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

另一邊,陸議則在家中用餐,他的早餐也是粗糧爲主,但多了幾條清蒸的小魚。

他夫人已經生下一子,夫妻之間關係顯然開始真的趨於和睦、親愛。

陸議見她憂心忡忡,索性耐心解釋:“公上遣我去嶺南,非是外人所言排擠,實乃託付我社稷重任。早年時,公上就當衆明言公在南,則託北面事務於我。今公上已至關中,那南面之事捨我其誰?”

“就怕夫君受人所迫,且道路深險,賊人居中作梗,恐夫君即受朝廷猜忌,又不受公上所喜。”

孫夫人以手絹擦拭眼角,態度也是堅定:“夫君既去嶺南,妾身也當相隨。近日也詢問阿姐,阿姐願照料小兒郎。”

“唉,屆時再說。”

陸議嘆息之後,垂頭專心用餐。

從他去嶺南,怎麼也要再等最少五個月。

二月春耕忙,誰都走不開;三月、四月田信要巡視關中三輔;五月麥熟時,田信又要帶着親軍三衛巡視偏遠郡縣,撫慰地方兼剿滅積年宿匪,大約六月末田信才能回到長安。

這個時候各處工坊建設到位陸續開工,會製造出大量工具,也有糧食,也有空閒人力,正好田信監督新城修建。

即,七月時陸議才能抽身前往嶺南;而這之前,只能期望嶺南方面能兼容和睦,不要捅出大簍子。

用飯後,陸議乘馬前往田信的車騎大將軍幕府駐地,參與今天的重要會議。

寬闊的土木大廳裡,田信端坐主位,穿圓領靛青細麻短衣,頭戴輕盈的烏紗翼善冠,畢竟是理政的公共場所,該有的冠帽禮儀要端莊一些。

現在也就在外出遊時會以赤幘、青幘裹頭,或就是寸頭扎一條較寬的青黑護額;如果居家等私下空間,就一個乾爽的寸頭。

髮型,是自己頑強抵禦時代侵蝕、同化的象徵。

此刻廳內陸陸續續進入的軍吏、官吏都已坐滿,約有百二三十人。

姜維等二十二名孝廉在相對靠前的位置,這是孝廉身份所決定的,等他們完成郎官曆練後,就會外放爲縣令長。進行官階換算的話,大致與北府中校類似。

可府兵一箇中校軍階的軍吏想要當郡守……很難,按着現在田信規劃的謹慎路線,中校、上校轉業會擔任縣尉;隨後是郎官、侍從歷練、觀政;再之後是縣令長,縣令長表現優異的擢升郡守、郡尉或邊郡長史。

至於郡丞、縣丞這個職務,多由本地人擔任。

按着現在越來越成熟的升遷體系,一個孝廉經過三年的郎官觀政、學習後外放縣令長,如果三年內政績驚人,會擢入公府擔任重要職務,以積累更高層次的眼界、經歷和人脈影響力。

公府內擔任長史、西曹掾、東曹掾、功曹、司直等重要職務後,就能爲下一步升遷郡守、郡尉奠定基礎。

所以,姜維這批孝廉,理論上最快九年後就能擔任郡守、郡尉,成爲地區實職。

而府兵的上校、中校們轉業,多了縣尉這一道中轉,所以最快也要十二年。

不過這都是理論,如果期間立下功勳,或得到破格提拔,三年的履歷,用半年就能走完。

這種破格提拔也不算常見,這個集體裡的人越來越多,那運轉的規矩就更重要。

每一次破格提拔,都是對現有規矩的刺激;如果提拔的是稀世大才,那自然什麼都好;如果提拔的人幹不出讓衆人信服的政績,那整體風氣就會下降。

破格提拔是雙刃劍,能不用最好不要用。

首次參加這麼重要的會議,姜維只覺得北府官吏相貌普遍年青,不論壯年還是中年軍吏,都不喜歡積蓄大鬍子、長鬍子,都是幹練的髭鬚。

茶水陸續端來,田信當即表明態度:“當世有文和亂武之論,我深以爲然。賈文和已死,我自不會追究其屍骨,但其長子今落在我手,斷不能饒。再者,君子不絕人苗裔。就文和亂武一事,今殺賈文和長子而止,今後不再牽連賈氏宗族。諸卿,以爲如何?”

