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邕愛女

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邕愛女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曹雪芹《紅樓夢》

先按下陳龍獲悉劉表三路發兵不表,單表蔡琰歸漢。文姬與陳龍臨別,三緘其口,雖知陳龍千里馳援,歷盡千辛萬苦解救自己,心中豈無深情。若自己不是貪生怕死,嫁給了侮辱自己的匈奴左賢王,以至於失去女孩子最大的節操,也許自己會放下一切,再爲自己爭取隨軍,想盡一切辦法留在陳龍身邊。

今日離別,見陳龍默然無語,似乎很理解自己的沉默,也希望自己回到父親蔡邕身邊,以修養身心。蔡琰心中深盼,陳龍能說一句留下吧,但偏偏就是什麼都沒有說。

從此長安深巷裡的蔡邕府,多了一個鬱鬱寡歡的少婦主人,只有古琴做伴,白露爲友,雖不是常伴青燈古佛,卻是哀莫大於心死。

也就是在這樣清淡的日子裡,蔡文姬回憶起匈奴片段,漸漸續寫出《胡笳九拍》後面幾拍。雖說由於經歷較短,只寫了九拍,那醞釀的悲苦愁結卻和正史中的《胡笳十八拍》是一樣的,令人聽後難以釋然,爲之扼腕。

蔡邕在董卓死後,爲陳龍所救,在長安隱居,直到女兒歸來,纔有些喜氣。不料文姬過於壓抑深情,抑鬱寡歡,蔡邕只好時長排解。無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久而久之,也只好任由文姬隨性。

父女二人,俱是文豪,日常都愛寫詩排遣心中憂憤。這一日,蔡邕見蔡文姬桌上文稿,白布上寫着幾行娟秀字體道:“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感今傷昔兮三拍成,銜悲蓄恨兮何時平。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慾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渉歴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悽楚。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冷冷兮意轉深。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邊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牛羊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爲天有眼兮何爲使我獨飄流,爲地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優,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蔡邕讀罷,爲愛女字裡行間的憂愁感染,深自嘆息如何才能讓愛女釋懷。看這第九拍的最後一句,似乎女兒對某人有情,卻無法將情傳遞,想起陳龍遠赴千里救了她性命,難道文姬喜歡的是他?

越想越對,蔡邕終於下決心爲女兒爭取一件事,提筆在另一塊布上,模仿蔡琰的筆跡,寫了一封書信,其中委婉敘述,情義深藏,似乎只是寫蔡琰的日常小事,卻透出對某人的深深眷戀。最後,將這九拍詩抄在書信之後,秘密封起,找了個可靠的小廝,多給銀錢,命其到零陵去找陳龍,務必親手轉交此信。

小廝剛剛離開,蔡琰琴聲又起,如泣如訴。蔡邕夫人知女兒又難過,忙到她身邊安慰。忽覺蔡琰臉盤有些浮腫,面色泛出黑黃,擔心女兒生病,遂令人去請郎中。那郎中看罷面色,又切脈搏,隨即喜道:“小人恭喜夫人,令愛有喜了!”

再說陳龍派出手下,將零陵防衛戰的計劃帶給零陵各地防守的將領。自己帶着部隊,曉行夜宿,直奔新野。

黃忠與魏延一路,沿湘水進入攻擊衡陽的陣地,衡陽城上靜悄悄毫無人氣,令人高深莫測。其實,衡陽不過是陳應領了幾百人鎮守,其餘部隊均都抽調到零陵前線,連陳應的老搭檔鮑隆,都帶兵佈置到了前線。這樣的安排,其實都是因爲這一路中,有着絕對實力的臥底黃忠。

黃忠此時正當壯年,接到陳龍安排,早有定計,這一日,假惺惺打了一個招呼,令人去請魏延,就在軍帳中設宴,說是款待一下同仁。

魏延不疑有他,興沖沖趕到黃忠的大賬赴宴,只待一頓暢快的酒後,起兵打下衡陽,報當日衡陽失守之仇。

幾杯下肚,話匣子打開,兩人聊的入港,黃忠忽然抄起一把強弓,開弓如滿月,森亮亮的箭頭,竟然對準了魏延的雙目之間。

魏延大驚失色,知道黃忠百步穿楊,不敢稍動,問道:“漢升,你這是何故?”

黃忠冷笑一聲道:“今日兵臨城下,不得不如此,因爲這衡陽,卻是我主的城池。”

魏延渾身一震,怒道:“你主的城池?漢升難道早已投靠陳龍?”

漢升道:“我主公正是驚才絕豔的零陵之主陳將軍。當日他對長沙仗義援手,卻遭到劉磐、韓玄等輩猜疑,我就已投靠了他。”

說罷展顏一笑道:“文長,我知你雄才大略,文武全才,何必爲韓玄那個無情無義的乾屍效忠?他嫉賢妒能,一直將我放在僻遠的攸縣,焉知他日後不會如此對你。”

魏延猶豫道:“漢升,韓玄對我,也算言聽計從,頗感信賴。怎忍就此舍他而去。”

漢升將手中箭一擺,吼道:“若如此,大義當前,休怪我辣手無情!”

魏延忙道:“漢升且慢。我久聞陳龍將軍善待百姓,名氣佈於江淮湘漢之間,故零陵科舉之盛況空前,頗有新朝氣象。我豈不知此乃中興之主也,比起劉表勝多矣。然劇然讓我反叛,妻兒老小都在長沙,此事實難從命,可否容我三思?”

