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

正月的大朝會……可以視爲大漢帝國復興以來最隆重的一次朝會。

皇帝肯定是趕不上了,荊州、湘州、廣州、交州、豫州、兗州的負責人都會參加,即便本人來不了,也會有副手、上計吏一起抵達。

其中鄧國相陸議不需要參與這場朝會,留在鄧國理政;南陽郡守棘陽侯、北府留守司馬徐祚身爲腹心內郡的郡守,又有江東請降這麼一件事情,於情於理他必須來。

朝會未開,他也不在江都逗留,領着隨員來到更爲熟悉、親切的麥城落腳。

他也帶來了許多南陽的資料,除了常見的生產力、人口統計、預算外,還有南陽本地居民、移民、北府軍戶的粗略調查。

帶來一個令田信不怎麼高興的消息……北府兵戶及周圍擁有織機的家庭、里社,對於織機持續擴散有一些不滿情緒。

織機派發大概有三種,一種是作爲獎品,由北府發給吏士家庭,或由郡縣發給需要表彰、激勵的家庭,這是不需要成本的。

第二種織機是有償交易,其一是里社居民集資購置,或一同償還,織機屬於公共物品,各家輪流使用,就跟水磨、水碓、水車、耬車一樣,屬於大家共有,是原始的集體資產。

最後纔是家庭購置,或者是家中子弟服役,以役期折算織機;或者是賒欠,以物力、人力這錢抵充。這種家庭一般要積極響應郡縣的徵役,以便早早還清債務。

某種程度上來說,南陽、鄧國地區的織機已經飽和,恢復了漢末平均水準。已經可以消化、處理本地的紡織材料;還有餘力加工外來的材料。

這裡已經不需要織機,擁有織機的人,可以爲其他人提供有償紡織,以換取人力、物力的報償……使用工具,來掙買工具的錢。

這跟貸款開廠子、按揭買房出租,以租養房一個道理。

所以樸素的勞動人民,認識到繼續鋪設織機帶給自己的壞處。

徐祚講述這些事情時,不是很高興,有一種被升斗小民背叛的惱怒感。

“不愧是帝鄉士民,見識卓越。”

田信毫不意外,覺得很正常,露出笑容誇讚,思及往事緬懷不已,詳細講述:“麥城織機,本是緩解軍需不足之用。我爲虎牙將軍時,冬裝布料不足,我與黃公衡一起向郡府百般討要,多受欺辱。黃公衡怕我一時氣憤做出後悔之事,便去賒欠。”

笑容斂去,田信側頭眺望涼亭外一眼望不見盡頭的油菜花田:“當時江陵豪強有意出借,卻要以人情爲由,安排子弟入伍充任軍吏。我不能忍,就下定決心,今後絕不在衣料上受制於人。我之部伍,務必着裝鮮明,即便陣歿,也能衣裝體面。”

“當時,我軍中吏士、俘虜無有衣料。爲撫定軍心,我着單衣督兵。定國兄得聞此事,去信家中,我那妻母刺繡蜀錦赤袍。待我如子弟,我啜淚不已。”

“百姓吏士無知,我有所知,如治水一樣疏導引流,纔有今日麥城氣象。前後四年,不止麥城,南陽、鄧國家家有布帛,人人有衣服。此我之心願,既然達成,也該收手了,以免朝廷爲難。”

田信收斂情緒,呵呵做笑:“升斗小民尚且算計長遠之利,更別說你我。我一身所繫百萬人,自不會與人莽撞爲敵。”

“公上明睿,是末將多憂了。”

徐祚眨眨眼,詢問:“那麥城匠師該如何安排?”

