,而是由大小不同的頭目各自帶領,攻城掠地,一路饑民紛紛歸附,青州已經淪陷大半。還有一處不同的是,這次的黃巾起義軍打出了清君側、誅董卓的旗號,搬出曾經在洛陽城中廣爲傳播的董卓濫殺無辜、**宮廷的罪名,矛頭直指董卓。

李儒大驚失色,慌忙傳令救災糧食暫停運送,以免落入起義軍之手,然後飛馬去董卓府報信。李儒匆匆跑進董卓的書房的時候,康鵬正在教蔡文姬和孫尚香數學,蔡文姬早將康鵬認識的一千多個簡體字學會用熟,可康鵬捨不得放棄再與蔡文姬見面的機會,便又搬出數學來誘惑蔡文姬,騙她天天來自己家。

“岳父,不好了!”李儒也不管有旁人,進屋就大喊道:“青州黃巾賊又起,青州除了北海、臨淄之外,幾乎全被賊軍佔領,各地災民羣起響應,兗州和徐州都危險了!”也許是李儒跑得太急叉了氣,喊完便咳得不停。

康鵬也是大驚,青州黃巾又起不是在公元193年嗎?怎麼現在公元190年就發生了?難道是我來到這個時代歷史發生了改變?但康鵬細想之下頓時明白,原來的歷史上,諸侯討董是得勝而回,保存了實力鎮壓,至到李傕、郭汜之亂後才發生,最後被曹操鎮壓。而現在自己變成董卓,諸侯討董被自己挫敗,諸侯也被自己生擒關押在洛陽,聯軍也被解散,給各地造成了極大的權力真空,災荒又來添亂,青州黃巾起義便提前發生。

康鵬此刻無比後悔,自己抓到十八路諸侯之後怎麼就沒想到立即派人去接替他們的位置,而是隻想着控制中央,挾天子以令諸侯?細想之下康鵬驚出一身冷汗,自己從來到這個時代,那時候還信誓旦旦的要征服天下,一統世界,再現漢唐雄風。也憑着對歷史的瞭解,一把火燒了聯軍的糧倉,輕鬆取得虎牢關大捷,也開始爲天下百姓造福。可自從來到洛陽之後,自己仗着軍力天下無敵,就每天沉浸在志得意滿之中,把曾經的理想忘得一乾二淨,數十日不曾理政,只是玩樂,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難道自己忘記了真正董卓的教訓了?

康鵬越想越後悔,越想越害怕,突然大叫道:“李儒,給我召集衆人,商議政事!”

雖然康鵬情急之下叫法不甚禮貌,但李儒還是大喜,岳父終於擺脫女色的沉迷了,“是,小婿這就去安排。”

康鵬又扭頭對蔡文姬說道:“文姬,你也聽到了,本相這幾天肯定很忙,你……”

蔡文姬輕輕的打斷康鵬的話,“太師,我知道,這幾天我就不來了,還是國事要緊,我先走了。”這段時間,雖然衛仲道不再反對蔡文姬到董卓府學習,可蔡邕仍然堅決反對,因爲已經有流言蜚語傳出,說蔡邕是用獨生女兒向董卓換取自己的前程,饒是蔡文姬天生性格爽朗驕傲,也有點撐不住了,今天借這個機會,蔡文姬便提出再不來董卓府學習。

康鵬點點頭,表示同意。這時孫尚香彷彿也明白了什麼,緊緊抱住蔡文姬,“姐姐,你以後會來看香香嗎?”蔡文姬拍拍她的頭,“香香乖,姐姐會來看你的,你也可以去姐姐家看姐姐,以後你要聽你哥哥的話,明白了嗎?”蔡文姬想了想,突然又補充一句,“還有,你千萬別單獨和太師在一個房間裡!”

聽到蔡文姬的話,康鵬氣得直翻白眼,蔡文姬卻朝他一笑快步出門,經過李儒身邊時,李儒在心裡狠狠罵了一句,“狐媚子!都是你迷惑我岳父,他纔不理政事的!”

蔡文姬已經出門了,心中總覺得少些什麼,想了想又回頭道:“太師,八月十五是我十六歲的生日,你一定要帶香香來哦。”說完也不等康鵬回答,扭頭便走。

……

蔡文姬離開董家的時候,正巧被董崇和董曼撞見,董崇和董曼倒是向她打招呼,可蔡文姬歷來反感這倆個曾經綁架自己的壞傢伙,也不答話,昂首而走。

董崇和董曼這倆壞小子知道她的脾氣,但更知道大哥迷戀於她,也不生氣,只是董崇對董曼嘀咕道:“三弟,大哥怎麼還沒把她弄上手啊?”