黃蓋吼道:“文長之言差矣!若論對百姓,自然是主公天下第一。你顧及家小,你我這就翻身而回,出其不意趕走韓玄,佔據長沙,我親自到你家中看望你妻兒。大丈夫一言可決,若不肯便降,我一箭讓你了卻妻兒心事!”

魏延嚇得連忙擺手,一咬牙道:“漢升!上次陳龍救我等與長沙郊外,如此瀟灑人物,我已心生仰慕。罷罷罷,漢升請放下弓箭。”

說着,舉手在箭頭上擦了一下,手指頭立刻滴下血珠,魏延將血珠滴入面前的酒盞,一飲而盡道:“漢升!吾帶血的誓言,你豈能不信!今日我魏延立誓,效忠主公陳龍,若違此誓,願孤獨終老而死!”

黃忠這才哈哈大笑,叫了聲:“好兄弟!”卸了手中強弓上的箭矢一扔,舉杯與魏延痛飲起來。

轉天一早,魏延與黃忠都點起各自兵馬,乘船返回長沙。手下問起爲何不戰而退,兩人都說奉命退回,另有計劃。

衡陽城頭上的陳應,遠遠看見劉表的戰船沿湘水退卻,微笑道:“魏延投降了。果然不出主公所料,這長沙恐怕馬上就姓陳了。”

魏延入城,韓玄驚問其故,被魏延手起刀落,砍死在城頭之上。魏延舉起韓玄人頭,傳示長沙守兵,大喝道:“我已與漢升將軍投靠聰明睿智之主陳龍,爾等願降可跟隨,願走給予路費。”此時黃蓋派人在外圍彈壓,又命人保護魏延家小,衆兵又知道這兩員大將都是文武全才,陳龍又是官聲甚著,倒有大半願降。

就這樣,陳龍兵不血刃,得了長沙,勢力一下子覆蓋了洞庭湖和長江南岸,江夏震動。此時,金旋與蔡瑁、劉磐兩路大軍已經進入零陵地界,戲志才佈置的第一重防線,就在眼前,大戰已是一觸即發。

陳龍的部隊,也已到達新野縣城,打跑了當地劉表任命的官員,隔江就是襄陽。戰略步驟已經完成,又到哪裡去尋找渡江的船隻?襄陽那邊雖然知道有一隻部隊到了新野,卻仗着大江險阻,不以爲意,只在江面上由水軍都督張允,日夕操練水軍。

就在此時,長沙失守的消息傳開,劉表的小朝廷軍心大亂,立刻引起了連鎖反應。

首先,劉表已經沒有兵來討伐長沙,江夏危急,而長沙有的是兵船,如果派兵功克江夏一部分,完全有能力將新野的敵軍渡江戰鬥。

其次,蔡瑁、劉磐部隊動向,竟然形成了三派意見。蔡夫人、劉表都認爲應該立即後撤守衛江陵,拱衛襄陽;以蒯良爲首的幕僚認爲應該轉戰長沙,消滅黃忠、魏延;而隨軍的蒯越認爲應該趁零陵形勢對比未變,應狂攻零陵,端掉陳龍老巢,與陳龍對賭劉表能守住襄陽。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劉表拗不過蔡夫人,加上諜報稱對岸的新野似乎是陳龍本人的主力,戰力強橫,於是拍板命部隊迅速退守江陵,以防兩面受敵。臨退之際,蒯越長嘆道:“可惜,怎可聽婦人之言,延誤軍機?”蔡瑁聽在耳裡,不禁恨在心頭。

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八百三十一章 定計西涼第一百八十八章 亡羊補牢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二百零八章 單槍赴宴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二十一章 廬江會議第九十七章 兵發衡陽第一百四十六章 長安大戰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家族審判第七百二十五章 擊鼓傳花第五百六十章 一念神佛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五十六章 同榻而眠第二十八章 湘水奇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龍歸洛南第三百五十章 白璧之血第一百零二章 文長初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九十五章 開府定計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龍戰吼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仙王越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郊亂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七百六十三章 文遠降曹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東才俊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四百六十二章 翼德往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殺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郭圖末路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越吉元帥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雍涼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一百八十三章 水鏡論英第五百零四章 天水羌笛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七百一十一章 名將許褚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五百一十章 吳下阿蒙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十一章 御風而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女弟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二百九十九章 辣手玄德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益結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定計西涼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四百六十一章 椒房驚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一百零七章 蒙衝鬥艦第三百六十一章 得失之間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展奇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五百五十三章 義不容辭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六百三十章 典韋許褚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
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八百三十一章 定計西涼第一百八十八章 亡羊補牢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二百零八章 單槍赴宴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二十一章 廬江會議第九十七章 兵發衡陽第一百四十六章 長安大戰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家族審判第七百二十五章 擊鼓傳花第五百六十章 一念神佛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五十六章 同榻而眠第二十八章 湘水奇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龍歸洛南第三百五十章 白璧之血第一百零二章 文長初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九十五章 開府定計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龍戰吼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仙王越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郊亂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七百六十三章 文遠降曹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東才俊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四百六十二章 翼德往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殺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郭圖末路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越吉元帥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雍涼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一百八十三章 水鏡論英第五百零四章 天水羌笛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七百一十一章 名將許褚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五百一十章 吳下阿蒙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十一章 御風而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女弟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二百九十九章 辣手玄德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益結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定計西涼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四百六十一章 椒房驚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一百零七章 蒙衝鬥艦第三百六十一章 得失之間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展奇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五百五十三章 義不容辭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六百三十章 典韋許褚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