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

江都北城,新撥付的簡陋少府衙署。

楊儀回來沒多久,馬謖就來拜會,一時之間楊儀有心拒絕,可自己出行這段時間裡馬謖已經來了好幾次,現在雖說直接登門有些不符合規矩,可自己若拒之門外,那更不符合情理。

遂在偏廳會見馬謖,此時已是漢彰武四年十二月初四日,夏曆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馬謖奉上五端蜀錦爲賀禮……一匹等於兩端,這幾乎是專門爲蜀錦交易而誕生的一個新的數量單位。

某種意義上來講,蜀錦又增值了。

以楊儀的眼界來看,改匹爲端,這能增加蜀錦的產量和總價值……因爲每一匹蜀錦,其寬度是規定死的二尺二寸,長度爲四丈;自然地,一端蜀錦,寬度不變,長度爲兩丈。

一匹蜀錦從中間一分爲兩端,的確能增加蜀錦的總產值。

因爲原來以匹爲銷售單位時,許多生產過程中因爲各種因素只有兩丈長、三丈長的完好蜀錦就成了殘次品。

有原來的標準蜀錦爲參照物,這些質量相同,只是長度不夠的蜀錦,只能當殘次品銷售。

而現在呢,一匹分爲兩端,每一端蜀錦是一個標準單位,自然許多殘次品……不再是殘次品了。

反倒原來一匹單位的蜀錦能算是上等貨色,因爲特殊的用途,能賣更好的價錢。

不用細想,這不是丞相的主意,就是大司農王連的主意。

楊儀細細品鑑馬謖爲他精挑細選的五端蜀錦,品味其中妙處,稱讚不已:“丞相生財有道,令人歎服。”

“呵呵,丞相對威公一手算術也頗多讚譽,長恨不能與威公共事。”

馬謖說着目光直勾勾打量楊儀,楊儀目光躲避,側頭去看門外橘子樹,端起茶碗低頭吹了吹:“幼常,可知大司馬近來收穫?”

“不曾聽人說起,難道衛公與魏賊交鋒?”

“非也,乃遼東之事。”

楊儀放下茶碗:“今歲河北、中原俱是大旱,大司馬閒暇之餘,遣人自東萊渡海前往遼東,與公孫氏接觸。原本是想貿易馬匹,遊說遼東上下,以歸順朝廷。因司馬懿交結東胡,其意圖昭然若揭,公孫氏竊不自安,亦遣人拜謁大司馬。”

“哦?竟有此好事?”

馬謖眼珠子左右轉動很是精神:“不知公孫氏意欲爲何?”

wωω●тt kǎn●¢〇

遼東、遼西、朝鮮這大一片區域,在先帝規劃裡,最初是要一攬子封給燕王的;燕王陣歿後,則計劃一分爲三,分給燕王的三個兒子,使永鎮遼地。

楊儀搖着頭:“我來時還在磋商具體,不過公孫氏欲稱王遼東,臣服漢室,鎮戍東土。大司馬自不能應允,應該會冊封公爵,使其歸順,遣太子侍奉朝廷。”

已經有馬超這個趙公,再多一個公孫氏的公爵也不礙事。

反正名義上的王爵,誰都不能給。

三恪公爵,位在諸侯王之上……等於是王國級別的公爵,呃……大公。

馬謖消化着這個影響範圍頗大的消息,這意味着勾連公孫氏,等關東四州有足夠軍糧儲備時,就能單獨跟曹魏開戰。

不再是單純的黃河南北之爭,而是戰略層次的夾擊河北。

這次夾擊河北,魏軍在太原、河東等傳統晉地地區的守軍會因爲北府牽制,不敢妄動;而雒陽守軍也是雞肋,極有可能拋棄。

換言之,如果談妥公孫氏,兩三年後張飛發動北伐戰爭,保底也能收復雒陽,光復東都!

問題來了,南陽就握在北府手裡,北府肯不肯讓朝廷主力北上?

先帝在時,自不存在這個問題。

可現在朝政局勢,朝廷中軍、前軍、衛軍北上雒陽,途徑南陽時,與假道滅虢、曹操進擊漢中欲兼併關中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個軍途徑南陽北伐,這麼龐大的軍勢,足以瓦解南陽官吏、士民的戰心;也因爲這麼龐大的軍勢,勢必需要極多的後勤。

僅靠長江、漢水水運補充,是無法保證正常補給的,必須就地汲取南陽的物資,還要動員南陽的人力協助運輸。

所以朝廷大軍北伐途徑南陽之際,就是南陽歸屬朝廷之時。

因此,北府肯定不樂意……如果再打一場襄樊戰役,朝廷腹背受敵,還能不能打贏?

馬謖暗暗思索,湘州四名郡尉已被關羽召回朝中,湘州的郡兵雖然還是原來的那批郡兵,可北府已經不能通過郡尉控制湘州的駐軍,也無法就地動員兵力。現在這柄頂在江都腰眼的刀子算是暫時解除,就剩懸在頭頂的南陽,以及腳邊上的武昌賀齊。

見馬謖思索沉吟,楊儀也不着急,自顧自飲茶,也不宰多說什麼。

馬謖想明白各方面關鍵,覺得目前局面已經打開了兩半兒,心情不由不好。

張飛勾連公孫氏,有了針對河北的戰略優勢,這給下次北伐奠定了勝利的機會,如果以攻取雒陽爲戰略目標,那勝利的希望很大。因此,解決南陽問題的需求已經形成,有這方面需求,大將軍那裡肯定會着手準備。

而大將軍對湘州提前動手,徵四郡尉入朝,瓦解了北府對湘州駐軍的控制,這是爲解決湘州問題打開了局面。

北邊一半兒,南邊一半兒,合在一起正好是兩半兒。

想到自己擔負的使命,馬謖由衷的輕鬆了不少,現在已成騎虎之勢,只要抓住老虎的耳朵,捂住老虎的眼睛,別讓老虎吃飽飯,耗的時間久一點,朝廷大義的號召終究會壓過田信個人的威望。

心情舒緩,馬謖也按着默契,交底說:“丞相有意使我代領湘州刺史,我與大將軍西曹掾裴奉先提及此事,裴奉先言語中,大將軍亦有徵甘述入朝,拜爲尚書之意。”

對此,楊儀也進行分析,想到廖立的話,心中稍稍安定。

起碼,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有底線的人,要死也只是死一個。

六部尚書、左右尚書僕射,尚書令這九個位置,構成了完整的尚書檯宣佈詔書的程序。

每一道相關詔書,缺乏相關尚書的用印、簽字,那就是……僞詔。

可只要制度存在,就有漏洞……比如開國將領的崇高威望。

目前關於徵湘州四郡尉入朝述職一事,就繞過了尚書檯,也繞過了兵部尚書鄧芝。只是四郡尉來江都到大將軍府述職,述職完成後再做調遣,或放歸本職,或做升遷;在程序上,不存在原則問題。

就看有沒有人敢跳出來彈劾大將軍,彈劾的話,穩穩地就是個違規操作。

可是呢……很遺憾,議郎、諫議大夫、中大夫、散騎常侍之類的議政官員裡,目前沒有北府這邊的人。

原來先帝提拔的諫議大夫田睿沒做幾天諫議大夫,就兼職將作大匠,很快就成了全職將作大匠,現在又拜槐裡侯。

其他官員也是可以彈劾關羽,可跟關羽處理四郡尉一樣,屬於違規操作。

可能還沒追究到關羽的違規之處,先會被關羽處理了這些人的違規問題。

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三百章 精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九章 局勢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
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三百章 精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九章 局勢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