許多人愕然,只覺得太便宜賈詡的子孫。

也就之前關中人沒有話語權,也不敢說話,否則賈詡怎可能善終?

司直周白站起來拱手:“公上,臣以爲賈詡之罪不容寬宥。”

此言一出,廳內沒有第二個人站起來支持或反對,讓新來的孝廉們摸不着頭腦,不習慣北府的議事風格。

田信目光落到刑部尚書呂定臉上:“就無寬宥餘地?”

呂定起身拱手長拜,頭垂着:“公上,兵燹荼毒三輔士民之際,可有人寬宥這百萬男女?”

“唉,既如此,帶賈逵上來。”

田信說着輕輕擺手,周白、呂定先後落座,在廳外等候的賈逵也聽到這些談話,臉色不由僵硬。

賈詡臨終前,已經跟賈逵聯宗;賈逵去涼州監軍時,賈詡長子賈穆跟隨,就是爲了方便賈逵展開工作。

誰能想到如日中天,耀武揚威的雍涼都督、徵西大將軍的吳質會那麼不經打,敗的太過悽慘、迅速,導致涼州西部徵集諸胡義從的賈逵措手不及,只能與張既、遊楚等州郡官吏設計自保。

結果又遇到馬超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根本不像一個守規矩的季漢將軍,硬是挑撥隴西豪強、氐人豪帥反戈殺死遊楚、張既。

遊楚、張既身死,隴西兵也就失去了討價還價的餘地,就勢易幟,引發涼州郡縣望風而降。

被西涼豪強抓在手裡的賈逵、賈穆也就成了燙手貨色,只好送往關中聽候處置。

很明顯,賈逵是個很有價值的俘虜;賈穆則沒有。

此刻賈逵心情複雜,一身粗麻短衣,發須也經過整理,坦然與田信對視,想把田信的面貌看的清清楚楚。

果然如外界傳揚的那樣,田信有一個略大、隆起的額頭……畢竟沒有束髮,比常人略大一點的額頭,此刻就顯得更大,視覺、心裡雙重因素下,賈逵也算認可了傳言。

田信也不以爲意,待賈逵坐在搬來圓凳後,說:“君欲救賈文和苗裔,可謂一波三折。事至如今,君又有何言?”

賈逵輕輕點頭,聲音乾啞:“時乎時乎,某亦無恨。”

剛來關中時,還不清楚情況,面對北府的問詢軍吏,賈逵的投降條件是保住賈穆的命;可北府內關中籍貫的吏士已經過啓蒙,知道當年三輔大亂的直接影響因子是賈詡,遂有‘文和亂武’這樣一個概括、總結。

賈逵只好退一步,以賈穆體面自殺,饒恕賈詡其他子孫爲投降要求。

田信覺得可以商量商量,可內部吏士的態度是明確的,就是要追究到底。

當年其他隨波逐流的人不算什麼,可賈詡明明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還主動去幹了……漢室三興,那賈詡的責任就得追究;現在關中人拳頭大,那關中人就要追究、復仇。

就這樣,賈逵說了八個字,就被帶出去。

不多時,在姜維、董驥、鮑出等孝廉還沒思索明白事情前後因果之際,兩名軍士端着木盤進來,分別擺着賈逵、賈穆的首級。

田信掃一眼這兩顆頭顱:“傳首各郡。”

心中估算,算上馬超弄死的張既、遊楚,再加上這起事件,魏人老一輩沒死絕之前,是不會投降的。

所以,下一輪北伐,就交給朝廷去打好了。

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八十章 糧食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百章 缺糧第六百章 缺糧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
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八十章 糧食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百章 缺糧第六百章 缺糧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