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再添豪傑

田豐盯着趙雲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趙雲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問道:“先生爲何發笑?”

田豐正色道:“我非笑壯士也,乃是笑我家主公有眼無珠爾!”

陳旭眼中奇色一閃而過,故意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田豐向陳旭施了一禮,誠惶誠恐的說道:“吾並非指責主公,只是爲主公看錯人而感到可惜。”

而後他又轉頭盯着趙雲,問道:“壯士出身寒微,可曾遇到有人像我家主公如此看重於你之人?”

趙雲猶豫了一下,終究是回答道:“未曾遇過。”

“如此,我主可當得起‘禮賢下士’的稱呼?”

“當得起。”

田豐點了點頭,繼續問道:“我主邀賢兄妹上山,以禮待之,聽聞壯士不願留下,亦不強逼,可算得上‘仁’字?”

“算。”

“率軍出戰,每戰必先;斬將奪旗,無人能擋,可當得起一個‘勇’字?”

“當得起。”

“我主從兗州轉戰至冀州,一路之上,戰必勝、攻必克。以弱冠之齡,威震天下,若無過人智謀,可能如此?”

“陳將軍之智,雲自嘆不如。”

田豐步步緊逼,大聲說道:“我主爲天下貧窮百姓計,揭竿而起。立志解民倒懸,匡扶社稷,構建太平世界。如此行爲,可算得上是壯志凌雲?”

趙雲先是一愣,而後說道:“將軍雖有壯志,卻舉兵叛亂,如此行事,當不起‘忠義’二字。”

田豐勃然變色,以手指雲,大聲罵道:“豎子何足與謀?”

“孟子云‘百姓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如今漢室腐朽,民不聊生,百姓終日勞累卻不得溫飽。”

“昔日暴秦奴役天下,才使得高祖斬白蛇起義,取而代之。”

“今日天下混沌,漢室即將分崩離析,我主爲何不能揭竿而起,匡扶社稷?”

“我主之忠,乃是忠於天下百姓,此乃大忠;汝之忠義,乃是忠於腐朽的漢室,此乃愚忠。”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我主昔日爲東郡義軍首領,滿腹報國之志,屢立戰功,卻被天使陷害,欲置我主於死地。”

“既然漢室視我主爲土芥,我主又豈能不視漢室爲寇仇?”

趙雲呆立當場,啞口無言。

是啊,縱觀陳旭以往的所作所爲,完全無可挑剔。

田豐仍是咄咄逼人的問道:“似我主這樣大仁、大勇、大志、大智之人,可當得起‘明主’二字?”

趙雲心中掙扎良久,終於點了點頭,說道:“當得起。”

雖然只說了三個字,但是趙雲卻好似用光了全身的力氣。

“此時不趁勝追擊,更待何時?”田豐聽到趙雲的答覆,心中大喜過望。

他繼續冷笑着說道:“漢室不曾優待與你,你卻愚忠漢室;我主視汝爲手足,汝卻不識明主,不但不思回報,反而意欲離去。”

“我方纔所笑,正是笑我主無識人之才爾!”

“主公嘗言:常山趙子龍,勇猛過人,重情重義,忠義無雙。以我觀之,不過爾爾!”

話畢,田豐睥睨趙雲,不再言語,只是冷笑之聲不斷。

陳旭一直待在一旁,聽到田豐如此犀利的言語,不由抹了一把冷汗。

這個時候,他不由非常慶幸,自己當初通過打賭得到了田豐的效忠。

不然的話,若是想要逞口舌之利,把田豐說的滿面羞愧,而後納頭便拜,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田豐的話振聾發聵,不僅是趙雲,就連在場的其他人,看向陳旭的眼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田豐方纔好像是在貶低陳旭,但是話裡話外都把他誇到了天上。以前衆人還沒有這種感覺,但是今日聽到田豐言語,卻發現陳旭的身上充滿了閃光點。

趙雲滿臉通紅,站在一旁不再說話。

趙雨輕輕拉了一下他的衣袖,喚道:“二兄!”

趙風嘆息了一聲,亦是開口:“子龍,我不知你日後有何打算,但是田先生之言,卻是很有道理。”

“陳將軍如此恩待於我等,若是就此離去,豈不讓外人笑話?至於漢室,哎……”

趙風嘆息着搖了搖頭,終究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個時候,一旁的夏侯蘭突然上前,厲聲喝道:“子龍,以你的出身,想要有所成就,無異於困難無比。今日既然承蒙陳將軍如此厚愛,何不留於此地,一展胸中所學?”

其餘的趙家村少年亦是勸道:“子龍,現在百姓的生活糟糕到什麼地步,你又不是不知道。”

“像我們趙家村還算是好的,其餘地方的百姓餓死者不知幾許。我等皆出生卑微,不懂得什麼忠義。但是要我來說,現在的朝廷還值得我們效忠麼?”

趙雲猶豫了一下,終究是來到陳旭的面前,跪在地上說道:“將軍若是能夠許某三件事,某就算是將這條性命交給將軍,又有何妨?”

陳旭聞言大喜過望,急忙前去攙扶趙雲,口中大聲說道:“莫說三件,就是三十件,三百件又有何妨?”

趙雲心中更是感動不已,但是他卻執意不肯起身,只是說道:“第一件事,縱然我軍在山上無法自給自足,亦不能下山搶奪那些窮苦百姓。”

陳旭見拉不起趙雲,聽到他提出這個條件,就滿口答應:“我也出身寒微,如何不知百姓生存艱難?”