“我也不知,只是喜愛湘江、灕江風景,有意在此設立工坊,製造紡車、織機。每月出產數百臺,紡車薄價外售,留織機自用。”

田信說着回頭看徐祚:“還要與我婦翁、陛下商議,若是陛下同意,待鄧國封地改易爲南海後,我就放開南陽,率吏民逐次向南,開發嶺南。卿若有意,可爲廣州牧,爲我看守家宅。”

封國改易,改易的是鄧國公主關姬的封邑,南海郡雖然富饒,這個富饒是相對於交州、廣州來說;比之中原,實在是上不得檯面。

所以,大漢還欠自己一個封國。

這個封國沒有落實到位,那就握着交州、廣州、湘州不放手。

面對邀請,徐祚稍稍考慮:“江東請降,末將更想隨同前往江東,安置舊部。江東事了,末將願聽公上調遣。”

江東投降,高層是可以受到善待的;底層也不會受到太大波及,唯有中層會發生結構性坍塌,有的人會一貧如洗,有的人會鋃鐺入獄,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他的太多故交在江東,會經歷投降、改編風暴的摧殘。

“也好,我若出使江東,卿可爲我副使。”

田信做出許諾,徐祚道謝不已。

結束徐祚的拜謁,田信望着滿目金黃的油菜花田地,還有這裡近處的蜂箱。

目光漸漸放遠,思索長遠未來。

江東提前瓦解、投降,北府赫然是龐然大物,與其等撕破臉,吵的臉紅脖子粗,還要挨刀子被分割,還不如自己動手進行分割。

北府必須一分爲二,自己的家族也要四分五裂。

不管今後能否西征,國內的各處節點要抓住。

武當是不能放棄的,這裡已經成爲許多漢軍的精神歸宿;丹陽匠坊是可以轉移的。

麥城實屬可有可無,唯一優勢就是靠近山區,林木、水運方便;還有就是夏季比江都舒服、宜人,明顯又比不上武當。

所以放棄麥城,需要另換一塊地方,武昌就很不錯。武昌鐵山抓在手裡,繼續製造農具,就近供應嶺南,和新的江東。

武昌目前還控制在賀齊手裡,所以見老丈人前,要跟賀齊的使者見個面,可以的話一起合作開發嶺南。

南陽、鄧國逐步放棄,先把南海郡抓在手裡;再設立一個伏波將軍府,這樣湘州、廣州、交州的稅收,就能抽來做伏波將軍府的軍事預算。

如果打下關中,大漢願意把陳倉、天水封給自己,那什麼都好說;如果拖着不給,那待在嶺南開發南洋也不錯。

大漢朝廷會不會賴賬呢?

作爲這個朝廷的一部分,自己和老丈人肯定不願意賴賬,可皇帝、丞相那裡怎麼說?

江東敗的離奇悽慘,彷彿大漢真的是天命所鍾愛。

就怕皇帝、太子、丞相左右的人生出一些別的想法,想要打折應付自己。

因此,這場皇帝不在,丞相也不在,由太子主持的朝議裡,自己必須明確表態:鄧國是關姬的封邑,現在是以鄧國封邑改易爲南海。

不能讓這幫人混淆事實,用一個南海來搪塞自己。

南海,天水、武當、武昌……自己都想要。

如果朝廷真的覺得大勢已定,想打折應付,也別想堵住自己的口,這個話必須說出來。

誰欠誰的,掰扯明白。

自己是大漢三客,不是簡單的臣從。

如果朝廷想欠,那就繼續拖欠天水;如果還打算今後收回公主封邑的南海……那就看看誰活的時間長。

思維飛速躍動,決定自己立場後,想到老丈人的封國問題,田信忍不住露笑。

按着原來的計劃,是要以吳郡做老丈人的宋國封邑……可現在江東投降的乾脆,直接把吳郡這樣一個開發千年的區域劃給宋國,未免有些虧得慌。

吳郡、會稽郡都不怎麼合適,或許山民衆多的丹陽郡比較適合做宋國封地。

丹陽沒有海鹽之利,又臨近長江,沒有戰略縱深。

既能壓制江東舊族,也不至於壯大,成爲東南禍害。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八十二章 貓第三十四章 豬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十八章 先登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九十五章 借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十八章 先登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八十二章 貓第三十四章 豬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十八章 先登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九十五章 借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十八章 先登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