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話分兩頭。按下陳龍日夜兼程趕往黃縣不表,單表一表渤海邊的東萊郡黃縣縣城。

黃縣歷史悠久,商末建萊國,秦設齊郡,始置黃縣,是整個青州最早的縣治單位之一。黃縣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徐福率船隊東渡日本的啓航地。故沿革下來有一個不算小的海港,而且和遼東太守公孫度之間有比較固定的航線,海上的捕魚業也相當發達。

在孔北海的德政之下,黃縣雖歷經黃巾之亂,仍算物阜民豐,很快從滄桑變幻中恢復過來,而且青州作爲孔夫子的老家,聖賢教育自然也十分發達。黃縣曾先後涌現出了春秋戰國時期以滑稽擅辯著稱,諷柬齊威王建立霸業的淳于髡;秦代率領數千童男童女和五穀百工揚帆東渡,開創中、日、韓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國時代英勇善戰的東吳名將太史慈。當然,後來的朝代也是人才輩出,如明朝開國元勳越國公胡大海,爲官清正的尚書王時中,內閣首輔範復粹,著名國畫家姜隱;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禮部尚書賈楨;參加國史編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訓;民國初期的書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學家丁佛言等一批歷史名人,真可謂人傑地靈。

此刻,冬末春初的黃縣市中心,正在舉辦一場熱鬧的廟會。中心廣場上聚滿了圍觀人羣。場中央正在舉行一個大型的旱船舞,一條條旱船比肩接踵,一個個身穿盛裝的演員面帶微笑,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叫賣聲此起彼伏,小販們在人羣中穿梭往來,有賣大糖葫蘆的,有賣嘎嘎作響的小風車的,有賣捏麪人兒的,還有原始的各式各樣小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幾個縣衙裡的衙役在廣場上維持秩序,表情卻是十分放鬆。在這十來萬人的中型縣城,幾乎都是本地居民,一向治安都非常好。百姓安居樂業,鄰里和睦,官員也不仗勢欺人,沒有人願意輕易惹事兒。當然,土地還是由少數最有勢利的人壟斷。整個青州並沒有擺脫氏族大戶的控制,貴族階層仍然是高高在上,孔融雖善,還不具備跨越階級桎梏的魄力和能力。

其中有一個二十餘歲的年輕縣吏,身形極爲高大,雙肩又寬又厚,兩臂長如猿猴,頭戴黑色的紗帽,腰中繫着一把短刀。一雙機警的大眼,不斷掃視着人羣。面色微黑無須,一雙黑色劍眉,高聳的鼻樑和緊抿的嘴角顯得異常堅毅,正是暫爲黃縣縣吏的太史慈太史子義。此刻正好換班,太史慈買了些廟會的糕點,提回去準備孝敬老孃。

人羣擁擠,太史慈推開人羣,緩緩向家裡走去。忽然前方的人羣一陣大亂,有人尖叫道:“抓住他!抓小偷!有人搶我的銀錢!”人羣嘩的一陣大亂,一個狂奔的身影狀若瘋狂的向太史慈的方向跑來,仔細看是個蓬頭垢面的中年男人,手裡還握着一柄殺豬用的尖刀。

人羣四散奔逃,太史慈卻在那人奔跑的路線上巋然不動,待到那漢子跑到身邊,把右腿一伸,那青年猝不及防,噗通跌了個狗吃屎,手裡的尖刀遠遠的被甩到一邊。那漢子掙扎欲起,太史慈一把按住,三下五除二將他綁了起來,手下極爲利落。旁邊的羣衆見到那搶劫的漢子束手就擒,都認得抓人的是縣衙的太史子義,見他一招就抓住了那搶劫犯,都紛紛鼓起掌來。太史慈將犯人轉交給聞信趕來的同事,微笑着向圍觀鼓掌的羣衆拱拱手,重新買了兩塊蛋糕,施施然向家裡走去。

太史慈的母親今年四十多歲,由於孔融非常看好太史慈,所以經常受到孔融的照顧。而太史慈的母親一直想知恩圖報,讓太史慈儘量幫孔北海做事。太史慈雖沒有顯赫背景,但生來急公好義,練就一身武藝,而自己又守寡多年,希望孩子能跟隨孔北海做事,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而如今,高高在上的孔北海已經注意到自己的兒子,也許能給孔融效力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走到自己家門前,太史慈見母親正在院中灑掃,提着糕點走到院子裡,叫了一聲娘。時值隆冬,太史慈把蛋糕放到屋裡的飯桌上,趕緊給母親生火取暖。忽然聽到院中母親問了一聲:“貴客找誰?”太史慈趕緊出來觀瞧。

只見門口來了一隊七八個客人,其中一個似乎是爲首的,穿的十分華麗,錦衣長襖,頭戴一個裘皮帽,身形高大,一部大鬍子,身材略顯臃腫,一雙眼睛卻是黑白分明,彷彿能將人看個通透。那漢子站在門口,有禮貌的微笑道:“吾乃來自膠州瓊崖的龍珠。請問這裡是太史子義的家嗎?”

