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

烏桓騎士陣列北五里處,張雄所部長林軍已經完成列陣重組,隨時可以進擊,或支援烏桓騎士,或接應烏桓騎士後撤。

張雄在陣前踱步,手裡握着馬鞭隨意甩臂想要抽打什麼。

這好端端的一仗怎麼就發展到了這一步?

按着戰前的規劃,就兩種打法,第一是主力集結藍田關或上雒一帶,藍田關有防守地利;上雒有丹水河谷平原,也方便騎軍衝奔、廝殺。

第二種就是大軍集結在這裡,以最完整的姿態,跟北府打一場堂堂正正的決戰。

可是呢,非要執行各種小計策。

不管是見不得光的水源投屍,還是企圖層層阻擊,將北府腳步拖住,借南山秋雨的天威擊破北府攻勢;再要麼就是擔心大軍集結在藍田關、上雒,讓北府兵走山中小道抄斷退路、補給,進而被輕易全殲。

兩條戰前計劃的決戰方案,硬是要折中;即捨不得決戰的大傷亡,還要層層阻擊佔便宜。

都是一條條人命,誰肯主動犧牲自己,去阻擊北府的進軍步伐?

這不是幾個人願意犧牲、報國就能達成的戰術,這需要幾千人懷着必死之心,才能借住險峻關隘拖住北府的步伐。

可問題又來了,如果有幾千悍不畏死的士兵,又何必打這種層層阻擊的戰法?

既想佔便宜,又不肯冒大風險,結果就成了現在這步田地。

魏興、王雄接連投降;張虎、張熊、吳班同時戰死,導致霸上郭淮這支偏軍只能放棄固有營壘,無奈大跨步後撤。

到了這一步,吳質還期望於王忠爲首的東線軍團爲大魏效死,拖住北府渡河腳步,好方便主力騎兵集羣打一個以逸待勞的效果。

處處都想佔便宜,結果處處失利。

結果好了,張虎所部車騎聯合部隊被全殲於藍田關;另一支專業的車兵跟王忠一起被堵在高地,王忠現在想突圍、廝殺都無從下手,輕車軍根本沒有出營下山、列陣作戰的空間、可能性。

一支被堵在高地的車營,能有什麼用!

而自己所部呢,本質上只是一支重步兵,駕馭戰車方便在戰場上移動的重步兵!

長林軍擅長防守,不會因爲裝備了戰車,就有了戰車部隊的衝陣能力。

戰車和戰車之間是不一樣的,張虎所部纔是真正衝陣的重型戰車;王忠所部是機動、快速反應的輔助、輜重車兵,而自己長林軍的戰車僅僅只是個運兵載具!

這些道理難道吳質不清楚?

他很清楚,可還是把長林軍定義爲衝陣車兵,交付一個衝陣的作戰任務。

就長林軍的運兵戰車……高速奔馳去衝陣,就這種戰車的質量,簡直是一場災難。

吳質要麼瘋了,要麼已經方寸大亂,將一切戰鬥希望寄託於新式騎軍的衝擊能力。

可前線戰果是很明顯的,鮮于輔帶着烏桓騎士正面突擊,並沒有發生騎兵橫衝直撞,對方步兵方陣被攪亂、踐踏成泥的預想戰果。

烏桓精騎都衝不動,那自己這支不專業的車兵能衝動北府兵陣?

當年漢軍北伐,田信帶着北府兵更是武裝穿越夏侯尚軍團扼守的交通要道郾縣;夏侯尚斂衆固守,不敢出擊野戰,只能眼睜睜看着北府兵穿過防區,揚長而去,直接導致後方蘇則兗州軍團不戰而降。

漢軍、北府兵的步兵野戰能力,簡直蠻橫的不講道理。

而魏軍最精銳的騎兵就三支,一支是烏桓精騎,這是一支有兩千中裝騎士的精銳部隊;第二支是裝備、器械配備比例與烏桓精騎類似的武節騎士;第三支是武猛騎士,是河內郡、夏公國徵發的騎士,從傳統上來說這是三河騎士的一部分。

平黃巾時期,曹操官拜騎都尉……騎都尉是簡稱,指揮羽林騎兵的是騎都尉,普通軍中的騎兵校尉也是騎都尉;顯然曹操這個騎都尉不是尋常的騎都尉,番號是三河騎士裡河南騎士的武衛都尉。

三河騎士,即河東騎士、河南騎士、河內騎士。

武猛都尉,就是指揮河內騎士的騎都尉,丁原曾經擔任過這個職務。

作爲傳承久遠的一支精騎,河內郡又曾劃歸到魏王國,這支河內豪強、良家子組成的精騎部隊擁有三百具馬鎧,是標準意義上的重裝騎士,配合另外四百中裝騎士,這支規模七百的騎士,就是吳質手裡的鐵榔頭。

至於另外兩支規模都達到萬騎規模的秦胡騎士、雜胡騎士,打順風仗還可以,根本不耐苦戰。

現在羌氐各部接連反叛,烏桓騎士孤軍奮戰,武節騎士在一側看風景……這讓後方的秦胡、雜胡騎士怎麼想?

時間拖的越久,這兩支規模龐大的僕從部隊肯定會生出許多想法;應該在他們產生不良想法之前,將他們投入戰場,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思考!

可吳質還在等……真想剖開吳質的腦袋,看看他究竟在等什麼!

一種無力感瀰漫在張雄身心內外,明明這一仗還有的打,偏偏讓吳質一頓調整,弄成了四不像。

對面的敵人是北府兵,不是可憐兮兮毫無防備的南匈奴五部,也不是拖家帶口只想混一口飯吃的河西諸胡聯軍。

任何取巧的辦法,都會形成隱患。

對付北府兵,唯一的辦法就是堂堂正正之陣,憑藉人力、補給優勢去拼。

此刻,張雄一腔怒意無處宣泄,死死盯着武節騎士陣列。

這支吳質一手培養、編訓出來的部隊此刻越是拖延,那吳質麪皮就越掛不住。

不過也對,武節騎士的兵員、底層軍吏都是立功的南匈奴戰俘、奴隸兵,這些人是南匈奴部族的精英人口,怎麼可能對吳質忠心耿耿、赴湯蹈火?

張雄左右等不來吳質的決戰、總攻信息,益發狂躁。

難道真的要等烏桓騎士戰敗,吸引北府騎士追擊時,再由自己發動衝鋒,去挫敗疲勞、氣力衰竭、因追擊陣型拉長的北府騎士?

恐怕這是吳質一廂情願的美夢,這種戰機幾乎不可能出現。

北府始終是步兵方陣接戰,騎士部隊隱忍不發,這是要全殲烏桓騎士,根本不會放烏桓騎士成規模逃跑。

越發堅定自己的想法,張雄召集主要軍吏到陣前,氣呼呼說:“我欲隨輔國將軍之後,傾力猛攻北府陣列。我兩軍協力死戰,必可傷其一指。待敵氣惰,大都督以新銳之軍掩殺,必建奇功!”

一衆軍吏沉默寡言,張雄已經伸手從親衛將手裡接住頭盔扣在腦袋上,一雙眼睛陰鷙掃視:“誰願與我出陣殺賊?”

“願隨將軍赴死!”

雖異口同聲,但也有先後之別,一衆軍吏施禮,紛紛返回本部。

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章 遺憾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
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章 遺憾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