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冀州混戰(2)

烈火在黎陽城中熊熊的燃燒,刀槍劍戟在火光中揮舞出無數道亮麗的閃光弧形,與之交相輝映的是鮮紅的血花,人體上飛濺出的血液在空中反射出鮮豔紅光,美麗悽豔。喊殺聲撕破長空,黎陽城中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條小巷和每一間房屋中,都傳來被殺的慘叫、殺人者的吼叫,與婦孺老人的啼哭,聞之讓人心碎。

黎陽城西門被董卓軍小隊炸開後,本已撤兵的袁紹軍前隊又折頭殺回,可憐的曹操軍兩天之中接連兩場大戰後,仍然沒有機會休息,被迫拿起武器,與殺進城中的袁紹軍展開巷戰,至於炸城門的董卓軍輕騎小隊,早在郭汜的率領下撒開腳丫子溜回鄴城了,纔不會留在這裡陪袁紹軍和曹操軍玩命。

袁紹軍前軍十五萬人,是袁紹軍中的最精銳者,曹操軍九萬人,有三萬餘人是曹操突襲鄴城失敗後帶到黎陽的,許楮與曹洪帶來兩萬兵馬,夏侯敦一隊有近萬人馬,張郃和高覽帶來三萬降兵,雖然是七拼八湊,但曹操軍的戰鬥力更強於袁紹軍,二十多萬人馬,在狹小的黎陽城中殺得旗鼓相當,都是傷亡慘重。

天色微明時,已經退守到黎陽東角的曹操軍有些吃不住了,青州人口稀少,這些寶貴的兵員白白浪費在與袁紹這個蠢貨爭奪小小一座黎陽城,不管勝負,曹操都得不償失,何況,還有一支不懷好意的董卓軍在旁邊虎視耽耽。與郭嘉緊急商量後,曹操命令道:“撤,放棄黎陽城,讓士兵各帶三天的糧食,其它的糧食全部燒掉。”早在袁紹軍還沒抵達黎陽之前,曹操就命令士兵洗劫民間糧食,將全黎陽城的糧食集中到軍中,人口不多的黎陽民間自然沒有多少糧食,只夠曹操的九萬大軍半月之用,但眼下全部帶走顯然已經來不及了,曹操只得命令在不影響行動速度的情況下讓士兵隨身帶三天的糧食,往外突圍,剩餘的糧食全部燒燬,留下一座沒有一顆糧食的黎陽城給袁紹軍,袁紹軍爲了活命,纔會乖乖的向北去與董卓軍拼命,獲取鄴城的糧食。

曹操一聲令下,曹仁立即點火燒糧,軍中銅鐘大鳴,曹操軍衆將各領軍馬且戰且走,依次退出黎陽,許楮一馬當先殺出東門,力斬包圍東門的袁紹軍七員大將,袁紹軍上下心驚膽裂,被許楮殺出一條血路,曹操軍這才安然脫險,待逃離黎陽十餘里,曹操命各部清點人馬,各軍都有不小的損失,曹操軍原來的六萬人馬已折過萬,好在曹操軍最寶貴的謀士與武將沒折一個,全部安然脫險,而自告奮勇擔當殿後任務的張郃和高覽的新降軍都沒有趕來,還被圍在黎陽城中。

“衆軍折回黎陽,去接應張郃與高覽部隊。”曹操下令道,曹操軍衆人面面相窺,並不答應,李典壯着膽子說道:“大王,張郃與高覽乃是新降之人,並不可信,我軍勢危,他們定又復降袁紹,我軍再去接應他們,只恐羊入虎口。”

曹操與袁紹是從小一起長到大的,比誰都清楚袁紹的性格,在旁人看來,如果張郃與高覽復歸袁紹,袁紹肯定喜不自禁,坦然收留,但曹操卻知道以袁紹的脾氣,張郃與高覽復降,心胸狹窄的袁紹肯定不會放過他們,所以曹操必須得去爭取走投無路的張郃與高覽部隊回來,這樣才能補充曹操軍的兵力。當然,這樣的話曹操是不能當衆說出來的,曹操換了一幅嚴肅的神情,朗聲道:“非也,張郃、高覽二位將軍於危難之時投奔於孤,孤未報答他們一金一爵,於心已然不安,如今豈能再舍他們而去?不管兩位將軍是否復歸袁紹,孤都要去接應他們。”

