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

丹陽鄉郊外的鍛造坊裡,關平轉了一圈頗感失望:“陛下還以爲孝先會督造許多神兵利器,我來丹陽探望小妹是私事,還有許多使命。”

丹水沿岸村社中設立小型燒炭場,燒好的木炭向丹陽鄉匯聚,採集來的礦石也會在這裡進行熔鍊。

有成熟的炒鋼法,唯一的問題是每一爐的鋼水材質不同,小概率可能是優良的鋼水,往往更有可能炒過頭,炒成熟鐵。

這裡有熔爐兩座,炒鋼爐兩座,鍛爐一座,農具生產以澆鑄爲主。

田信好歹也有熟鐵含碳量少,生鐵含碳量高,鋼介於兩者之間的知識;也知道高溫環境下分子……應該是分子,或者是碳原子更活躍。

所以已經有了原始的滲碳處理辦法,也有了穩定的農具澆鑄生產流程。

先是以炒鋼法炒鋼,不追求控制炒制技藝炒出鋼水,一步到位炒出熟鐵;再以熟鐵澆鑄農具。

澆鑄模具受限於技藝,有少許的瑕疵,熟鐵澆鑄農具後乘熱打鐵,鍛打成型,備用。

然後熔鍊生鐵,生鐵融化的溫度低,熟鐵需要的溫度高……把熟鐵澆鑄的農具泡到生鐵液裡,保持溫度浸泡一天時間,然後取出來用尿液淬火,再燒熱回火,覆土冷卻。

只要造出來的農具比熟鐵澆鑄的耐用,在田信眼裡就是合格的。

工具的重要性不需要細說……一個營步兵,裝備的手斧往往不足五十口;軍屯時,都是採伐硬木以火燒打磨、刀削的辦法制造工具,這種工具聊勝於無,要花費許多人力製造、修繕,以維護這些工具。

與其浪費人力維護木製工具,還不如開設鍛造坊自己製造工具。

南陽本就是冶煉中心之一,恢復建造冶煉基地難度不算大,比其他地區簡單許多。

只要能源源不絕產出優質農具,農具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足以養活鍛造坊相關產業的人力。

工具提升的生產力,能養活工具製造的人力,那就是賺的。

也因爲這樣,鍛造坊真沒必要追求兵器打造,徵北軍、昭陽邑的根基太薄弱,技術儲備也不足,打造兵器事倍功半,無益整體局勢。

田信是真的沒有打造兵器、鎧甲,劉備、關平的期望註定落空。

哪怕關平轉了一圈鍛造坊,又來到倉庫溜達,看到的只有農具,並無兵器鎧甲。

他很失落,打秋風的想法落空,轉而說正事,先問:“孝先可知陛下爲何不處置來敏?”

這不需要田信思索,張溫早就跳出來勸慰田信,解釋了其中因由。

來氏家族的影響力……說有,還真有,也不斷在擴大;說沒有,其實也沒有。

來敏去益州避難,南陽又長期遭受戰亂,後十來年時間裡又受控於曹魏,所以來氏家族對南陽鄉黨的影響有限,父祖積攢下來的人脈並沒有繼承、經營。

不殺來敏,純粹是不想染血開一個壞例子。

田信忍住怒火沒殺來敏,不是怕來氏家族影響力,更不是怕南陽鄉黨,只是不想在關姬、劉備面前殺人,也不想開啓擅殺大臣的頭。

劉備不殺來敏也是一樣的考慮,不想開一個惡劣的頭。

不然殺來敏泄恨事小,眼前固然痛快,也會給田信埋下長遠的禍患。

爲了消除這個禍患,田信不肯犧牲自己……那隻好殺更多的人。

正是珍惜這種寶貴的氣氛,來敏纔有恃無恐。

“殺之無益,後患無窮。”

