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

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劉禹錫《烏衣巷》

話說陳龍與何太后老情人相見,一切盡在不言之中。可惜漢獻帝被人劫持的陰霾,始終籠罩在兩人心頭,陳龍終於瞭解了漢獻帝被劫持的前後經過。陳龍正欲隨太后去探尋地道,太后寢殿外魏延的粗嗓子忽然響起,卻說是諸葛亮想要覲見。

陳龍已經習慣了魏延的歪心思,見有個宮女在殿門外閃閃縮縮的觀察,忙道:“那女官,太后讓他們都進來!”

那宮女明顯鬆了口氣,如蒙大赦般忙回身將衆人引入。陳龍點手爲何太后一一介紹,衆人還是行了叩拜之禮,陳龍也是無奈,畢竟還是名義上的皇族,繁文縟節還沒有正式作廢。

何太后恢復了雍容氣度,在殿裡高臺的鳳座上說道:“我大漢自先高祖創立以來,享國已有四百餘年矣。中間雖有王莽之流篡漢自立,然天幸先光武帝驚才絕豔,遂有光武中興之新世界。其後又有先明帝、先章帝沿襲輕徭薄賦,與民生息,開創‘明章之治’盛世,先和帝繼位後,先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 ,我大漢朝國力達到極盛 !可惜先靈帝末期國運衰微,爆發黃巾賊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財政匱乏,各地軍閥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我大漢已名存實亡。幸虧文龍義薄雲天、拔刀相助,協助我皇庭撥亂反正,終於剿滅董賊,方有皇室今日之優渥。當今天子聰明睿智,一直將文龍愛卿的恩情牢記心間。”說罷從鳳座上站起,虛虛遙遙,竟朝着陳龍微微鞠了一個躬。

陳龍本是坐在堂前,忙也站起謝恩,口中連稱“不敢”。魏延等見主公如此,只好也隨着跪下謝恩。只聽何太后繼續道:“是故,我皇家對南鄉候是絕對的信任,南鄉候的話就是本後的話,南鄉候的意旨就是本後的意旨。文龍愛卿,請您念在本後孤苦伶仃,皇兒他年幼無知,命運中諸多不幸,本後欲請愛卿親自尋找皇兒下落,切不可推脫!”說着竟是掉下淚來。

陳龍沒想到何太后一番宏論拐彎抹角,最後竟是爲了求自己去救漢獻帝,不禁說道:“太后不必悲傷!待長安平定,小臣必定盡心竭力,尋找皇上下落!”眼角瞥了一眼諸葛亮,諸葛亮立即會意,侃侃說道:“太后,小臣諸葛亮,字孔明,現爲南鄉候座下青龍軍軍師。今次南鄉候發現長安有奸臣當道,意欲引導皇上屠戮忠臣,以達到獨霸朝綱之目的,幸虧我等縝密偵查且及時出手,方得免除朝廷災禍。”

何太后臉色微黑,問道:“諸葛軍師說的奸臣,不知又是何人?”

諸葛亮繼續道:“大司徒王允,曾暗中遣人刺殺我主多次未遂,其族弟王越號稱劍神,主公若不是身懷絕技,就險些被他暗殺得逞。此人還暗中勾結軍隊首領,意欲控制長安京畿,挾天子以令諸侯,將皇上的權力徹底架空。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主陳龍對王允的密謀早已洞若觀火,因此得以在長安先發制人。”

何太后臉色更黑,怒道:“王允竟敢如此險惡用心!諸葛軍師,試問與王允勾結的軍隊首領又是誰?”

諸葛亮不疾不徐道:“城西盧毓、潼關皇甫、西北朱儁,都是與王允眉來眼去,嫌疑難免。”

何太后咬牙切齒道:“王允之流,欲要陷我皇族於萬劫不復之地嗎?南鄉候此來,請派大軍替朝廷掃清寰宇。”

陳龍見太后如此,趁熱打鐵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何太后忙道:“速速講來!”

“孟子有云:‘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爲天子,得乎天子爲諸侯,得乎諸侯爲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聖人的意思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諸侯如果危及到國家,就要改立諸侯。”

“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纔是最爲重要!《尚書》也說:“民惟邦本,本固君寧。”老百姓纔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整個國家也就安寧。所以要想治癒天下亂離,唯有讓人民當家作主!”