曹操一席話說得冠冕堂皇,有情有義,曹操軍衆將心中感動,再無異議,與曹操率軍又折回黎陽,行了五六裡地,迎面張郃與高覽率軍逃來,後面還有袁紹軍窮追不捨,曹操令旗一指,曹操軍洶涌而上,張郃與高覽也折頭殺回,袁紹軍大敗而逃。張郃與高覽聞得曹操軍士兵訴說曹操剛纔之言,一起感激流涕,自此對曹操忠心耿耿,曹操安慰他們一番,率軍轉戰濮陽,希望能佔住濮陽,坐觀董卓軍與曹操軍血戰,再從中取利。

先不說曹操軍轉戰濮陽,單說軍糧已盡的袁紹軍攻佔了黎陽城,卻發現不僅城中已經一顆糧食都沒有了,還增加了數萬衣食無着的百姓要袁紹軍負擔口糧,時近午時,飢腸轆轆的袁紹軍後軍趕到黎陽,卻發現到了黎陽城也沒有一點東西可吃,前軍也已糧盡,衆軍埋怨不止,袁紹狂怒,大罵曹操和董卓的十八代祖宗,半天才冷靜下來,招來謀士商議對策。

“我軍現在只有兩條路。”沮授首先說道:“一是即刻前進攻打鄴城,奪回鄴城與魏郡糧倉,這條路最大的好處是距離比較近,不足之處是我軍不知道鄴城之中有多少董賊軍隊,甚至董賊是否親自到了鄴城我軍也不清楚,而且此去鄴城還有三天路程,我軍無糧,士氣低落,沒有必勝的把握;二是請主公放棄老弱士兵,率精銳士兵繞過鄴城與魏郡,轉戰廣平、鉅鹿就糧,主公在廣平與鉅鹿還有五萬軍隊,加上留守幽州的審配、辛評處十三萬大軍,再外結烏丸與公孫度,我軍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這條路最大的不足就是距離太遠,我軍路上糧草難以解決。”

“糧食難以解決,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逢紀陰險說道:“曹賊在兗州,孔融在青州,軍中缺糧,他們怎麼解決的,我軍可以模仿。”

袁紹當然知道逢紀說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早在初平五年,袁紹就命令審配偷偷在軍糧中摻雜那些東西,以解決軍糧不足的困擾,沮授提議的轉戰廣平、鉅鹿就糧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使袁紹今年不用冒着全軍覆沒的危險去攻打鄴城。問題是,袁紹捨不得放棄大本營鄴城,先不說鄴城有袁紹那貴比帝王的府第,數若繁星的古玩珠寶,關鍵是袁紹最疼愛的後妻和五名年輕漂亮的小老婆也還在鄴城,那纔是袁紹真正的心肝寶貝,董老大在女色方面的臭名天下皆知,袁紹擔心自己的老婆……“主公,不好了,大事不妙!”袁紹還在猶豫不決時,手下大將蔣義渠匆匆趕來,一進門就大叫不妙,袁紹本就心煩意亂,聞言大怒道:“又怎麼了?天塌下來了嗎?”

“回稟主公,不是。”蔣義渠老實答道:“天沒有塌下來,只是黎陽城中突然出現一條流言,說是主公的軍隊沒有糧草了,主公只好準備殺全黎陽城的老人、孩子和女人來充當糧食,還有我們軍隊裡的老弱士兵,也要殺了當糧食,現在城裡一片慌亂,全城的人都開始往外逃命,還有我們的軍隊裡開始出現士兵逃亡。”

“此必董賊奸計,目的是動搖我軍軍心。”沮授立即說道:“主公,請快下決斷吧,再晚一些,我軍軍心勢必更加動搖。”

