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

夏曆六年八月二十五日,是舊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是夜,藍縣中條鄉坊,李基與鄉坊裡未輪番的軍吏聚在一起飲酒。

生着一座不大不小的篝火,鄉坊武庫裡的矛戟也都取來,圍繞着篝火扎釘在地上,歪歪扭扭又密密麻麻的。

矛戟柄部刻有名字,有的矛戟上則刻着兩個或三個名字,但凡多個名字的矛戟,若是某一個名字被新刻的方框框起來,就意味着曾經的這位使用者陣亡。

這類矛戟集中在一起扎立,還會掛一節細長的白布,如同一片白色幡林。

田信有在七月十五中元節緬懷陣亡袍澤的習慣,上行下效,這種習慣深入北府各處。

誰都有不願遺忘的人,也不想被人輕易遺忘。

哪怕李基是路過藍縣的旅人,可終究是北府一員,有這種不同於外人的祭祀習慣,自然受到邀請。

飲下三碗濁酒,李基也拔出劍,擊劍伴奏,聽着本處軍吏的蒼涼歌聲。

他的劍鑄造精良,打磨的光滑如鏡,倒映篝火如同一把燃燒的火劍,吸引周圍軍吏的目光。

這口劍刻着‘江夏平春李基’六個字,北府軍吏都有佩劍,銘文都是籍貫和本名;陣亡後屍骨火化,劍是唯一的陪葬品。

北伐之後,物資充沛,幾乎每一口下葬的劍,都會裹一層松脂劍鞘。

今夜皓月當空,李基思索往事,三碗濁酒就引發了他濃濃的愁緒。

同樣的晴朗夜空下,返鄉的法邈也在眉縣祖宅新修的宗廟裡爲法正焚香,默默禱告最近發生的事情。

新帝登基以來對法正多有追封,皇嫡長子出生確定是個健康孩子後,就立刻冊封爲太子,爲此大赦天下,也重新進行了一輪追封。

如果沒有意外,下一輪大赦天下或追封,應該是太子登基之時。

至如今,法正已經被追封爲新光翼侯,新光是封號,翼是諡號。

先帝舊臣裡,目前就法正有一個美好的諡號,其他舊臣都無;涿郡元勳趙累是兵敗而死,馬良死因複雜,都沒有獲得諡號。

原本在鹿門山一系推動下,朝廷有意追封龐統恩澤其子龐宏,田信這裡不做迴應,這件事情也就沒了迴音。

因此,法正目前的榮耀在大漢是獨一份。

而法正的新光侯,也只屬於法正一人,並未傳承給法邈;法邈仍舊只是一個食邑三百戶的亭侯……所有朝廷給法正的追封,除了名號好處外,就再沒別的了。

硬要說有,那就是准許眉縣修建祭祀法正的廟,換言之,法正已經不是尋常的孤魂野鬼,是有一方權柄的神。

今後可能在眉縣的歷史裡不斷髮展,這位‘新光君’或許還能晉升、轉職爲位階更高的山河之神。

蔣濟擔任中領軍時,爲了平息輿論詆譭,借夭折的兒子託夢做文章,讓泰山府君姓了孫。

今後法氏家族若不斷髮展,總有人爲了攀附,會搗鼓、編織一些故事,自能讓‘新光君’的事業在靈界突飛猛進。幾代人過去,新光君成爲一方天帝也是有可能的。

法正的同鄉孟達也休假在家祭祀先祖,雖說先祖沒有在中元節接受祭祀的習慣,但爺爺總是喜歡遷就孫兒。

一代代的爺爺遷就一代代的孫兒……自然會一起遷就孟達。

不同於法邈那裡清冷一人,孟達這裡就熱鬧了。

兒子揚武將軍美陽亭侯孟興,養女婿國子監右僕射、太子衛率長白牛亭侯典滿一起陪他祭祖,自然很是熱鬧。

對於祭祖這種事情,典滿已經看得很淡了;典韋的廟就在南陽,有五戶家中老部曲充當廟戶,負責灑掃、維護、一年四季有的是人仰慕典韋的名聲,或有感懷才不遇的旅人途徑白牛邑時順路去燒一炷香。

養女孟姬更是百忙之中請假回來,還帶來了長公主的問候……自是讓孟達老骨頭輕了三兩三,整個人渾身透着清爽。

祭祖流程走完,孟達一家人一起用餐。

往常祭祖之後,吃的都是寒食爲主。

寒食對身體不好,某些地區比如上黨,就推崇寒食,形成了濃厚的地域寒食節。

曹操就很反對,下令禁止這種祭祀古人,不利於生人健康的節日。

田信這裡也反對吃不新鮮的食物,因此孟達一家完成祭祖儀式後吃的是寡淡素食。

席間,孟達心情愉悅,說:“近來與公上書信交流密切,有意使我辭去漢家太僕一職,轉任鴻臚寺正卿。”

孟興、典滿夫婦四個人都靜靜聆聽,孟達是家中職務最高的人,是漢九卿之一,如果願意去江都的話,討要一個三公養老充當門面也是很好的歸宿。

可孟達厭倦南方潮溼氣候,回了關中後,就沒興趣奔波,更別說捨棄實職,去做一個朝廷的裝飾物。

他心中踏實,細細講述:“鴻臚寺本意是接待四方藩國、外邦,內管張掖五屬國、南匈奴、烏桓、鮮卑、羌氐、巴蠻、荊蠻等事務。此事一直由輔翼中郎將專管,不便更改。”

“所謂鴻臚者,有萬里傳達奏事之意。正好與我所管交通建設等等事務吻合,今後也算名副其實了。”

關隴漢僮事務由中郎將王平、許踐負責,許踐專管漢僮稅務,王平專管兵役徵發;這兩位中郎將隸屬郎中令,而現在始終都沒有任命新的郎中令。

誰都想爭一爭這個緊要的職務,可田信這裡寧缺毋濫,反正宿衛、郎官、侍從方面的工作就在眼皮底下,自己抓着也不礙事。

今後任命郎中令,漢僮、諸胡、屬國、外邦事務,也可能會一併歸入郎中令管轄;或者在郎中令下面多設立幾個專管某項事務的中郎將、大夫,就能解決問題。

而漢的大鴻臚,就是秦的典客,負責培養翻譯,對內外屬國的入朝參拜進行管理,也負責外邦事務。

順着法理來講,藩國有內外之分,漢室下轄的代國、齊國,就是內藩;外藩普遍是割據諸侯,或者諸胡、蠻夷部族。

諸葛亮南中之戰,就是將外藩諸夷,打成了內藩。

雖然都是藩屬,但義務不一樣。

孟達借祭祖的機會把兒子、女婿喊回來,講述的自然不是鴻臚寺職權變動……而是,他要辭掉漢室太僕一職。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先給兒子、女婿通氣,讓他們謹慎做事,不要錯過機會。

太僕這個職務已經是可有可無的了,正因爲可有可無,卻準備讓他辭掉……本就是嚴重的警告朝廷,不要關鍵時刻逞能。

只是,孟達上奏江都請辭的公文,以正常的郵傳速度在移動,在這個關鍵節點,顯得有些慢。

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十八章 先登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四章 孟達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二十章 夜中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五百章 預估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五百章 預估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
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十八章 先登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四章 孟達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二十章 夜中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五百章 預估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五百章 預估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