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

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

丈夫執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清.李鴻章《愛國詩》

話說張繡被陳龍火龍捲所傷,自認非是陳龍對手,遂囑咐陳到認輸。不料陳到見獵心喜,見陳龍內力雖強,說不定槍法上卻慢,遂假託張繡之言,約定與陳龍比試槍法。

槍這種武器,自有自己的演進歷史和特點,作爲超長制式武器,練習者衆多,練到極致者卻是鳳毛麟角。從最初的戈,演變爲矛、槊、叉、戟、槍,有着各自時代背景。槍源自我國石器、青銅器的時代,“錟木傷盜爲槍”,削尖的長柄木器爲槍。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各國以戰車爲主戰軍種,三人或多人一組,雙方衝鋒交錯時,由於士兵站在各自戰車上,距離較遠,戰機轉瞬即逝,用戳擊的方式進行攻擊,效果會很差,如果用戈這種武器輪擊,打擊面廣、攻擊時效長,效果較好。

秦末、漢初,騎兵成爲主要的突擊軍種。兩軍對衝時,速度疊加,兩馬距離較近,有的近乎正面衝擊,長戈輪擊,需要提前量,效果遠不如戳擊效果好。用戳擊類的武器,可以藉助馬勢,始終對着敵方,長時間將對方籠罩在攻擊範圍內,衝擊力大,動作小,速度快。可以說,當騎兵取代戰車的那一刻,長戈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在騎兵馬戰演進過程中,特別是蒙古騎兵崛起的年代,發現弧形馬刀一旦在馬匹一側展開,隨着馬匹速度遞增,更能順利割開皮囊、割傷對手,所以後來馬刀代替長槍成爲輕騎兵武器,而使用長槍的重騎兵越來越少。

中原缺馬,步兵是主力,歷來有列陣對敵的傳統,陣列貴在同退同進,“勇者不得前,怯者不得後”,使用的統一規格的制式大槍(矛、戟)。長杆兵器在齊整、密集的陣列裡採用輪擊的方式不現實,長槍兵是步兵突擊和固守的主力兵種。例如,戚繼光是明代傑出的軍事將領,他所創造的鴛鴦陣、三才陣在抗倭戰爭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曾經創造殺敵數千,自損數人的光輝戰績。戚繼光調任北方防禦遊牧民族後,他又創造性的發明了諸多火器,士兵人手一支,導致兇悍的北方遊牧民族無人敢犯,出現了轄區無仗可打的局面。清末,火槍逐漸取代了以大槍爲代表的冷兵器。大槍技藝在軍隊系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逐漸消亡。以至後來,中國需要向日本、蘇聯學習拼刺刀的技藝。兵槍講究整體配合和武器之間的生克,士兵無需學習更多的技術,戚繼光不許士兵學習單舞、花法,甚至認爲士兵無需學習拳術,認爲拳術無助於“大陣”。事實上,從戚家軍在抗倭戰爭中優異表現可以證明他的觀點在軍事訓練的立場是對的。

古代的單槍技術,或者叫槍法,其實都注重實用,例如二十步距離內的快速突擊練習。每人持槍二十步外,聽擂鼓,擎槍作勢,飛身上前,戳向孔中圓木(標明目、喉、心、腰、足等位置)。取勝之道不外槍進迅速以及扎槍準確。不僅是殺傷敵人,極具震撼的威勢也足以讓敵人驚駭戰慄。正所謂“槍似游龍,劍似美鳳”、“槍爲諸器之王,以諸器遇槍立敗也”。

槍法作爲傳統武學的重要源頭,強調“技近乎道”。槍法技巧達到某種程度後,表現出來人槍合一、寓動於靜、動微而勝速的很高境界時候,武術家自然展現出內蘊的藝術價值。槍術大師的套路、槍舞必然有些動作是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凡是套路必有虛勢,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不能全盤否認。從武術發展的歷程來看,武術的根源在器械,器械的重心在大槍。且不論形意拳、八極拳、心意拳,就是用太極拳的理論來驗證大槍技術也是十分恰當的。

有的理論認爲,槍法無非戳、革二技,革槍的技巧高深,鍛鍊根本是“封、閉”技術,槍術大師對槍圈的練習無終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至終其一生。以靜困人等高級大槍技術在戰場實用的角度來看,還值得斟酌,但這不影響槍術大師對高深技藝的探索追求。

陳到的槍法除了祖傳,還有名師做了改良,以攔、拿、扎、崩、劈等單式,結合步伐訓練爲輔助,結合高級馬術動作,形成了自己的鷹揚啄擊槍法。

除了反覆練習一撥一刺的實戰槍法,鷹揚啄擊槍法也在觀察鷹飛鷹啄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研究如何合乎自然的增速和切換角度,實際上與百鳥朝鳳槍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宛城的命運之決鬥,就在兩個槍術大師之間展開。而陳到的判斷無疑十分正確,陳龍的內力確實要強於他的槍法,趙雲將百鳥朝鳳練到極致,加上子龍天生的快槍,沒有人會在槍法上有戰勝趙雲的信心,但加上陳龍獨有的特色內力和龍膽亮銀寶槍,就變得無比強大。

如今兩人都不用內力,陳到不相信還有人能勝過自己,自然有信心戰勝陳龍。可是,他絕對想不到陳龍來自後世,將自然搏擊的精髓完全融入了槍法,論槍法的傷敵效率,當世也無人可以和陳龍相比。

兩匹白馬在校場兩邊同時啓動,兩隻鋼槍在陽光下同樣閃耀着鑽石般的光澤,在校場中間重重撞到一起。飛龍馬的速度明顯佔據了優勢,兩人毫無花俏的一槍對撞,因爲馬力的不同,讓陳龍佔有了一點點先機。