“全軍開拔,攻打鄴城!”袁紹咬牙吼道:“還有,傳令下去,驅使黎陽百姓也趕往黎陽,他們還有用處,士卒逃亡的,一律處死,沒逃的老弱士兵用繩子捆上,一個也不準放跑!”在亂世中,人是最關鍵爭霸本錢,不僅關係到兵員補充,還可以充當炮灰,消耗敵人的力量,對糧食匱乏的袁紹軍來說,人口還有一個更重大的作用……漢初平六年二月初一下午,袁紹軍放棄清晨才攻破的黎陽城,裹卷在戰火中倖存的四萬餘黎陽百姓隨軍同行,北渡魏水向鄴城挺進,袁紹軍精銳居前後,黎陽百姓與老弱士兵居中,預防百姓士卒逃中。途中,袁紹本來下令沿途搶掠糧食,扣押百姓隨軍同行,而董卓軍軍師賈詡早已料到袁紹會有此作,先派軍隊到袁紹軍沿途各個村莊,通知百姓毀糧撤離,大部分貧苦百姓都在董卓軍糧食的誘惑下攜帶少許種糧先行撤到鄴城,也有一些頑固不化的百姓不願離開家園,對於這些人,軍紀向來不怎麼好的董卓軍沒有客氣,一把火燒掉他們的房屋,捆上囚車就押往鄴城,又填沒沿途大部分水井,堵塞泉眼,僅留的幾口水井中也投入巴豆大黃巴戟天等通腸潤便的藥物,幫助無糧可食的袁紹軍解決消化不良的問題,讓袁紹軍能夠更加精神飽滿的抵達鄴城,可見有毒士之稱的賈詡偶爾也有發善心的時候。

可憐的袁紹軍被賈詡的堅壁清野戰術弄得極慘,不僅一路上連半顆糧食也找不到,還有衆多士卒將領腹瀉不止,常有致死者,士兵掉隊與逃亡異常嚴重,士氣極度低落,袁紹無奈,只得讓軍隊對黎陽百姓公開採取孔融在青州那招,以填飽士兵的肚子,黎陽百姓哭聲震野,死於自家軍隊刀下的百姓不計其數,凍餓而死者不絕於道,而不少天良尚存的袁紹軍士兵寧願空肚子也不願吃這樣的食物,軍心渙散,幾不可聚,行程因此大大減緩,三天的路程,袁紹軍足足走了五天六夜。

好不容易趕到鄴城外圍十里的時候,已經是二月初七的清晨,而袁紹軍也由從黎陽出發時的軍民四十二萬銳減至不到三十三萬,逃亡及途中死亡人數接近十萬,即使是活着到達鄴城外圍的軍隊與百姓,也都是筋疲力盡,疾病纏身,幾乎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軍隊已經淪落到了這個地步,就算袁紹是孫武轉世、吳起再生,也不可能再打勝仗,但袁紹卻對士卒的疲勞視若不見,強行命令士兵即刻攻城,沮授與逢紀等人苦勸不住,疲憊不堪的袁紹軍士兵只得擡起雲梯等物向鄴城衝鋒,去爲袁紹作垂死的賭博。

“快,快,乘敵人還沒有做好守城準備,一舉攻下鄴城!打下了鄴城,美酒美食要多少有多少!”袁紹親自上陣,爲士卒鼓氣,妄圖使士氣振奮,可惜不管袁紹如何鼓舞,病餓交加的袁紹軍士兵就是提不起精神,與其說是在向鄴城衝刺,不如說是在向鄴城磨蹭。

“再快些,提起精神來!一羣廢物,沒吃飯嗎?”袁紹罵出口纔想起士兵確實沒吃飯,正焦急間,前方鄴城內忽然一聲炮響,袁紹軍四面喊殺聲大起,西面首先衝出一軍,當先一人座下赤兔馬,手中方天畫戟;鄴城城門大開,一大將當先殺出,正是董卓軍老將李傕,東面殺出的董卓軍大將卻是李傕的老搭檔兼老冤家郭汜,就連袁紹軍後方都有一支董卓軍殺出,而且還全部是董卓軍的鎮山之寶——西涼鐵騎,率軍的大將白馬銀槍,正是袁紹軍曾經的舊將常山趙子龍。

“殺!”呂布的速度最快,當先殺入袁紹軍陣中,有如虎入羊羣,第二個殺入袁紹軍陣中的是趙雲,一杆逆鱗槍使得好比臘月瑞雪,紛紛朵朵,士氣低落的袁紹軍割麥般倒下,而因爲沒有參與偷渡陰平導致軍功爵位輸給老冤家的郭汜更是奮勇,大喊着“活捉袁紹”直取袁紹中軍,郭汜這麼賣命,李傕當然不願給他騎到自己頭上機會,也是奮勇殺入袁紹軍中軍,矛頭直指袁紹,袁紹軍四面受敵,又士氣低落,那裡抵敵得住,外圍部隊四散而逃,袁紹中軍被徹底包圍。

