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

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

“德將爲汝美,道將爲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莊子.知北遊》

話說公孫止曉行夜宿,克服道路的泥濘和厚厚積雪,終於在冬天的末尾趕到了遙遠的遼東郡治所襄平。

約公元前二八四到二七九年間,燕將秦開襲破東胡,東胡退卻千里、深入不毛。秦開置襄平縣,併爲遼東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秦攻下遼東。次年,統一全國,分天下爲三十六郡,襄平縣依然歸爲遼東郡。

東北苦寒之地,卻仍有耀眼歷史、也頗多攪動風雲之人物。正所謂天高皇帝遠,襄平早就沒有了皇上的威權,更多的是冷酷和血腥,公孫度家族就是這裡的主宰,沒有人能夠有實力對抗公孫家族或者代替。

唯一給公孫家族帶來較大威脅的,是白山黑水另一邊的高句麗、百濟和新羅。東北和朝鮮半島還存在的小國,還包括東濊、沃沮、扶余、伽倻、于山、耽羅等國。三國時代前,百濟和新羅的始祖兼併了三韓(馬韓、辰韓和弁韓)等各部落羣族,從而擴張領土最終建國。高句麗統一了扶余、沃沮、東濊和其他小國,佔據了朝鮮北部和東北部分地區。後來,三個小國家發展成熟,也形成了朝鮮半島的三雄爭霸的局面。離遼東最近的,威脅最大的,是漢人控制的高句麗,正是鼎盛時期,一直保持了在朝鮮半島強勢的實力,控制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及遼東半島一部分。

公孫止進入襄平,順利見到了公孫度,旁邊站着一個棕熊般壯碩的高大漢子,一臉黑色的橫絲肉,大手彷彿小酒罈,帶着一股強烈的野性,目光兇狠,令人望而生畏。公孫止不識,還是公孫度親自介紹,原來是他的大兒子公孫康。

公孫康年紀雖輕,卻仗着天生神力和一身武藝,威震東北和高句麗,人稱遼東第一勇士。公孫度由玄菟郡小吏發跡,難免被遼東郡人瞧不起。最初,遼東屬國人公孫昭代理襄平縣令,便讓公孫康任伍長。公孫度任遼東太守後,東征高句麗,西伐烏桓,威震海外。乘中原大亂,自稱遼東侯、平州牧,穿戴擬於天子。

正史中,公孫度去世,公孫康繼任遼東太守,將之前曹操封給公孫度的永寧鄉侯印綬給了弟弟公孫恭。

公孫康承襲父位後,仍然是“恃遠不服”。袁譚被曹操擊破後,曹操派張遼安撫海濱一帶,張遼擊破了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公孫康失去了其父經營多年的東萊諸縣。公孫康聽到曹操遠征的消息,對軍師涼茂及衆將說:“聽說曹公遠途出征,鄴城沒有防守的準備,現在我想用三萬步兵、一萬騎兵,直攻鄴城,誰能抵禦!”衆將領都說:“對,甚好!”公孫康又看着涼茂說:“您認爲這主意怎麼樣?”

涼茂回答說:“近來海內大亂,國家將要傾覆,將軍您擁有十萬人之多的兵力,安坐家中,觀看各方的成功與失敗,作爲君主的臣下,本來應是這樣的嗎?曹公憂慮國家的危機敗亡,憐憫百姓的疾苦危害,率領正義之師爲天下人誅殺兇殘的民賊,功勞巨大,德行廣被,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了。因爲國內剛剛平定,百姓初步安頓下來,所以沒有責罰將軍的罪過罷了!而將軍您卻想要興兵向西進攻,那麼生存與滅亡的效驗,不要一個早晨就可以決定。將軍您好自爲之吧!”衆將聽到涼茂的話,都無比震驚。過了許久,公孫康說:“涼茂說的話有道理啊。”於是放棄了進攻鄴城的計劃。

建安十二年,曹操親征烏桓。八月,大破烏桓及袁尚軍。遼東單于蘇僕延與袁尚、袁熙兄弟投奔公孫康,跟隨他們的還有數千名騎兵。有人勸曹操乘勢追擊,曹操說:“我將讓公孫康送來袁尚、袁熙的人頭,不必再勞師動衆。”便從柳城班師。

