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謀兵權

興平元年,一整年都是全國大旱。

縱然朝中百官,借鑑了文昭治理幷州的經驗,第二年的收成,仍舊是了廖寥無幾。

如此一來,整個天下的饑荒,越發嚴重。

四關之地,都被文昭麾下大將取得,待關中局勢穩定下來以後,文昭就將徐晃、高順、張繡全部調了回來。

由於箕關、函谷關都在司隸境內,並沒有與其餘諸侯接壤。

因此,文昭只派遣了兩員副將,讓他們分別領兵一千駐守這兩道關卡。

至於武關,文昭卻是派遣張繡領兵三千駐守此地,南拒荊州。

文昭任命的散關守將,卻是讓諸將都感覺無比驚訝。

散關毗鄰涼州、益州,是個非常緊要的去處。當衆人都認爲,文昭會派遣一員大將前去的時候,他卻讓剛剛及冠的郝昭,前去接替張遼,成爲散關守將。

至於張遼,陳旭讓他收編了八千參狼羌騎,而後張遼就帶領這些參狼羌兵進入涼州,以戰養戰。

一年以來,不斷有幷州的百姓,以及其他諸侯境內的流民涌入關中。雖然極大的充實了關中得人口,卻也爲文昭帶來了巨大的後勤壓力。

關中穩定以後,幷州的官吏也都紛紛涌入關中,進入蒲阪。如今的蒲阪城郭高大,氣勢恢宏,人口稠密,早已沒有了往日落魄的景象。

政治中心的轉移,卻讓幷州變得有些空虛。爲了更好地掌控幷州,陳旭沒有召回陳宮,反而上表他爲幷州牧,總攬幷州一應事務。

除此之外,陳旭更是派遣張揚、呼廚泉帶領着五千匈奴騎兵,協助陳宮鎮守北方邊塞。

就連得勝歸來的徐晃,也被陳旭派往太原郡,協助陳宮駐守幷州。

如今幷州境內,陳宮總攬全局,徐晃以爲陳宮臂膀。陳虎帶兵鎮守雁門郡,王延帶兵鎮守上黨郡,張揚帶兵鎮守五原郡。

幷州乃是文昭之根基,他對於幷州極爲看重,絕不願意看到幷州有失。

蒲阪城,大將軍府內。文昭將張裕喊來,向他詢問夜觀天象的結果。

張裕緊緊皺起了眉頭,有些猶豫的說道:“主公,如今天機越發混亂,想要理清頭緒無比困難。我只能隱約感覺到,這場乾旱還會持續很久。”

文昭一怔,揉了揉眉頭,感覺有些疲憊。

“今歲雖然不至於顆粒無收,卻也難以支撐境內龐大的消耗。若是乾旱再持續下去,境內糧草恐怕將會無以爲繼啊。”

張裕亦是搖了搖頭,一臉的無奈。

“踏踏踏!”

忽然之間,一陣腳步聲響起,只見李儒、陳靜聯袂而至。

“文優,阿靜,你們兩人也來了?”

兩人紛紛向陳旭施禮:“見過主公!”

文昭起身,扶住兩人的手臂,說道:“這裡又無外人,爲何如此見外?”

兩人笑了一下,沒有接話。

李儒目視陳靜,陳靜會意,直接對文昭說道:“主公,我與文優監察朝中百官,發現他們如今都已經將手伸得很遠。”

“不少朝中公卿,仗着自己的權勢,紛紛在地方安插親信。若是長此以往,恐怕他們的勢力會逐漸增強啊。”

這一年來,由於文昭還政天子,於是滿朝公卿,也開始慢慢掌握了一些權力。

他們安插自己的門生故吏,四處爲官之事,陳旭早已知曉。

然而,面臨文昭這座大山,那些公卿雖然也會利用職權謀些私利,但是他們推薦的人才,倒也是能幹之人。

可以說,關中之所以這麼快的回覆元氣,與滿朝公卿以及他們推薦的人才,亦是不無關係。

以前大漢天子荒唐,世家權力巨大,都是爲自己謀私利,因此天下才會亂成這樣。

但是如今陳旭坐鎮朝中,雖然被他名義上不管理政務。但是滿朝公卿也知道,若是他們做得太過分,手中的權力肯定會被陳旭收走。

先後經歷過董卓,李傕、郭汜之亂,這些公卿家族的勢力已經被大大削弱。他們完全沒有了,對抗陳旭的資本。

不得已之間,這些人都把自己的野心隱藏了起來。

而且,朝中也並非所有人都是野心家。仍舊有不少大臣,乃是真正忠於漢室之人。

他們現在都齊心協力爲天子謀劃,如此一來,他們爆發的力量將是不可估量的。

說到底,陳旭現在的勢力雖然很強,但是比起那些積累過數代的豪族,人脈仍舊有些薄弱。

若是換成文昭來治理關中,所起到的效果,恐怕遠遠比不上那些人所推薦的人才。

畢竟,文昭手下雖然不缺頂級謀士,但是基層官吏缺失極爲嚴重。

搖了搖頭,文昭說道:“他們雖然安插了很多自己的門生故吏,但這些人畢竟爲關中,作了很大的貢獻,有功無過。”

“只要重要位置的官吏被我等把持,並且不斷長大自身實力,料想這些人也翻不起多大風浪。”

“況且,只要吾一心爲國爲民,以絕強的實力碾壓諸侯。縱然那些官吏,乃是滿朝公卿的門生故吏,也終有爲吾所擇服的一日。”

“屆時,他們就會真正轉變爲陳氏的中流砥柱!”

