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真實鄭屠

饒是如此,關父心中仍舊有些鬱鬱不平,回到家中沒過多久就死去了。

講到這裡,那個村民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那鄭屠也是個純孝之人,對於我們這些外來戶極其友善。”

“他只不過對關父說了幾句惡話,卻不想關武回來之後,就殺掉了鄭屠。如此行事,未免也太過霸道了吧”

以前文昭等人聽說的都是關武的好,以及鄭屠的討人厭。卻沒有想到,其中還有這樣的隱情。

當然,文昭也不會只聽見這個人的一番話,就相信鄭屠是好人。

他辭別了那位村民,專門挑選了幾個外來戶。有兩人不願招惹是非,既不說關武的好,也不說鄭屠的不好。

饒是如此,仍舊有兩人之言,與前面那個外來戶村民相似。直到此時,文昭才理清了這個案子的前因後果。

先說關武當街殺掉鄭屠,是因爲鄭屠辱罵他父親,導致關父鬱鬱而終。

鄭屠之所以言語之中,對於官府頗有不敬,也是因爲當初關武尋人打了鄭屠,導致鄭屠懷恨在心。

關武帶人打了鄭屠,是因爲本族之人跟鄭屠發生口角,被鄭屠仗着身強力壯,揍了關武族人一頓。

鄭屠與關武族人之所以發生口角,說到底還是關家村本地人氏,排斥外來戶的結果。

也就是說,這件事情追根究底,原因還是出在關家村本地人身上。

說到底,鄭屠遭人排擠,這才怒而打人,情有可原;關武爲族人報仇,帶人打了鄭屠,亦是義氣使然。

鄭屠被打懷恨在心罵了關父,也是情理之中;最後關武爲父報仇,怒而殺人,站在他的立場上也沒有錯誤。

仔細推敲這個案件,纔會發現若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來講,衆人所做之事都有藉口。那麼這個案件,到底孰對孰錯,縣令對於關武的審判,究竟合不合理

及至最後,文昭帶着典韋等人,往鄭屠家中趕去。而此時,鄭屠家中仍舊辦着喪事,靈堂旁邊四處掛着白布,隱隱有哭聲從庭院之內傳出來。

由於鄭屠一家與關家村本地人氏交惡,故此鄭屠身亡,卻沒有一個關家村人氏前來探望。就連那些外來戶,也不願意招惹麻煩。

當然,還是有一些比較講義氣的外來戶,幫忙鄭母爲兒子辦理喪事。只不過總體來講,鄭家大院之內,卻是沒有幾人。

“咚咚咚”

一身喪服的鄭母,聽到有人敲門的聲音之後,這才摸了一把眼淚,前去開門。當她看到文昭等人以後,眼中露出了害怕、仇恨的光芒。

這幾天,她雖然一直張羅着兒子的喪事,卻也聽說過關羽當了大官,想要找關係爲關武洗脫罪名。

在鄭母眼中,殺子之仇不共戴天,任何想要爲殺人兇手開託之人,都是鄭家的仇人。

然而,當她看到全副武裝的陳旭等人,再想起那三百渾身上下殺氣騰騰的騎兵以後,總是感覺有些心悸。

鄭母嘶啞着嗓子,說道:“你們來這裡幹嘛”

陳旭溫和的說道:“媼媼,我們是來調查這個案件的,不請我們進去一下麼”

鄭母聞言當即臉色一變,厲聲說道:“關武那混賬當街殺我兒子,犯下了重罪,還有什麼好調查的”

感受到了老婦濃濃的敵意,文昭略微思量了一下,就想明白了她的擔心。

文昭當即正色說道:“媼媼莫要誤會,我等此次前來,並不是爲了給關武脫罪。況且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關武果真犯法,縱然大將軍親至,也不能爲其洗脫罪名。”

“我等此次貿然拜訪,只不過是想了解一下死者的生平事蹟罷了。”

聽到了他們不是來爲關武洗脫罪名,鄭母這才悄悄鬆了一口氣。別看她方纔如此氣勢洶洶,其實她也只是在虛張聲勢,有些色厲內荏。

眼前這些人若是真的仗着手中權勢,爲關武這個殺人犯脫罪,鄭母亦是毫無辦法。

想到了慘死的兒子,以及年幼的孫女,老婦眼圈頓時紅了,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了。

