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皇帝人呢?

“陛下,臣奉命率兵攻討董賊郿塢,幸得陛下妙計誅殺賊首,使得郿塢守衛兵無戰心,舉城投效。此番斬獲頗多,粗略清點過後,計有黃金……”皇甫嵩和朱儁尚未從剿滅董卓的喜訊當中清醒過來,彙報自己在郿塢的斬獲時,語氣充滿着驚喜和痛恨交錯的雙重情緒。

驚喜的是,此時疲敝的朝廷得來如此一筆鉅款,當真雪中送炭。痛恨的卻是,這些財帛的背後,是一個繁盛京師的毀滅,甚至是一個帝國的最大恥辱。

可劉協一聽皇甫嵩這般實心眼,上來便將此事一五一十在朝堂上說出了口,劉協已連嘆息的慾望都沒有了。果然,就在皇甫嵩話音未落,滿朝大殿頓時又如一鍋沸騰的油當中潑了一瓢涼水,再度迎來了一次喧囂無比的聲潮。

“董賊作惡多端,想不到竟搜刮如此財帛,當真該千刀萬剮!”

“董賊目無綱常,掘鑿皇陵,郿塢財帛大多乃雒陽皇室貴勳殉葬之物,實在令人髮指!”

“董賊吮民膏血,禍亂京師以來,爲其所害良民不下數千家,抓良民逼索財物,拆房舍以勒軍需,殺人如麻,磬竹難書。此賊昨日不過授首,簡直太便宜了他!”

一個個大臣跳將出來,似乎都忘了王允提議加封呂布之事,紛紛對董卓往日的罪行口誅筆伐。但不出劉協意料,很快當這些人實在想不出痛罵董卓的詞彙後,他們的注意力便轉移到了那批令人眼紅的財帛之上。

“陛下,董卓搜刮財帛,皆我大漢百姓汗血,今日惡賊伏誅,正是陛下大赦天下、施行仁政之時。臣懇請陛下下詔將這筆財帛盡數歸還百姓,以彰我漢室仁義愛民,皇恩浩蕩!”

“此舉萬萬不妥。董賊酷虐,受他搜刮之人,皆已不在人世,如若朝廷這般,反令那些苟且偷生之人盡得其利,天下有識之士嗤笑我大漢毫無見識。依臣之見,董賊伏誅一事,皆賴朝中忠耿之士戮力謀劃,陛下不若論功行賞,方可令天下之人知陛下英明。”

“陛下,此番誅殺董賊,末將帳下兒郎皆奮勇殺敵、戰不旋踵,如此董賊才未能逃得恢恢天網,束手伏誅。末將斗膽,請陛下盡將財帛頒賞兵卒,以安士卒之心。”

最後那個建議,是呂布跳出來叫嚷的。這傢伙看來有些不甘寂寞了,王允剛提議令他共議朝政,他便想着爲自己的兵士來分一杯羹。

這傢伙的政治水平,差不多也就這個水平了。

此時的劉協,真的連憤怒的心思都沒了。他看着眼下這一羣一隻只好似紅了眼睛的狼,臉色不由自主便回覆到當初面對董卓咆哮朝堂時的陰鷙,細長的手指在御案上慢慢滑動,藉着寬大袖袍的遮掩,他默默寫下了一行誰也不可能看到的小字:大臣皆可殺!

這五個字,是一千年後,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在御案上默默寫下的。劉協雖然不是崇禎,但就在這一刻,他深切體會到了那位亡國之君在最後一刻,心中有着怎樣絕望而悲憤的情愫!

深切將自己代入這個時代,劉協知道,這些大臣們其實也有不該死的理由。因爲在他們的認知和思維當中,董卓已死,他生前搜刮的這些民脂民膏,就該如此處理。難道,朝廷還要與平民、與大臣、與士卒爭利?那樣的朝廷,他們又何必效忠?

可劉協想殺他們的原因,卻也根本不是這些。無知無能並不該死,該死的是無知無能且自大虛妄。這些人,沒一個站在漢室朝廷、江山社稷的角度,替天下蒼生謀利的。他們或想借朝廷之名換來崇高的虛名、或明目張膽地想替自己撈一份實惠。偏偏就是沒有一個人,想着用這筆龐大的財帛,真真正正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替飽受亂世刀兵荼毒的百姓們做些實事!

“夠了!”大殿之上,突然傳出一聲怒不可遏的咆哮,但卻不再是劉協。衆人驚慌看去,只見司徒王允已怒髮衝冠,面色羞憤氣惱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爾等皆是國之棟樑,社稷之臣,如今董賊身死,正是齊心協力、共扶漢室之時,怎可因這區區財帛,便忘了朝廷大局!難道你們真的以爲,董卓死了,天下便已太平了嗎?!”

滿朝大臣畢竟都是孔聖子弟,雖被王允嚴詞斥責,卻好歹也不是目無遠見之人。同時,他們飽受虛名所累,紛紛也意識到自己先前所爲,確是落了下乘。一時間,衆人不由面紅耳赤、訕訕而退。

倒是一旁始終未發一言的朱儁,見到如今的朝堂仍舊是他當初不願回首的這幅景象,滿面黯然。驀然想起董卓身死之事,悠悠開口說了一句:“董賊確是死了。臣回宮之時,見董卓屍首被長安百姓自發搬至鬧市,被人置燭火於臍下,點了天燈。白花花的肚子,脂膏橫流……”

朱儁說此話,未免有兔死狐悲之感。然而卻未明確表露出來,滿朝大臣聞董卓得此下場,一時不由聯想到大漢這些年來悽慘不幸的禍端,也不知該彈冠相慶,抑或與朱儁一般感嘆莫名。故此,朱儁這無意的一句題外之語,竟使得滿朝大殿突然陷入一陣詭異的沉寂當中。