因爲這點先機,百鳥朝鳳槍法率先發動,籠罩在陳到周邊,百鳥翔集,禽鳴鶴唳,瞬間彷彿千百槍尖,化身爲千萬鳥喙,功向陳到每一寸肌膚。

陳到大驚失色,想不到飛龍馬的速度超出自己的預估,更想不到陳龍的第一槍就是如此精妙,連忙施展鷹揚啄擊槍法,依據自己的判斷,迅速刺出三記啄擊。

陳到果然不愧是天生槍術大師,計算精準,三記啄擊中果然找到了龍膽亮銀槍的槍尖,兩槍再次碰撞,兩人的槍法都是爲之一滯,百鳥消失,鷹揚也不再。

陳到微微點頭讚歎道:“洲牧好槍法,即使不用內力,這百鳥朝鳳也不下於張繡。”陳龍笑道:“叔至也是好眼力,一下子就發現了我的槍尖,佩服佩服。”

陳到擰槍平舉,再度出擊,卻是一輪鷹揚快槍流水般使出。陳龍存心看看陳到的槍法,並不反擊,舞動長槍防禦,兩人快攻快防,都是銀輪飛舞,令人眼花繚亂。衆兵將遠觀,只見兩團白龍般的槍影絞殺在一起,一時難分難解。

終於鷹揚槍使到盡頭,兩匹白馬錯開,恢復對峙。一百零八式快槍,饒是陳到體力過人,仍是微微氣喘。陳龍鋼槍一擰,大喝一聲道:“輪到我了!”

陳龍這一輪快槍,卻是無招無式,純是動用一切方法,減少揮擊的距離,角度儘量是直線,這是陳龍利用徒手搏擊的原理,剛剛悟出的槍法,專門用來對付陳到不用內力的提議。對於陳龍來說,不能用內力增加鋼槍的速度和威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一切從簡,直來直去。

對面的陳到,卻完全被陳龍簡單的槍法驚呆了,這毫無花巧的槍法,實在難以想象,誰會去研製這種槍法。自己全身的每個角落,甚至馬匹的每一個角落,都隨時會成爲龍膽亮銀槍攻擊的目標,只要在陳龍槍式流轉的範圍內,龍膽亮銀槍的槍尖隨時會從最短的距離攻來。

如此快捷凌厲的槍法,陳龍卻是使的氣定神閒,毫不費力,似乎能永遠這樣狂轟下去,畢竟這毫無花巧的槍法,最是省力。陳到卻已經滿頭是汗,生怕一個不慎就是一個血窟窿,已是大大落了下風,等陳龍扎過了一百零八槍,陳到再也忍受不住,拼命揮舞鋼槍,只想退出戰圈,手裡的槍法已經完全沒了章法。

陳龍在戰圈裡立刻感受到了陳到的退縮,槍勢立刻鋪天蓋地攻去,氣喘吁吁的陳到不由大叫一聲,只覺頭暈眼花,差點扔了鋼槍,白馬踏踏踏後退不止,忽然感覺喉頭一涼,心道完了,等清醒過來,一柄絕世鋼槍已經壓在了自己的頸窩上,只要輕輕一吐,自己就將告別這個世界。

陳到不由萬念俱灰,拋了手裡鋼槍,喃喃道:“這究竟是什麼槍法?”陳龍微笑道:“信手拈來而已。”龍膽亮銀槍一收,一切壓力全部消失,大度道:“叔至槍法入神,在下自愧不如。”槍尖在地下一挑,已經將鷹揚啄擊槍挑起,撈到手中欣賞,嘖嘖讚道:“好槍、好槍!”

陳到見陳龍面子給足,驚喜不已,忙道:“陳洲牧真乃大度之主也。此槍乃是吾師從汝南嵖岈秘境中得來,好教主公得知。”

陳龍大喜道:“叔至,你叫我主公?”

陳到道:“主公槍法爲人,都是我輩學槍者翹楚。可惜未能早遇到主公,但現在張繡將軍也已經囑咐我認輸投降,我叔至也不算背叛張繡將軍。陳叔至願追隨主公,此生忠心不二。主公可願收下我?”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七百二十三章 魚龍百戲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一百零二章 文長初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場查勘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三百二十一章 徐家公明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下三分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肺復甦第五百三十一章 黃射歸降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五百四十九章 彘肩斗酒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三百八十八章 珠聯璧合第八十五章 長安風雲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三百七十章 巨型雷彈第四百零四章 扮豬吃虎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二百零四章 卻月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河戴陵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一百章 輕取衡陽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夫當關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一百九十章 真假龍蛇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六百三十一章 曹昂親征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東才俊第六百四十一章 曹公吐血第八百三十五章 海納百川第六百四十七章 家族審判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八百三十八章 深入絕頂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四百二十章 雷霆再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六百五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馬龍鳳虎
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七百二十三章 魚龍百戲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一百零二章 文長初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場查勘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三百二十一章 徐家公明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下三分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肺復甦第五百三十一章 黃射歸降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五百四十九章 彘肩斗酒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三百八十八章 珠聯璧合第八十五章 長安風雲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三百七十章 巨型雷彈第四百零四章 扮豬吃虎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二百零四章 卻月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河戴陵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一百章 輕取衡陽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夫當關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一百九十章 真假龍蛇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六百三十一章 曹昂親征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東才俊第六百四十一章 曹公吐血第八百三十五章 海納百川第六百四十七章 家族審判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八百三十八章 深入絕頂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四百二十章 雷霆再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六百五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馬龍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