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

夏侯蘭不敢多做耽誤,把他從前線調離,也無瓦解兵權的意思。

只要田信在,他不管在前線還是在別處,他無法越過田信指揮湘軍、漢僮僕從軍。

他一路北上要迫切將田信的真實意圖回饋給關羽,零陵郡守真鄉侯申儀,武陵郡守田紀也響應關羽號召,開始徵發郡兵,徵集大小船隻。

只是零陵郡兵集結在郡城、湘關一帶,武陵郡兵集結油江口一帶,並未向江都集結。

待他來江都時,太子劉禪與朝廷大部分官吏、機構也陸續抵達江都。

江都城內街道上處處縞素,夏侯蘭乘坐牛車途徑時,聽着街道兩側、遠近的不時哭嚎,心緒無比沉重。

絕大多數水師戰艦被焚燬,戰略陷入劣勢是一回事,因此陣亡的吏士撫卹、安撫工作更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解決,是無法發動下一場戰爭的。

這種戰爭創傷需要時間來休緩,還需要用物資進行實質的補助。

明年的北伐戰爭,已經缺乏施展的餘地。

“自建安十九年以來,荊州無歲不戰,許多吏士終年漂泊在外,難與家小團聚。吏士哀怨、家屬憂苦,以至於士戶生計趨於潦倒。”

迎接夏侯蘭的裴俊同車而行,語氣低沉:“各郡雖組織寡婦與鰥夫成婚重組門戶,但成效見微。民間已有輕鄙士戶之心,不願嫁女於士戶,亦不願娶納士戶之女。士戶自多不滿,有意廢士戶,推廣府兵之制。”

許多士戶的悲慘生活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當衆講述……是一種對朝廷的不尊重。

戰爭、勝利、繳獲、低傷亡,是荊州士戶連續征戰七八年的根本原因所在。

這次巨大的傷亡已經打破這種相對良性的循環,太多的問題爆發出來。

一個根本問題也就此爆發出來,除了北府兵外,各部漢軍的吏士幾乎都有完整的家庭。

現在除了軍事問題要解決,還要解決陣亡吏士家屬的訴求。

這種訴求自有其正當性和必要,可跟漢末以來的持續戰爭環境有所脫節。

裴俊沒有細說什麼,只是讓夏侯蘭明白,現在最重要的已經不是軍事,而是安撫、回饋士戶的不滿情緒和利益訴求。

按着規矩,夏侯蘭先在館舍內洗澡,更換嶄新赤袍,前往大將軍幕府報到,等待關羽接見,詢問南方之事。

大將軍幕府修在舊城,與簡陋的江都皇宮一樣簡陋,江都皇宮也有北宮、南宮之分。

士戶改革是關係朝廷根本的大事,根本不是江都朝廷、劉禪、關羽能決定的,這個問題要上報成都,由劉備裁定。

如果是益州的士戶陣亡三萬人……即便家屬有所訴求,也能壓制住。

可荊州的士戶不同,劉備入蜀的主力來自這批士戶,關羽麾下主力來自這批士戶。

爲大漢南征北戰近十年,這批士戶裡成長起來許多中級軍吏,而且又都安置在江都城內,他們反饋的任何情緒,都能直接、明白的傳達給江都朝廷。

同時這些士戶生活在江都城裡見慣了大都市的風物,思想自然跟其他地方的士戶不同。

他們有太多的想法,而僵化、死板的士戶體制在他們眼中也到了更改的時刻。

比如士戶住在城裡,爲了限制士戶,只能從事手工業,無法參與商業運營;而江都商業日益繁華,帶動物價上漲,士戶又無土地耕種,自己無法生產糧食。

結果導致一個可悲的現象,士兵在外征戰帶來的賞賜、繳獲,竟然無法滿足家庭的日常開支!

