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吃嫩草

這個時代,自家主公待你不好,你轉投別人,並沒有人會說你什麼。

但是換主公之前,還要將自己以前的主公殺掉,那就會使得天下人都瞧不起他。

更何況,被呂布殺掉的兩個人,以前還都是待他非常不錯。

呂布殺董卓的時候,董卓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問呂布爲何殺他。

當時呂布就在董卓耳邊,小聲說道:“允以布爲(奮威)〔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

由此可見,呂布當時殺董卓,最主要的原因,卻是被王允,所許諾的高官厚祿打動。

不得不說,這種結果讓人覺得非常諷刺。可能就連董卓身死的時候,也非常後悔吧。

當初他用赤兔馬與高官厚祿,收買了呂布,使得呂布殺掉了,一直待他很好的丁原。現在,王允卻用同樣的手段,讓呂布殺掉了董卓。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陳旭收回思緒,心中亦是動了殺心。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對於呂布這頭,隨時都有可能擇人而噬的猛虎,陳旭實在沒有信心,能夠將他折服。

依照陳旭平常的處世準則,他會讓手下所有的人,都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好培養他們自主思考的能力。

眼看陳宮、趙雲、典韋幾人都沒有表態,陳旭就向他們問道:“叔父、子龍、典韋,你們也說說自己的意見。”

陳宮好似沒有,聽到陳旭的話一樣,仍舊聳拉着眼皮,一動不動。

趙雲雖然也不齒呂布的爲人,但是對於他的武藝,卻是敬佩不已。

他猶豫了一下,終於咬牙說道:“溫侯之勇,天下莫及。如此人才,若是就這樣殺掉,豈不可惜。以主公之雄才大略,不見得不能折服呂布。”

典韋亦是說道:“子龍說的沒錯,自從那次在雁門郡,與呂奉先交手以後。某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如此勇士,若不能爲主公征戰沙場,實在可惜。”

對於趙雲、典韋的反應,陳旭感到有些不解。但是略一思量,就知道了他們心思。

就如同後世所說的那樣: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武將到了典韋、趙雲這種地步,能夠找到一個對手,也是極爲難得。

對於他們這些頂級武將來講,不會懼怕對手太過強大。若是一生難逢對手,反而會使他們感到寂寞。

而且,在趙雲、典韋心中,若是武藝達到了他們這種境界。不管此人人品如何,他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況且,在武藝方面,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呂布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這樣的人,縱然有些小心思,也不會有太深的心機。

正是因爲這樣,趙雲才堅信,憑藉幷州的猛將、謀士,一定能夠將呂布徹底折服。

看到趙雲與典韋表態以後,陳宮才緩緩說道:“主公的招賢榜上是如何寫的?”

陳旭聞言,心中一愣,他雖然不知道,陳宮爲何這樣詢問,卻也仍舊答道:“不問出身,不計以往之品德,任人唯才。”

沒有給陳旭思考的機會,陳宮繼續問道:“那麼主公以爲,呂布算不算得上有才?”

陳旭雖然不齒呂布爲人,卻是不能否認他勇冠三軍之事。當即點頭說道:“呂布之勇,天下莫及,如此,他當的起‘大才’二字。”

聽到陳旭的話,陳宮臉色一正,說道:“既然如此,主公又爲何不能接納呂布?”

旁邊的田豐,臉色也是一動。

被陳宮質問的啞口無言,陳旭剛準備答話,就聽到陳宮繼續說道:“主公既然頒佈了唯纔是舉的招賢令,就必須接納前來投奔主公的呂布。”

“不然的話,主公所頒佈的這條招賢令,就將成爲一個笑話。主公不可爲了除去呂布一人之患,而絕了天下的賢路。”

陳旭心中一震,這才知道此事的嚴重性。

以前幷州所頒佈的招賢令,明確地指出了,不計出身,不計品德,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

若是在呂布走投無路,前來投奔陳旭的時候,陳旭不但不接納他,反而將其殺掉。那麼天下之人,又會如何看待,幷州唯纔是舉的招賢令?又會如何看待他陳旭?

相反,若是陳旭欣然接納呂布,雖然會爲幷州帶來隱患。

卻是向天下人擺明了態度:你看,連呂布這種反覆無常之人,我都能夠欣然接納,更何況是其他的人?

如此一來,那些本來品德有虧,還心懷疑慮的人才,必定心中大定。

至於那些才德兼備之人,也會認爲:陳旭求賢若渴,若是前去投奔幷州,必定會得到重用。

直到這時,陳旭才明白歷史上,曹操不殺劉備的心情了。

當時劉備前去投奔曹操,操任命劉備爲豫州牧。有人對曹操說:“備有英雄志,今不早圖,後必爲患。”

曹操心中猶豫不決,就向郭嘉問計,到底要不要殺掉劉備。

郭嘉卻是說道:“劉備雖然有英雄志,難以爲主公所用。然主公提劍起義兵,爲百姓除暴,推誠仗信以招俊傑,仍舊害怕他們不來投奔主公。”

“今備有英雄名,走投無路前來投奔主公,主公若是將他除去,就揹負了殺害賢良的名聲。”

“如此一來,天下智士都將自疑,迴心擇主,而後能又有誰能爲主公定天下?”

“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

曹操聞言,這才恍然大悟,絕了殺掉劉備的心思。

如今陳旭所遇到的事情,又與曹操當時的情形何其相似?