情急之中,袁紹大喊,“若不死戰,我等死無葬身之地!”親自率領三個兒子奮力衝殺,沮授也在危急中向袁紹軍獻計,“主公,西面乃是呂布,南面是趙雲,我等無一是他們的對手,只有北面的李傕與東面的郭汜最弱,我軍往東北衝,必能衝出一條生路。”袁紹情急中顧不得猶豫,指揮軍隊往東北突圍,果然壓力遠較西南爲小,一番苦戰,袁紹的三個兒子都受了箭傷,大將蔣義渠與汪昭等人也死於亂軍之中,總算殺出血路,但袁紹帶到鄴城的三十多萬大軍,能與袁紹一起衝出重圍的,已經不到萬人。

袁紹中軍向東北突圍去了,擔任進攻冀州的董卓軍主帥賈詡大喜過望,忙在城頭上揮動令旗,指揮趙雲軍緊追袁紹不捨,而呂布、李傕和郭汜部隊繼續包圍袁紹軍殘餘部隊,激戰之中,董卓軍上下一起大喊,“投降不殺,投降不殺!”鄴城城中也由冀州百姓推出大量食物,用冀州方言高喊,“老鄉們,投降吧,放下武器就有飯吃!”袁紹軍軍中無主,又累餓交加,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成建制的倒向董卓軍,就連四散而逃的士兵也有不少跑回來投降,只爲換取董卓軍的食物,到了下午時分,殘餘的袁紹軍全部投降,董卓軍不費吹灰之力,便解除了十餘萬袁紹軍的武裝。可憐袁紹做夢也沒想到,他氣勢洶洶的三十餘萬大軍,不到一天時間就被董卓軍打敗,而且還敗得這麼慘。

先不說董卓軍在鄴城外圍收容鋪天蓋地的俘虜,單說袁紹率殘餘部隊倉皇向東北逃竄,趙雲按賈詡的吩咐,追擊袁紹不緊不鬆,既不將袁紹逼得被迫決一死戰,又不讓袁紹徹底逃脫,待到傍晚,便逐漸將袁紹逼到距離鄴城東北百餘里的鳳凰山下。

“活捉袁紹!”袁紹軍正倉皇逃離間,前方喊殺聲大起,一隊董卓軍迎面殺出,爲首一員大將拍馬出陣,大喝道:“我乃康王座下大將臧霸,袁紹快快下馬受降!”袁紹自然是不肯投降的,只是士兵都已經人困馬乏,實在無力再戰,沮授急諫道:“主公,我軍疲憊不可再戰,這鳳凰山山高路險,易守難攻,可上山暫避。”袁紹無奈,只得率軍逃上鳳凰山,臧霸與隨後趕來的趙雲部隊也不上山追殺,只是將鳳凰山團團包圍,紮下營寨,以作長遠之計。

是夜,袁紹軍在山上殺馬獵獸而食,稍作休息,夜深,袁紹軍士兵盡皆啼哭,或哭喪兄失弟,或哭棄伴亡親,露宿荒野的袁紹與三子聞得哭聲,袁紹不禁悲從心來,也抱三子大哭,正悲傷間,沮授巡山歸來,向袁紹諫道:“主公,我軍已被董賊包圍得鐵桶一般,恐難逃脫,得另尋脫身之計。”

袁紹抹淚道:“悔不聽田豐良言,引狼入室,落到如此地步,本公現在六神無主,如何脫身,還望先生獻計。”

“硬衝是很難衝出去了。”沮授沉吟道:“好在這鳳凰山山路險峻,可以堅守,如今之計,只有使人向廣平、幽州求救,讓審配等人發兵來救。”

“審配遠在幽州,只恐救之不及。”袁紹大哭道:“董賊爲奪冀州,定然對我軍猛攻不止,只怕我們堅持不到審配來救。”

“主公所言極是。”沮授雙膝跪倒,對袁紹磕頭道:“還請主公派人向曹操求救,許與冀州土地一半及交出殺害曹操父親的兇手呂曠和呂翔,我軍與曹操脣亡齒寒,曹操定然發兵來救。”

欲知後事如何,袁紹能否逃出生天,請看下章。

@!!

