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

話說陳龍踏出墨家院門,不由志得意滿,信心百倍。一個下午的時間,先是以實力打服曹魏大將史渙,接着用智謀說服墨家鉅子墨休,看來這青龍軍的金字招牌,已經足以震懾天下。

史渙渾渾噩噩,終於回到曹安民身邊,內心不斷交戰,猶豫着到底要不要把三招輸給青龍軍將領的事實告訴曹安民。

史渙走入二樓書房,曹安民狡黠的眼神掃了過來,史渙不由心神一抖,想起主公曹操那張威嚴的臉,主動說道:“公子,屬下有事稟報。”

曹安民手捻髭鬚,低頭躲在黑暗的角落裡靜聽。史渙感覺到那種陰狠,想了又想道:“屬下學藝不精,被青龍軍首領發現了。”

曹安民吃了一驚,立刻站起身打開一條窗縫,仔細掃看街上的人羣,史渙明白過來,臉色不由轉白,自己剛纔魂不守舍,難道青龍軍會跟蹤而來?

曹安民觀察良久,見對面客棧沒什麼動靜,轉身狠狠一巴掌扇在史渙臉上罵道:“沒用的東西,枉你還是領軍大將,還不趕緊收拾東西搬走!”

一句話點醒了史渙,自己確實讓公子有暴露的危險,一時間慚愧至無地自容,忘了臉上火辣辣的疼,忙開始收拾包裹。心中轉念,終於嚥下了供出陳龍在長安的衝動,曹安民抓狂之下,竟然沒有注意史渙耍的貓膩。

曹安民找個酒罐,將一些絹帛信件點燃燒燬,穿上簡單樸素的外套,帶上一頂方巾,化身爲一個賬房先生一樣的人物,絲毫不起眼兒地率先匆匆離開。又過了半個時辰,史渙才背個包裹離去,打馬一路不停,靜悄悄離開了長安城。背後跟蹤的呂常只注意了史渙,眼看着他出城而去,就回身去稟報陳龍,竟沒發現提前離開的曹安民,讓曹安民躲過了一劫。

史渙出了東門來到郊外,見後面並無追蹤,撒開馬蹄全速向着青州大路奔馳而去。曹安民那一巴掌打的火辣辣的痛感猶在,可史渙心裡卻暗暗慶幸,若是主公曹孟德,砍在臉上的就不是肉掌,而是倚天劍。

曹安民臨走,讓史渙去曹操處報信,就說大事不妙,青龍軍似乎在長安會有重大動作,具體行動方案不詳,還請主公派出精兵強將前來,最好請主公派來典韋---------那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古之惡來”。

“古之惡來”典韋,是史渙最害怕的武將,那雙碩大無朋的鐵戟,冰寒的戟尖映襯着典韋青筋暴突的三角肌,簡直是所有武將的噩夢。史渙雖然武藝高強,卻從來不敢招惹典韋,若是真的招了他來長安,保證打的陳龍滿地找牙。史渙心中,雖然三招輸給陳龍,但並非認可陳龍的硬功,若論實打實的硬功,天下只有虎癡許褚能與典韋相提並論。

《三國志.典韋傳》記載: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爲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典韋使用的戟,不管是長戟,還是短戟,都能運用的出神入化,得心應手,甚至人戟合一。

典韋的雙鐵戟有八十斤,這要是力氣小,根本拿不起來,能把八十斤雙戟揮舞起來作戰殺敵,這是非常厲害的。

曹操和呂布在濮陽大戰的時候,典韋使用戟作戰,勇猛無比,典韋對隨從說,敵人離我們十步的時候告訴我,隨從說,現在十步了,典韋又說,等敵人離我們五步了,再告訴我,隨從說,現在敵人離我們五步了,典韋使用十幾支短戟,大喊一聲跳起來,飛戟殺敵,敵人無不應聲而倒。

《三國志 典韋傳》記載: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再看典韋使用長戟,也是勇猛無敵。當時,張繡投降曹操之後,曹操收編了張繡的嬸孃,張繡受辱,突然反叛,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典韋爲了保護曹操,力戰敵軍,使用長戟殺敵,無人能當。

