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

“那是左軍被俘吏士!”

一名鷹揚軍軍正官認出城頭上劉幹,指着劉幹對田信說:“君上,此公乃竟陵宗室,名曰幹,字文翼,隨胡修、傅羣而降,應是左軍營督。”

城牆上,三十七名漢軍俘虜綁十字架上,上半身從垛口露出,一個個剝除鎧甲,戎服狼狽,嘴又被麻繩勒住。

大多垂着頭,劉幹還在掙扎,簡陋十字架險些傾倒,被魏軍一棍敲在腦門後,劉幹頭垂下不掙扎了。

田信左右巡視,己方八軍已展開,呈現前五後三,騎兵在兩翼遊弋的標準進攻陣列。

前陣距離宛口長城只有一百三十步距離,距離長城外的塹壕有一百步出頭。

楊儀也穿一領尋常款式的兩襠鎧,他挽盾步行,彷彿是一個普通的小軍吏,就連他身上外罩的號衣,號衣肩章已被摘除,背後負章上的軍階也僅僅是個中尉。

他來到田信身側,凝聲:“夏侯,張文遠倒行逆施,皆因此人時日無多矣。”

神色沉重,楊儀解釋說:“這是要以我軍吏士之命,脅迫守軍死戰。”

張遼攪局東征之役時,就下令斬殺梅敷所部降軍,蓋因梅敷受領過魏國將軍印,梅敷所部蠻兵可以視爲魏國叛軍。

加上又是荊蠻身份,就被張遼追究刑律,悉數斬殺,以此整肅魏軍接連投降的惡劣風潮。

將軍鄧展、監軍王凌又都有貪圖便利,想要血腥軍功的動機,也殺死了潰敗被俘的黃忠麾下吏士。

作爲迴應,田信首戰一個衝鋒蕩滅鄧展兩千人,漢口決戰幾乎將參戰的魏軍吏士殺戮一空。

而現在,張遼又將被俘的漢軍吏士綁在城頭,目的自然不是爲了逼迫漢軍暫停進攻。

他這樣做,能挑撥漢軍吏士情緒,不論進攻,還是不進攻,都會有人生出誹議。

如果現在進攻,導致被俘吏士死亡,那麼張遼就可以散佈謠言,以漢軍屠城嚇唬守軍,激勵守軍拼死反擊。

這批吏士死亡,幾乎可以視爲張遼主動與關羽決裂,彼此友誼將一刀兩斷,將自己的退路斬斷,也斬斷了子孫的退路。

田信冷靜思考,憤怒情緒在燃燒:“發書左軍,告知此事。索要五百俘虜,我要換回我軍被俘吏士。”

“世方,你上前喊話,就說我軍願以十倍之衆,贖回被俘吏士!”

“得令!”

虞忠昂聲應諾,長槊扎一條杏黃絹帶策馬向北而去,沒走五十步,守軍就射出一輪箭雨,強弓硬弩,密密麻麻釘在虞忠周圍。

也無防備,虞忠只來得及擡臂遮護面門,手臂、胸腹中箭,整個人險些從馬上栽落。

坐騎受傷,調頭馱着虞忠就往回跑,十幾名衛士橫矛喝斥唬住驚慌的戰馬,將之攔住,一起合力將虞忠從馬上擡下來。

田信深深的吸一口氣,凝目去看,見到了鬍鬚灰白、依舊濃密的張遼。

張遼面無表情,這一輪有違戰場禮儀的暗箭發射後,他也鬆一口氣,眉宇間有釋然之色。

如今後路已絕,不管曹休、夏侯尚,又或者曹洪、司馬懿,都會對自己予以無限的信任,接下來的戰鬥離不開各軍精誠協作。

“呵呵,這就是名將手段?”

田信冷笑不已,張遼破壞規矩,用意不就是激怒自己?

不論自己放狠話要報復,還是剋制怒火,張遼都會造謠,脅迫守軍拼死作戰。

各將聚集在周圍,孟達開口:“君侯,射發箭書,申明我軍軍紀,只問罪主謀,餘者不問其咎。”

楊儀也說:“我軍多有紙張,製造箭書便利。左軍回信、俘虜運抵,最少也要兩個時辰,期間我軍不若製造箭書,填埋塹壕?”