這還是士戶進行手工作業能勉強換取酬勞的情況之下……這也不能怪李嚴,士戶是大漢根本,這就不是李嚴敢管的。

你優化士戶的生活待遇,那你一個邀買軍心的嫌疑是妥妥的;你若苛刻對待……所以李嚴根本就不能管士戶的生活訴求。

士戶人身流動又受到限制,連去麥城打工,或出城當僱工,都有各種限制。

反倒不如北府兵制,府兵集中安置,劃分區域屯墾,自食其力;且左右鄰里都是軍中袍澤,沒有什麼攀比,要窮一起窮,有飯一起吃。

可江都的士戶明明爲大漢流血又流汗,生活的反而不如城中小商人,甚至還不如城外遷移的民屯愜意。

現在已經不需要江都城牆帶來的保護,士戶們迫切想要改變現在的被動命運,還要改變子孫的命運。

而江都成爲新漢帝國京都之一後,太多的人在江都城外謀劃土地建立莊園,聚族而居,他們各式各樣的手工產品會進一步壓縮江都士戶的生存環境。

這些豪強莊園跟麥城不同,麥城特產固定,也沒有多餘人力去生產其他東西,能與江都士戶和諧共處。

豪強莊園則不同,什麼能有利潤就生產什麼;江都士戶的手工業集體與日益增多的豪強莊園是對立的。

在城外荒地開墾的黃金時間裡,士戶們被限制在城中,爲大軍加工、製作後勤輜重;在官吏、公卿紛紛購置城外廉價土地時,士戶依舊被限制人身自由,沒有途徑擴大產業、生產資料。

士戶是很敏感的羣體,示好他們,就是實打實的邀結軍心。

與江都士戶比起來,襄陽士戶在呂常自殺,守軍投降漢軍時,士戶就轉隸歸屬於漢軍管理。

襄陽士戶裡出了個李衡,麥城一戰時受傷,留在傷兵營,被田信賞識,踏上了正經仕途。除此之外,其他士戶除了上戰場砍人、晉升外,再無出頭的機會。

而北府呢,還在積極推廣教育,每年考覈兩次,最少有六百人能晉升爲北府少尉軍階,進而踏上仕途,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機會、上升機會。

一樣是當兵賣命,江都士戶不滿情緒由來已久。

一樣也是賣命,當初宜都夷兵營、夏侯蘭轉交給田信的夷兵營,這些夷兵都在田信手裡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

可江都士戶呢?

因爲種種原因,他們成了不可說的存在,被忽視了一切訴求,成了漢軍高速發展的基石。

如今之戰敗,只是個引子。

關羽也爲這個問題苦惱了許久,不是不知道,不是不想管,而是不能管。

田信能借着女兒的名義,獲得鄧國土地進行屯墾,安置部屬;原因是需要安置的人多系關隴籍貫,今後肯定會追隨田信轉封、遷移。

而江都的士戶籍貫就在這裡,如果將他們編爲府兵,正式隸屬關家……那麼今後關家轉封,這些士戶改編的府兵是否遷移?

不遷移,那府兵待遇是否保留?

府兵是耕戰體制,留在邊郡、戰爭頻繁的區域才能健康長存;留在江都,只會腐化、墮落。

繁華、富裕可以讓府兵,也能讓士戶墮落、懈怠;可貧窮不會。

保持江都士戶的貧困生活,也是維持戰鬥力的一個關鍵因素。

讓家人免於飢餓,是激勵、督促士兵奮戰的力量源泉之一。

本以爲可以平穩過渡,可沒想到一場大敗,將這個問題引爆。

戰敗的軍事追責問題、士戶的不滿情緒,這是兩起併發的頭疼事兒,這兩起事件勉強可以延後處理。

此外還有北府失控,陸議主動聯結賀齊這一樁嚴肅的事件;以及張溫拒絕、推辭朝廷徵拜衛尉卿一事。

田信不在,女兒又躲着不見人,直接由朝廷與北府溝通問題……幾乎無法溝通。

不管是物資調動、軍事換防,又或者人事問題,大將軍府代表朝廷發過去的命令,都不見回饋。

老部下戰死了太多,關平又重傷未死,太多的事情壓在身上,急需要田信來調解、分擔。

可田信沒來,還把夏侯蘭派了回來。

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二十章 夜中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二十章 夜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八十四章 蛹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九十四章 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九十二章 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
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二十章 夜中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二十章 夜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八十四章 蛹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九十四章 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九十二章 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