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裂

合肥之南的巢湖,吳軍歇腳之地。

爲了應對局勢變化,吳軍正進行新一輪分兵,要裁汰部分老弱之兵改爲專門的屯田兵。

芍陂在手,三萬屯田兵在此耕種兩年,可供應十萬大軍常年縱橫於兩淮、汝穎、泗水、睢水之間。

只是淮北的險惡軍情一個接着一個送來,這讓孫權又心生顧慮。

最近幾十年以來冬季越發寒冷,長江下游常有水面結冰現象。

冬季江面會結冰,夏季又有颱風,這兩個季節不利於江東用兵;而農耕普遍是春種秋收,用兵也是看農耕時節的。

這兩年孫權運氣不錯,江東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也沒發生大規模瘟疫,所以農業生產穩定。

可江面冬季結冰卻不是偶然,現在若過巢湖,走濡須水進入長江,返回江東休養不存在障礙。

就怕江面結冰將吳軍困在南岸,那將失去幹擾中原戰場的能力。

孫權爲此躊躇之際,淮北的軍情陸續送抵。

先是夏曆元年十一月五日北府兵橫穿夏侯尚郾縣防區,夏侯尚閉營不敢出兵阻擊,就這種情況下,依舊有有一營遼西烏桓騎士破營而出,追隨北府兵向東揚長而去。

何止是夏侯尚部的魏軍震怖,吳軍上下也是震動不已。

八百烏桓騎士,田信什麼都沒做,這撥人就主動破營跟着走了,這可是八百匹騎士,最少配備近兩千匹馬。

何等龐大的一筆財富,就跟着田信走了。

六日,北府兵急行軍至邵陵,迫降駐守邵陵的兗州軍團,裁留兗州軍。

當夜北府兵又調頭向西,但夏侯尚部已經乘夜向北逃竄,險險躲過田信這致命的一擊。

七日午後,馬良率部入駐郾城,漢軍全面打通中原幹線樞紐,通過汝水、穎水、新挖的討虜渠,將爲馬超、田信提供源源不絕的糧秣、器械補充。

前後僅僅三日,中原漢魏攻防形勢大改,漢軍掌握主動。

也在七日,田信前鋒虎牙司馬謝旌急行軍搶佔陳郡,迫使曹植青徐軍團只能調頭撤歸下邳,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之後六天時間裡,曹植縮回兵力,馬超橫穿空虛的汝南,包圍譙縣;田信則破睢陽,全取樑郡,與馬超彼此呼應。

十三日,被田信裁退的兗州軍楊俊殘部五千人途徑山陽郡時,決定幹一票大的……搶奪山陽公劉協前往濟陰郡定陶復辟登基爲帝,兗州郡縣紛紛響應,擁立劉協,改黃初二年爲建安二十六年。

稍稍一愣神,自己又回到了建安年間?

孫權以爲自己聽錯,兗州士人真的擁立劉協復辟了?

國際形勢變化之快,孫權難以適應……可這是好事,正牌皇帝出來了,曹丕、劉備這兩個做皇帝的亂臣賊子難道就不羞愧麼?

“愛卿,這是一個機會。”

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孫權想要說服潘濬:“此劉備麾下吏士驚疑兩難之時,正是我軍用武之際!馬超生性涼薄,我軍投效大漢天子,以兵掩馬超歸路,漢天子許以厚祿……若能使馬超稱王,劉備焉能好受?”

“以馬超之矛,攻那人之盾,必有奇效!”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不用想了,可會攪亂中原青徐,將無解的三方爭霸,變成四方對峙,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三方都是皇帝,在皇帝不共存的原則下……自己是最有利的!

兗州人幹得好,幹得妙,幹得呱呱叫!

孫權期望已久的格局就這麼突然出現在面前,不爭取一下,如何能心甘情願?

潘濬是左右爲難,兗州人立了個草臺皇帝,這個皇帝是前任皇帝,是當了三十一年的大漢皇帝,統治超過三十年的大漢皇帝又有幾個?

