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九大諸侯

建安三年的春天,天下大勢已定。

袁紹兵敗身死,他兩個兒子還佔據幷州幽州各一小部地盤,但被曹操擊滅是遲早的事。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中,除了袁紹,袁術出局,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小割據勢力相繼出局。

若不算袁紹兩個兒子,太行山中的黑山軍。馮宇的系統面板上還剩遼東公孫度,涼州馬騰,益州劉焉,交州士燮,江東孫策,荊州劉表,徐州呂布,中原曹操,以及馮宇自己共九股勢力。

徐州呂布?馮宇對這個疑惑了很長時間,派出暗諜細作前往徐州打探,方纔大致弄清怎麼回事。原來陶謙病危,已將徐州刺史“讓”給了呂布。當然,這個“讓”並不是那麼心甘情願,而是不得以爲之。且是個策略。

早年,陶謙接納呂布,就是爲了讓呂布能制衡劉備。劉備當年帶兵入徐州抗曹,很快就以其高超的人際交往天賦,在徐州官宦以及士族子弟中收攏住人心,結納起自己的黨羽和勢力。

那個時候,陶謙就明白,自己這刺史之位是傳不到兒子手上了。自己硬要這麼做,就是害了自己的兒子。他在有生之年坐穩自己這位置就算不錯了。正因爲這個原因,他才痛快的接納沒有諸侯願意收留的呂布。

呂布也很快在徐州培植起自己的勢力,不過他的勢力主要是來自徐州本地軍伍。呂布的夫人嚴氏病故後,他甚至娶了徐州軍元老曹豹的女兒爲妻。

袁術滅亡後,九江郡壽春以東的部分都劃分給徐州。陶謙根本要不需要這麼多地盤,他只要地盤上的人口,於是便讓劉備將民衆移入徐州。

但劉備豈能錯過如此大好機會。他並沒有按着陶謙的吩咐做。而是以九江民衆故土難離爲理由,將八九萬戰亂後的剩餘人口集中在壽春,陰陵、西曲陽三城。

這陰陵、西曲陽緊靠徐州的下邳國,將民衆集中到這和遷移到徐州又有什麼兩樣?而且這些人口大多不是九江郡本地人口,本身就是北方下來的流民。不存在什麼故土難離。所以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不過是劉備爲自己經營地盤的藉口。

劉備並沒有因爲有了自己的地盤,就放棄徐州。他依舊名義上是陶謙的屬下,繼續籠絡徐州各個階層的人心。但他畢竟長期呆在壽春的袁術故皇宮中,因此無法時刻對徐州遙治。

這樣就給了呂布一個機會。陶謙病危時將徐州印綬交到呂布手中。反正對陶謙而言,交給誰都一樣。相對而言交給呂布更有利些。因爲若是將劉備召回,駐防徐州的徐州軍呂布軍肯定會有所動作。

那樣難免一場內亂,禍及陶謙家族自身。相反交給呂布,即使劉備不服,不過是造成淮南三城與徐州的分裂之勢。

即使日後,劉備武力壯大,利用他在徐州內部的勢力,裡應外合將呂布趕出徐州,那也不會對他陶家造成滅頂之災。他陶家還是能在徐州做個富家翁。

劉備知道此事,自然是惱怒不已,但他不動聲色。因爲他知道,呂布拿得走徐州印綬,卻拿不走徐州的人心。

劉備甚至都沒如陶謙所想的那樣,擁兵割淮南三城自立,反而依舊以徐州掾屬自居,甘願名義上爲呂布下屬。

……

宛城,皇宮朝陽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呼之聲轟然而起。羣臣在鋥亮的地板上,向天子劉協行三叩九拜君臣大禮。

劉協伸直衣袖,手掌攤開,表情肅穆的說道:“諸卿平身。”他已長成少年,還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便是他親政的年齡,也是他同齡人行冠禮的年齡。

諸臣從地板上起身列於兩側,開始陸續向劉協表奏各種事宜。

“啓稟聖上,反賊二袁皆已被剿滅伏法,首級已傳到宛都。”太尉楊彪首先稟奏道。

此事,羣臣自然是早已知道消息,但還是再次齊齊向劉協躬身做禮,轟然說道:“恭賀聖上,剿滅逆賊。大漢萬安!陛下萬歲!”

他們恭賀的時候,兩個木盒已被太監黃門捧上殿來,呈到劉協的案几之上。

木盒打開,自然是袁術,袁紹二人的人頭。都被石灰硝幹,那袁紹的人頭顯然被火燒焦過。劉協厭惡的揮揮手道:“拿下去,懸掛宛都城頭出示衆。”

太傅朱雋立刻出列說道:“啓奏陛下,臣認爲還是將這兩顆人頭傳示天下諸侯爲好。以震懾衆人以此爲戒。”

太尉楊彪卻立刻反駁道:“不妥。要知道,攻滅袁紹袁術二賊,如今天下九大諸侯,每家都出過力。相反朝廷卻是未出一兵一卒。如今拿着他們剿滅的逆賊人頭,反過來去震懾他們。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讓他們感覺這是朝廷的威脅,而且是種滑稽可笑的威脅。”

堂下諸臣立刻就此分歧站隊,議論紛紛起來。事實上,二人的爭論表面上是如何處置兩顆賊首,實際上揭開了一個重大議題的帷幕。那就是如何確定二袁剿滅後,朝廷與九大諸侯的關係。

楊彪開口啓奏道:“陛下,此次爲獎勵諸侯的討袁賊之功,臣認爲應該給他們封王,封公,封侯,劃清他們的領地。”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即使站楊彪的一派也震驚無比。要知道,自劉邦白馬盟誓,異姓不封王后。除去王莽篡位的短暫二十年,四百年間沒出現過一個非劉姓諸侯王。

朱雋自然是第一時間反駁道:“楊太尉可知當年高祖白馬盟誓之約?封賞諸侯可以有各種形式,又何必要給他們封王封侯,太尉這究竟是何意啊?”