然而,就在此時,左中郎將蔡邕卻嘆息了一聲:“董卓本來可爲良將,淪落到今天這一步,實在可惜了……”

此言未完,卻已惹了禍,王允刀子一般的眼光馬上掃了過來。蔡邕當年因宦官王甫陷害被流放朔方,後逢大赦,不願再爲官便逃亡回家。董卓專政後,硬是逼他進京爲官。他入朝後頗受其禮遇,三日之間,周曆三臺,現在官至左中郎將。今天蔡邕見董卓頃刻喪命,雖然恨他作惡無數,但還是感念他對自己的禮遇,故而不知不覺感嘆了一聲。

話一出口,蔡邕便意識到錯了,趕緊伏地謝罪道:“下官曾受董卓恩惠,因此無意中嘆息一語。”

“無意?”王允刻板的面孔微微**,“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爲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今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豈不共爲逆哉?”

“在下不敢,請陛下明鑑。”蔡邕知道事情鬧大了,趕緊跪倒磕頭。

王允卻不容他多說:“來人啦,把他關進天牢,來日按董卓同黨一併處死。”殿內外的武士如今都是呂布手下的幷州兵將,此刻聞聽命令,毫不猶豫就扯住蔡邕往外拖。

蔡邕一邊掙扎一邊喊嚷:“王公且慢!邕受賊恩惠死不足惜,然東觀之史未成。但乞黥首刖足,容在下續成國史以報皇恩。”他在東觀與馬日磾等人續寫《東觀漢紀》,董卓火燒洛陽遷都之事,蔡邕對軍兵說破了嘴脣才把東觀中未完成的書稿帶了過來。現在王允要殺他,他所想到的唯一遺憾就是國史。

王允充耳不聞,像一座鐵人般立在那裡,眼看武士拖走蔡邕,一個字都沒有多說。太尉馬日磾年齡最長,之前又被王允暗諷,早就看着不公,顫抖着白鬍子勸解道:“子師,你又何必如此偏激呢。蔡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爲一代大典。況且他忠孝素著,而所犯不過是失言小過,誅之豈不有失朝廷人望?”

“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既無益聖德,復使吾黨蒙其訕議。”王允言罷望了一眼馬日磾,臉色忽變,因爲這句話後,他要做的,就是要從天子那裡得到肯定的答覆。可馬日磾那老邁單薄的身子後,哪裡還有天子的影子?

“陛下,陛下何處去了?”王允看到御座後走廊處的一襲人影,焦慮大聲問道。

黃門侍郎鍾繇停頓了一下,最後還是轉出大殿,對着王允微微一拜,說道:“陛下早在諸公爭執之前,便已悄然離開了大殿……”

“這?……”王允這時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環顧衆臣,只見各人皆面面相覷。

“國不可一日無君,此刻正是漢室危如累卵之時,陛下身爲天子,自負天命,豈可如此拂袖而去?不行,老夫要求見陛下,懇請陛下……”

王允不待自己說完,擡腿就想追劉協而去,可想不到鍾繇這時卻微微錯了一步,擋在了王允身前,正當王允大怒之時,他卻對滿朝文武道:“陛下臨行前有言,司徒大人功過春秋,陛下令司徒大人總錄尚書之事,處置當前之勢。”

“什麼?”王允一時之間冷汗淋漓,口不擇言地說了一句:“陛下以老臣爲董卓否?”

鍾繇聞言,面無表情卻也未出一言,轉身離去。

第10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419章 竟還有靖安曹?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760章 出路第494章 朝廷算什麼東西?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33章 倚天劍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85章 說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第336章 二樓的祝福第39章 獨喝敵陣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665章 我想認識你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386章 口音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6章 天命第21章 皇上出宮了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276章 捉鬼第319章 難道?……第732章 一場遭遇戰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776章 劉協的迷茫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584章 入壽春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685章 說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522章 一條狼?第444章 袁術來了!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197章 都是忠臣啊!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431章 不賭第154章 惡魔之語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655章 分贓大會開始第770章 袁尚的契機第429章 戲志才之計?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469章 朕騙人,能叫騙嗎?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175章 搭班子第667章 漢室的變動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426章 曹操的煎熬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670章 北海孔融的攪局第562章 鶴翼陣第386章 口音第73章 司徒府的酒宴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721章 青州之變第314章 仇恨之獸第263章 狂追袁術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642章 壽春城頭上的張勳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529章 都是不省心的傢伙啊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
第10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419章 竟還有靖安曹?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760章 出路第494章 朝廷算什麼東西?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33章 倚天劍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85章 說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第336章 二樓的祝福第39章 獨喝敵陣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665章 我想認識你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386章 口音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6章 天命第21章 皇上出宮了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276章 捉鬼第319章 難道?……第732章 一場遭遇戰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776章 劉協的迷茫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584章 入壽春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685章 說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522章 一條狼?第444章 袁術來了!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197章 都是忠臣啊!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431章 不賭第154章 惡魔之語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655章 分贓大會開始第770章 袁尚的契機第429章 戲志才之計?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469章 朕騙人,能叫騙嗎?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175章 搭班子第667章 漢室的變動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426章 曹操的煎熬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670章 北海孔融的攪局第562章 鶴翼陣第386章 口音第73章 司徒府的酒宴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721章 青州之變第314章 仇恨之獸第263章 狂追袁術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642章 壽春城頭上的張勳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529章 都是不省心的傢伙啊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