田信隨意回答一聲,腦子裡還在想孫權、潘濬商議變法的情景,腦袋裡自動帶入嬴渠樑的剛毅、硬朗、豪爽氣質……只覺得怪異非常。

“是呀,殺之無益,幸好孝先當日忍耐克制,不然會陷陛下於兩難。”

關平興趣乏乏朝倉庫外走,田信跟上,就見關平手裡遞來一小團帛書,接住抖開只有幾十個簡體字,內容就一個。

丞相諸葛亮以‘來敏疏狂亂羣,甚於孔文舉’之由,罷免來敏太子家令一職,還勒令閉門思過。

劉備不好處置,田信肯定會記仇,早早處置來敏,事情也就揭過,沒必要爲一個來敏去跟北伐集團鬧彆扭。

爲掩飾、壓蓋潘濬身上的污點,太多的人跟着倒黴,到頭來沒保住潘濬,潘濬還出走江東,荊人種種幸苦付出如同一個笑話。

潘濬有幹才,又年輕,值得保護,可來敏呢?

關平遲遲不見田信給準話,就問:“丞相處置,孝先可能滿意?”

“尚輕。”

田信將帛書遞還:“我不殺人,依舊禁錮來氏子弟、門生故吏仕途。”

摧毀一個經學家族,禁錮仕途就可以了。

汝南袁氏之所以發展迅速,就在於投機、站隊的技能優秀到爆炸,幾乎沒犯過錯,逢賭必贏。

袁氏世治《孟氏易》,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又有庶流子弟在宮中擔任……中常侍,幾代人積累威望、人脈,到袁紹兄弟時已經達到質變。

如果袁氏家族站隊失敗,如江夏黃氏那樣站隊失敗遭受黨錮,那也會衰敗、四分五裂。

田信沒有權利禁錮來氏子弟、門生故吏,可有這個影響力。

關平不糾結來氏子弟的仕途,田信答應不用武力復仇、激化矛盾就可以了。

走在路上,關平斟酌說:“此外還有兩件事,第一是徵北軍編制狀況,陛下想深入瞭解徵北軍屯戍具體方針。第二是太子私信,事關瑞獸。若瑞獸不幸夭亡,真會折損氣運?”

“兄長,氣運之說虛無縹緲,難有定數。”

田信長吁一口三尺長白氣笑說:“人之氣運變化無常,就如木瓢舀水,大瓢水多,小瓢水少。損傷幾隻瑞獸,如同水瓢有洞。再大的瓢,有了孔洞裂痕,恐怕也只能小用。”

這樣的解釋勉強符合關平的理解,緩緩點着頭,解釋:“太子也只是好奇詢問,並無他意。”

“我知道,丞相管教甚嚴,太子想養瑞獸,也無從着手。”

田信更是笑笑,諸葛亮如果不帶兵出征,始終留在劉禪身邊處理政務……簡直是劉禪的噩夢。

別說養嬌貴、蠻橫的大爺,就是常見的虎豹犀牛大象,甚至獵犬、寵物犬、鮮豔鳥雀都不可能讓劉禪接觸。

估計劉禪也只能農耕時趕牛扶犁做做樣子,日常騎馬健身,平日裡也就抱一隻貓玩玩。

同有默契,兩人齊齊爲劉禪默哀片刻後,田信才說:“徵北軍屯戍編制體系繁複,兄長不妨先用餐,餐後我在暖閣裡細細講述。”

“也好,是我心急了。”

關平訕訕做笑,一來就拉着田信檢驗鍛造坊,完全就是一副先來先得,要見面分一半的樣子。

田信也不見怪,能讓關平在意也就剩下軍械、糧食了。

至於徵北軍征戍編制改動,純粹是向隋唐府兵制靠攏。

這不僅僅是世兵制的發展,也是昭陽邑、武當侯國、麥城的經濟趨勢。

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九十四章 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三百章 精兵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四章 孟達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九十三章 畫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
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九十四章 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三百章 精兵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四章 孟達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九十三章 畫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