第958章 聲東擊西第032章 難道還不相信老夫?第447章 滴水不漏第376章 西出玉門第212章 石腦油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192章 破圍第765章 秦韓和濟州島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993章 赤條條第852章 元老院第1132章 “自殺式”攻擊第227章 說服孟獲第696章 破牆而入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023章 西進,西進第681章 拉開序幕第519章 友軍劫糧第548章 青龍偃月第1037章 沒有王,也沒有法第018章 對峙第488章 戰局已定第789章 前哨克敵第047章 惆悵的呂布第128章 泰山之劫第1107章 鬥獸場之鬥第182章 最後的努力第697章 狂奔而逃第826章 綠洲領主的不速客第074章 華雄第112章 一人,一馬,一戟第295章 鮮卑來襲第403章 魚死網破的新稅法第1030章 戰利品第113章 神邏輯第1119章 子龍再現第623章 方城難回第1021章 金幣的奧秘第991章 執政官署的大印第647章 二擒徐晃第1030章 戰利品第977章 紅頭髮第801章 巨型狼牙棒第1120章 獨有優勢第1097章 談兵論道第270章 概不賒賬第805章 九州決戰第612章 許攸之策第690章 時機第100章 奔逃第385章 出奇制勝第1082章 不靠譜還得幹第686章 墳頭防禦戰第451章 從南麓潛入第055章 追兵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197章 大破象陣第207章 屠狼第329章 會戰淡馬錫第995章 圖什麼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907章 最不可能受襲的方向第201章 外番入侵第1069章 困虎在山第243章 尋找王木拉第941章 料事如神第098章 席捲漢中原第034章 堅硬的塢堡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896章 埃及軍團第616章 舉棋不定第743章 後門密道第833章 馬超的反擊第1015章 公主召見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1087章 繼續玩第394章 飛鷹奪城第423章 飛過去第293章 美酒第495章 並非完美第833章 馬超的反擊第426章 被改動的計策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678章 絕處逢生第1092章 風雲突變第313章 輕取麻辣甲第121章 入長安第421章 激辯第999章 赴宴第410章 金蟬脫殼第345章 大量的獨木舟第1152章 青銅巨炮第379章 步兵的新遠程武器第515章 合浦海戰第281章 江陵風雲(四)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044章 有緣相會於此第415章 最後的防線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
第958章 聲東擊西第032章 難道還不相信老夫?第447章 滴水不漏第376章 西出玉門第212章 石腦油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192章 破圍第765章 秦韓和濟州島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993章 赤條條第852章 元老院第1132章 “自殺式”攻擊第227章 說服孟獲第696章 破牆而入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023章 西進,西進第681章 拉開序幕第519章 友軍劫糧第548章 青龍偃月第1037章 沒有王,也沒有法第018章 對峙第488章 戰局已定第789章 前哨克敵第047章 惆悵的呂布第128章 泰山之劫第1107章 鬥獸場之鬥第182章 最後的努力第697章 狂奔而逃第826章 綠洲領主的不速客第074章 華雄第112章 一人,一馬,一戟第295章 鮮卑來襲第403章 魚死網破的新稅法第1030章 戰利品第113章 神邏輯第1119章 子龍再現第623章 方城難回第1021章 金幣的奧秘第991章 執政官署的大印第647章 二擒徐晃第1030章 戰利品第977章 紅頭髮第801章 巨型狼牙棒第1120章 獨有優勢第1097章 談兵論道第270章 概不賒賬第805章 九州決戰第612章 許攸之策第690章 時機第100章 奔逃第385章 出奇制勝第1082章 不靠譜還得幹第686章 墳頭防禦戰第451章 從南麓潛入第055章 追兵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197章 大破象陣第207章 屠狼第329章 會戰淡馬錫第995章 圖什麼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907章 最不可能受襲的方向第201章 外番入侵第1069章 困虎在山第243章 尋找王木拉第941章 料事如神第098章 席捲漢中原第034章 堅硬的塢堡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896章 埃及軍團第616章 舉棋不定第743章 後門密道第833章 馬超的反擊第1015章 公主召見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1087章 繼續玩第394章 飛鷹奪城第423章 飛過去第293章 美酒第495章 並非完美第833章 馬超的反擊第426章 被改動的計策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678章 絕處逢生第1092章 風雲突變第313章 輕取麻辣甲第121章 入長安第421章 激辯第999章 赴宴第410章 金蟬脫殼第345章 大量的獨木舟第1152章 青銅巨炮第379章 步兵的新遠程武器第515章 合浦海戰第281章 江陵風雲(四)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044章 有緣相會於此第415章 最後的防線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