董曼也納悶,“是啊,要是以前,咱們大哥早把她變成我們大嫂了。”董曼想想,突然緊張的說道:“二哥,你說是不是大哥年紀大了,那方面不行了?”

董崇也不是什麼好鳥,聞言也很緊張,“對,有道理!大哥連送上門的公主都不要,這個丫頭大哥那麼喜歡她,我們幫大哥捆她來了,大哥也不上手,一定是大哥的身體有了問題!”

董曼轉了轉眼珠,附耳對董崇收到:“二哥,我聽說……”

董崇也曾聽說過此人,大喜道:“好,我這就派人去把他抓來孝敬大哥!”

……

“地方上最新的報告,青州黃巾賊已達四十萬之衆,但數量還在急劇增加,現在應該有五十餘萬,甚至更多!”董卓軍會議上,李儒先將青州黃巾起義軍的情況彙報給衆人,“青州幾乎全部落入賊手,同時兗州和冀州也有小股黃巾賊響應,並且有蔓延之勢,他們打的都是清君側、討伐太師的旗號!”

康鵬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麼多?他們那來這麼多士兵?領頭的誰知道嗎?”

荀彧答道:“肯定有!北方大旱百姓無糧爲繼,走投無路之下,極易被黃巾賊鼓動造反,老弱婦孺一起上陣,數量就上來了。至於賊首,沒有象張角那樣的大頭目,都是些小頭目組成。”

“一羣烏合之衆。”呂布不屑道:“義父,請給孩兒一支兵馬,孩兒替你把這些亂賊全部殺光。”

“萬萬不可輕易動兵。”陳宮阻止道:“青州遙遠,我軍若勞師遠征,糧食轉運困難,且糧路不在太師控制之中,若糧路被斷,我軍危矣。”

荀攸一笑,“宮臺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前次黃巾之亂後,各地已是各主其政,聖上旨意出了洛陽就不怎麼管用了。太師既是當朝輔政,理應率王師出征,復我大漢江山,方能流芳千古啊。”

“不可……”李儒聽到荀攸的話慌忙打斷,情急之下咳嗽連連,“咳,咳,太師乃是千金之軀,豈可輕離京城?”

康鵬見李儒咳得厲害,似乎有病在身,知道他是替自己累成這樣的,感動之餘忙起身替李儒拍背,柔聲道:“顯佳別慌,本相當然知道不能輕離洛陽,是不會輕易率師出征的。”

李儒越咳越是厲害,但還是掙扎着說道:“咳,咳,太師,黃巾賊人數雖多,卻未經訓練,也無軍糧補給,確是烏合之衆,我軍只需派一員上將前往,佐以智謀之士,用文和先生破諸侯之計,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必可大破敵軍。”李儒此刻已經咳嗽得臉色發青,這麼多天來,康鵬一直不理朝政,大小事務全部壓在他身上,雖有荀家叔侄與陳宮協助,但也累得不輕。

康鵬見他病重,心疼的叫道:“顯佳,你別說話了,這裡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吧。來人,扶顯佳回去休息,找郎中替顯佳診治。”

李儒本欲推遲,可身體實在撐不住,只得依言去休息,只是臨走時,李儒再三囑咐康鵬,“岳父,你是朝廷和西涼軍的主心骨,千萬不能輕離洛陽,否則我軍危矣。”

李儒走後,康鵬果然聽從李儒的建議,不管荀家叔侄如何規勸,就是不鬆口親自領兵出征,只是決定派張遼、高順和陳宮領五萬黑騎軍與陷陣營出征,討伐青州黃巾起義軍,荀家叔侄苦勸無用,只得作罷。康鵬當即下令張遼等人整頓軍馬,準備糧草,第二天就誓師出征。

……

董卓軍會議之後,荀家叔侄告別回自己住處,李儒是安排他們住在洛陽城東,也許是李儒的無意之舉,倆人的住處遠離朝中衆大臣的府邸,反而離百姓民居較近,荀家叔侄彷彿也不在意,很高興的住下。

快到家的時候,荀彧指着路邊一個大餅店說道:“公達,我再去買些這家的餅,他家的餅滋味比家裡廚師做的好多了。”

荀攸微笑着點頭,從人也知道荀家叔侄愛在這家買餅和鍋盔,也不在意。荀彧徑自走進店裡,“店家,再來五個餅。”同時遞上五十文錢。

那店主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見荀攸是老顧客,便滿面堆笑遞上大餅,又接過銅錢——與夾在錢中的一個小紙團!然後那店主手指一彈,那紙團就飛入袖中,就連店中的其他顧客都沒看到。