袁尚逃到遼東後,便同袁熙商量說:“現在到遼東,公孫康必然見我,我一個人爲兄長親手殺了他,並且佔領遼東,還可以用來擴大自己的勢力。”公孫康心裡也打算捉住袁尚來邀功,就事先在馬棚裡安排了精強勇猛的士兵,然後出來邀請袁尚、袁熙。袁熙心中起疑,不想進去,袁尚強迫他進去,袁熙只好同他一道進去。

還沒來得及坐下,公孫康喝讓伏兵四下盡出,一舉將二人擒獲,讓二人坐在結冰的地上。袁尚對公孫康說:“沒死的時候,忍受不了寒冷,能給我們坐席嗎?”公孫康說:“你的頭顱馬上就要走萬里路,要席子幹什麼用!”於是斬殺袁尚、袁熙,連同蘇僕延的人頭一起送給曹操。將領中有人問曹操:“您已退軍而公孫康殺死袁尚、袁熙,這是爲什麼?”曹操說:“公孫康一向畏懼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們就會合力抵抗;緩和時,他們就會自相殘殺;是形勢使他們這樣做的。”曹操封公孫康爲襄平侯,授任他爲左將軍。

高句麗從伯固在位時,就不斷侵擾遼東,又接納了逃亡的胡人五百多家。建安十四年,公孫康出軍進攻高句麗,攻破其都城,焚燒邑落,伯固的兒子拔奇埋怨國人,自己爲長子卻不能繼承王位,便與涓奴加各率自己統領的部署三萬餘人向公孫康投降。

在東漢末年,韓濊強盛,郡縣不能約束,百姓大多流入朝鮮半島。後來,公孫康將屯有縣以南的荒地劃分爲帶方郡,派公孫模、張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討伐韓濊,原先的居民才稍稍離開一些。

公孫康死後,其子公孫晃、公孫淵年紀還小,遼東官員便推立公孫恭任遼東太守。黃初二年,魏文帝曹丕稱帝后,派使者就地授任公孫恭爲車騎將軍、假節,封爵平郭侯,並追贈公孫康爲大司馬。

公孫淵後來在上表魏明帝爲自己陳情時說,公孫康曾斬殺過孫權的使者。公孫恭則因病漸漸變成了閹人,不能治理遼東。公孫淵逼奪叔父公孫恭之位。魏明帝不聽劉曄勸告,拜公孫淵爲揚烈將軍、遼東太守。

公孫淵在掌權不久後便開始與吳國往來,企圖向吳稱臣以爲外應。孫權打算冊封公孫淵爲燕王,東吳自丞相顧雍、輔吳將軍張昭以下等舉朝勸諫,認爲公孫淵必敗,因此反對孫吳對公孫淵的支持,沒有被孫權採納。孫權便遣張彌、許晏等,攜金玉珍寶,立公孫淵爲燕王。

公孫淵沒想到孫權會如此看重自己,認爲東吳遠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討伐,又垂涎東吳送來的珍寶,於是誘斬吳使,並將其首級獻給明帝。明帝於是拜公孫淵爲大司馬,封樂浪公,還讓他繼續持節任遼東太守,統領諸郡。

明帝遣使者傅容、聶夔封公孫淵樂浪公,之前公孫淵派去洛陽的計吏又對公孫淵說:“使團中有位名叫左駿伯的人,力大無窮,不是普通人。”公孫淵大爲恐懼,於是帶領甲士,包圍使者居住的學館,然後纔出來拜見使者,又數次對陪伴的國內賓客口出惡言,使者回洛陽後,便對明帝說明此事。

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儉等,攜帶書信印章去徵召公孫淵。公孫淵聞訊,立刻發兵,在遼隧阻擊毌丘儉,並與之展開激戰。毌丘儉見形勢對己不利,便退兵。

公孫淵於是自立爲燕王,改元紹漢,並設置百官,遣使持符節,授予鮮卑單于印綬,給邊疆少數民族加封晉爵,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北方。又再次稱臣於吳,希望得到外援。