“此時即使子龍不說,我等黃巾軍亦不會如此行事。”

趙雲得到肯定的答覆以後,繼續說道:“我初來乍到,未立寸功,當不起騎兵統領的要職。雲只願從一介兵卒做起,待他日立下戰功,再言其他。”

陳旭看着趙雲,知道是田豐剛纔的話起了作用。

田豐爲了激將,一直說趙雲沒有什麼才能,只是仗着童淵的威名,纔有一些名聲。

說到底,趙雲還只是一個少年,有些心高氣傲在所難免。

於是乎,他就想通過自身的努力走上高位,而不是仗着別人的名聲,或者是陳旭的喜愛。

沉吟了半晌,陳旭考慮到現在並沒有什麼戰事,就說到:“既然如此,子龍就先在我的帳下擔任親兵,待日後立下戰功,再行封賞。”

看到陳旭答應了自己前面的兩個要求,趙雲舒了一口氣,緊緊盯着陳旭說到:“第三個條件,若是將軍日後禍亂良善百姓,雲自會帶着家人離去,將軍不得阻攔。”

陳旭卻不以爲意的答道:“我立志爲天下百姓謀求生路,若是果真禍害百姓,縱然所有人離我而去,我又豈敢出聲挽留?”

趙雲這才大喜過望,以額叩地,大聲說道:“雲拜見主公!”

“哈哈哈哈!”得到趙雲的效忠,陳旭心中無比高興,當即說道,“我得子龍,何愁大事不成?”

趙雲被陳旭扶起來之後,對着夏侯蘭以及其餘趙家村子弟說道:“我意投效黃巾軍,不知你等有何打算?”

夏侯蘭看了身後的衆人一眼,對着陳旭說道:“我等亦想留於此地,不知將軍可願收留?”

陳旭聞言,更是大喜,道:“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於是乎,夏侯蘭與二十幾個趙家村子弟,都被陳旭任命爲親兵,暫時交由趙雲統帥。

趙雲想了一想,終究是沒有推辭。

陳旭自得到趙雲以後,每日與其談論兵法,交流武藝。趙雲師從童淵,武藝非凡,陳旭與他交流,感覺自己的武藝也是大有長進。

及至後來,陳旭偶然得知夏侯蘭精通律法,更是大喜過望。他就讓夏侯蘭待在田豐帳下,先草創出山寨之中的法律,好約束山中百姓。

大雪雖然已經融化,但是天氣依然寒冷。山寨經過衆人齊心協力的建設,更是有着天翻地覆的變化。

陳旭帶着趙雲、吳迪、吳凌三人,在山寨之中巡視着。

“主公,主公,山下有人帶着一百多名黃巾軍前來投奔。”一個守山的士卒跑了過來,大聲喊着。

“哦?”陳旭聞言,眼睛一亮,連忙問道,“領頭者乃是何人?”

士卒答道:“他們自稱是劉闢、龔都。”

陳旭心中一驚,暗暗想到:“這兩人不是在汝南一帶麼,怎麼會來到此地?”

劉闢、龔都雖然沒有什麼名聲,但是陳旭卻是知道兩人的一些事蹟。

歷史上劉備背叛曹操逃到汝南以後,劉闢、龔都率領萬餘黃巾前來投奔。後來龔都被夏侯淵所殺,劉闢爲了保護劉備,被高覽所殺。

觀此二人行徑,卻是忠義之人。

陳旭雖然心中疑惑,但是聽聞兩人來投,卻也不敢怠慢,急忙帶着衆人下山迎接。

龔都看到守山的黃巾軍不讓他們上去,心中有些惱怒,對着劉闢說道:“兄長,我等不遠千里前來投奔他們,卻不想居然連山寨都不讓我等進去,如此行事,又豈是待客之道?”

劉闢看了看防守嚴密的山寨,卻是嘆息道:“怪不得渠帥能夠南征北戰,並無敗績。”

“若是我等乃官兵細作,他們輕易就將我等放進山中,豈不會爲山寨帶來災難?若是他們不如此謹慎,反而會讓某家輕視。”

“汝休要再提其他,等見到渠帥之後,一切便有分曉。”

於是乎,龔都也不再言語,帶着衣衫襤褸的衆人,在山下靜靜等待着。

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885章 內亂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495章 父與子第263章 心憂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92章 陷陣營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76章 曲有誤第75章 輕視第570章 離別第814章 婚事(下)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89章 必敗論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87章 厚葬之第689章 中伏第921章 入徐州第226章 百態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570章 離別第486章 授課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981章 殞命第110章 議事第794章 三策第63章 不負將軍第196章 靈帝崩第22章 不允盜請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00章 魯肅(上)第372章 勸降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794章 三策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107章 身亡?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16章 再審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74章 安心第565章 密謀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1章 救人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00章 魯肅(上)第268章 棺木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892章 陷陣營第161章 斬赤龍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24章 襲城第353章 烏龍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332章 書信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1008章 去世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96章 輓歌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249章 匯合第988章 三俊傑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976章 曲有誤
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885章 內亂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495章 父與子第263章 心憂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92章 陷陣營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76章 曲有誤第75章 輕視第570章 離別第814章 婚事(下)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89章 必敗論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87章 厚葬之第689章 中伏第921章 入徐州第226章 百態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570章 離別第486章 授課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981章 殞命第110章 議事第794章 三策第63章 不負將軍第196章 靈帝崩第22章 不允盜請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00章 魯肅(上)第372章 勸降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794章 三策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107章 身亡?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16章 再審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74章 安心第565章 密謀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1章 救人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00章 魯肅(上)第268章 棺木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892章 陷陣營第161章 斬赤龍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24章 襲城第353章 烏龍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332章 書信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1008章 去世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96章 輓歌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249章 匯合第988章 三俊傑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976章 曲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