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

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

話說長安大族杜畿之子杜恕杜務伯,自小就學習音律,竟然在講經大會上拔得頭籌。鄭玄首談《樂經》,對杜恕中規中矩的回答,雖然表示滿意,但仍有不足之意。

《樂經》其實重點不是音樂的節奏或者韻律,而是音樂中飽含的深意。可惜除了音韻流傳,音樂中包含的人生至理,卻被秦始皇一把火燒成了灰。所以杜恕不敢發揮,使答案雖然準確,卻乾巴巴令人覺得無趣。可包含天下至理的上古音樂,豈能又是如此無趣的?

杜恕的小篆名字上了白板,杜氏家族拔得頭籌,一向穩重的族長杜畿也忍不住捻鬚微笑。旁邊的衛氏家族族長衛覬不甘人後,掃了身後子侄一眼,露出不滿的神色。

鄭玄等大家重新安靜下來,繼續講經道:“《樂》之初生,實因《易》而起。《易經》乃是萬經之首,玄奧異常,吾雖窮盡一生亦無法研究透徹。《易經》之中,包含了天地、宇宙、自然、萬物、社會、人羣所有關聯、感應、律動、和諧等現象和規律,只有《樂經》能夠將它形象地感性地體現出來。”

鄭玄這番話娓娓道來,眼中露出希冀的光暈,似乎是想一眼看透宇宙奧秘,流連着對神秘大自然的嚮往和崇拜。只有陳龍知道,古人從來沒有弄明白過宇宙到底是什麼,只有無窮的想象才能讓經學在天地間馳騁。簡單說,一切還都靠猜的階段,難免神神秘秘、故弄玄虛。

陳龍對儒學經典,雖然說不上反感,但按照後世的經驗來看,治國當然還是需要法律和制度,只有依法治國才被證明是正確的。所以對於此刻的鄭玄講經來說,陳龍本就只准備混個比武招親的資格,並不準備在這裡和鄭玄辯論。

而自春秋戰國開始,當時流傳的法家推崇的,當然不是後世所指的法律條文治國,而是依靠規章制度和技術手段來使君王獲得霸權,主張的是君主集權。如果說儒學是以德治國,法家就是以權治國。所以,春秋戰國時期,法家在影響君王方面遠遠超過了儒家和道家,用刑德賞罰二柄,用權勢、權術、法令三策來控制臣下,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

法家的思想源頭可上溯於春秋時的管仲、子產,戰國時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爲一個學派。戰國末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史稱韓非子。法家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爲重視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爲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至今仍然影響深遠。

直到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即今天所說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漢武帝時開始強力推行。《董仲舒傳》中記載了董仲舒提議的原話爲在《武帝紀贊》中,記載了漢武帝的做法是“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該思想已非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摻雜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混合思想,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兼容”與“發展”特性,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思想。它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專制王權,因而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爲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鄭玄的第二題,就在這種希冀之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聲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於文,故謂之音。是故,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吾今欲問天下士人,以《易》《樂》佐於禮,會如何?以《易》《樂》發乎情,又會如何?以《易》《樂》沐於身,又會如何?以《易》《樂》考於心靈,又會如何?”

這一道題,卻是提問給全體士子,以答案優者爲優勝。隨從迅速將問題用白絹手書出來,傳到外面院中,幾個膽大的士子,立刻踊躍作答,一時間大門外唱和之聲四起,秩序稍微有一些混亂。隨從挑了幾個覺得答案尚可的,隨手記下答案和姓名,準備交給鄭玄過目。

大堂之內,鄭玄自然還是等着世家子弟們勇敢站起來,自願回答。說實話這段話陳龍聽的五迷三道,根本沒搞懂是什麼意思,當下不敢站起來回答,最終還是在衛覬的眼光威逼下,一個怯生生的少年從衛覬身後站起,顯然是衛氏家族子弟,不過十五六歲青澀少年,行禮後勉強回答道:“小子衛瓘衛伯玉試答。以《易》《樂》佐於...禮,則天下綱常有序;以《易》《樂》發乎情,則夫妻父子有倫常;以《易》《樂》沐於身,則.....身心健康舒泰;以《易》《樂》.......”說到這裡,擡眼緊張的看了眼父親衛覬,顯然把後面的問題已經忘掉了。

衛覬見愛子出醜,沒有像人家杜恕那樣出彩,不由重重哼了一聲,鄭玄的聲音傳來道:“弱冠少年,能有如此見地,已經不錯了。衛伯覦有子如此,足見家學淵源。”衛覬見鄭玄如此誇獎,臉色才稍稍好看了一些。但鄭玄沒有示意在白板上寫上衛瓘的名字,衛覬當然明白兒子的實力稍差一籌。

鄭玄眼睛看向其它人,見一直無人作答,又問起廳外士子,是否有答案。話音剛落,忽然廳堂中一人高聲道:“鄭師,小人不才,忝爲侍衛,不知是否可以作答?”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東車君言:保護知識產權,人人有責!若喜歡本書,請拒絕一切免費盜版閱讀,到17K網站訂閱VIP唯一正版,謝謝對東車君的支持,東車君將繼續爲您碼字。盜版網站請即刻刪除,本小說版權只歸東車君個人所有,任何網站未經東車君同意,不得轉載。

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一百二十三章 幷州丁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三十九章 星辰璀璨第十七章 再生毒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零八章 靜水深流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無價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七十八章 一夕之緣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六百零九章 康成婢女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動時分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七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襄陽風雲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醋海翻波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七百一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五百八十二章 子龍定計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七十四章 黃巾覆滅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五百六十九章 親如一家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第七百八十九章 再傷王越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八十八章 俱懷逸興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一百五十四章 謀主智鬥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漢醫仙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二十章 月黑風高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祋祤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八百零八章 裴潛心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六百六十章 湟中地理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一十八章 河東衛瓘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九十三章 羣星捧月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七百一十六章 伊闕巨劍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五百二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七十九章 逃出陳留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二百五十章 仙家半日第六百七十一章 成公真君第八百二十章 誰家公子第一章 一龍一鳳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三百七十五章 鄴城風雲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邕愛女
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一百二十三章 幷州丁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三十九章 星辰璀璨第十七章 再生毒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零八章 靜水深流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無價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七十八章 一夕之緣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六百零九章 康成婢女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動時分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七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襄陽風雲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醋海翻波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七百一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五百八十二章 子龍定計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七十四章 黃巾覆滅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五百六十九章 親如一家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第七百八十九章 再傷王越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八十八章 俱懷逸興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一百五十四章 謀主智鬥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漢醫仙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二十章 月黑風高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祋祤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八百零八章 裴潛心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六百六十章 湟中地理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一十八章 河東衛瓘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九十三章 羣星捧月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七百一十六章 伊闕巨劍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五百二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七十九章 逃出陳留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二百五十章 仙家半日第六百七十一章 成公真君第八百二十章 誰家公子第一章 一龍一鳳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三百七十五章 鄴城風雲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邕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