明帝召回太尉司馬懿,令其率兵四萬討伐公孫淵。六月,部隊到達遼東。公孫淵派將軍卑衍、楊祚等率步、騎共一萬多人駐守遼隧,在周圍挖壕溝二十多裡。司馬懿的軍隊到了遼隧,公孫淵命令卑衍挑戰。司馬懿派胡遵與之對陣,卑衍大敗。司馬懿命令軍士們突破卑衍的圍塹,引兵向東南進發,然後突然調頭東北,直趨襄平。卑衍等惟恐襄平沒有守軍,連夜趕往襄平增援。行軍至首陽山,公孫淵又下令與司馬懿決戰,這次,卑衍又大敗。

司馬懿於是領兵直奔遼隧城下,挖好了壕溝。正巧當時連日大雨,三十多日不停,遼水暴漲,司馬懿的運輸船可以從遼口直駛到遼隧城下。雨一停,司馬懿立即在城周圍堆起土丘,造望樓,準備了大量的石頭,用弩弓直向城中發射。公孫淵又怕又急,城中糧食吃盡,開始人吃人,死者不計其數,楊祚等人投降。

八月的一天晚上,一顆長約十丈的大流星,從首山的東北面墜入襄平城的東南面。沒多久,公孫淵全軍潰敗,他與兒子公孫修帶着數百騎兵向東南突圍而逃。司馬懿大軍在後面窮追不捨,在流星墜地的地方,殺死了公孫淵父子。遼隧城被攻破,相國以下的數千名官吏被斬首,公孫淵的首級被送到了洛陽,遼東、帶方、樂浪、玄菟等地也相繼平定。

當初,公孫淵家中幾次出現異樣:狗着官服、戴官帽上了房;做飯時有小孩被蒸死在鍋中。襄平北市長出一塊肉,周長數尺,有頭有眼有口,沒有手腳,但能移動。占卜的說:“有形但不完全成形,有頭部的各器官但不能發聲,這種怪事出現在哪國,哪國就該滅亡了。”果然言重。

遼東公孫家族的脈絡,大致就是天高皇帝遠,自立爲王。但並不代表公孫度對幽州沒有野心。等公孫止說完劉虞準備出征公孫瓚的話題,公孫康一躍而起,揮舞着巨掌說道:“父親,幹吧!”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深入絕頂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二十九章 對賭天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深入絕頂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七百九十六章 忍者無敵第五百一十九章 仲謀之謀第九十六章 漢升求援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一百零七章 蒙衝鬥艦第四百六十九章 未央風雨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八百四十章 雪洞藏妖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八章 歸去來兮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第四百六十五章 伏壽皇后第三百零二章 藏身兵洞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隨第十九章 因勢利導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仙王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七百九十七章 洛陽時局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五百九十九章 玉面張緝第七百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司徒王允第五百三十六章 幻彩冰魄第六百零五章 兩美兼得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零七章 張緝意淫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零二章 藏身兵洞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陽奇襲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五百七十一章 瑜亮交鋒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三百二十三章 八大健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二百五十一章 飛鳥難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劍主之選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二十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七章 龍珠救羽第六百一十二章 嘉賓雲集第六百七十九章 圓桌盛會第三十一章 龍軍初創第三百八十五章 麴已降曹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三百二十一章 徐家公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五百四十一章 盯梢計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六百八十五章 寶刀到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
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深入絕頂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二十九章 對賭天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深入絕頂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七百九十六章 忍者無敵第五百一十九章 仲謀之謀第九十六章 漢升求援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一百零七章 蒙衝鬥艦第四百六十九章 未央風雨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八百四十章 雪洞藏妖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八章 歸去來兮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第四百六十五章 伏壽皇后第三百零二章 藏身兵洞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隨第十九章 因勢利導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仙王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七百九十七章 洛陽時局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五百九十九章 玉面張緝第七百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司徒王允第五百三十六章 幻彩冰魄第六百零五章 兩美兼得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零七章 張緝意淫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零二章 藏身兵洞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陽奇襲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五百七十一章 瑜亮交鋒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三百二十三章 八大健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二百五十一章 飛鳥難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劍主之選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二十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七章 龍珠救羽第六百一十二章 嘉賓雲集第六百七十九章 圓桌盛會第三十一章 龍軍初創第三百八十五章 麴已降曹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三百二十一章 徐家公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五百四十一章 盯梢計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六百八十五章 寶刀到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