可荀攸與那店主都沒注意到,此刻街道對面,有一雙銳利的眼睛一直緊盯着他們……

荀攸走後不久,那店主大概要買作料,將店交給夥計看管便出了門。也許是湊巧,那店主去買作料那家是當朝大司徒王允的一個遠房親戚開的,那店主又很不小心的把那個小紙團掉到作料店的櫃檯中,然後那個小紙團七轉八轉,中間還經過一段地道,最終送到曾經關押貂蟬的密室之中,落人入王允、衛仲道、馮太監兄弟和一個叫郭嘉的人手裡。

……

“這個李儒對他的岳父還真是不錯,帶病還替他的岳父處理朝政。”郭嘉拿着那個小紙條笑道:“快撐不住了還在勸他岳父不要親自帶兵離開洛陽,忠心可嘉。”

“可惜青州那邊動作快了一點,要是再晚幾天,等李儒奸賊病倒了消息纔到洛陽,文若先生和公達先生定能說動董賊帶兵出征。”衛仲道很遺憾的說道,他與郭嘉年齡相當,又寫得一手好詞賦讓郭嘉佩服,這段時間已和郭嘉結成一對很好的朋友。

“沒那麼簡單。”王允也插話道:“董賊奸詐之至,他如果自己領兵出戰,倘若洛陽失守,他便斷了後援糧草,他不會輕易上當的。”

衛仲道得意道:“只要他董賊把兵派出去,他留在洛陽更好,我可以親眼看到董賊伏法的情景,有奉孝的奇謀妙計,董賊死定了!”

馮太監兄弟卻唉聲嘆氣,馮斌扯着公鴨嗓子說道:“可惜了貂蟬姑娘,只好讓那個三姓家奴拔得頭籌了。王司徒,灑家真替你遺憾。”馮國的聲音更噁心,不男不女的說道:“是啊,那貂蟬姑娘真是美若天仙,連灑家這種廢人也心動,王司徒,你虧大了。”

馮太監兄弟這番話正好戳到王允的疼處,王允重重哼了一聲,口不對心的說道:“區區一個賤人,有何可惜?爲了朝廷大計,我甥兒連未來妻子都搭進去了,我王允何惜一個侍妾?”

王允這些醋意十足的話,慣於察言觀色的馮太監兄弟豈能聽不出來,馮斌習慣的又發出噁心嬌笑,“嘿嘿,王司徒倘若捨不得,趁着貂蟬還在府中,先把這朵花采了吧。到貂蟬出嫁之時,灑家再教她一種法子,定能瞞過那三姓家奴。”

王允心中大動,差點就問出是什麼法子了,但想到親外甥和郭嘉在旁,王允又把**強壓下去,故作大方道:“算了,只要那三姓家奴肯助我等誅滅動賊,貂蟬就送他吧。”

王允又對郭嘉說道:“奉孝,埋伏在黃河以北的三千兵馬,該如何辦?既然董賊不肯離開洛陽,他們暫時也沒用了,帶隊的許楮將軍和典韋將軍可是一直嚷嚷,都要來參加九月初一的天下第一武將大會。”

郭嘉眼皮都不眨一下,“他們要來,就讓他們來,誅殺董賊之時也好幫手。”郭嘉又冷笑道:“李儒這段時間的種種佈置,無非就是要借武會文會之名,將天下能人異士一網打盡,爲他岳父將來篡奪江山減少阻力。可惜,看破這種佈置的人不只一人,而這文武之會舉辦之時,便是董賊的死期!”

王允、衛仲道和馮太監兄弟一起大笑,笑得如此惡毒,就象看到董卓的屍體躺在他們腳下一樣。郭嘉也陪着他們微笑,等這幾人笑夠了,郭嘉方纔說道:“司徒大人,請貂蟬姑娘來吧,該我們教她怎麼辦了。”郭嘉又笑着補充一句,“還有請貂蟬姑娘戴上面紗,郭嘉可不是聖人,在她的花容月貌面前,有什麼計策都會忘得一乾二淨。”詼諧的話語惹得衆人又是一陣大笑……

可惜他們笑早了,幕後操縱的人不只郭嘉一人!此刻李儒家大門前也有人求見李儒,按理說李儒抱病在身,應該什麼人都不見的,可這人剛亮出相貌,攔架的李儒家人就跌跌撞撞的跑去通知李儒,而李儒的病也立即好了大半,光着腳跑出來迎接他……

“顯佳,你一定要阻止太師調兵出征,現在西涼鐵騎已經完全聽命於呂布,而呂布根本不可靠,沒有黑騎軍和陷陣營牽制,我軍危矣!”