這時候虞忠已在其他軍吏配合下折斷手臂、胸腹鎧甲表面的箭桿,坐擔架從田信戎車身邊經過,淚水哽咽面有哀容:“臣粗心大意遭殃,甚是愧疚。”

“世方安心休養,早晚必能重返疆場。”

田信走下戎車,抓着虞忠的手溫聲安慰:“且寬心,待破城後,我來爲世方治傷。”

虞忠連連點頭,想用勁去抓田信的手,可使不上力氣,更感無助。

田信見狀,就說:“世方不如就在戎車裡治傷。”

後方百步外已經有搭建好的傷兵收容、包紮營區,外圍以布幔遮擋秋風,裡面則是地面鋪設草蓆,以草蓆分隔空間的原始手術室、收容室。

親兵將虞忠擡到戎車裡,御手拉動機關,敞篷的戎車從尾部拉起篷布,擋住了晨間的冷風。

樂綝的監軍,侍御史、加職駙馬都尉的陽平郡守鄭渾瞪大一雙眼睛想要看的更清晰些,不由擡頭露出女牆,被親兵拉回去。

他蹲在牆垛藕用匕首在地上畫了寥寥幾筆,勾勒出戎車篷布的骨架結構,露出笑容:“妙啊!”

這個時候田信陣後的張溫趨步來到陣中,義正言辭:“君上,大軍征伐上應天命,下負萬民期望,怎能因賊軍要挾而貽誤戰機!”

張溫朝着雒陽所在拱拱手,雙臂拱手高擡,語氣也高,聲音渾厚:“光合二年,太尉喬公十歲幼子出遊雒都,爲盜賊所捕,勒索財貨,喬公不允。時司隸校尉陽球、河南尹何進,雒陽令周異率三衙吏士圍盜賊,恐傷喬公子,不敢攻。喬公大聲呵斥,三衙吏士進擊,盡斬盜匪,喬公子亦遭不幸。”

“此事天下皆知,而事後喬公入宮拜謁靈帝,請求靈帝下詔。詔令曰:凡有劫質,皆並殺之!不得贖以財寶,開張奸路!”

張溫擡手指着北方,厲目恨聲:“此盜匪行徑也!夏侯若憐惜劉乾等吏士性命,那今後剿賊,賊迫使百姓登城,我軍攻耶?不攻耶?我若不攻,賊氣焰囂張,百姓亦會失望,從賊爲害!”

他又環視周圍將校:“當時喬公所請,靈帝下詔於天下,申肅刑紀。自安帝以來,法禁稍散,京師劫質之事屢禁不絕,豪貴之家亦難倖免,弗論百姓!自此詔令後,京師劫質諸事,遂絕!”

他揮動雙臂,彷彿背後就是喬玄、靈帝確立的這條人質法令,顯得極有力量:“君上,賊軍昔年尚不懼夏侯惇被劫。我軍正義之師,陛下北伐吏士景從,皆懷效死之心。”

“今攻賊,乃全劉文翼諸人志氣也!”

張溫躬身長拜:“縱賊逞兇,便是爲惡!姑息養奸,就是爲惡!君上,何遲疑乎!”

羅瓊側身出列,朝田信拱手:“君侯,還請成全劉文翼諸人志節。”

孟達也跟着其他將軍出列請命,更說:“今救回劉文翼,劉文翼必愧疚難捱,此非其所欲也!”

他深吸一口氣,扭頭看城牆上悽慘的劉乾等人,口脣顫抖:“末將若淪落此般地步,但求速死以全名節,再無他念。”

田信雙拳五指展開,又捏緊,咯嘣作響,右手握拳緩緩高舉。

衆人擡頭,田信拳頭展開做成手刀狀,斜指宛口長城:“擂鼓!各軍有序填塞塹壕!”

他盯着張遼,右臂食指指了指張遼,又做掌刀橫在自己脖間,做了個割喉禮。

張遼則露出笑容,抿抿口脣,嗬嗬兩聲,對着城外吐出一口老痰。

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五章 年俸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章 嚮導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九十一章 易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三百章 精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
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五章 年俸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章 嚮導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九十一章 易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三百章 精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