呂布雖然不怎麼樣,但他畢竟除掉了董卓這個****,現在呂布的威望,絲毫不比日後的劉備差。

想了一下,陳旭終究一咬牙,說道:“叔父所言甚是!彼來投我,我若殺之,天下豪傑,又有誰還敢前來投奔與我?”

而後他昂然說道:“我欲接納呂奉先,爾等休要再言其他!”

田豐卻是皺着眉頭說道:“公臺所言雖然有理,然接納呂布,終究是幷州未來之禍患啊!”

陳宮卻是神秘一笑,說道:“我聞呂布膝下只有一女,年方十四,深得呂奉先之寵愛。”

陳旭聞言,心中一愣,不知道陳宮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一旁的田豐,卻是恍然大悟,一直不苟言笑的臉上,居然露出了曖昧的神色。

好似看出了陳旭心中的疑惑,陳宮故意乾咳了兩聲,說道:“呂奉先三十餘歲,卻只有一女。因此,此女深得呂奉先喜愛。”

“主公若是娶了呂布之女,還怕呂布會反叛主公麼?”

陳旭聽完陳宮的話,這才明白爲什麼剛纔,田豐臉上露出那種神色了。

娶呂布之女,這不是開玩笑麼?現在的陳旭已經二十八歲,呂布之女才十四歲。

雖然在這個時代,十四歲的女子嫁人已經非常正常,但是對於擁有後世靈魂的陳旭來講,卻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陳旭搖了搖頭,說道:“我現在已經有了妻兒,縱然娶了呂布之女,也只能讓她當做小妾。這樣的話,呂布他會同意嗎?”

陳宮笑了一笑,肯定的說到:“他會同意的!”

驛館之中,呂布以及他帳下的幾個將領,心中都是忐忑不安。他們不知道這次前來幷州投奔陳旭,到底會不會被接納。

房屋之內,一個***,抱着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子。那位女子雖然還顯得非常年幼,卻也有着傾國傾城的面容。

“阿母,你說我們隨阿翁前來幷州,能夠安定下來麼?”

美婦正是魏續的妹妹,這幾年,呂布的妻女亦是隨他轉戰各地,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她們也都想找個地方,徹底安定下來。

呂布的家眷,並不是像演義中寫的那樣,正妻是嚴氏,次妻是曹豹之女曹氏,妾是貂蟬。

歷史上的呂布,很早就娶了魏續的妹妹魏氏,並且爲呂布生下了一女。也正是爲此,呂布才非常器重魏續。

歷史上,自從呂布帳下大將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反叛以後,呂布就對自己的麾下大將心懷猜忌。

據《英雄志》記載: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

正是因爲與魏續有着姻親的關係,呂布纔會把高順的陷陣營沒收,平時交給魏續統帥。等需要陷陣營交戰的時候,再次讓高順領兵。

《通鑑》中也曾記載:然則布妻乃魏氏也。

比較諷刺的是,呂布猜忌高順、陳宮,這兩人卻願意爲他赴死。他信任的小舅子魏續,最終卻是背叛了他。

魏氏的臉上也露出了愁色,她開口說道:“希望能夠安定下來吧。”

對於一個女子來講,跟着呂布四處逃竄,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若是能夠安定下來,她情願不要什麼榮華富貴。

母女兩人正忐忑間,忽然聽到外面有一陣凌亂的腳步聲響起。

兩人將耳朵貼近門口,偷聽外面的交談之聲。

只聽到外面有一道男聲響起:“我主陳幷州,素聞溫侯有一女,年方十四,才德兼備。我主對於此女,早已仰慕久矣。不知溫侯,可願將愛女下嫁我主?”

第278章 相見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005章 回家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807章 勸降第87章 擇婿第24章 國輔第224章 襲城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949章 東風第364章 赦令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72章 勸降第328章 龜兒子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88章 矛盾論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751章 叛徒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26章 建言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145章 回馬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172章 放風箏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449章 說客第268章 棺木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516章 再審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28章 龜兒子第121章 戰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254章 詐死第460章 大捷第2章 救人第949章 東風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78章 韓遂死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161章 斬赤龍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81章 追殺第601章 魯肅(下)第773章 破劍閣第353章 烏龍第68章 欲投黃巾第495章 父與子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00章 繼承第113章 渡河第723章 小霸王第325章 敗逃第477章 反目第298章 獅虎鬥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55章 鍾繇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898章 試探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85章 高順第226章 百態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7章 擇婿第196章 靈帝崩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988章 三俊傑第75章 輕視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40章 戰畢第468章 沙盜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481章 春耕第766章 陰招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48章 東阿危急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170章 比武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899章 解惑第1004章 病危
第278章 相見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005章 回家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807章 勸降第87章 擇婿第24章 國輔第224章 襲城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949章 東風第364章 赦令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72章 勸降第328章 龜兒子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88章 矛盾論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751章 叛徒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26章 建言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145章 回馬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172章 放風箏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449章 說客第268章 棺木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516章 再審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28章 龜兒子第121章 戰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254章 詐死第460章 大捷第2章 救人第949章 東風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78章 韓遂死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161章 斬赤龍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81章 追殺第601章 魯肅(下)第773章 破劍閣第353章 烏龍第68章 欲投黃巾第495章 父與子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00章 繼承第113章 渡河第723章 小霸王第325章 敗逃第477章 反目第298章 獅虎鬥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55章 鍾繇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898章 試探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85章 高順第226章 百態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7章 擇婿第196章 靈帝崩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988章 三俊傑第75章 輕視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40章 戰畢第468章 沙盜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481章 春耕第766章 陰招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48章 東阿危急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170章 比武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899章 解惑第1004章 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