見他沉吟不語,銳氣逼人的諸葛恪在這個時候進言:“至尊,臣以爲彭城危在旦夕,曹子建、青徐士民惶恐震怖不知所措。此時我軍若首倡義舉匡扶漢室,以曹子建爲人不難說服。如此一來,兗豫青徐揚廣六州合一,何懼北虜、西賊?”

擁立劉協,立馬就有太多的好棋可以走。

己方擁護劉協,說服曹植擁護劉協,說服馬超擁護劉協……這局面,彷彿回到二十年前。

曹丕相當於關中聯軍與河北袁紹的聯合軍;劉備相當於劉璋、劉表聯合軍,而己方則是曹操、呂布、袁術、孫策聯合軍!

如果再說服田信擁立正統的漢室天子,那……何愁天下不定?

潘濬想了想冬季可能結冰的長江,想勸孫權剋制,可感受到周圍人的狂熱,有些說不出口。

樑郡,睢陽城。

這是個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時代,沒必要爭奪一城一地的得失。

所以北府兵全員集結在睢陽城一帶,十月冬衣料發放,全軍正縫製冬裝。

十天以來,北府兵先並兗州軍一萬六千人,後陸續接納兵員五千餘人,合計編成三十二個營。

這三十二個營從邵陵到陳縣,從陳縣到睢陽,並未參加過戰鬥,只是以輔兵的方式爲北府兵運輸糧秣、輜重。

到睢陽後,纔開始深入、強化訓練。

本打算在訓練期間,促成青徐反戈,以此壯大漢軍聲勢;再不濟也要促成曹植割據,削弱敵人,就是另類的壯大自己。

可還沒跟曹植接觸,楊俊這些人就在兗州做下了好大的事情。

重新擁立劉協,虧他們敢幹。

現在好了,南邊一個漢,東邊一個漢。

現在的形勢很微妙,曹植肯定不情願依附、從屬於己方;他不願意,青徐士人擁立大漢的心思並不如想象中熾烈。

除非擊潰中原魏軍主力,魏軍主力尚存,青徐士人不敢表現出太過濃厚的擁漢情緒。

可如果能輕易擊潰、蕩滅魏軍中原主力軍團,那誰在意你青徐士人的擁護?

怎麼形容現在的狀態?

應該是曹魏政體不穩,因穩定太差,產生大漢分離主義、大漢復國主義,魏國缺乏壓制的點數,結果裂了,將吞掉的東漢又吐了出來。

自己可沒資格向新生的東漢帝國宣戰,這是劉備也棘手的事情。

或許等一段時間,魏軍、吳軍會滅掉這個草臺班子。

自己也沒時間在這裡跟曹植虛耗,自五號離開宛口戰場,至今十二天,按照日程,也到了曹彰、曹真抵達雒陽的時間。

魏軍即將發動全面反攻,可現在張遼這顆釘子還牢牢紮在堯山,宛口決戰存在各種風險。

只要能促成曹植割據,不管曹植從屬於己方,還是歸順孫權,又或者自立,還是跟着劉協,總之能削弱魏軍整體就不算虧。

劉協只是個傀儡罷了,哪怕兗豫青徐都擁立劉協,劉協依舊是個傀儡,士族的傀儡。

這樣一來,己方宛口決戰……中原四州發生這麼大的動盪,曹丕還敢不敢發動宛口決戰?

如果自己促成曹植割據,曹丕還敢信任曹彰?

可曹植跑的太快,連彭城都不要了,直接駐守下邳,距離有些遠。

思索之際,虞忠闊步而來,遞來軍情:“公上,曹子建爲避我軍兵鋒,今日清晨傳檄青徐郡縣宣佈易幟,已然歸屬僞漢。”

“好事呀!這是好事!”

田信審閱這份謄抄的曹植檄文:“楊俊這些人倒也做了一件好事。”

北伐一戰打裂魏國,這是決定性的戰果!

深深地鬆一口氣,現在帶着軍隊撤回宛口,這仗就算圓滿謝幕。

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九十五章 借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十章 糜芳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七百章 抉擇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九十四章 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五十章 計較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十八章 先登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
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九十五章 借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十章 糜芳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七百章 抉擇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九十四章 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五十章 計較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十八章 先登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