《三國志 典韋傳》記載: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

除了使用戟,典韋還擅長使用長刀,史書記載的也很清楚。

典韋曾爲同鄉殺了其仇人李永及其妻,然後去車上取刀戟,數百人追趕,都無人敢上前。

《三國志 典韋傳》記載:懷匕首入殺永,並殺其妻,徐出,取車上刀戟,步出。永居近巿,一巿盡駭。追者數百,莫敢近。

除此之外,典韋還使用過大斧,當然,這個大斧是曹操讓他用的,用意類似“尚方寶劍”。

曹操收降張繡的時候,很高興,開慶功宴,喝酒的時候,曹操讓典韋拿着一把大斧,斧刃有一尺多長,可見斧之大,曹操每到一處行酒,典韋就跟在身後,嚇得張繡及其手下都不敢擡頭看典韋。

《三國志 典韋傳》記載: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後,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輒舉斧目之。竟酒,繡及其將帥莫敢仰視。

張繡也是一方軍閥,居然被手持大斧的典韋嚇得不敢擡頭,可見典韋之威猛,震懾力之強大。

宛城之戰,典韋爲了保護曹操,戰死了,曹操損失了一位猛將,當曹操聽說典韋死了,痛哭流涕,可見對典韋的喜愛。

在演義中,典韋因爲被張繡手下的胡車兒偷去雙戟,沒有稱手的兵器,戰鬥力減弱,終於力戰而死。

據《墨子》中記載,“紂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畫殺人”,這個勇力之人指的就是惡來。從這可以看出,惡來是一個力大無窮,甚至能手搏猛虎的猛將。同時,惡來也是商紂王的忠臣,周武王伐紂時,惡來力戰而死。因此稱典韋古之惡來,正是恰如其分。

典韋,陳留己吾人。相貌魁梧,臂力過人,青年時他“追虎過澗”,從軍後“勇冠三軍”,被曹操稱爲“古之惡來”。他從小父親就在戰爭中身亡,全靠母親一手拉扯大。典韋結婚後,陳留太守張邈發佈徵兵檄,典韋應徵被編入軍隊。

此時,典韋已有一子,取名典滿。按當時的規定,參軍者需自備戰馬和兵器,典韋打造了一對重八十斤的鐵戟,帶着戰馬奔赴前線。幾場征戰之後,典韋發現張邈帳下小人得志,決定離開。不想諸人竟然不許他離去,典韋大怒,與他們動起手來,一連殺了數十人,才衝出軍營,最終投靠了曹操。

典韋爲人仗義,初期幫助被害百姓出頭殺人,從而被當地的鄉黨豪紳所賞識。濮陽之戰中,典韋是曹操陣中的第一武將,隨後的這場激烈的戰役中,典韋不顧生死,殊死搏鬥,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捨我其誰的霸氣,最後終於擊敗了呂布的軍隊。至於他與呂布間有沒有一場終極對決,史冊無所載。

宛城之戰後,曹操得知典韋死訊,爲之痛哭流涕,招募間諜取回他的屍體,將典韋葬在襄邑。拜其子典滿爲司馬,曹丕即王位後,以典滿爲都尉,賜爵關內侯。

演義中趙雲當陽無損,因爲曹操下令不準放箭。典韋卻是死在箭下,“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入者。”至今讀之,仍令人不勝唏噓。

史渙此去,有分教,惡來出世,潛龍昇天。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七百九十章 地動山搖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河戴陵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五百一十四章 祖心難測第六百七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八百零七章 道觀秘聞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七十五章 煮酒論英第八十章 荀攸獻策第四百六十章 深夜未央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水幫前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五百五十一章 越吉元帥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第一百零四章 滅此朝食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二百七十九章 聲名鵲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七百六十二章 預謀退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五百二十一章 廬江會議第六百一十五章 五大家族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電槍尖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二百六十三章 漢中易主第四百七十九章 廖化逞威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七百九十章 地動山搖第六十四章 秘境狼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一章 文姬思漢
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七百九十章 地動山搖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河戴陵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五百一十四章 祖心難測第六百七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八百零七章 道觀秘聞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七十五章 煮酒論英第八十章 荀攸獻策第四百六十章 深夜未央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水幫前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五百五十一章 越吉元帥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第一百零四章 滅此朝食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二百七十九章 聲名鵲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七百六十二章 預謀退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五百二十一章 廬江會議第六百一十五章 五大家族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電槍尖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二百六十三章 漢中易主第四百七十九章 廖化逞威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七百九十章 地動山搖第六十四章 秘境狼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一章 文姬思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