說到這裡,文昭身上爆發出了強大的氣勢,以及無與倫比的信心。

暗暗點了點頭,張裕說道:“主公所言不錯,這些人雖然現在,對於主公的忠誠不高。但是隻要主公展露雄主之姿,再結恩義與彼,他們終究會爲主公所用。”

陳靜卻是說道:“若他們只是在地方官吏的位子上,安插自己的門生故吏,倒也沒有什麼。然而,據探子得到的消息,朝中正有不少大臣,正在密謀掌控軍權。”

“掌控軍權?”

陳旭眼中閃過一道凜冽的殺氣,而後又很好的隱藏了起來。

他們安插在地方的文官再多,文昭亦是絲毫不懼。但是軍權,卻是文昭的逆鱗,這些人如果想打軍權的主意,勢必會遭受文昭殘酷的清洗。

聽完陳靜彙報,關於某些官吏的密謀以後,文昭喃喃自語:“看來我的仁慈,已經讓某些人失去了敬畏之心。”

而後,陳旭就讓人召來田豐、賈詡、程昱前來府中議事。

這場秘密的議事,外人根本不得而知。但是此事過後,蒲阪城的兵馬,卻是開始秘密調動了起來。

幾日以後的早朝之中,天子與百官商議完一些政事以後,董承忽然出班奏道:“陛下,臣聽聞河內郡近日匪患不絕,導致很多百姓流離失所。”

“爲了司隸安定,還請陛下調遣兵馬,前去平定河內郡的匪患。”

劉協看了文昭一眼,說道:“天下兵馬都歸大將軍調動,此事由大將軍做主就行。”

對於陳旭,劉協心中還是頗爲感激的。

他在董卓,李傕、郭汜手中的時候,每日擔驚受怕,是個十足的傀儡。

反觀陳旭,雖然出身黃巾,起碼直到今日,卻一直都顯出忠於大漢的樣子。

雖然陳旭抓緊兵權不方,但是劉協卻可以與百官處理政務。如今有陳旭的輔佐,關中也開始慢慢穩定下來。

即使乾旱依舊,劉協仍舊看到了漢室復興的希望。

而且,陳旭也並不飛揚跋扈,每次面見劉協,也是執禮甚恭。因此,縱然有很多大臣,私底下說文昭的壞話,劉協仍舊頗爲信任陳旭。

聽見天子的話,文昭心中閃過一絲欣慰。

說實話,以前對於劉協陳旭亦是非常同情。與這個年幼的天子接觸多了以後,陳旭才發現他是一個懂禮、仁慈、節儉、心懷百姓之人。

若是放在太平年間,陳旭毫不懷疑,劉協會成爲一個好天子。但是現在,他只能是一個傀儡。

饒是如此,文昭仍舊儘可能的維護劉協的天子威嚴。對於天子的要求,也是儘可能的滿足。

文昭從不仗着自己手握大權,就目中無人。

其實,這也與文昭的爲人處世有關。無論對任何人,只要他們不冒犯到文昭,文昭一直也是非常好說話。

“看來陛下,並不知道那些人的謀劃。也不枉一直以來,我對陛下如此之好了。”

長舒了一口氣,文昭感覺心裡好受了一些。

董承卻是說道:“陛下,殺雞焉用牛刀?大將軍征戰四方,威震天下,區區河內郡的匪患,又如何能夠勞動大將軍?”

劉協想了一想,也覺得有道理,就問道:“愛卿以爲,何人能夠平定河內郡匪患?”

董承道:“前太尉朱公偉,因爲去歲天狗食日而被免職,如今只擔任大司農的虛銜,並且代理驃騎將軍職位。”

“朱公偉乃當世名將,聲威著於四海。若是讓大司農帶兵坐鎮河內郡,區區匪患,何足掛齒?”

劉協將目光放在了文昭身上,徵求他的意見。

他雖然乃是天子,但是境內的軍務,卻都歸文昭管轄。若是文昭不同意朱儁領兵,他也不能說些什麼。

文昭微微一笑,上前盯着朱儁說道:“吾雖爲大將軍,然大司農威震天下之時,吾尚且一文不名。不知大司農可願領兵駐守河內郡,好爲陛下分憂?”

朱儁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過,急忙說道:“爲陛下分憂,正合吾意!”

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4章 國輔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章 救人第77章 奇襲丘縣第510章 切磋第475章 逃脫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289章 疑惑第655章 鬧事第1005章 回家第933章 狙擊戰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84章 決定第435章 得汝南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972章 爭功第412章 獻策第799章 陳沫第902章 錦囊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329章 虐呂布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630章 縱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281章 往事第254章 詐死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101章 詭異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77章 拒絕第156章 伏兵第446章 考覈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491章 心憂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33章 離間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263章 心憂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771章 捉鄧賢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91章 包辦婚姻第275章 出巡第999章 刺殺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41章 殺意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284章 旭之志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91章 入敵營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77章 張裕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513章 隱情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80章 抉擇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80章 抉擇第32章 賊兵來犯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26章 建言第601章 魯肅(下)第269章 止戈第488章 博浪沙第110章 議事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5章 輕視
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4章 國輔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章 救人第77章 奇襲丘縣第510章 切磋第475章 逃脫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289章 疑惑第655章 鬧事第1005章 回家第933章 狙擊戰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84章 決定第435章 得汝南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972章 爭功第412章 獻策第799章 陳沫第902章 錦囊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329章 虐呂布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630章 縱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281章 往事第254章 詐死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101章 詭異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77章 拒絕第156章 伏兵第446章 考覈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491章 心憂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33章 離間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263章 心憂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771章 捉鄧賢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91章 包辦婚姻第275章 出巡第999章 刺殺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41章 殺意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284章 旭之志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91章 入敵營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77章 張裕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513章 隱情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80章 抉擇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80章 抉擇第32章 賊兵來犯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26章 建言第601章 魯肅(下)第269章 止戈第488章 博浪沙第110章 議事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5章 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