母親見太史慈從屋裡出來,忙道:“子義,還不請貴客進門!”太史慈從未見過此人,警覺的道:“貴客,請問如何稱呼?來自何干?小人就是太史慈。”

那叫龍珠的大漢大喜道:“見過子義兄弟。早聽說子義兄弟人才一表,今日一見,果然英雄也!”太史慈微笑的搖頭道:“我不過是黃縣一小縣吏,怎麼可能名聲傳到瓊崖那麼遠?”說着話,延手做了個請進的手勢,請陳龍入內。

陳龍命呂常帶隊在外守候,自己跟隨太史慈進入了小小的軒廳。來人正是坐大海船到達青州的陳龍,昨日陳龍帶着家眷已經趕到了黃縣,因爲時間太晚,所以今天才來拜訪。甄宓和李師師已經由其他隊員保護着去逛廟會,自己剛纔在對面的小酒館等候,見一個青年進了太史慈母親的小院,自然過來拜訪。果然,那青年就是太史慈。

太史慈還是有些疑惑,陳龍坐定之後,母親泡了一杯香茶端上來,太史慈問道:“龍兄來此,究竟何意?”

陳龍微笑道:“吾實是早就聽過太史子義的名聲,慕名來此相見。我此次到青州經商,又聽人說起太史子義的武藝,絕對是青州第一。今日我就開門見山,我從瓊崖帶了許多貴重的珍珠,卻沒有一個可靠的保鏢,青州的路途也不熟。此次在青州,要呆很長時間,走很多地方,若子義允許,可否接受我的聘用,至於費用,請隨意開口。”

太史慈聽了,猶豫不決。此時太史子義的母親從外面走進來。說道:“原來這位先生是一個大商人。商人逐利,但我自小教子義,做人要篤於信義,忠於朝廷,誠於鄉井,禮於鄰里。我兒雖有一身武藝,然吾不欲其受金錢驅使,成爲高門大戶和有錢人的門客和爪牙。先生請回吧!”

太史慈向來最聽母親的話,聞言站起來也拱手送客。陳龍不由頭疼起來,想不到太史慈的母親根本就看不起商人。既然如此,今天僱傭太史慈作爲隨身保鏢,慢慢建立感情的如意算盤自然落空。當下也站起身道:“既然如此,我最喜結交朋友,今日招聘之事就此作罷。不過可否把我當做一個普通的朋友,就與太史子義多聊聊如何?”太史慈母親的臉色立刻緩和下來,說道:“既然如此,遠來是客,我下廚做一些好吃的,你們聊!你們聊!”

兩人重新坐下,陳龍笑道:“聽說子義最善射,可否讓我見識見識?”太史慈搖頭道:“雕蟲小技,何足掛齒!”陳龍微笑道:“果然低調。然則兄弟的武藝卻是在哪裡學的?”

太史慈笑道:“我的武藝,都是一些野路子而已。小時候喜好弄一些弓箭,天天練得精熟,自然精準。”

陳龍心思電轉,微笑道:“既然如此,我也是愛好武藝之人,我有一個保鏢名叫龍辰,改日就與太史子義尋個地方切磋如何?”太史慈最喜歡武藝,聽說有如此高手,自然見獵心喜。當下答應道:“這樣,過幾日我不用在衙門當班,到時候自然可以和龍先生這位手下一唔。”

太史慈母親做好飯食,雖然簡單,卻也豐盛,顯然衣食無憂。這裡太史慈與陳龍喝酒,兩人越說越是投機,太史慈答應下午帶陳龍去黃縣逛逛市容,陳龍欣然答應。

陳龍此來,唯一的目的就是結交太史慈,然後帶着太史慈去找孔融,查看孔融對統一的態度,尋求合作的可能性。對於太史慈,成龍毫不心急,先交朋友,留下情誼是最重要的。最後能不能爲自己所用,還要看事情的發展和上天之意。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仙王越第八百一十五章 力擒陳蘭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四百零五章 誰是幕後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六百一十八章 河東衛瓘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場前戲第八百零七章 道觀秘聞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五百四十一章 盯梢計劃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五百八十二章 子龍定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百零七章 張緝意淫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七十七章 母儀天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三百二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八章 大戰虎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陳宮之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伏壽皇后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誓死不降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愛情陷阱第八百零七章 道觀秘聞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萬年公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七百七十五章 劫持人質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襄陽風雲第八百二十八章 祖國邊疆第三百一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六百零九章 康成婢女第六百二十七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四百九十一章 何以解憂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月氏王第四十五章 書房定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醋海翻波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無價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若有情第七百五十章 意外之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魏馬之爭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五百零七章 夢若二雪第三百五十一章 夜審莫休
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仙王越第八百一十五章 力擒陳蘭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四百零五章 誰是幕後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六百一十八章 河東衛瓘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場前戲第八百零七章 道觀秘聞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五百四十一章 盯梢計劃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五百八十二章 子龍定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百零七章 張緝意淫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七十七章 母儀天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三百二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八章 大戰虎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陳宮之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伏壽皇后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誓死不降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愛情陷阱第八百零七章 道觀秘聞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萬年公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七百七十五章 劫持人質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襄陽風雲第八百二十八章 祖國邊疆第三百一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六百零九章 康成婢女第六百二十七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四百九十一章 何以解憂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月氏王第四十五章 書房定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醋海翻波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無價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若有情第七百五十章 意外之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魏馬之爭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五百零七章 夢若二雪第三百五十一章 夜審莫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