“可青州黃巾怎麼辦?難道眼看他們坐大?”

“這個太好辦了……”

第12章 烈女文鷺(下)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7章 董老大的家法第25章 劫持獻帝(上)第36章 出賣第35章 意味深長第6章 危險的對手第27章 康王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第46章 董太師的表彰第23章 王允歸來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45章 雪上加霜第55章 破罐子破摔第46章 脣槍舌劍(下)第35章 意味深長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23章 勝利(中)第16章 陷陣營的恐怖第10章 螳臂當車(下)第53章 成都保衛戰(下)第36章 長安間諜戰(中)第42章 錦帆甘寧第12章 戰後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43章 統一之戰(1)第53章 虎威第27章 董老大遇刺(上)第43章 文武大會(3)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14章 董老師第14章 鬼神奉先第48章 再戰汜水關(上)第21章 楊奉叛變第18章 懲治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9章 冀州混戰(4)第46章 緊鑼密鼓第46章 緊鑼密鼓第31章 撲朔迷離第56章 奸計得逞第1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28章 董老大遇刺(下)第14章 董老大的羣英會第18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上)第49章 封鎖鄱陽湖第38章 英雄末路(下)第18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上)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22章 勝利(上)第17章 宿命的相遇(1)第28章 青州黃巾起第36章 出賣第44章 毒計第34章 趙雲定親第19章 亂起第16章 卑鄙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6章 冀州混戰(1)第35章 萌芽第44章 禍不單行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34章 趙雲定親第17章 董老大的人道主義第36章 出賣第49章 全民戰爭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15章 血洗黃家莊(上)第45章 天譴曹操(上)第10章 意外收穫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26章 九錫第33章 人販子魯子敬(上)第48章 鏖戰武昌(下)第47章 天譴曹操(3)第22章 亂後第5章 暗月與燕子第25章 去者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31章 撲朔迷離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8章 義與不義(下)第28章 青州黃巾起第40章 垂死掙扎(4)第37章 長安間諜戰(下)第53章 無盡的痛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28章 多線作戰(3)第27章 康王第42章 山窮水盡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10章 螳臂當車(下)第7章 賈詡、高順第16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下)
第12章 烈女文鷺(下)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7章 董老大的家法第25章 劫持獻帝(上)第36章 出賣第35章 意味深長第6章 危險的對手第27章 康王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第46章 董太師的表彰第23章 王允歸來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45章 雪上加霜第55章 破罐子破摔第46章 脣槍舌劍(下)第35章 意味深長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23章 勝利(中)第16章 陷陣營的恐怖第10章 螳臂當車(下)第53章 成都保衛戰(下)第36章 長安間諜戰(中)第42章 錦帆甘寧第12章 戰後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43章 統一之戰(1)第53章 虎威第27章 董老大遇刺(上)第43章 文武大會(3)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14章 董老師第14章 鬼神奉先第48章 再戰汜水關(上)第21章 楊奉叛變第18章 懲治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9章 冀州混戰(4)第46章 緊鑼密鼓第46章 緊鑼密鼓第31章 撲朔迷離第56章 奸計得逞第1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28章 董老大遇刺(下)第14章 董老大的羣英會第18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上)第49章 封鎖鄱陽湖第38章 英雄末路(下)第18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上)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22章 勝利(上)第17章 宿命的相遇(1)第28章 青州黃巾起第36章 出賣第44章 毒計第34章 趙雲定親第19章 亂起第16章 卑鄙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6章 冀州混戰(1)第35章 萌芽第44章 禍不單行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34章 趙雲定親第17章 董老大的人道主義第36章 出賣第49章 全民戰爭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15章 血洗黃家莊(上)第45章 天譴曹操(上)第10章 意外收穫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26章 九錫第33章 人販子魯子敬(上)第48章 鏖戰武昌(下)第47章 天譴曹操(3)第22章 亂後第5章 暗月與燕子第25章 去者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31章 撲朔迷離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8章 義與不義(下)第28章 青州黃巾起第40章 垂死掙扎(4)第37章 長安間諜戰(下)第53章 無盡的痛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28章 多線作戰(3)第27章 康王第42章 山窮水盡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10章 螳臂當車(下)第7章 賈詡、高順第16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