()

第40章 董老大難得發好心第39章 垂死掙扎(3)第31章 劍閣決戰(下)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5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下)第33章 神醫?官迷!第29章 貂蟬與呂布第8章 義與不義(下)第36章 蔡府宴會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7章 牛刀小試第42章 垂死掙扎(6)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17章 宿命的相遇(1)第51章 董老大三哭(下)第9章 夢幻之戰第53章 成都保衛戰(下)第48章 嫁禍第5章 收買人心第31章 遠交近攻第4章 勢如破竹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22章 決勝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45章 天譴曹操(上)第31章 遠交近攻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49章 再戰汜水關(中)第46章 脣槍舌劍(下)第45章 雪上加霜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18章 招降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44章 統一之戰(2)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20章 人口爭鬥戰(上)第49章 封鎖鄱陽湖第6章 麥城慘敗第56章 奸計得逞第43章 董老大的心事第1章 不良學生到三國第41章 文武大會(1)第6章 麥城慘敗第7章 董老大的家法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51章 魔王發飆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25章 劫持獻帝(上)第36章 三年光陰第21章 反擊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第22章 人口爭鬥戰(下)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6章 冀州混戰(1)第41章 人緣不好的董老大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10章 再遇蔡文姬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11章 盡釋前嫌第20章 人口爭鬥戰(上)第10章 意外收穫第16章 陽平關之戰第2章 董老大的話是不能亂說的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41章 垂死掙扎(5)第43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2章 董老大的話是不能亂說的第2章 活着回來第16章 王允之計第26章 一箭雙鵰第16章 陷陣營的恐怖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9章 螳臂當車(中)第35章 長安間諜戰(上)第34章 長安政變(下)第49章 全民戰爭第54章 統一之戰(12)第28章 心中有路第6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50章 綁票犯魏延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第22章 決勝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50章 天性涼薄第56章 奸計得逞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7章 冀州混戰(2)第41章 文武大會(1)第20章 西蜀小李廣第20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下)第53章 成都保衛戰(下)第11章 子龍歸心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
第40章 董老大難得發好心第39章 垂死掙扎(3)第31章 劍閣決戰(下)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5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下)第33章 神醫?官迷!第29章 貂蟬與呂布第8章 義與不義(下)第36章 蔡府宴會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7章 牛刀小試第42章 垂死掙扎(6)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17章 宿命的相遇(1)第51章 董老大三哭(下)第9章 夢幻之戰第53章 成都保衛戰(下)第48章 嫁禍第5章 收買人心第31章 遠交近攻第4章 勢如破竹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22章 決勝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45章 天譴曹操(上)第31章 遠交近攻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49章 再戰汜水關(中)第46章 脣槍舌劍(下)第45章 雪上加霜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19章 提前的決戰(3)第18章 招降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44章 統一之戰(2)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20章 人口爭鬥戰(上)第49章 封鎖鄱陽湖第6章 麥城慘敗第56章 奸計得逞第43章 董老大的心事第1章 不良學生到三國第41章 文武大會(1)第6章 麥城慘敗第7章 董老大的家法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51章 魔王發飆第29章 多線作戰(4)第25章 劫持獻帝(上)第36章 三年光陰第21章 反擊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第22章 人口爭鬥戰(下)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6章 冀州混戰(1)第41章 人緣不好的董老大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10章 再遇蔡文姬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11章 盡釋前嫌第20章 人口爭鬥戰(上)第10章 意外收穫第16章 陽平關之戰第2章 董老大的話是不能亂說的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41章 垂死掙扎(5)第43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2章 董老大的話是不能亂說的第2章 活着回來第16章 王允之計第26章 一箭雙鵰第16章 陷陣營的恐怖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9章 螳臂當車(中)第35章 長安間諜戰(上)第34章 長安政變(下)第49章 全民戰爭第54章 統一之戰(12)第28章 心中有路第6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50章 綁票犯魏延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第22章 決勝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50章 天性涼薄第56章 奸計得逞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7章 冀州混戰(2)第41章 文武大會(1)第20章 西蜀小李廣第20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下)第53章 成都保衛戰(下)第11章 子龍歸心第19章 心有屬,相逢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