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

“武關道沿途亭驛已然暢通,雖有積雪,也不妨礙雪車通行。”

鄧城宣池,田信從峴首山觀星樓歸來,剛下船登上敞篷戎車回城,隨車的李衡手裡捧着攤開的文件夾,陳述積累的公文奏報:“今歲關中大軍圍捕、狩獵獸羣極多,許多猛獸向山中躲避,武關道沿途亭驛多受滋擾。不過亭驛之中多備有弓弩,又是運糧輔軍協同新修的牆壘,堅固高大,非猛獸能破。”

“驛站、亭社皆如律令規定儲有糧秣,驛站儲糧三百石,草八百束;亭社儲糧五十石,草二百束。”

“據三年降雪記錄,武關道南端降雪總厚約在三尺四寸左右;今年已降雪兩尺一寸,正月、二月還將有兩三場大、中雪。”

李衡念着這份報告,翻了一頁又念:“臣等以爲南山降雪風險難測,建議公上延緩出行,二月中旬氣候漸暖,山中積雪尚未消融,正好通行。”

這降雪數據肯定有一定程度的誤差,還是往多了測算的誤差;因爲山區降雪在風力吹刮下,許多雪會落在山谷、河谷、山坳等平窪地;而測量的觀察點則在利於避風的地方。

減掉誤差,看平均降雪量,也就能推斷冬季末尾大致的降雪量。

“不必等候,糧食本就緊缺,此次正要乘積雪之利,若等到天氣轉暖,雪橇之物反倒會多出意外變故。”

田信做出選擇,冬季丹水冰封,用輕型雪橇、冰車,可以小範圍的向武關道運輸糧食。

只要動員的人力、畜力維持在一定規模以來,這種運輸消耗成本反而能夠正常承受。

再說漢水、江水、湘水卻不會冰封,小半年的運輸,已經從湘州、江夏、武昌地區運輸了三十萬石米麥,和二十萬草束抵達南陽,又通過丹水向武關道中南部的驛站、亭社,以螞蟻搬家的接力傳遞方式運輸。

草束並不是用來取暖的燃料,是盛夏之際收割、暴曬的幹青飼料。

冬季馬匹走武關道最麻煩的就是粗飼料的補充,而武關道氣候又多變,倒是這種氣候嚴寒的情況下,冰層、積雪相對穩定,可以利用。

今年的冬季,依舊是一個十分寒冷的冬季,沒有出現暖冬這種反常氣候。

就這樣,田信沒做停留,按着既定時間、計劃,領着家屬和大部分中高級軍吏親屬向着武關前進。

到了武關,就會轉用雪橇,與另一批集結在武關要前往關中的賀齊部武昌兵一起北上,這支軍隊會跟賀景麾下的昭勇率替換,輪流服役。

雪橇也不是神器,許多山路還得步行,但婦孺老弱、病患倒是可以繼續乘坐雪橇,由軍士牽引馬匹,控制着馬兒拉着雪橇緩慢行進。

現在北府不缺畜力,運力方面也就寬裕的多。

田信這裡返回關中,江都的大朝會、鄴都的大朝會也如期舉行。

可以預見,今後三五年內不會再爆發決戰規模的戰鬥,所以國內太多的軍隊需要重新編制,以適應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拼的就是誰休養的更快,誰發展的最好,這是爲下一輪決戰做鋪墊。

季漢帝國的軍事支出是一個巨大的財政包袱;魏帝國卻沒有軍事相關的財政包袱,正因爲沒有包袱,所以魏軍的戰鬥意志薄弱,戰前容易潛逃,作戰時容易潰敗,一敗就無法再收拾。

魏帝國的作戰方式永遠是少量精銳部隊當尖刀,數量龐大的士家部隊跟着搖旗吶喊……所以魏軍的戰鬥力忽高忽低,原因就在精銳部隊的配比。

當曹操施行屯田制度的時候,就選擇了要錢,而不是要戰鬥力。

屯田制發展過程中,又選擇了向世家、豪強妥協,所以屯田士家的戰鬥力就更低了。以至於魏軍的很多戰果,都是依靠朝廷大義,聯合割據軍閥一起打出來的。

漢軍的問題不像魏軍這麼嚴重,就是個簡單的財政問題。

只要裁減野戰部隊的常備規模,就能迅速降低軍費。

可裁減部隊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田信給趙雲衛軍割了二十個南陽籍貫的營,這些營的軍吏不能明着反對,也平日裡也沒少給趙雲製造麻煩,更是故意攜帶,引發了宮城投石事件。

就單輪部隊裁減,那肯定會有一個手心手背的選擇。

這種時候不需要考慮,肯定是領軍校尉、都尉、雜號校尉、中郎將、雜號將軍的番號被優先裁撤,這些人轉職地方,充任郡縣主官;或擢入中樞,充實公卿衙署,再不行也有朝議官這類清貴、有面子的崗位暫做安置。

所以漢軍裁減軍隊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不論關羽、張飛還是諸葛亮,都能壓得住局面。

雜號將軍、校尉只能接受裁減的安排,頂多誹議幾句……除了北府自給自足外,其他軍隊失去地方撥發的給養,立馬就得餓肚子。

威望、人情、給養、軍心四個方面交疊在一起,漢軍各部只能束手待命,接受裁減。

配合的好,說不好下一輪開戰,重新徵發、組建部隊時,他們還能重返指揮崗位,建功立業。

可一旦涉及到具體的利益,許多事情就有了更多的說辭。

比如府兵制度的優越性……雜號校尉、中郎將們並不願意這麼直接的交出兵權,多少想掙扎一下。

哪怕全軍就地解除武裝,改爲屯田兵也是很好的,起碼兵權、指揮權在手裡;如果離開軍隊,那就如魚兒離開了水,處處看人臉色不說,最重要的是一切收入只跟俸祿掛鉤。

尋常官吏的合法收入,哪有領兵打仗賺的賞賜多?

一切都是錢惹得禍,這是漢軍高戰鬥力的源頭,也是如今裁剪軍隊最大的阻力。

不止是主要的領軍軍官這麼想,但凡是個軍吏,吃過戰爭紅利,那麼就對正常官吏的收入……有些看不上眼。

先帝、關羽的大手筆賞賜,已經把軍吏的胃口養刁了,很多軍吏又沒有理財的習俗,所以離開軍隊,對他們來說……很虧。

再怎麼也要攢一筆錢,能置辦點產業再轉職才行,不然日子真的就不好過了。

娶不起媳婦,絕非笑話。

可朝廷拿不出這麼豐厚、鉅額的遣散、退伍金,鬧又不敢鬧,只好去跟朝廷掰扯府兵制度的優越性。

爭取將裁減現役野戰部隊,改爲現役野戰部隊改製爲府兵。

魏人豪強、世家、軍吏是怎麼喝兵血的……這幾乎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而府兵制度某種程度上,是變着花樣喝兵血……只是喝兵血的過程裡,普通士兵和其家庭經過組織、規劃,創造了更大價值,也收穫了許多,加上也有戰爭紅利,普遍持積極態度。

所以支持府兵制度的人,遠遠不止軍吏這些能直接受關羽影響的人……朝中很多人,也對府兵制度很感興趣。

大有一種要擊敗北府,就要變身爲北府的意思。

偏偏,各種理論面前,關羽很難有具體的例子去反對……府兵制度雖好,也要看人的,對此關羽很清楚。

真的施行大面積府兵改制,肯定要出很大的亂子。

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
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