何太后臉色數變,咬着牙不言不語。陳龍察言觀色,繼續說道:“小臣爲此晝夜思考,甚至夜不能寐,既要維持漢皇地位,又要讓人民當家作主,該如何解決這一對矛盾?”

“臣愚者千慮,終有一得,皇室可永遠保留尊號,地位仍在諸侯之上,皇家支出由國家財政合理供給。而將治理天下的權力下放給****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由千萬人民自己選出,充分研究百姓需求,通過協商確定政治成果,並研究下發真正合理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從而達到人民治理天下的目的。”

何太后臉色難看,旋即不解道:“愛卿所言,真是匪夷所思。在本後眼裡,只有一個文龍罷了,如果按照你剛纔所說,皇室仍是皇室,只是要交出權力,然則文龍你又獲得了什麼呢?”

陳龍粲然一笑道:“我不過是人民其中的一員,只要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力就可以了。”

何太后還是不解,搖着頭道:“文龍,本後心中所想,與你所說大相徑庭。恐怕朝中百官、天下諸侯乃至各大家族族長,都難以理解你的所言。但本後深知文龍智慧如海,只要是你所說的,我都會認真考慮。皇室目前話事的仍是皇兒,等文龍找到他下落,我當爲文龍的理想親自與他說項。”

陳龍微微一笑道:“這件事,必須要達成,這是我此來長安的目的所在,希望得到皇室的支持。雖然目前皇上不知去向,但臣下認爲,在找到他之前,正好用來磨合新的政體,在長安籌備第一屆****大會。出了什麼問題,也好及時糾正。”

何太后再次臉色發黑,有些無力的緩緩說道:“宮中的一切規矩,任憑文龍更改便了。只是此事真的要皇兒親自點頭纔好。”想了想繼續說道:“只是這宮中日常用度不小,文龍準備給我皇室多少開支?”

文龍想不到何太后會直接問給多少錢過日子,心想給多給少都不好,隨口說道:“這個太后放心,只要我陳龍有的花,就不會讓皇室過苦日子。這樣吧,等他們測算一下前幾個月皇室的具體花銷,平均後翻倍供給吧。”

何太后想不到陳龍如此大方,應該是給足了自己面子,臉色稍微好看一些說道:“這樣說來也算優待我皇室了。但皇室一向開枝散葉,子弟遍於天下,以後這方面還要和文龍具體商量怎麼辦。”

陳龍正欲說話,何太后擺手繼續說道:“傳我懿旨。即日起,遷陳龍爲大司馬,統天下兵馬,攝政,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賜爵襄陽侯,食邑十萬戶。” 萬戶侯本是漢代侯爵中的最高等級,具有至高無上的尊貴榮耀和權勢,因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而得名。何太后一下子就給了陳龍一個十萬戶候,恩寵不可謂不隆。官位更是直奔三公之首,甚至超越了司徒王允。

陳龍暗中苦笑,自己本是要掃除舊官制,不料官兒卻越做越大,但心裡還是感念何太后的良苦用心,在太后心裡,陳龍爲了天下百姓勞苦功高,但人民當家作主之餘,又怎能讓自己的情人一無所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五十三章 常山真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五十六章 同榻而眠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五十九章 游龍驚鳳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益州賈龍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六十一章 情非得已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策雍涼第六百五十八章 陳園作畫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司徒王允第七十章 張角歸天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九十一章 一路向南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搜捕大仇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八百二十八章 祖國邊疆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六百七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八十九章 團息神功第四百七十五章 神秘部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路夾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四十一章 盯梢計劃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四百零八章 靜水深流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場前戲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一百二十三章 幷州丁原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九十九章 甄宓心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六百零四章 風流雲散
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五十三章 常山真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五十六章 同榻而眠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五十九章 游龍驚鳳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益州賈龍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六十一章 情非得已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三百九十章 南林劍派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策雍涼第六百五十八章 陳園作畫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司徒王允第七十章 張角歸天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九十一章 一路向南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搜捕大仇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八百二十八章 祖國邊疆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六百七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八十九章 團息神功第四百七十五章 神秘部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路夾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四十一章 盯梢計劃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四百零八章 靜水深流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場前戲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一百二十三章 幷州丁原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九十九章 甄宓心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六百零四章 風流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