她抹了一把眼淚,說道:“各位將軍,我兒死得好慘、好冤啊,你們一定不要放過殺人兇手。”

看着老人傷心的樣子,文昭當即正色說道:“媼媼還請放心,此事定會還你一個公道。”

鄭母聞言,這才邀請幾人進屋。文昭進來以後,看到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長得雖然不怎麼秀氣,卻也十分壯實、可愛。

見有陌生人進來以後,小女孩怯生生的看了文昭等人一眼,就跑到了其他的房屋。

老婦招呼文昭等人坐下以後,又抹了一把眼淚,說道:“我兒被人殺害,只留下老婦與那個小小的孫女。以後的日子,真不知道該怎麼過。”

鄭母越想越傷心,眼淚根本止不住。

文昭等人安慰了鄭母一陣,待她情緒慢慢平定之後,纔開始詢問有關鄭屠的事情。

“我在坊間打聽,有人說鄭屠乃是個純孝之人,並且對於關家村的那些外來戶,亦是非常友善,可有其事”

鄭母狠狠點了點頭,就開始講訴兒子的事蹟。

鄭屠一家本來是洛陽人氏,生活條件倒也不錯。可是董卓亂政之後,將洛陽一把火燒掉,還強行遷徙洛陽百姓前往長安。

鄭母的丈夫就是死在了遷徙的過程中,只留下鄭母以及十幾歲的鄭屠。

到了長安之後,雖然每日過得提心吊膽,生活倒也開始慢慢穩定下來。

直到董卓身死,李傕、郭汜領兵攻破長安,兵荒馬亂之下,他們只好趁機逃了出來,準備回到故鄉洛陽。

後來鄭屠在路上救了一個女子,就取了她爲妻,一家三口躲進了山中。這一躲,就是幾年。

大饑荒的時候,鄭屠一家人在山中實在活不下去,這才被迫下山,鄭屠的媳婦也被餓死了。

好在沒過多久,大將軍主關中,他們生活纔開始好起來。鄭屠一家三口,也就定居在瞭解縣。

“我家孩兒真是個孝順之人,饑荒之時若非他將口糧留給我與孫女,恐怕我們早就被餓死了。至於他,卻幾次餓暈了過去。”

“他爲人友善,只要沒人找他他麻煩,我兒也從來不會欺負人。”

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609章 刁難第921章 入徐州第6章 虎嘯第447章 韓遂第813章 婚事(上)第20章 重逢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322章 饑荒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268章 棺木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713章 鄧芝第551章 凱旋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19章 噩耗第1005章 回家第534章 憂慮第19章 名揚州郡第221章 試探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753章 反攻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40章 聆聽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88章 追擊第86章 甦醒第18章 神勇第65章 譁變第751章 叛徒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161章 斬赤龍第351章 衣帶詔?第185章 高順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339章 船毀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319章 邀戰第365章 攻城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823章 下馬威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370章 詐城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22章 吹捧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08章 絕路第568章 生死鬥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163章 洞房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31章 練兵第650章 九錫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62章 陷陣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1001章 怒火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135章 趙家村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88章 博浪沙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956章 鬥陣(中)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591章 王延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637章 衝突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10章 獻城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250章 搶功第925章 改名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84章 畸形繁榮
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609章 刁難第921章 入徐州第6章 虎嘯第447章 韓遂第813章 婚事(上)第20章 重逢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322章 饑荒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268章 棺木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713章 鄧芝第551章 凱旋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19章 噩耗第1005章 回家第534章 憂慮第19章 名揚州郡第221章 試探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753章 反攻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40章 聆聽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88章 追擊第86章 甦醒第18章 神勇第65章 譁變第751章 叛徒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161章 斬赤龍第351章 衣帶詔?第185章 高順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339章 船毀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319章 邀戰第365章 攻城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823章 下馬威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370章 詐城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22章 吹捧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08章 絕路第568章 生死鬥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163章 洞房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31章 練兵第650章 九錫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62章 陷陣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1001章 怒火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135章 趙家村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88章 博浪沙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956章 鬥陣(中)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591章 王延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637章 衝突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10章 獻城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250章 搶功第925章 改名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84章 畸形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